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一、班级及学科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二、试题分析试卷一共五种类型题,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连线题、解决问题。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成绩统计及分析一(3)班 均分97.27 优秀率84.44% 及格率100%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88分一(4)班 均分97.51 优秀率83.67% 及格率100%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92分从整张试卷来看,学生第一大题第3小题,第二大题第1小题,第五大题第4小题,错的比较多。第一大题第3小题,数图形中圆的个数是多少。其中有2个圆是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汽车轮子,所以很多学生误认为是一个圆。对于这种组合图形,孩子们容易漏数图形的个数。第二大题第1小题。从几个数字中选择符合50~80范围的数。孩子们把不符合这个范围的数也填入到了方框中。我认为孩子们是没有理解了什么是50~80,如果换个问法,“比50大,比80小”的数是哪几个,孩子们就能理解了。主要原因还是做这种类型的题太少,不理解题意。第五大题第4小题。第一天读了18页,第二天读了9页,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开始读?算式列得很对,18+9=27(页),但答的不正确。第三天应该从第28页开始读。很多孩子答的是从第27页开始。说明孩子们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以后得多做些练习,丰富孩子们的题型。四、教情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会听讲、不好好听讲、或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等等一些因素,导致自己学的不扎实,以及整个班的成绩被拖后腿的现象。五、存在问题通过这次考试,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书写不规范。拿起试卷,看起来孩子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 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2.学习习惯不太好。不认真倾听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该错的题,因为没认真听老师读题而出错。马虎、大意、不认真思考是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第五大题。3.做题不灵活。数学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学数学太脱离实际生活,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问题。4.疏忽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干任何工作、任何事都要注意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孩子书写的规范、爱动脑筋的习惯、说话完整的习惯。六、整改措施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和多种信息。以后教学中,多联系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以后的平时练习当中我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索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2.关注每一位学生。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缩小学困生的面,让优生帮学困生,以优带中;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次考试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做题不认真,粗心大意,不看题目要求,做完题不会检查,以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后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能主动地思考。4.对后进生原因分析与补进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进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但由于学生基础不太扎实,有几个孩子学习习惯还不好,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太差,还需要加大对个别后进生的辅导的强度,我现采用组长帮组员的学习方式,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进行多鼓励、多激励的手段,慢慢让小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的学生考试时不够仔细,很多题目都会做,但由于不细心,便做错了。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总之,通过这次的考试,使我看到了并了解了平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够完满的一些事物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补足,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生的学习品质),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尝试与研究。加强学生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方位感,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课堂结构,向40分钟要质量,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使一年级学生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发现数学,学会运用数学,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