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4人,参加考试的54人,总体来看,平均分为82.47,优秀率为51.02%,及格率为93.88%。二、试题分析: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本试题共计七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又较好的体现了层次性。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应更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额接触到得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3、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与创新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认同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所以创新题的出现应逐步使教师适应使学生适应。本次试题创新题的出现是比较适度。三、试卷分析(一)填空题内容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4)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每次掷出“3”的可能性是比每次掷出双数的可能性( ),学生可能对双数没有理解正确,所以导致答案正确率下降。(7)一条裤子n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6倍,则一件上衣需要( )元,买一套服装共需( )元。第二个空错误的人最多,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孩子们没有简写,所以导致错误太多。(8)100千克花生可榨油39千克,照这样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 )千克。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学生出现了错误主要是没有读懂题目,个别学生读懂了但是没有计算出结果,导致错误较多。(9)两个因数的积是3.6,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是(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平时也练习过了,可是仍然错误比较多可能是因为学生还没理解其方法。(二)判断题失分成因分析:(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这道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之间的联系,在平时主要练习的内容是面积之间的关系,可是没有反过来进行练习,说明我在平时练习不够全面、不够细致。(三)选择题失分成因分析: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平时训练的都是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变化,也有少数的学生写对的,细心的学生就发现不一样。3、一个数(0除外)乘以0.99和这个数除以1.01,所得的结果都比原来的数( )这道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可见学生掌握并不熟悉。(四)计算题1、口算,直接写出得数出错较多的是1.5×2÷1.5×2和1.89÷0.1,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总是掌握的不是很好,还有就是学生太粗心大意,想当然都得1。2、竖式计算。0.58×8.45在列竖式的时候学生都会,但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没有去掉导致失分;第二个小数除法大部分学生计算出现了错误,部分学生对得数进行保留出现了错误,所以十分严重。3、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的题3.5×1.3+0.13×65 10.01×101-10.01这两道题出错的较多,3.5×1.3+0.13×65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在计算的时候一个因数扩大一定的倍数和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原因是老师复习不够全面而且做题过程中也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全班只有两个学生做出来;第二个是简便计算,平时练习的时候加法练习的比较多,减法练习的比较少,所以导致学生忘了该怎样做,出现了错误。(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对于第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学生出错的很多有的甚至空着,说明学生在这方面掌握的不够好,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七)解决问题。5、这道题考查的是植树问题,这样的题目平时总练习,也总强调,但是部分学生比较马虎没有认真读题,没有看到两侧,所以很多学生只计算了一侧,导致出现了错误。6、(2)本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题导致一半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的意思,主要是平时也没有给学生训练过这方面的题,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完成不了。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的试题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2、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3、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注重知识的落实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5、教学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欲。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平时尽量提高要求,达到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对与一些基础的知识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