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文学家马克·吐温曾说过:“十九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我最近就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后,我也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所震撼了。书中,海伦以细腻的笔触来,描写自己的前半生,甚至难以让你相信这本书出自于一位盲聋人之手。书中描写了她去骑马、下棋、游泳,甚至独自在月光下划船,“欣赏”歌剧。还写了如果自己有三天光明,她要干什么······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用心去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获得幸福,活得充实,活的有意义!是什么让她活得如此坚强?是知识。是知识让海伦有一种信仰:现实固然可怕。但如果人类不抱有希望,努力奋斗的话,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健全的人,他们也在奋斗。为了房子,为了车子。临终时,总是哀叹好日子刚开了头,突然煞了尾。这样的人虽然在奋斗,但这些人却一生都碌碌无为。若人生只是这样,那人生有何意义?还有很多人,总是不敢想象未来,每日只是懒懒的生活,懒懒的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对于这种人,我想用海伦·凯勒的一句话来说这些人:“在光明的世界里,如果只是将视力的天赋看做方便,而不是看成一种充实生活的一种手段,那就太可惜了。”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海伦·凯勒的精神,将现在拥有的一切都看作是充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