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校园》读后感最近读了《赢在校园》这本书,书中一个个心灵测试,让读者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书中一个个案例故事让读者眼前一亮,进而带来更多的思索……更让我惊讶的是作者通过对教育史上最优秀的教师案例加以分析,探究他们拥有卓越成就的原因,总结出成为最无可取代的教师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可以从以下6个维度、11项能力指标来衡量,简称为“611”教师核心能力体系。细细品读全书,发现书中学习的地方不计其数,在不断地思索中我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给我印象最深刻: 一是会研。我以前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专家型教师?看了《赢在校园》,我知道了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再次,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植根于课堂,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好的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最后教师专业地位的取得有赖于教师成为研究者。所以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每位教师应当追求的境界,也是每个教师应当具有的风采。 二是会学。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是一桶活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终身学习。我们知道21世纪,终身学习将不仅是我们谋生的手段,终身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瑞士的查尔斯赫梅尔指出:“终身教育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人,适应生活在转变中的世界和变动社会中的人的教育,这样的人必须使自己能够不断适应新情况。”这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教育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何终身学习呢?终身学习除了向书籍报刊学习,可以向实践学习,宋朝陆游不是写过这样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看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还可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吸取他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向成功者学习,就能获得很多宝贵的成功经验。甚至我们可以向学生学习。教师面对的总是充满活力的新生一代,我们不仅可以在教授他们的过程中感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各种新知识、新思想,领略新鲜事物。 三是会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假如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说明反思对教师改进工作有独特作用。自从踏入工作岗位,就听到了许多名师成长的过程中,都认真写反思,他们就是在不断地反思中成才。《赢在校园》这本书也写到了反思的重要,它还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基本问题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 What——发生了什么?——描述课堂,你做了什么,别人做了什么等待。、 Why——为什么会发生?——分析课堂上事情发生的原因与背景。 How——怎么样呢?——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How——以后又怎么样呢——有什么深层含义。 如果我们每上完一堂课,都能这样做了,就能一步步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