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素静《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有感暑假里,拜读了韩素静老师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其中《研读教材 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一文深深地触动了我。新学期开始了,随着部编版教材的使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该如何培养自己研读教材的能力呢?我不由得静下心来,仔细梳理一下,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最基础的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研读教材的能力。试想我们语文老师大多是一边读课文,一边读教参,在教参的帮助下理解文本,把教材的解释搬到教案本上,觉得这样省时省力。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语教学的新生代人物孙双金老师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如《清平乐?村居》一词,大部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缺少对字词进行理性的分析,不注意去抓住词眼,参考书中也没有专门明确出词眼所在。其实,认真分析一下这首词,“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中的“醉”,除有了表面意义上的酒醉之意外,更多的是带有陶醉的色彩。孙双金老师认为,这个“醉”有三层含义,一醉是老夫妻白头偕老,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二醉是多子多福,香浓烛旺,发自内心的高兴;三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成人了,二儿子也很勤劳,农业(锄豆)和富业(织鸡笼),其乐融融;四醉小儿活泼天真,老来得子,人丁更旺,怎么不喜出望外呢?而我们大多数教师在解读这篇文章时,大都停留在对“小儿无赖”的理解上,忽略了作者原初对归隐退逸、农家小乐生活的向往。余映潮老师在《致语文教师》的《教材研读的创新》一节中,余老师这样说:“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学习技法……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阅读教学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就是科学而又艺术地分析教材,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读‘薄’。”“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语文教师的这种功夫,表现在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语文教师必须精读语文教材。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精读,则一定没有精读的教读,没有生动的课堂交流。也可以说,有了教师的精读,才可能有精彩的教读,才可能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研读文本的能力呢?郑桂华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智慧和策略》一书中这样说:教师第一次接触一篇课文,最好是独立地完成阅读。这个步骤叫做自然状态的阅读。何谓自然状态的阅读呢?就是教师在没有任何辅助资料的情况下,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完成对课文的阅读。自然状态注重的是教师的自我体验,避免被他人意见“先入为主”。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师自身的阅读能力是教读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先把一切统统放开,完全以一名读者、欣赏者的身份,全身心地沉浸到文章里去。完成自然状态的阅读以后,接下来是以一名语文教师的身份重新审视课文,发现和确立教学的价值点。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也说:“我在每教一篇文章之前,总要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味儿来,才决定怎样去教。”他认为,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了感情,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也“鼓”起来。 韩素静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在研读文本上下功夫,要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反复咀嚼,要真正弄懂课文的精髓所在,千万不能只借助现成的资料,作教学参考书的“迁移”。自己的钻研所得,才有真切的体会,站在讲台上心里才踏实,讨论问题、剖析事理,才可以左右逢源。如果用的只是别人现成的结论,貌似快速,但因未经自己的认真推敲,未经自己的深思熟虑,教起来容易缺这少那,容易浮游无根,容易磕磕碰碰。如,二年级上册《水乡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这句话中的“飘”字用得好。这里写的是“船漂于水面”,本应用“漂”,而这里用“飘”却用得恰到好处:“白帆片片像云朵”一句把白帆比作片片云朵,那么水面自然就像天空。水乡到处是水,水面宽广,无边无际,也正如天空。白帆成了云朵,水面成了天空,“云朵”在“天空”飘,自然应该是“飘”,而非“漂”。同时“飘”也是本课要求能识会写的生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除读准字音外,还必须要让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通过“漂”“飘”对比,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激发对汉字的兴趣。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呢?我认为,功夫全在备课。于永正老师强调“隐性备课”,注重“备学生”;窦桂梅老师“关注预设,抓题眼”;王崧舟老师采取“‘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的态度……无论备课的着眼点在哪儿,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备课一定要从研读文本开始。研读文本,一要“咬文嚼字”。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读几遍课文,画出生字、新词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由于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因此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研读文本,二要“把握中心”。作者通过一篇文字要表达什么意图、反映人物的什么精神实质,教师都要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往往有多个着眼点,要细细品味哪一个是作者最想要表达的。如:《邻家的星期四》这篇文章,从表面看,作者要体现的可能是悉尼人强烈的环保意识。但是当我们再三研读之后,不难看出,无论是文题“邻家的星期四”,还是文章的重点句“唉,本该是我们的星期四,现在整个成了邻家的星期四”以及文章的重点段都在告诉我们,“悉尼人的热情友好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作者着重要表达的。因此,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体现悉尼人热情友好的词句品读感悟。其实,只有教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有更深入的理解。研读文本,三要注重“朗读”。什么是朗读呢?字典上的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而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那么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之所以流传至今,不难看出人们对读的重视。因此,备课时我们一定要把课文读“活”。注重“朗读”,一要自己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要多听别人读,听录音,看录像,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研读文本,四要重视课后练习。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一定不能忽视课后练习题。因为课后练习题都是课堂教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课文的知识训练点。教师备课时对每一道题都应该亲自做一遍,弄清问题的难易程度、思考的方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恰当地指导。如:《完璧归赵》一课的“词句活动室”第二题是“选词填空”,要选的是“吩咐、嘱咐”两个词。我在备课时,首先查准了两个词的含义:“吩咐”是口头指派或命令的意思,“嘱咐”是告诉对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意思。在选填时,先引导学生认清词语的区别,再读懂句子、理解句意,最后再填空。研读文本,五要注意搜集资料。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或包含着一些典故,或需要一些延伸和拓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如:在教学《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时,我在网上搜集了所有相关的登峰活动的时间表以及人们每一次登峰的情况,不仅自己受益匪浅,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登峰的艰难以及登山队员的勇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了文本、游刃有余地驾驭了教材,才有资格去设计教学、去解读文本,才有能力去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