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一个印度小男孩伊桑的故事。在三年级时,他因为不及格而留级。然而,不管他怎样努力,成绩都没有好转,令父母大伤脑筋。因为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的问题,伊夏被劝退,这时候父亲做的就是先抱怨妻子怎么带孩子的,接着联系寄宿学校,并告诉妻子一切都安排好了。作为父亲虽然能力很好,可是孩子一出问题想到的不是探究孩子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而直接想通过转学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责任外向,希望通过外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自身寻求问题的本质。例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你的看法是孩子太笨或者太不用心,你感到很丢人,你不停帮他报辅导班,通过逼他学习,试图改变A,如果改变不了,你的压力会更大(这其实是你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改成:孩子考试没考好,他自己难过,而我要做的就是体会他的难过,跟他一起商讨有效方法,只要有提高我们就互相庆祝,为此找到学习快乐的方法和一起来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获得了进步,自己也没有任何压力,还促进亲子关系。双赢思维同样可以用于孩子身上。进入寄宿学校之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糟糕了。他的成绩如此的差,老师们对他没有好脸色,还经常体罚他,他也慢慢由原来的开朗变得自卑,上课时经常发呆、走神。所幸的是,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姆在课堂上发现了这个孩子的问题,开始关心他、开导他、辅导他……渐渐地,伊桑开始从自卑中走出来,还在由尼克姆举办的比赛中夺得了第一名。伊桑也从老师们心中的差生变成了优等生。就如尼克姆老师所说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点。”就比如伊桑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拉扬学习很好、中规中矩一样。而在现在,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优中优人才?于是,孩子们就被放在了“全面发展”的模型中,丢掉了自己原有的长处,反倒变成各方面成绩平平,说好不好,说坏不坏,所谓“多则不精”也。在当今社会中,家长也经常会骂自己的孩子,还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如果真的成钢了那还不错,但是,现在大多数都是将铁变为了石头,这又是何必呢?就像那颗树一样,渐渐地“枯死了”。父母更应该像尼克老师,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指引他前进的方向,帮他一起承受痛苦,一起克服困难,一起寻求解决方法,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感受,让他什么时候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身边的人对你的态度,如果你在家里有鼓励与严厉并举的家长,在学校碰上推崇“护长容短”的老师,那孩子的成长会走向积极、阳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