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教育》读后感暑期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做有故事的教育》。深深地被王老师那执着的精神所感动了。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件事情能够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本身就很可贵了。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孤独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寂寞,不被人理解,不被人看中的日子。这段日子里没有问候,没有掌声。在这样一段时光里,王老师选择了写作,冷清的生活用文字来解读寂寞。让精神和磨难一起在生活中扎根。读到这里,深深地共鸣,也可以说是慰藉了失落的自己。扎根的日子尽管艰苦,但是,等来时根深蒂固时,会感谢这段日子。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工作的日子里成天忙于班级,忙于孩子,回家很多时候都是累的倒头就睡,几年来,时常觉得心力交瘁,在教学上也时刻不知如何是好,读到王老师的这本书,我在疲惫中有了慰藉,也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可以静下来记事写作,将自己的生活写成小故事,在教育中渗透着故事。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故事会成为教育生涯的宝贵财富,更会是自己的另一扇窗。“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具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专长,做一名有特长的体育教师;通过不断完善和张扬自己的特长,让特长成为特色;通过品牌的锻造和锤炼,让特色无限发展,做一名特色体育教师。”王老师在书中指出,一名有特色的教师成长大概需要的基本路径。我对号入座的发现,年轻的自己还走在第一阶段的路上,何不去寻找自己的方向呢,就像王老师说的那样,喜欢的东西要用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美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会得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在第一章的阅读中,我深深地发现,老师要善于观察,并把观察的记下来,学会分享。要做一个会写故事的老师,任重而道远。让故事能够说话,就是以生动贴切的小故事为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无形中把美德与力量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于是,王老师尝试在晨会中让故事说话,他能够把班级的事件故事化,和学生一起开发美好的故事,在国旗下讲故事,用故事丰盈课堂,进行课前三分钟的故事演讲,开设故事型的家长会,并且在家长会中用故事答疑解惑,家长会结束前,又用故事引发思考。家校沟通不像学校教育,两个成年群体之间的沟通也无法通过健达的规范、约束和管制来完成,更不可能有谁管制谁的位置划分。身份的对等,认知的各具特色,导致两个群体间的沟通只能用双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看来,王老师的讲故事,无疑是最恰当的一种。后面的几章王老师主要写了从“教育叙事”到“叙事教育”。王老师认为教育叙事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揭示内隐于生活事件、教育经验以及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二是在对故事进行教育性设定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具有教育意义的 故事、生活事件、教学事件来推动学习者的品德建构,从而促进学习者道德水平的提高。从价值上来看,教育叙事推动的不再是教师自身的成长,而是师生的共同发展。想起我们学习的叙事者团队,在毛校长的带领下,始终在进行,再坚持,努力做好一件事情,令人敬佩,更值得去学习。杨雪梅老师说“世界那么大,总有些风景是是我们无法触及;教育生活那么平淡,失却了追寻总有一天我们会感到厌倦。可是,因为有颗永不放弃成长的心,无须他人成全,无须外力牵引,我用读和写的方式,就这样向着自己开出了一朵又一朵的花。”有着前辈的指引,在教育的路上我也会耐心的做好一件事,抱着初心始终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