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最近老师要求我们读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我在图书馆翻阅很久,最终选择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花了一些时间读完,对这部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想谈谈我对这部小说的感想。小说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是《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在"出延津记"里,主角是孤独无助的吴摩西,他原名杨百顺,后改为吴摩西。在寻找他与人私奔的老婆吴香香时,他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为了寻找,他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和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两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似的人生,他们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这本书里有很多的人物,对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主人公,而是与两个主人公都有着密切关联的人巧玲。巧玲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小时候巧玲的亲妈吴香香为了和妯娌斗气,“打巧玲给人看。”巧玲三岁生了个拉肚子的小病,父母毫不关心。变成大病好不容易治好了,却落下个胆小的毛病,她妈“嫌弃她是个夹尾巴狗"不喜欢她。后来巧玲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疼她的后爹吴摩西,却在寻找跟人私奔的吴香香的路上把她弄丢了。后来她被人转卖,后来成了别人的老婆,延津成了她回不去的,想象中的美好的故土。而吴摩西呢,一路上寻寻找找,却失去了自己唯一能说的上话的人。作品十分真实的展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刘震云曾深入河南农村生活,因此对社会生活刻画和人物语言描写的十分真实。我很喜欢在序里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西方人信仰神,与人之间关联没那么密切但因为时时与神相伴,他们反而不孤单。中国文化里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因为现实人际关系的越来越冷漠和疏离反而显得更加孤独。许多像吴摩西一样的人一直在拼命的寻找与挣扎,使得许多中国人很累,这种累既是身体的劳累也是心灵的疲惫。人真是既渺小又伟大啊。一个人需要承受这么多的苦难,甚至看不到所谓的"雨后彩虹",但还是有许多人努力的生存。我们也不该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退缩,因为这里有这么多受尽苦难却依旧伟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