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读后感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它们的节奏和不断代替的现实而生活着。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与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人类以往的基础是由动物、植物等物所构成的自然,但是现在,自然被遮蔽并且隐匿着,构成如今人类社会的大地是物化了的大地,是由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并且迅速更新的物堆砌而成。正如鲍德里亚所说,我们已经被“物”所环绕、包围,人成为了“物”的见证者。也就是说,人成为了物的附庸。“在丰盛的最基本的而意义最为深刻的形式——堆积之外,物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在消费社会,消费者与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不再去关注物的实用价值,消费的目的变成了符号。【1】鲍德里亚认为物的实际存在让渡给了符号,人们消费不是为了占有或使用物品本身,而在于享用被符号化了的物品所显示的意义,消费行为变成了对消费者自身地位和声望的展示。再者,同类物品代际之间借助“功能性缺陷”“技术性破坏”等方式得以勾连起来,人为追逐同类物品更新换代的结果则是让消费者欲罢不能,从而彻底沦陷。【2】这样一来,符号的意义链条便一环扣一环地诱导消费者沉浸到意义之网中去进行持续性的消费,让消费者“逻辑性地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鲍德里亚提出了一种杂货店,实现了“丰富与盘算的综合”,在这里能实现消费的综合活动,“它不把同类的商品并置在一起,而是采取符号混放,把各种资料都视为全部消费符号的部分领域。”鲍德里亚甚至把这种杂货店变成了整个城市,即帕尔利二号。帕尔利二号像一个四季如春的封闭樊笼,里面应有尽有,各色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摆放莫名其妙,毫无规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消费。人们可以在其中买到任何需要和不需要的商品,完全可以在里面终老一生,表面看似乎人们的生活便捷了许多,购物环境优美舒适,但是背后的逻辑却是消费品张着一双双贪婪的眼睛在注视着人类,并且用各种手段控制着人类,不是人在消费物,而是物在掌控着人。消费者在这被预先设置好的物体系中徜徉、挑选、购买,他们打量着对象在系列当中的地位,算计着拥有商品后给自己带来的符号价值,并盼望着凭借该物标示或提升自己的地位。物的本身价值他们毫不关心,原先那种占有稀有之物并为占据财富所陶醉、 眩晕的感觉荡然无存。就是说以往那种因为真正占有了丰富商品本身的或迷醉或炫耀的真实感已然被现在为占有物的符号价值这样的虚无感所代替。【3】消费社会的表象都是一些华丽的陈列,貌似杂乱无章,但却有着吸引人的魔力,因为实际上它们都是被资本家精心设计过的,而消费的逻辑则潜藏于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之中。1929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29年的危机标明了令人窒息的时刻:问题不再是生产,而是流通。消费开始成为策略的组成部分,由此每个人都被动员为消费者”。资本家动员人们消费的办法就是诉诸符号之网的精细编织,而符号之网正是消费社会的本质结构。鲍德里亚认为,“使用符号的做法总是存在着心绪矛盾的,其作用总是牟取。”何为牟取,鲍德里亚解释了两层含义,一是让符号(力量、现实的东西、幸福等)出现,然后再攫取;二是先提出某事,然后再加以否定和击退。他认为人们对于图片、新闻、信息的消费也在于牟取符号中的现实,牟取变化的符号中的历史等等。书中引用美拉尼西亚对货船的崇拜和《巴黎竞赛报》发表的暗杀照片先兆,得出一个结论——货船和灾难,总是有一种完美的诱惑结果。我们在其中自我消费,但是更令我们感兴趣的是被消费的、被后置的现实世界、事件和历史本身。我们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着,我们在从媒体新闻、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并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录音带里听到的事实是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实际并没有在场的,但是却又是真实的事实。鲍德里亚称之为“实际不存在但又偏偏存在的事实,再换句话说,就是幻影。”所以,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只是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之所以使这个消费社会带上这个特点的,是大众交际中社会新闻的普遍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社会新闻中获取所有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被现实化,“用戏剧性的方式加以戏剧化”,最终被缩减为符号。鲍德里亚在书中揭示的现象归纳一下,就是在消费社会中,作为消费者的人们进一步受到来自商品符号编码系统的诱导,商品与商品之间通过意义链条架构了一种伪丰盛的场景,使人们不仅通过抽象之物,更通过抽象的意义之网来确证自身的存在价值。提醒人们在面对丰盛的繁荣假象时,保持主体性和自我意识,以反思、批判的眼光审视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