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细节》有感:细节的魅力极偶尔的,在同事案头翻到了朱永通老师的这本书,按习惯随手翻一页,觉得可看便仔细翻阅,不可看便粗浅浏览。这么一随手就翻到了《平等观念在哪儿》,文章中朱老师提及压在他心中的一个现象:“学生遇见本校的老师,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但鲜有教师会微笑、热情地回应,有一些教师一脸漠然,习惯性的把自己‘隔’在这个场景之外,有些老师顶多点点头,以示回应。”悚然一惊,私以为平时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但到了朱老师笔下也仅仅是“顶多”啊?然后就想起来一件事:大二寒假,回老家找同学联络感情。几个要好的就一起走街串巷到处找人。其中一个已经毕业当了老师,工作的学校恰好就在本地。一路上就常有孩子见着叫:老师好!同学初时也是笑容满面回应:你好!羡慕其之余,慢慢发觉这笑容并不是那么的真挚,甚或有时看都不看孩子一眼,敷衍应着一带而过。当时心里就想:孩子尊称一声老师,哪能这样随便应对呢,我以后要是当老师了,一定要热情诚恳的回复孩子,不能让孩子冷了心。参加工作后一段时间,确实能这样,久之,懈怠后,敷衍的点个头就过去了。“老师获得学生表示尊重的问候,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常在一些场合抨击:现在的学生哪,真没礼貌,见到老师,招呼都不打一个,头一甩,过去了居然!朱永通老师却告诉我:“在问候礼仪里深埋着平等观念,即它是问候双方在感情上互相尊重的一种方式。学生付出有感情的问候,却难以得到情感上的尊重。久而久之,他们的问候行为与自己的情感是有距离感的。”我们对学生情感习以为常的忽略行为,日积月累,难免导致他们的人格上布满冷淡与冷漠的阴影。细思极恐,不回应学生的问候,这事小到完全不可能影响学校声誉,却可能给问好的学生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因为这是让学生忘不掉的细节。待他们长大成人,岂可奢望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对世界致以诚挚的“问候”!再说远一点,今天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的紧张关系,不也可以从缺乏平等观念的教育中寻得一丝线索吗?有个学生,毕业几年后跟我聊天说起:我就很不喜欢那个某老师!询问原因,说:太高傲了!追问,说:我向他打招呼,理都不理我。我疑惑问:是不是他没听见?听见了肯定不会不理你的。学生很生气的反驳:“又不是一次两次,每次都这样。他视我为无物,我也就不听他的课。看不起我!谁踩谁啊!”。这个学生不喜欢的那个老师的课,成绩真的较别的课差。现在提起虽有悔意,觉得不该意气用事,但还是有怨气留存。而其实,这个某老师是个很优秀的老师,不存在高傲的忽视,可能也只是习惯使然,漠视了学生的招呼。到思想还不是很成熟、自尊特别强、又很有个性的初中学生那里,一两次会无限放大到让他们对老师产生既定印象,并凭着那点自以为是来行事,造成一些可以避免又难以弥补的遗憾。“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教育上是行不通的。“细节决定成败”,教育中的细节无处不在,小到回应学生的一个微笑,大到指引学生的前进方向,都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所以教育绝对是无小事的!别人的书读不过瘾,当即在当当网上下单,第二天收到,废寝忘食,如获至宝。细读,收获甚丰。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过许多类似朱老师所提细节,一番感叹后,只是继续往复日常,未曾如朱老师般深入探析。颇多文章,道出了自己想说或有所察觉却未能说出或深思的话,引为知音,更有如醍醐灌顶,以及一身一身的冷汗!这几年都带毕业班,为了鼓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专注于学习,口干舌燥讲大道理没什么用,往往拿自己那些混的不错的老同学或是学生举例说明。比如某某,当年家境贫穷,但自己努力上进,考上重点大学,现在北京混的很不错,年薪几十万,经常去美国出差,房子买了好几套,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又如某某某,当年成绩和我差不多,去了上海读大学,在上海找的工作,嫁了个博士老公,每年都出国旅游,已经去过十几个国家……学生心理烙印有多深刻不清楚,至少学生暂时性的渴盼是被深切的勾出来了。有时也会反思,这么功利性的教育合不合适?又想这实在符合当前社会实际和学生心理,短期效果明显,那就还是继续采用吧。读《守住教育的重心》,意识到自己错得是有多么的离谱!文章中,朱老师以江苏省首位化学奥赛金牌得主王庆根在美国自杀的例子引入,深层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指出王庆根的人生天平已倾向经济上的成功这一端。朱老师说:“一旦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幸福的主源,这无疑会给人生埋下危险的隐患。”物欲横流年代,更多的人追捧经济上的成功才算成功的人生哲学,理想和信仰是许多人不屑的,而就是这一点的理想和信仰,迸发着无比的力量,照耀着前方的路。当梦想、理性、信仰,都成了牺牲品后,那么,教育,也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耻谈理想和精神,权利和金钱就是一切,甚至就是宗教,就是信仰,身处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风气之中,所有人看教育的眼光就都庸俗化、单一化了。朱老师在文尾呼吁:作为教育者,应该在教育上加以警惕,自觉抵制时代和社会的破坏,并把教育的重心落在成全每个生命上——扩大每个生命发展的素质范围——品德、操守及富有创造性的智慧,而非默许甚至鼓励学生与社会同流合污,把“经济上的成功”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读完整书,再次掩卷沉思:何为真的教育?只觉是布满荆棘和迷雾的道路,当下坎坷,前方未知。只此书让我明白,作为教师,需守住教育的重心,能坚持“一厘米之变”,注重细微处,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孩子能像孩子一样的生活……置书案右,汲取助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