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加入VIP免费下载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ID:343161

大小:8.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就被温度两个字吸引。这两个字让人感觉到温暖,温馨,舒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有温度的教育呢?好奇心驱使我快速的打开这本书......。    方华,江西省弋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行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督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特约撰稿人,《教师博览》签约作者。中国教师报“2014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中国教育报201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刘堂江写的序一中介绍,方华是位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局长,是个有思想的教育实践家,是一个位乡村教育呐喊的探索者,是个勤奋的,用心的人。而在方心田的眼里,方华是一员儒将,他有思想,有立场,有情怀,有能力;凭借一支粉笔,站稳三尺讲台:论管理,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能辨轻重缓急,有条不紊;论交际,他不媚上,不欺下,不卑不亢,能屈能伸;论口才,他深入浅出,诙谐幽默;论文才,他后来居上,笔耕颇丰。    《做有温度的教育》一书展现了作者方华从一名教师到一名校长再到一名教育局长以来,自己长期对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在字里行间折射出自己对教育的温度的追求与渴望。这本书共分六个章节。分别是:一、教育是什么?二、课堂从什么时候开始?三、怎样对待孩子?四、做个懂行的教育管理者,五、做有温度的乡村教育,六学校因何而美?书中的文章多数都是方华局长这些年来在各大报刊发表的文章和一些随笔感悟等。      方华老师在书中提出: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温暖,才会有温度,才能称为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不是生存技能的训练场。书中一再强调,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应该给孩子一个美丽的期待;把孩子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老师学生在爱中接受教育。书中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以及解决方案和采取策略。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一个人的高度,通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方老师的教育高度,方老师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下面我从具体几篇文章谈谈我的一些感触。1、三“风”一体的教育观——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     这是一种教育愿景,来自作者坚持“教育是给孩子更多可能”的教育情怀,是一种教育的价值取向。方老师工作近三十年的经验与追寻,对“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家庭,而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家庭的延伸。教育如同空气和水一样,人人都需要,但你能呼吸到什么样的空气,喝到什么样的水,却由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什么样的环境将决定你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环境包括社区环境(民风),家庭环境(家风),学校环境(校风),班级环境(班风),这个环境称为教育生态。教育应该与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所以把校风,家风,民风联系在一起,这更是今天与明天的对接。     方华老师还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求高,会干扰成长规律;求快,会打乱成长节奏;求全,会破坏成长环境。教学从学生喜欢老师开始。教育从学生喜欢学校开始。这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之理吧?做教育,首先要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孩子们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就会信其道,就会开发出内在的“无限可能”。很多朋友在说起自己孩子某一个学科学的不错的时候,都会眼带笑容的说:“这孩子喜欢他的老师。”看来,做一名孩子喜欢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的标准之一。     教育还应该淡化功劳,多些功德。实现“让孩子成长”的功德,才是真正的教育功劳。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生,我们既要关注孩子阶段性成长的需要(考试,升学的实际需要),也要关注孩子成年后组建家庭,进入社会的需要。教育不是十八岁教育,是八十岁教育。“十八岁的教育”就是以孩子升学为教育目标,追求短期效应的应试教育,“八十岁教育”是服务孩子一生的践行教育。这种教育王维审老师也曾提出,教育不是只看孩子考多少分,考入什么层次的学校,而是要看在孩子的人生中,我们的教育为他们的成长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教育是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如果教育是是教会了读书的人读书,那教育就成了死的教育。犹如当下,我们的教育如果太功劳化,只注重十八岁教育,一定会使教育走向一个极端的错误方向。2、怎样对待孩子     做一名懂孩子的教师,不丢下任何一个孩子,并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帮助,给孩子更多的可能,给孩子一个美丽的期待。     书中不规整的课堂,没有要求的美术课,中心都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前提。教育不是塑造,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塑造成一个模型,教育是启迪,是引导,引导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不应该对普通孩子视而不见中这样说;教育的最大功德是为孩子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良好的教育生态不是帮助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成长,也不是帮助人在某一方面发展,而是对所有人都有帮助,对人的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有指导。 3、怎样对待自己——教己育人     李正涛老师《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中“他向教育”是指教育别人,向外教育,“我向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教育者首先要教己,其次才是育人。教己不仅需要自发的内驱力,还需要外力与环境的逼迫,很多才华和本领都是逼出来的。阅读和感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缓解职业倦怠。优质的教育呼唤优秀教师,优秀的教师需要成长,需要内动力,需要职业认同。4、教育的三字经——爱、慢、欲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起点,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爱学生不是爱自己喜欢的学生,而是爱全部的学生。接纳是爱的根系,帮助是爱的枝、叶、果。帮助不是塑造,而是引导、唤醒和激发。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是教育的规律。急功近利是教育的弊病,“十八岁教育”充其量不过是阶段目标,老师和家长打着'“为了孩子将来”的旗帜,只顾现在不顾将来。我们要少用温室和催熟剂来“帮助”种子成长。“慢”不仅是教育所需,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生觉悟,需要用智慧与耐心图体悟。      教育要让学生有“欲”。无“欲”则无力,无“欲”则无行,无“欲”则无趣。有人说“欲”是罪恶之源,也有人说“欲”是开启社会进步之门的真正内驱力。教育是点燃孩子心中对未知的欲望。     作为一名教师,要让自己有欲,这种欲是对教育情怀的追求,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作为一名教师,要懂的教育规律,不受个别功利现象的影响,不忘教育初心,始终坚守教育使命,教书时更不忘育人本。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人文情怀,更要有合适的“温度”!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