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2020 高考 3 月初最新作文素材 5 篇
目录
1. 商业比赛不能与国家荣誉捆绑
2. 闪耀的“一滴水”,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延续
3. “人生第一次”蕴含的力量
4. 电影不仅是娱乐 观影也能学语文
5. 疫情中的“善意流言”更具迷惑性
6. 青春献给祖国,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阐释
7. 科学文明地对待野生动物
检察日报:商业比赛不能与国家荣誉捆绑
2019 年 11 月 15 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在瑞士蒙特勒举行世
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诉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和国际泳联(FINA)案
公开听证会。
中国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引起世界各国关
注。随之而来的兴奋剂检查,对于体育明星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
如果不了解国际反兴奋剂机构飞行检查的基本含义,没有积极配合,那么,
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由于不了解国际规则,对兴奋剂调查机构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出强烈抗
议,结果导致国际体育仲裁机构作出严厉的裁决,这是运动员对国际竞技
体育规则缺乏了解所导致。如果用传统的观念看待国际竞技体育比赛活动,
并且对其规则提出强烈质疑,那么最终有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笔者的建议是,首先,运动员应当详细阐述国际反兴奋剂机构调查的过
程,诚恳表达歉意,对没有积极配合飞行检查表示悔恨,明确表示愿意接
受检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自己的清白。 通俗地说,由于运动员只是对国际反兴奋剂机构飞行检查工作表示不满,
而国际体育仲裁机构只是对程序是否违法作出裁决,并没有涉及运动员本
身是否使用兴奋剂,因此,这起案件还有挽回的余地。如果运动员能及时
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挽回自己的名誉,那么,上诉
法院会作出实事求是的判决。
其次,必须正确理解竞技体育的本质。竞技体育是商业活动,因此,防
止不正当竞争是竞技体育比赛组织者关心的核心问题。
之所以进行反兴奋剂调查,原因就在于防止一些运动员弄虚作假,从而
使比赛成绩无法反映真实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除非运动员拒绝参加
国际体育比赛,否则,必须接受国际反兴奋剂调查机构的有关规则,允许
国际反兴奋剂调查机构进行飞行检查。如果曾经接受国际反兴奋剂调查机
构的检查,但同时反对国际反兴奋剂调查机构的飞行检查,那么,在法律
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国际竞技体育比赛是一种商业活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组织者制定的各
项规则,都是典型的商业规则。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参加国际竞技体育的
时候,难免会顾此失彼。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际体育仲裁机构作出的裁
决只是程序上的裁决,并没有否定运动员过去在国际游泳比赛中获得的成
绩,因此,补救措施相对简单,只要问心无愧,愿意接受国际反兴奋剂调
查机构的调查,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挽回影响,仍然可以争取减轻处罚。
过去我们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宣传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一些运动员
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今后应当加以纠正。国际竞技体育比
赛只是商业活动,因此,胜负都是常事。只要运动员遵守国际竞技体育比
赛的规则,积极拼搏,争取最好的成绩,那么,运动员就尽到了自己的责
任。如果把个人的荣辱和国家捆绑在一起,那么最终必然会进退失据。每
个公民都应该尽可能地为自己国家服务,但是,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就有可能使国家形象受到损害。
真诚地希望中国新闻媒体宣传国际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的时候,能够保持
平常心,不要总是把运动员的荣辱和国家的荣辱联系在一起。运动员应该积极配合国际反兴奋剂调查机构的飞行检查,如果态度粗暴,干扰调查,
那么最终必然会自食其果。
闪耀的“一滴水”,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延续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
否照亮了一分黑暗……”灾疫当前,再读雷锋同志的信函,回顾他的事迹,
更有体悟:“雷锋”很近,你我他都能成为一滴水、一线阳光,滋润彼此,
温暖彼此,共同守护着世间所有的美好。
雷锋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内化于心,镌刻在一个群体、一个民族
的文明基因中。50 多年前,它在中华大地上闪耀;半个多世纪后,它在中
华大地上更加浓厚深沉。它总能将细小而深刻的感动、平凡又伟大的故事
定格在时间与历史的记忆中。总能凝聚起最强的一股力量,描绘出最美的
一幅画面。
“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这是参建火神山医院建筑工长李旭阳的
决心;“就算倒在一线,我也无怨无悔。”这是坚守在一线岗位民警许小
峰的誓言;“明天,谁跟我上?”这是科室姐妹们早已熟悉的老护士长陈
静的口头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击战中,一张张“口罩脸”、一个
个被汗水湿透衣背的身影,都演绎着“一滴水也能折射出耀眼光芒”的雷
锋精神,传递着感动,表达出人性与民族性的光辉。
疫情面前,“雷锋”无处不在。小区封闭,帮人买菜、配送的“团长”
是“雷锋”;提供“点对点、门对门”服务,帮助“心急火燎”的人上工
地的客运员是“雷锋”;坚持要捐出 9000 元的七十多岁拾荒老人是“雷
锋”;顶着压力自费为内地同胞买口罩的香港警察是“雷锋”……雷锋精
神,已经转化为一种朴素且常见的情感,时时映照我们心中。
“世界很小,是个家庭。”疫情之下的人们体会着健康的重要,更对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有了新的判断
与认知。“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隔离在家的人在追
问,战斗在抗疫一线的人在体悟,走在复工复产路上的人在践行。做好自
己,守护彼此,用善良的心,顶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呵护着我们心中的光。
这样的每一滴水,既是凡人,也是英雄,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支柱和最好
的财富。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经历一次风雨和摔打,
一个人会成长;经历一次挑战和战斗,国家会进步。当我们打赢疫情防控
战的时候,相信 14 亿中华儿女也会更懂得每一个个体的作用和意义,愿作
一滴水、一线阳光、一颗粮食和一颗螺丝钉,坚守所坚守的,希望所希望
的,催生出更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成更澎湃的力量,一起在中华
民族复兴之路上披荆斩棘,踏歌前行。
人民日报:“人生第一次”蕴含的力量
第一声啼哭,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走进军营……这段时间,一部名为《人
生第一次》的纪录片,让不少人收获感动。纪录片用 12 个弥足珍贵的“第
一次”,串联起人生重要的时间节点,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千千万万普通中
国人的“人生图鉴”。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迈出蹒跚不稳的脚步,第一次走
进校园,第一次背起行囊逐梦远方……无数个这样的第一次,构成了我们
对人生最真实的体验。而镜头记录下的第一次,不正是我们身边一个个平
凡家庭的生活片段吗?纪录片之所以动人,就在于它捕捉到了生活本身所
具有的这种平凡朴实却又打动人心的力量。
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每一个第一次都是在翻开新的书页。纪录片中,曾
经哭闹着不去幼儿园的小朋友,不久后已经能讲出一番大道理,“不要家
长陪,你就大步地往幼儿园里面走,这就是勇敢”;上了“人生中第一节
诗歌课”的留守儿童,已经开始学会用诗歌表达思念、许下心愿:十年后
我想做一个像大海一样的爸爸。现实中,又何尝不是一个个第一次串联起我们成长的轨迹?就像纪录片的解说词所说,“生活就像一条溪流,身在
其中时,你总是很难去察觉其中变化的力量”,但当我们驻足回望时,就
会发现已经在一条叫作成长的道路上走出了很远。成长,就是勇敢地拥抱
“人生第一次”。
成长并不容易,“人生的第一次”也并非总是风平浪静。在纪录片第一
集《出生》中,一位准妈妈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必须接受手术,但这
样的手术有可能保不住腹中双胞胎。她说做梦时梦到了两个孩子的名字,
“春和”“景明”。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第一次”,它不能为我们所选
择,却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但是,勇敢如这位准妈妈,即便面对疾病,依
然对人生有着“春和景明”的期待;乐观如深山里的孩子们,哪怕路途遥
远,也要找到一片松软的草地,大声朗读诗歌。人生不就是这样,经历过
一次次考验才能成长,哪怕雨雪霏霏也要去追寻阳光。
今年春节,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很多人经
历了有着特殊意义的“人生第一次”。医护人员第一次为了工作剪去长发,
建筑工人第一次在工地上吃起了年夜饭,送别护士妻子的丈夫第一次许下
“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的承诺……生活中,这样饱含大爱情怀的
“人生第一次”不断上演。这样的第一次,透着坚毅,传递着温暖。“人
生没有返回键,我们只能往前走。”凝聚更多“人生第一次”蕴含的力量,
我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迎来春天的和煦暖阳。
人生第一次,凝结着平凡人生的意义,见证着历经考验的成长,指向着
充满光明的希望。
中青报:电影不仅是娱乐 观影也能学语文
在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寒假”以后,各地中小学尚未开学,而是以“停
课不停学”的方式组织教学。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学习的形
式和机会是多样的,观影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其重要价值。在家听网课、做作业固然重要,但也可以抬起头,体会“第七艺术”带给人的快乐
和美感,争取做一个更有趣、更全面的人。
“如何看电影”,似乎是横在普通观众面前的一道门槛。其实,何妨放
宽心态,从“看”开始。绝大多数人,都是把电影当作“故事”来看的,
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故事,对于叙事文学的种种游戏
规则并不陌生,从而触类旁通用于电影观赏。因而,一个中学阶段的“初
看者”不必费太多力气去了解电影的专业知识,而只从“人物”和“主题”
这两个角度切入欣赏,就能收获很多。
比如,彼得·威尔的《死亡诗社》既塑造了一位充满个性和激情的文学
教师形象,让所有心怀理想的师生产生共鸣,也让观众——特别是中学生
观众了解诗歌教育的意义。黑泽明的《罗生门》不仅是多角度叙事文本的
经典(往后催生了张艺谋《英雄》的致敬),而且经过多视角故事的讲述,
着力挖掘人性中的美丑,影片结尾农夫小心翼翼怀抱着的婴儿,简直就是
人性希望的象征,令观者动容。
电影是故事,却不仅是故事。传统故事都是诉诸文字,靠读者的想象填
补,从而构成阅读的乐趣。比之书本,电影有观看时长的限制,而且组成
的基本单元是“镜头”。在故事之外,我们不妨了解一些镜头的基本知识
和美学特质。比如,从景别来说,镜头有大远景、远景、中景和特写之分,
能够辨识电影中的镜头类型,了解其表达作用,进而知道导演掩藏于其后
的可能意图,可以算是进入了观影的第一步。大远景一般用来表现户外的
壮阔之景,如《指环王 3》中烽火在白雪皑皑的山巅传递;远景次之,用来
建立环境、表现人物关系;中景一般用来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特写则
可以精确表达人物的个性或心情,塞尔吉奥·莱昂内在他的西部片中,通
常用近乎夸张的特写镜头来表现角色的眼神和内心,成为特写镜头的典范
之作。
当然,光有镜头还不行,一部完整的电影是若干个镜头的组合,这些组
合本身是传达意义的,需要巧妙的剪辑。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科幻影史上那
个里程碑式的镜头剪辑:库布里克的《2001 太空漫游》,猿人抛向天空的骨头在飞转之后变成了浩瀚太空里的飞行器。这处剪辑是两个时代的拼接,
里面共同的东西是骨头-飞行器,它们都是人类的工具,是人类探索自然的
凭借。这样的剪辑用短短几秒横跨了若干万年,多少意义喻指尽在其中。
除了“看”,现代电影都是可以“听”的。好的音乐是经典电影不可分
割的部分。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说,他的电影有另一位重要的编
剧,就是音乐。在电影中,音乐不仅是故事的背景,有的时候更是故事本
身,是人物的指称,是主题意义的展现。漫威电影宇宙的《银河护卫队》
用 12 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歌,串起了整个故事,暗示了主人公的成长
背景,使观众在无垠太空中找到了“落脚点”,让怀旧的温馨萦绕整部电
影。
作为综合性的媒介,电影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
们在观看时要学会发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自己兼具包容性和理解
力。在影片《饮食男女》中,李安用满桌的菜肴和一个厨房里的主客位置
来说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的特点;《黑客帝国》这部科幻电影却由袁和平
担任武术设计,使武术和武术电影不仅是“中国的”,也使“中国元素”
成为美国熔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迪士尼则用一部动画片来讲述花木兰
替父从军的故事,在情节表达上比起《木兰辞》更加具体细微。在全人类
结成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不同种族的悲欢虽不相通,电影却可以成为交流
时共同的语言。
中青报:疫情中的“善意流言”更具迷惑性
“蒙古国赠送的 3 万只羊,浩浩荡荡进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口
岸”配上行进曲,羊群迈步向前如大片般气势宏大,观看者无不感动于咱
们这位北方邻居的慷慨和实在。不过,很快得到证实,这只是一个误会,
蒙方朋友表示:“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现在的羊是一年中最瘦的时候,想
把羊养肥后再运到中国。”据报道,目前蒙古国各个省还在以千只为单位
凑羊。这只是一个善意的传言。从疫情暴发到现在,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战
“疫”中,一些传闻、传言、猜测不时出现。简单的谣言有时刚一出现,
就很快被证不实;有的复杂的、专业性强的,需要专业人士出来解释澄清。
一些前一天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的“爆炸性”消息,很快就被证实为谣传。
比如,最早传言的武汉菜价。1 月 23 日武汉“封城”当天,社交媒体上
传递的几张图片把很多人惊呆了,一把青菜 90 多块钱!但是,那张收费小
票上显示的超市很快发声,这是有人 PS 的,武汉的菜价并没有这样大幅度
上涨。
之后,由于对疫情的恐慌,出现了大量传闻。最初疫情扩散,口罩短缺,
于是有了用电吹风吹口罩、面部和手灭菌;用棉签在两个鼻孔抹小磨香油
阻断一切流感和瘟疫传染;板蓝根+熏醋可以杀死新冠病毒;开暖气或空调
能预防肺炎……这些,都先后被专家或者有关机构证伪。
至于疫情的拐点、各地解除疫情时间、出行正常化等,也常出现各种预
测,甚至有的以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发布,以提高可信度。但这些“预言“,
往往很快都被证实毫无根据。
非常时期,特别是处于不稳定和危险环境之中,人们更容易相信积极的、
看起来可以扭转事态继续恶化的消息,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为了迎合自
己和他人的心理,凭空想象编造“善意的谣言”,让一些伪科学、反科学
的内容传播出去,不仅达不到初衷,还会适得其反,让人们麻痹大意,甚
至影响整体防疫效果。尤其是一些“善意的谣言”,比一些恶意的造谣更
有生命力,迷惑性更强,因为疫情面前,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选
择性相信”。
其实,对于简单的信息,先看看是否出自正规媒体或者专业人士,如果
来源不好辨别,再搜索查实一下,一般都可以辨出真伪。但是,因为这次
人类面对的是一种新型病毒,病毒的传播特点、人感染后的治疗是非常专
业的生物学和医学问题,有些传言让人防不胜防,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
解读。有这样一则消息:因为论文数量不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再次落选
院士。这样一条消息,让人们纷纷指责科研唯论文之痛,甚至与疫情扩散
之初,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有关病毒检测和病例分析的论文相
联系。其实,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每两年增选一次,下一次是 2021 年,
而且在 2019 年的增选中,屠呦呦并没有参选。并且,两院章程中对留学、
学历背景以及论文没有明确要求。
对于这种社交网络上的不实传言,《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2 月 12 日
在“技术与健康”栏目刊文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际上是第一个通过
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流行病”——社交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浓缩了
来自全世界的信息和谣言,人们很难获得真实信息,这就加剧了恐慌、种
族歧视以及对希望的渴求等情绪和行为的蔓延。
还有,“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承认第一个新冠病毒起源于美
国”,让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是“世界欠了中国的”。其实,电视
节目的截屏中英文的正确翻译为:“CDC 确认美国出现首例来源不明的新
冠病毒。”
病毒怎么产生的,怎么感染人类的,疫情又是怎么扩散,疫苗何时研制
出来,疫情何时能结束……这些都是萦绕于人们心头的疑问。对于这些,
有些人只相信和接受自己愿意听的,谁先说的听谁的,谁嗓门大听谁的,
谁说的话符合自己心意就听谁的,以至于让“善意的流言”四处流传。
流言止于智者。在病毒面前,智者不光是智慧,还需要专业再专业,不
让“善意“帮倒忙。
人民网评:青春献给祖国,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阐释
一声声“我要上”不绝于耳,一封封请战书上按满手印,一支支突击队
奋勇向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一批批热血青年闻“疫”而
动,加入战“疫”大军,用“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毅行动,担当起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他们的一言一行,不禁让人们想起了一个光辉的名字:
雷锋。
“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奉献自己的青春给祖国”,雷锋,这个对
党忠诚、对公无私的年轻人,用纯粹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将“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写在人生日记的每一页。
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批 80、90、00 后或是救死扶伤,或
是站岗执勤,或是指挥调度,或是后勤保障,或是捐款捐物,谱写了一曲
动人的赤子之歌。广大青年在勇挑重担中经受历练,在报国奋斗中获得成
长,在无私奉献中砥砺精神,在关心民生中坚定信仰,让雷锋精神在新时
代有了新的阐释。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雷锋是在投身国家和社
会建设、投身为人民服务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
中,许多青年人以其无畏奋斗、不懈奉献,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了担当。
相信奋斗、相信祖国、相信时代的他们,早就已经接过前辈们的大旗,不
仅成为战“疫”一线主力军,也从脱贫攻坚、创新创业、文化融合等各领
域脱颖而出。许党许国不迟疑,勇往直前不反顾,敢拼敢赢不气馁,成为
当代先进青年的共同画像。
青年是时代的表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今天的青年,有着同先辈们一
样的“处处为国家着想”的赤子之心,一样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
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凛然担当。他们享受生活,但同时也勇于担当职责;
他们关注个人权益,但同时也懂得尊重集体和他人福祉;他们主张自主选
择,但也并不缺乏家国情怀、奉献精神,一样是雷锋精神的坚定拥趸和积
极行动者。在重温雷锋事迹中驱散思想迷雾、坚定奋斗目标,在践行雷锋
精神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不忘初心、不改恒心的精神力量,
今天的青年同样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的相得益彰。
李大钊先生曾说过:“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
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会交到青年一代的手上。社
会需要做的,是铺设好舞台,传承好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良好风尚,让每一个梦想的种子都能舒展身姿、华丽蜕变。青年需要做的,是勇敢肩负起
时代赋予的重任,挺身在时代发展的第一线,不负韶华、不辱使命、不懈
进取,带着梦想乘风破浪。
广大青年勇担民族复兴的大任,保持自强不息的姿态,中国必将所向披
靡、永远年轻。
新时代新步伐:科学文明地对待野生动物
对最近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学家们相继在蝙蝠和穿山甲体内
发现了相似的病毒,因此推测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来自野生动物。野
生动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成为当前全民热议
的话题。
其实,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疾病,并不只有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历
史上造成人类死亡数量最多的传染病——鼠疫,就与啮齿类动物及其身上
的寄生虫鼠蚤密切相关。野生动物是许多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的自然宿
主,由于它们自身具有抗体,因此可以与病毒和谐共处,并不会导致病情
的发生。
野生动物携带的疾病传染给人类,往往需要一个媒介,这个媒介之一
就是食用野生动物以及野生动物的处理过程,这已经成为野生动物疾病向
人类传播的最重要途径。我们可能已经忘记,2003 年我国确诊的首个非典
型肺炎病例是名厨师;2019 年我国被确诊的多例鼠疫患者,就曾经剥食过
野兔或旱獭。从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看,有专家也推
测疫情的发生可能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曾几何时,食用野生动物已经由我们老祖宗果腹度日的无奈之举,变
成了一些特权阶层追求的时髦生活方式。除了炫耀自己的特权和富有之外,
有些人喜欢食用野生动物,是因为相信野生动物会更加美味和大补,能够
让自己健康。然而,无数的研究早已证明,野生动物的主要组成成分与其
它肉类并无显著差别。另外,我们最近还在野生鸟类体内检测出了较高的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大量摄入这些残留的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幸好,
经历了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意识到食用野生动物
的风险,并在将来能自身拒绝并劝阻家人或朋友食用野生动物。
疫情当前,因为对野生动物知识缺乏正确了解,许多人相应地对野生
动物产生了恐慌心理。对于最早被确认携带新冠状病毒的蝙蝠,已经成为
很多人心目中“害虫”之一。一些地方开始消灭小区或家里出现的蝙蝠,
有些专家甚至使用了“生态灭杀”这样的极端字眼。自然生态系统犹如一
张大网,每一种生物就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生物之间的联系就像是连
结网的线,因此每个物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像蝙蝠,虽然是多种
病毒的携带者,但在生态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蝙蝠是除鼠类
之外的第二大哺乳动物类群。全世界估计有 1200 多种蝙蝠,有的蝙蝠以昆
虫为食,据研究,食虫蝙蝠仅对全球玉米虫害控制的贡献每年就高达 10 亿
美元。有的蝙蝠以植物的花和果实为食,但同时也会帮助果树授粉和传播
种子。此外,蝙蝠也是重要的仿生学研究对象。因此,对待野生动物需具
备科学的眼光和生态学的思维,不能简单地一杀了之。
我们已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
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这次疫情
充分暴露出一些管理部门和公众缺乏生物多样性的一般知识和生态学的系
统思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和相关专家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宣传,在社会普及野生动物的一般知识。在今后还需要在中小学教材
里增加相关的内容,培养未来接班人具备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