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渔姑情》读后感我们都见过很多人笔下的家乡,是沈从文的边城,是凤凰古城里的万山细流;是鲁迅的戏台渔火,是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是郁达夫的雪,是东郊植被、寒村微雨……沈惠勤老师以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江南小细娘视角,为我们打捞渔村生活的细碎光阴,还原远去的水乡黄桥记忆。对江南最初的深刻印象来自戴望舒的《雨巷》,那是一个刚上初中的女生在脑海中模糊勾勒出的,一个有“油纸伞”和“青石板”的地方。我所生长的项羽故里,从老建筑到说话口音再到天气似乎都透露着一股“阳刚”之气,而苏州与此不同,那个地方似乎充满了柔情,让人忍不住去探索,于是,我于千年文化读江南,到唐宋风雨间里寻苏州,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真有点可爱。直到刚上初三的那个暑假,我终于能在曲水深巷里见苏州了,引入眼帘的,是烟雨濛濛,小桥流水;是幽远曲折的小巷中,孩童们在肆意奔跑;是粉墙黛瓦的房屋中,串串藤蔓攀上屋檐。幸运的话还可在古镇中看到诗中画面,或有人踏在青石板路上,踽踽独行,或一叶轻舟,一双船桨,一绵江风让你内心为之一振。寂寞之余有一丝清净,洒脱之余有三分柔情。而如今常年居住在上海、苏南一带,我对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色有些麻木了。再看苏州,我满眼所见都是秀丽,但却读不出感动。但读了沈慧勤老师的《姑苏渔姑情》之后,我仿佛再次拥有了儿时的那双眼睛,遇见了曾经的那份感动。装着苏州历史的二维口袋现在年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博览群书的勇气和阅尽天下事的豪心,但却抵挡不住纷繁芜杂的诱惑,抗拒不了快餐时代各种短暂快乐所带来的刺激感。就像我儿时就于唐诗宋词中读过苏州,也对这个城市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但你若问我这座园林建于何时?那条道路因谁命名?我只能羞赧地摇摇头。但在闲暇之余,翻开这本书,你会被沈老师细腻的文笔所吸引,不知不觉间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了苏州。白居易上任伊始便发动人民大兴水利,奠定了苏州阊门至虎丘山七里山塘街的发展基石;越国大夫范蠡助力越王灭吴后,于苏城北部芦苇丛中,凿河泄洪,养殖鲤鱼,奠定了渔业生产的基础,这也是“蠡口”这一地名的由来;相城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名词,源于“相土尝水”之说,吴国大臣伍子胥为吴县北部赋予了这样一个霸气的名字;公元前241年,黄歇被楚王分封苏州,大兴水利,“筑堰成埭”,黄埭就此水土丰饶,民聚物阜……作者用最轻柔的方式将一段段历史娓娓道来,它们不是被灌进你的脑袋,而像是你本致力于登山看日出,但山路上的鸟语花香与涓涓细流不知不觉间钻进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变化的家乡与不变的情感纽带家乡总是与变化挂钩,但家乡人的精神是不变的,他们对家乡的喜爱是永恒的。家乡的人总是勤劳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钟灵固然可以毓秀反之勤劳而智慧的人也可以改变环境,让水土反过来服务于己,达到天人合一,方能生活无虞。”渔村人让曾经的大水收敛了一点汪洋恣肆的野性,听命于人的调遣。在苏州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桥的渔文化一种低调内敛的姿态隐忍退出。渔文化虽然退出了,但退不尽的是黄桥渔民隐忍包容的情怀、勇敢闯荡的豪劲、勤劳奋斗的精神,它们已经成为美好的基因融进黄桥人民的血液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那份精神里还有一种土里土气的踏实,正如作者所说,黄桥人更愿意直呼自己的家乡为“黄土桥”,或是因为黄桥人受尽了苦难,逐渐淡忘了那些文绉绉的谐音,或是因为够有自嘲精神,大浪淘沙淘去了那些文雅之词,反而留下了一个极为老土的名号,名号虽土,却如同阿猫阿狗,容易被叫的嘹亮、欢实,让人有一种贱生贱长的快感。家乡永远逃不过发展,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一直在变化的,但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却任凭光阴流转,从未改变。从陆家浜的前世今生到路埂上的土地变迁;从小村住宅的发展美化到人事变化的生活动态;从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到民风民俗的传承弘扬……作者的家乡一直繁荣发展,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美丽蜕变。凤凰涅槃的东街,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兴衰荣辱,在这里轮番上位,又随风而去。即便如此,每一个黄桥人都在期待,每一个黄桥人都愿意出手再拼,因为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家乡总是自己的。就像所有人对自己的家乡都会有一种偏袒,哪怕心中有再多的不舍,甚至不满,我们在向外人介绍它时,要么用上“很好”,要么用上“进步”。江南的逝去与警醒如果说沈慧勤是一位地方文化历史的挖掘与抢救者、保留者,那一点也不为过。作者笔下曾经的江南,晴时,是“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雨时,是“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而听了作者的回味与哀悼,作为一个外地人,也忍不住感叹一句:昔日江南今何在!昔日老板镇遇见了可怜楚楚荷花哀,黄桥的水域每况愈下,渐渐丧失了生机,萎缩的河道如同老人日渐老化的经脉,枯竭的池塘如同盲人凹陷的眼窝。作者在《渔村之殇》中也写到:一条童话一样崛起的青鱼也在历史的舞台上迅速地隐退了,时代的车轮在渔村边轰鸣,渔民上岸奔波新的营生,丰富的物资里鱼儿找不到自我,曾经污染过的水源里鱼儿无法宁静。鱼儿呜咽,决绝于21世纪的河流。但作者描绘种种不堪的目的不在于让我们悲痛,而在于让我们反省。没有人会因为一些伤疤而唾弃自己的家乡,就像作者跟我们描绘过一个生机勃勃的河滩,那片河滩如今在三角咀湿地的建设中萎缩了,但作者每每回娘家必定饱览这片风景胜地,不仅因为它是父亲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更是因为那里有不可磨灭的家乡记忆。悲伤有时是可贵的,因为没有悲伤就没有慈悲,愿我们都能唤醒心中那份情怀,还江南一个江南,还家乡一个家乡。舌尖上的动人情感每个人关于家乡的美食记忆都不同,就像同样是面食特产,面到了苏州成了青团,像一个温柔乖巧的小姑娘,仗着她外表清秀,满嘴的甜言蜜语,但可爱的是你竟也感觉不到腻。面到了宿迁成了卷饼,无论什么季节,入嘴的那一刻总要与你的牙较量一番,像个永不服输的武士,爱辣的苏北人也不是好惹的,总要将这武士闷头放入辣油里转上一两圈,再塞到嘴里,啃个干净,然后像宣告胜利般道一声:过瘾!作为一个吃货,读书时不可避免的要关注到美食,作者笔下的美食有很多,但真正打动我的不是阅读时的齿颊生津,而是美食背后所包含的父母情、相亲情、农耕情、故土情。如端午节前后,作者家里总会弥漫一股特殊的香味,粽香叶裹挟糯米,甜枣赤豆混合生发一种诱人的味道,那是妈妈的味道,巧手的母亲每日都能让作者一饱粽子的口服,齿颊生津。再如张二戆拎起的一块热腾腾滴着油汁,热溜溜飘着柴香的“扎肉”,令作者脸色紧张,口角生津,口水涌上来就只顾咽,水乡人平日里一直吃死鱼烂虾,难得吃上这样一顿大餐,如同昙花只是偶然一现,却足够作者回味一辈子……记得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喜欢一个地方,才会喜欢吃那里的菜。”我想,不仅因为这个地方养育了一个人的胃,也因为那些菜里藏着令人无法忘怀的情感吧!故乡长栖情,正如作者所说,“我的血脉里流动着相城的水运,我的眼眸里贮存着相城的风云,我的心窝里激荡着相城的情愫,我的脑海里萦绕着相城的故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北人,在接纳作者对自己家乡赤诚地赞美之余,心中会有一丝不安,我的家乡有什么?我的骨血里一定也埋藏着家乡的某种美好品质,我的记忆深处也一定烙印着关于家乡的某段特别回忆。只是信息太多太杂,我缺少了作者那份细心去体悟,筛选,凝炼。希望我能有作者那样的细腻情感与审远目光,能将自己的家乡写得那么淋漓尽致,也能在历经世道沧桑的多年以后,再看江南,再品苏州时,仍会忍不住地感叹:江南啊,真是一个多情而纤尘不染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