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审美·情趣-绝妙好文押题解读 13-16
No13:玩物养志
No14:颜值是个好东西
No15:大有学问的“恰到火候”
N016:独臂村
推荐语: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奢侈品,人们不愿意做任何与钱与权
与名有关的事。但是,人活着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No13:玩物养志
蔡澜
“玩物养志?有什么不好?”冯康侯老师说:“能附庸风雅,更妙,现代的人就是不会
玩,连风雅也不肯附。”
香港是一个购物天堂,但也不尽是一些外国名牌,只要肯玩,有心去玩,贵的也有,便
宜的更可随手拈来。
很佩服的是苏州男子,当他们穷极无聊时,在湖边舀几片小浮萍,装入茶杯里,每天看
它们增加,也是乐趣无穷。我们得用这种心态去玩,而且要进一步地去研究世上的浮萍到底
有多少种类。从浮萍延伸到其它植物,甚至大树,最后不断地观察树的苍梧,为它着迷。
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很多参考书,从前辈得到宝贵的知识,就把那个人当成了知己。
朋友就增多了。慢慢地,自己也有些独特的看法,大喜,以专家自称时,看到另一本书,原
来数百年前古人已经知晓,才懂得什么叫羞耻,从此做人更为谦虚。
香港又是一个卧龙藏虎地,每一行都有专家,而怎么成为专家?都是努力得来,对一件
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怎么辛苦,也会去学精,当你自己成为一个,或者半个的专家后,
就能以此谋生,不必去替别人打工了。
教你怎么赚钱的专家多得是,打开报纸的财经版每天替你指导,事业成功的老板更会发
表言论来晒命。书店中充满有钱佬的回忆录和传记,把所有的都看遍,也不见得会发达。
还是教你怎么玩的书,更为好看,人类活到老死,不玩对不起自己。生命对我们并不公
平,我们一生下来就哭,人生忧患识字始,长大后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只有玩,才能得到心
理平衡。下棋、种花、养金鱼,都不必花太多钱,买一些让自己悦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会太
破费,绝对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养志。
【押题解读】
解读 1:有用与无用 现代人急功近利,什么有用做什么,可是庄子教导我们:“人皆
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解读 2: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但是兴趣是有雅俗之分,葛朗
台把兴趣掉在钱眼里,为钱而生,为钱而死,还有自己的幸福吗?
解读 3:从容淡泊 坐在时光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沉淀一份份禅悟,红尘漫漫,
心若琉璃,恬淡安静淡泊,如幽兰清幽,从容悠然,人生静好无恙!
主题拓词:兴致 情趣 累 雅和俗
推荐语:颜值是个好东西,但未必是最好的东西,也不是好东西的全部,颜值之外,好
东西很多,比如才华,比如能力,比如成就……
No14:颜值是个好东西
冯磊
作家茨威格曾经如此描述列夫·托尔斯泰的相貌:“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
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
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用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
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
粗鄙。”
有长者告诉我,一般而言,上苍是公平的。他赋予一个人优雅的容貌,就不会同时给予他
(她)智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这个说法有失偏颇:其一,身边并不缺乏相貌心智皆
优的男女;其二,貌似钟馗而才艺匮乏的人士似乎也很常见。
于是,某个早晨我对自己说:姣好的容貌确实是上苍赐予某些人最宝贵的礼物,至于那些
相貌平平而才华横溢者,大概是因为自卑而倍加勤奋的缘故吧!
西汉李延年的妹妹,因为美貌而得到武帝的宠幸。后来,李夫人得病,形容枯槁。武帝前
去探视,李氏拉过被子来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的,担心因容貌变化而失去了皇帝的宠幸。颜值是
个好东西,但说到底还是口青春饭。一旦青春韶华不再,以色事人者马上就灰溜溜的,非常尴
尬。话虽如此,颜值在很多时候还是大有用处的。西晋文学家张载相貌丑陋。史书载:“甚丑,
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这是“长得丑还出来吓人”故事的古代版。
与张同时代的潘岳,是个美男子。这枚帅哥喜欢携着弹弓和弓箭到处游猎。在捕获野物
的同时,也猎取了无数少女和少妇的芳心。他出猎的时候,往往会遭遇成群的少妇围追堵截,
还喜欢往他的车子里塞鲜果和鲜花,气势绝不输于今天那些千万粉丝级别的网络主播。
左思闻听潘岳的艳遇,颇为心痒。这位曾令洛阳纸贵但相貌丑陋的男人自恃才高八斗,也
有样学样地到郊外去打了一回猎。结局是,遭遇了女同胞的围攻,“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
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他不仅没有吸引到小姑娘,反而让一群老妪吐了一脸唾沫。这
待遇,真是天壤之别啊!
最近几年,发现古今中外作家群里丑男特多,古龙、郁达夫、温庭筠、纪晓岚都是容貌寝
陋的主儿。仔细想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人相貌丑陋,如果再不能发愤图强,岂不
是真的绝了后路啦!
多年前,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如此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她写道:“我们两个都不漂亮……
他(王小波)的长相实在是种障碍,差一点就分手了。”
至于他们最终为什么没有分手,作家刘心武的一篇文字给了我们答案。他说,第一次见到
王小波,开门后被他“吓了一跳”,“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丑相中还带着一点凶样”。但
是,两杯茶过后,刘心武觉得王小波越来越顺眼了,“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了其优美的
灵魂”。
读到这里,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看起来,肚子里有点东西、灵魂高贵一点还是受人待见
的。
我因此长长地舒了口气。
【押题解读】
解读 1:完美 百合纯白冰清,但无色无味;桂花香气四溢,却貌不惊人。美艳无双的
西施有病心之痛,才智绝顶的诸葛亮霸业难成,完美难有,缺憾在所难免。
解读 2:超越 人生多缺憾,有缺憾的人值得同情,面对缺憾只会哀嚎悲鸣的人是可怜
的,强者会用自己的奋斗自我超越,缺憾也往往是一种人生动力。
解读 3:表里 颜值高的人未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颜值不高的人没有高尚和高洁的灵
魂,表里常常是两回事,所以哲学家告诫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主题拓展:心灵美 视角 透视 才学与容貌 推荐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学问本无雅俗高低之分,能对某一个领
域有独到的发现,总结出规律,你就是学问家。
No15:大有学问的“恰到火候”
林怀青
民国文人齐如山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捧梅兰芳,一个是吃好吃的。捧梅兰芳捧出了一个
“梅博士”,吃好吃的让他收获了世间美味,并写出了《烹调述要》。齐如山是真正把“吃”
琢磨透了的人。
齐如山在老北京“吃”出了江湖地位。他和各大饭馆的大厨都熟悉,每当请人吃饭的时
候,他都要提前很长时间到预订的饭店,为的是欣赏那些大厨的“范儿”,至今想来都令人
神往。当然,他也因此发现了很多烹饪秘籍。
有一次看到他们炒菜,很快就好了,永远不用先尝一尝,我问他们:“你们不尝,倘若
太咸或太淡,怎么办呢?”他们反问我:“凡吃火候的菜,都是快熟的菜,不必说能尝,连
放各种作料,如酱油、醋、料酒、油、盐等,用小勺一舀,就得赶紧放入大勺,倘每一种舀
出来,都要看一看,斟酌好了,再往勺里放,那所炒的菜就过了火,老得吃不得了。总之非
快不可,能快且能够口味合宜,这就全靠熟练了。比方倘有几个月时间没有做菜,再乍做时,
也难免矜持,且不一定合口味。”
这位大厨的炒菜哲学是对时间的完美把握,明白了这一点,才算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
其实,炒菜的“恰到火候”,这个时间点并不是菜进了盘子就结束了,而是菜到了客人面前
才算结束,这段时间需要用秒来计算,才能把握好。
有一次,看到他们炒的菜不够熟,我问他:“这个不会太生吗?”他说:“这是楼上要
的菜,天气又热,端到桌上就熟了。倘在楼下吃,再是冬天,就得炒得火候大一点,因为天
冷座又近,则半路上不能生变化,所以火需稍大。”
因想到一次我在家中请客,有一位极好的厨师炒菜,他做的爆肚,也是不够熟。他说:
“在东院吃,就够熟了;若在本院吃,则尚需火大一点。”因为舍下是平行四个院,厨房在
最西院,客厅在最东院,所以他如此说法。总之好厨子对于吃火候的菜,于这些地方都要注
意,足见他们不但有技术的传授,而且都是有心传的。厨师们对拥有齐如山这位文人知音也
很喜欢,索性把北京城的名吃“爆肚”的制作秘诀告诉了他:说起油爆肚来,乃一种极容易
做的菜,也是极难做的菜。若有两个火三个勺,二人合作,则没人做不好;倘一个火两个勺,
还可以对付;若一个勺一个火,那就很不容易做得恰到好处了。因为“肚儿”切好后,先用开水一焯,捞出就赶紧倾入沸油,微炸不许黄,即倾入另一勾汁儿之勺,如此则无不嫩而香。
油炸之时间最要紧,时间少短则不香,稍长则有焦味,不合爆肚之味矣。
齐如山听完之后想到西方的烹调过程,不禁更加大赞中国菜的做法。西洋的饭菜端上桌
子后,还需要客人自己动手分解食物、调制作料等,在齐如山看来,简直离原始社会没多远,
相比之下,中国菜的所有制作过程都在厨房全部完成,这才是文明人的饮食文化。
【押题解读】
解读 1:极致 干一行爱爱一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干什么工作,能有不同寻常
的研究,把工作干到极致,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解读 2:因地制宜 快慢高低,大小长短,都是相对的,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化,
认定一个标准千年不变,万境皆同,显然是可笑的。
解读 3:习惯与文化 文化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怎样制作菜肴,这是
民族的习惯,同样,这也就是他们的文化呈现。
主题拓展:标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推荐语:民主选举是西方标榜的政治制度,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民主选举是不是
救世良方,在实施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假民主的悲剧,这些问题都是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认真对待。
No18:独臂村
[泰]克立·巴莫
我是个医生,又是个狩猎爱好者。有一次我去森林里打猎,离开帐篷还不到半天就迷路
了,施展了作为猎人的全部本事,也没找到归路。天色越来越暗,我步履匆匆,一心想找到
人家。突然,有一只像铁钳般的胳膊卡住了我的脖子,随后我的猎枪也被夺走了。我回头一
看,只见一位中年男子,黝黑的脸膛,长得又粗又壮。他开口问道:“是来拉选票的吧?”
我忙双手合十施礼,说:“不,不是!我是打猎的,迷了路。”
他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说:“那你得去见见我们的村长。”
“大……大哥!请问这是什么村哪?”
“独臂村!”他干巴巴地回答。
我对这个村名并没有在意,林区稀奇古怪的名字多着哪。谁知,一进村,跑出来一帮孩
子围住我看热闹。我打量了一下那帮孩子,忽然发觉他们个个都只有一只左胳膊,右肩膀以下光秃秃的没有手臂。
我感到愕然。
这时,独臂村的丁村长把我迎进木楼,我忙向他通报了自己的姓名、职业以及当天的遭
遇。没多一会儿,他的家人给我端来饭菜,于是我就吃了起来。吃饭过程中,我听见旁边的
木楼里传来女人的呻吟声,就问丁村长:“村长,有人生病了吗?”村长长长地叹了口气,
凑到我身边说:“大夫,那是我女儿阿严,去年嫁给了阿初,现在要生孩子。可肚子痛了一
天一夜,还没有生下来。”我赶紧把饭吃完,洗了洗手对村长说:“您领我去看看,兴许能
帮上点儿忙。”
丁村长看了我好一阵,才说:“看样子您不是那爱管闲事、多嘴多舌的人。我们村里有
些不同一般的风俗。您可别……”
“村长,我是一个大夫,只管救死扶伤!”
“谢天谢地!”丁村长双手合十举过头顶对我施礼,随后便领我去他女儿的木楼。在楼
下,我看见一群男人正坐着,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村长说那就是他女婿阿初。我上了楼,
走到产妇身边,为她做了检查,号了号脉。
婴儿终于生下来了,还是个小子呢!两只小胳膊完好无缺,这就是说,这个村里的人肯
定不是天生的独臂畸形。我正这么想着,阿初走进来说:“大夫,把孩子给我!”我递给他,
然后转身回来照料阿严。忽然,我听见婴儿异乎寻常的哭声,就探头朝屋外看去,只见楼下
的那群男人把婴儿的右臂拉得笔直,然后用刀子将整个胳膊齐着肩头砍了下来。我马上明白
了:怪不得这村子里的孩子个个都只有左臂!
虽然我是医生,见过许多血淋淋的肢体,但看到这种手术,不禁寒毛倒竖,眼前一黑,
晕倒了。我苏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在丁村长家里了。村长微笑着说:“大夫,您真是个软心
肠的人。”我竭力使自己镇静下来,然而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村长!我不明白,为什么
要把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弄残废?”
“这是我们村的风俗,大夫。”
“什么鬼风俗!有生以来,我还没见过这么残忍的风俗!”
“残忍的事情往往有它残忍的原因,大夫!”丁村长继续说道,“我们已经选过好几届
议员了。每次他们来拉选票时,都答应做这做那,保证让普天下的人民同享幸福。可是,他
们一旦当上了议员,就开始出卖灵魂,变成一个表决机器。至于选民的饥寒死活,却不闻不
问?!于是,我们开会决定:在这村里,不管谁家生孩子,一出娘胎就是砍掉右臂,只留下
左臂干活谋生,免得他们成人之后去举手投票,出卖灵魂,使父母伤心……”【押题解读】
解读 1:卒章显志,发人深省。作为医生和狩猎爱好者的“我”,去森林里打猎迷路,
进入一个独臂村,这里的人,个个都只有一只左胳膊,右肩膀以下光秃秃的没有手臂。村长
女儿难产,在“我”的指导下,顺利生下一个男婴,但孩子的父亲接过新生儿,立即砍去他
的右臂。正当“我”和读者为这残忍的风俗感到不解的时候,村长揭开谜底:为了不让他们
当议员,出卖灵魂,变成表决机器。民主选举是西方标榜的政治制度,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是民主选举是不是救世良方,在实施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假民主的
悲剧,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认真对待。
解读 2:凡事不可过度迷信。美国是标榜最民主的国家,其实一样矛盾重重。2014 年 8
月 9 日,18 岁的非裔美国大学生迈克尔·布朗在去看望祖母的途中被 28 岁的白人警察达
伦·威尔逊枪杀。枪击案发生之后,当地众多黑人民众举行抗议行动,要求对此案进行公正
的审判。11 月 24 日,美国密苏里州大陪审团作出决定,不对枪杀布朗的白人警察威尔逊进
行指控。消息传出后,当地民众再次爆发抗议示威。11 月 26 日,波特兰市一个 12 岁的非
裔男孩哈特举着写有“免费拥抱”字样的纸牌参加示威,他流着眼泪,站在一排全副武装的
警员面前。白人警官鲍纳姆见到此情此景,立即招手让哈特上前,将他拥入怀中,哈特顿时
泪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