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高考作文预测题与范文:致敬这样的人(附文题解读及范文点评)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 1:日前,武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去世。他向身边人发出疫情早期预警时,
知道这样做有风险,是医者仁心的担当意识,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
此后,他坚守在抗疫一线,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在病床上他对记者表示,希望
尽快治愈,重返前线战场。(来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
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
头 ,想“ 不 朽 ”;有的 人 情 愿 作 野 草 ,等 着 地 下 的 火 烧 。( 摘 自 臧 克 家《 有 的 人 》 )
材料 3: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
于荆棘。(摘自网络格言)
武汉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请恰当
引用三则材料,以“致敬这样的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诗
歌除外,文体自定。
【材料解读】
首先明确写作要求,这是一篇任务驱动类作文,以完成任务为要。副标题“致
敬这样的人”已明确了写作任务的内容。即写:致敬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致敬,
怎样致敬。
再来看这三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心。
第一则材料抓住关键词“医者仁心的担当意识”,这种精神品质是是我们“致
敬”的原因之一。
第二则材料写“有的人”的表现,概括出两类人,一类人作威作福,欺压人民,
如这次抗疫中不作为的官员;一类人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如冲在最前线的医务
工作者。两者可构成对正反比论证,而重点放在赞美后者,这也是我们“致敬”
的理由。 第三则材料是理解“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的含义。可以
提炼出观点:不能让有开拓、奉献精神的人,首当其冲地受到伤害,我们应该尊
重、支持、帮助、保护他们,愿意和他们同行。
【行文构思】
是什么:以疫情为背景,指出李文亮、第二种“有的人”、“抱薪者”等人的
精神品质,引出致敬对象。
为什么:概括分析致敬的原因 。
例如:原因一:医者仁心,担当重任。
原因二:不计回报,默默奉献。
原因三:敢做敢言,立德立行。
怎么办:表明心志,表达我们的理解、支持;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声援并保护
我们的英雄。
【主要问题】
1.审题意识不强。没有注意要求中的“恰当引用三则材料”,很多同学忽视了
“材料 2”,没有准确把握“材料 2”中诗句的含义。
2.扣题意识不强。“暗偏”现象大量存在,要注意点题技巧。
3.扩写材料。尤其是对“材料 1”中李文亮医生事例的扩展。不能就材料写材
料,材料只是个引子,要写的是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感悟。
4.结构不完整。正文只写了“致敬谁”“为什么要致敬”,没有写出“怎样”
致敬(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态度、做法上)
【学生习作】
为人民担重责,为真理发先声
——致敬这样的人城阳一中 高三 15 班 潘纪开
“勇发先声,冒入狱风险警世人疫情;心系百姓,垂危之际思治病救人。”悬
壶济世,医者仁心,李文亮医生的担当与勇气令人钦佩。疫情当前,时代召唤,
千千万与其同道中人应受世人尊敬。“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英雄先锋,
永垂不朽。
为 真 理 发 声 需 要 勇 气 , 为 人 民 谋 福 需 要 担 当 。 大 时 代 的 背 后 有 小 人 物 的 影 子 ,
万千中华儿女的安居乐业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诚然,惜命是人之常情,求生是内
在本性;可纵如此,仍有无数仁人志士,面对恐怖病毒,毅然选择“无畏逆行”,
用 自 己 的 一 腔 热 血 ,为其 他 众 人 换 来 生 的 希 望 。“ 为 人 民 担 重 责 ,为真 理 发 先 声 ”,
让我们向这样的人致敬。
为人民担重责是英雄们的初心写照。“从黄帝战蚩尤,到毛泽东抵日寇;从扁
鹊医瘟疫,到钟南山治病毒。” 每当人民有所需要,总有英雄骄傲地抬起了头颅,
顶着重重压力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人民是悬挂在英雄心间最沉重也是最温情
的名词,为人民担重责便是千万英雄的心之所向。人民是英雄的力量来源,诚如
李文亮自身感染却仍想守护百姓安康。凡为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温情让我们不由
致敬我们的民族脊梁!
为真理发先声是英雄们的使命所往。“从伍子胥直谏君主惨遭杀身之祸,到马
寅初直陈时弊被批为臭老九。”每当真理默默无言,总有英雄自信地睁开双眼,
顶着四方舆论发出了时代所需的先声。真理是悬挂在英雄头顶最有力也是最动人
的名词,为真理发先声便是千万英雄的魂之所往。真理是英雄的精神支持,诚如
李文亮虽被逮捕却仍想提醒百姓疫情。凡为华夏儿女,血脉中的温情让我们不由
致敬我们的民族脊梁!
常言道:“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
厄于荆棘。”可现实中,各方主体的所作所为实令人心灰意冷。李文亮作为最早
提醒百姓疫情到来的领路人却因造谣拘留,陶医生治病救人却遭患者劈砍。当真
理无人问津时,发声者才被称为英雄;当任务无人可领时,担责者才被世人尊敬。
每个人都应该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英雄。生而为人且善良,烦请谨记,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让我们向这样
的英雄致上我们的敬意,献上我们的祝福。以行动,传递我们的关心。
【点评】:文章首段以整句形式开头,简要概括材料,十分生动简洁。第二段首
句围绕论题点出为真理发声为人民谋福的实质。三四段分别为真理发声、为人民
谋福,结构上十分紧凑。倒数第二段回扣当今实时热点,使文章更具时代特色。
结尾表达希冀,收束有度。总体上语文较为优美,但不过分修饰。逻辑十分清晰,
且论述富有感染力。
“疫”路有你,春光可期
——致敬这样的人
城阳一中 高三 1 班 田思源
现世黯淡冷清,病毒肆虐神州大地,暂失了车水马龙,欢声笑语;然天佑中华,
“疫”路上,总有勇敢的人把中国保护得很好。吾侪坚信,中华儿女守望相助,
齐心战“疫”,彼岸春光,繁华可期。
一座不垮之厦,必有坚实栋梁,处于危难之国,必有扶国脊梁。且视疫霾之际,
为国请命者铁血出征,以风雨兼程之步履,踏平前行之歧路:君可见钟南山耄耋
之年临危受命,抵“疫”济世尽显国士风骨;君可见李文亮仗义执言,鸣哨至逝,
肺腑先声尽显忠职求真;君可见中国医生逆行再战舍己为人,一袭白衣尽显人性
光辉……
正如鲁迅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那一张张“无论生死,不
计报酬”的请愿书,那一声声“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口号,那一个个汗
水浸湿的背影,都是逆行者的风彩。他们何尝不知疫情危艰?何尝不知血浓于水?
何尝不知生死攸关?明知疫毒险,偏向疫区行,一封封请战书摁满红手印,一个
个逆行背影秉着赤诚心,他们再次诠释了责任与担当,让我们再次见证初心与使
命。他们或许并非身怀异禀,却有一颗温热、执著的心。“疫”路上,他们身体力行地诠释着那句箴言,“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我们应向他们
致敬。
“ 为 众 人 抱 薪 者 , 不 可 使 其 冻 毙 于 风 雪 。 为 人 民 开 道 者 , 不 可 令 其 困 厄 于 荆
棘。”因为尊敬,所以我们需懂得热爱之,维护之。作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
李文亮却在疫情事发之初被约谈、被训诫、被公示,一捧赤血丹心被狠狠地摔在
顽固玄冰之上,这让那些敢于说真话,遇危急一马当先,陷阵于前的抱薪者,开
道者感到多么的心寒。天地昭昭,是实或谣,为善或恶,终会图穷匕见,水落石
出。一方面,我们应为李文亮医生正名,另一方面,我们更应思考,与众说纷纭,
事态隐晦之时,我们能学着去爱护这些吹哨人,鸣钟者。
始于致敬,成于热爱,但更应终于效行之。“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
群孩子换了件衣服,冲上战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长大后我们就成了你们。”
这句宣传语早已深入人心。这场战疫中的每个战士都应该被铭记,更应该做为学
习的榜样。无私奉献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都值得作为零零后的我们发扬光
大。
始于致敬,成于热爱,终于效行,其皆源于英雄们的所作所为,都应归根于心
底最初萌发的那份致敬心意。向那些逆行者致敬,是他们用自己的一束光照亮“疫”
路上的长夜漫漫,感谢“疫”路有你们相伴,相信未来武汉樱花烂漫,春光依旧
可期。
疾风中逆行,巨浪下勇进
——致敬这样的人
城阳一中 高三 1 班 赵建锟
新冠病毒肆虐神州大地,没有人能够遗世独立。在人人自危的形势之下,总有
那么一群人,将白衣化作战袍,将请战看作应当,将深情寄之行动。我敬仰你们,
病毒浪潮中勇敢的逆行者们!
幸而有你们,冰冷的病毒笼罩下才有了些许温暖。基辛格之言掷地有声:“中
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些白衣天使正是我们最勇敢的白衣战士,保护着每一个受疾病摧残的感染者,保护着这个在风雨中岌岌可危的中国大
厦。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坚守一线不幸感染,病榻上不忘重返战场;非典医疗队主
动请缨驰援武汉,“若有召,召必回,战必胜!”誓言铮铮;钟南山院士 84 岁亲
临病患,在生死边缘救死扶伤。
谁都知道,此时奋战一线意味着什么,可是没有人退缩。没有坚决的命令,只
有疫情的呼唤;没有救助的义务,只有死神的追赶。“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是
他们的信条。疫情越是严重,就越是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就越是有人在艰苦的环
境下为民服务、屹立不倒。物资紧缺、时间紧迫并没有压垮他们,防护服压出了
一道道细痕,泡面填肚成了每日的标配。虽条件艰苦温暖光环却丝毫不减,令人
钦佩。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一个个令人痛惜的英
雄背后,又何尝没有一个个行尸走肉般的“死人”?武汉红十字会数亿捐款分毫
未动,数吨蔬菜谎称未知;疫情初期武汉检疫部门一问三不知武汉高管对疫情视
而不见,百家宴照办不误……疫情的不可收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些令人
作呕的装死官员不作为所造成的。致敬英雄,唾弃怠政,理固宜然。
唾弃恶人,不能止于批判;致敬英雄,更不能流于言辞。“为众人抱薪者,不
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雷神火神连夜建造,
靠的是工人们的昼夜不息;韩红武汉实地考察,为的是捐款的心意不被辜负。反
观恶意伤医事件,前一秒似乎还在说着理解万岁,确诊后却挥出了恶魔之刀?可
见言语尽管暖人却并不可靠,只有一个个真诚的行为才能令我们感动不已。我们
似乎只能献微薄之力,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肯出
一份力,微弱烛光终将点亮黑夜,带来温暖。
英雄之为英雄,是因为他为我们带来希望;致敬何以敬佩?唯有心中的每一分感
恩和手中的每一分善意。让我们致敬这样的人,正是这群以身请命的白衣天使,
撑起了这个国家的希望!
向死而生,生命无悔
----致敬这样的人城阳一中 高三 15 班 苗延铎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此言至善。
生命的重量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关键在于奉献与付出。毫无疑问,灾难面
前不同的选择体现了生命不同的重量。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笼 罩 全 国 , 死 神 之 翼 在 鄂 城 上 空 盘 旋 , 很 多 人 在 加 速 逃 离 武 汉 。
然而却有一群最美逆行者迎险而上,学者前人的模样,在和死神抢人。平凡医生
李文亮,抗疫战役中充当了吹哨人的角色,义无反顾投身于病人的抢救中,用生
命铸就不凡的功绩。在他身后,还有千千万万像李文亮这样的白衣天使艰苦奋战,
用早已把生死看淡的坚定意志筑起中国人的健康之盾。这难道不是医者仁心的绝
佳注脚,不是崇高与敬业的代表吗?他们的生命是沉甸甸的,重于千钧的,是不
辜负的。选择不辜负,因而无悔。
灾 难 是 人 性 的 照 妖 镜 , 会 映 照 出 人 性 的 光 辉 一 面 , 也 会 映 出 人 性 灰 暗 的 一 面 。
抹黑诽谤抗疫前线战士的视频在网上不胫而走,一些造谣者借机大显身手唯恐天
下不乱,某些国家幸灾乐祸不断制造负面舆论。这些行为,与抗疫战士们的生死
抉择相比,高下立判。有言道:“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
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奉献者从来不会缺乏来自社会的关爱。犹记武汉
居民在家中窗户上贴出对联赞扬抗疫战士;犹记寿光菜农深夜采摘为武汉输送瓜
果;犹记某电动车企业自造生产线加班加点生产医用物资。他们奉献了,受到芸
芸众生的认可与鼓励支持。选择能被认可,因而无悔。
灾难是最好的洗涤剂,洗去平凡的生活给每个人蒙上的铅华,将英雄凸显,让
义士生辉。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无论是说出匈奴未灭,何以
家为的霍去病,还是立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无论是抗
日战场上冲锋杀敌的民族烈士,还是今天穿着白色防护服的抗疫护士,他们在灾
难中挺身而出,就是芸芸众生的英雄,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民族精神的最好
传承。能够做到如此坚守大义的地步,其生命之光辉又何以能被区区污浊掩藏呢?
山河星月为之陡增光辉,先贤前圣因之更增崇高,能够如此,即使是面临生与死
的考验,面临前进与退却的抉择,面临生命的危险,也可以无所悔恨了。选择肩
负民族精神,先烈遗志因而无悔。 向死而生,是崇高的选择,仿佛遥不可及。许多人在面临这场灾难时,只能默
默宅在家中,看着抗疫人员走上前线。其实,我们既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哪
个人生来崇高?不论是站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深居家中埋头苦学的青衣学子,
都要做好手中的每一份任务,不辜负我们自己的选择与初心,争得社会的认可。
如此,我们的生命也可以无怨无悔,重于千钧了。
【点评】:文章层层深入,从白衣天使们坚守岗位的敬业精神说起,逐步过渡到
民族大义、民族精神,文章内涵不断深入,提高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性、时代性。
文章结尾落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又使这篇文章更接地气。本文句式多变,陈述
与反问并用,多种句式相互错杂,文章波澜起伏,琅琅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说理
力度。本文采取总分结构,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论证思路,使整篇文
章一气呵成。总的来说,这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