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2019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
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
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
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
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
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
必涌溢蒸都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
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手?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
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手哉!吾无取乎尔也。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概于圣 概:大略
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 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 恶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糜:使……熟烂
⑥抑人事乎 抑:还是2
⑦吾既陈于前矣 既:既然
⑧不有他术乎 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 120 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
题考查课内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 18
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
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①“概”,概括。⑦“既”,已经。故选 A。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的基础是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
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B 项,“诬”应为“欺骗”的意思
而不是“诬陷”,故选 B。
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3
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C 项,“说明自然界自动自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曲解原文。原文是
说可以改变,而且后文也说“其孰能知之?”(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认之者不塞则惑
②吾无取乎尔也
【答案】①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孤陋寡闻的就是糊涂的②我对于《国语》的上述说法无所采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
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
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
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①中“认”,辩认;“塞”,闭塞;“惑”,惑乱。②中“取”,
赞同,同意;“尔”,此、这个。
5.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 分)
【答案】文章第三段首先批驳川震亡国说,指出自然界自动自休,与人世间的祸患没有关系;接着
批驳源塞造成财用匮乏从而导致国亡说,指出财用匮乏自有其原因,不能归因于川震;最后批驳“天
之所弃,不过其纪”说,指出此论之荒谬更甚于前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明确伯阳叔的观点,
划分韩愈批驳的那段话的层次,明确是针对伯阳叔哪些观点的。同时注意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
与论点的关系。文中“且曰”“又曰”这样的提示性词语也有助于考生划分层次,定位信息。
【参考译文】
左丘明的《国语》,它里面的文章深刻宏阔接触特异。本来就是世人所沉溺爱好欲罢不能的。并
且它的观点很多都是欺骗人、惑乱人的,不能很好的概括完美。。我害怕当世求学的人沉溺于它的文
采却模糊了是非。这就不能够从中庸之道来进入尧、舜的学说、主张。依照这些理由,我写了《非
国语》这本书。
(《国语》记载)周幽王二年,西周的泾水、渭水、洛水一带发生了大地震。大夫伯阳父说:“周
朝快要亡了!天地间的阴阳二气,不能错乱了位置。如果错乱了,那是被人搅乱的。阳气隐伏在下
面不能冒出来,被阴气压迫得不能上升,于是就会发生地震。现今泾水、渭水、洛水一带发生地震,
就是阳气失去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镇住了。阳气不在自己的位置,跑到了阴气的位置上,水源4
就必然会被堵塞。水源堵塞了,国家一定要灭亡。如果国家灭亡,不会超过十年。因为十是数的终
极。天既然要抛弃这个国家,是不会让它超过这个终极的。”正是这一年,泾水、渭水、洛水枯竭,
岐山也崩塌了,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了。周平王不得不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
柳宗元非议说:高山和大河,不过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体;阴气和阳气,不过是天地间的元气。
它们自己运行,自己休止,自己屹立,自己流动,这哪里是与人商量过的呢?它们自己冲击,自己
枯竭,自己崩塌,自己缺损,这哪里是人安排的呢?自然界的事物本来是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的,
而像伯阳父那样认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用锅煮饭,汤水翻滚蒸气升腾必然会煮烂各种食
物;引水灌田,水势奔腾波浪激荡必然会破坏田里的土 石。这些老妇老农所做的事,尚且可以改变
物体的形态,何况天地之大无边无际,阴阳变化无穷无尽。阴阳二气,充满于茫茫无际的天地之间,
有时聚集,有时分散,有时互相吸引,有时互相排斥,好像车轮滚动,好像纺机运转,它们的变化
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伯阳父说:“水源堵塞了,国家必然灭亡。”“人们缺乏财物,国家还不灭
亡吗?”这又是我们不能理解的了。这里所说的究竟是天造成的呢?还是人造成的呢?如果说是天
造成的,那么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如果说是人造成的,那么由于缺乏财物而导致亡国的,难道没
有其他原因吗?何以硬要说是那几条河的过失,还说“天既要抛弃一个国家,不会超过十年”,这就
越发荒谬了!我不同意他的这些看法。
二、【2019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国,自
郡国达之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君
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卒岁之忧。此人伦所
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然学自
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忘。一视薄书期
会①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王之旧,
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②施君鼎。
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提举常平郑君5
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虽日不䞹暇,然知
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
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
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
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元本 元:探索
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 望:察看
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 当:符合
D.兵其细也 细:小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
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
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B 项,“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后世
的为政者政学分裂,不敢与先王之时进行比较,“望”同“方”,意为“比较”。故选 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
位卑则足羞
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士不为便,而还其故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答案】A6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
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
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 项,两个“则”都解释为“就”。B 项,第一个“于”是介词,比;
第二个“于”也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C 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是连
词,表转折。D 项,第一个“以”相当于“于”,在;第二个“以”是目的连词,来。故选 A。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
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
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
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
废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
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
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题中,“能通经缉文”的主语应该是“自好者”,所以
“自好者”应放在后一句中,即从“玩岁”后断开,排除 AD 两项;“昔”指“过去”,在句中应是
修饰“所习者”,是“所习者”的定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 C 项,故选 B。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学无异习,政无异术
②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
③我方为政,学于何有
④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
⑤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
⑥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A7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要先把握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全都属于作者赞赏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然后要到文中圈出这些句子,
再看作者是否赞赏。题中,(1)“学无异习,政无异术”和(2)“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
有田”都源自第一段,是对“先王之时”的回顾,在这一段的结尾,作者说“此人伦所以明,教化
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由作者的这句话可知,(1)(2)都是作者赞赏的;(3)“我
方为政,学于何有”源自第二段,是对“后世之学”的分析,从第二段最后作者的感叹来看,“嗟
夫,后世……”,可见作者是不赞成这些做法,且“我方为政,学于何有”是作者模仿后世言治者的
话,其中暗含讽刺。(4)“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源自第四段,这是作者叙述石鼓书
院的情况,只是叙述事实,不存在赞同与否。(5)“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从“未
必”可知,作者是不赞同的。(6) “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源自倒数第二段,是
对在书院读书学子的肯定,从最后“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所获与”可知,作者是
赞同的。故选 A。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就
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难,为
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后施行
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学、
政学分裂的现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选项中的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
行比较分析。题中,D 项,“文章以驳论为主”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先肯定先王之时的学政一
体,接着指出后世的政学分裂,二者形成对比,紧跟着作者肯定三位官员重修书院的做法并对学子
提出希望,可见应该是“立论”为主。故选 D。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8
(2)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
(3)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答案】(1)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
(2)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
(3)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
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
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
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中,“此……也”,判断句;“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明”,明了;“成”,成功。
(2)中,“则”,那么;“安得”,怎么能;“为”,介词,替;“之”,代词,他们;“言”,说;
“以”,目的连词,来;“劝”,劝导;“夫”,那些;“为政”,施政;“而”,却;“学者”,古今
异义,学习的人。(3)中,“不惟”,不只;“望”,愿望;“如此”,像这样;“抑”,或许;“于
是”,古今异义,从这里;“获”,收获。
【参考译文】
先王的时候,用学习作为为政之道,学习源于为政的需要,而为政又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没有
怪异的习惯,政令没有怪异的方法。从朝廷到郡国,从郡国到天下,追根究底,离不开这两件事。
所以士人不求学,就会有诡异的言行;政令不源于学习,就不会有准则法度。君臣之间从上到下,
对待我们的办学,犹如农人有田地,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不耕耘,就没饭吃,年终时就有忧虑。
这就是人伦得以明了、教化得以成功的原因。道德划一且风俗等同,就是这个缘故呀。
后世之人学习,大概兴盛于先王之时。仪容举止之安详,饮食之丰富,教诲约束之严格,先王
之时未必达到这个地步;然而只是为了学而学,只是为了施政而施政,整天聚在一起,贪图安逸,
所追求的不过是能够通晓经文,以取得科举登第,得到功名后,昔日所学习的东西,很快废弃忘却。
一旦看到书本或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之事,就说:“我刚从政,有什么好学的?”唉!后人提到
治理天下的人常常不敢仰望先王之时,大概是因为学习与为政分开了!
国家办学之道已经很完备了,十户的小地方有老师和弟子,州县的官吏用办学作为扬名之道,
难道仅仅全是为了观美吗?大概想恢复先王的旧道,通过学习来施政。只是最终没能符合上司的心
意,这是士大夫与求学之人的错呀。9
衡州的学校叫石鼓书院什么的,其由来已久,中途曾经迁到城南,士人认为不方便,又搬回原
来的地方,这事来自前教授施君鼎。石鼓的学校,占据潇、湘之要道,挟带着山岳之名胜。它搬迁
时,还没有新教室。提点刑狱王彦洪、提举常平人郑君丙、知州张君松,都于乾道乙酉年上任,这
时正有战乱,三人职责不同但责任均担,虽每天忙得要死,然而都知道办学是为政之本,战乱只是
小事,就授命教授苏总龟,让他马上修葺学校。不久学校修成,战乱也结束,环视三人的地盘,整
齐严谨,太平无事。
战乱结束且太平无事,未必立马是学习所致,而我上表称赞他们,大概是欣赏他们三人懂得先
王重视学习的原因,在军情紧急之际,仍然不敢忘记办学,学校修成并且治兵有功,治理地方有政
绩,那么我哪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衡州全部士人,知晓三人
的心思,就住在这所学校里,不只是专心学习,还学习以后的为政之道;不只为了科举登第,还想
到报效君王,泽被苍生之业。使为政与学习再次合而为一,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
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高考常考的 50 个文言实词
1.爱
①喜爱,宠爱。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②喜欢,爱好。例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③吝啬,吝惜。例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④爱慕,欣赏。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⑤通“薆(ài)”,隐藏。例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2.被
读音一 bèi
①受,遭受。例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②介词,表示被动。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覆盖。例如: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读音二 pī
④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披散,散开。例如:被发行吟泽畔。(司马迁《屈原列传》)10
3.本
①草木的根。例如: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②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例如: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③本来。例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④版本,底本。例如:今存其本不忍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⑤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例如:若止印三二本。(沈括《活板》)
⑥推究。例如:抑本其成败之迹。(欧阳修《伶官传序》)
4.鄙
①边疆,边远的地方。可以活用为动词,译为“把……当作边邑”。例如:越国以鄙远。(《烛之武
退秦师》)
②表自称的谦辞。例如: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浅陋,鄙陋,可引申为目光短浅。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④轻视,看不起。例如:孔子鄙其小器。(司马光《训俭示康》)
5.兵
①兵器。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贾谊《过秦论》)
②军队。例如: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兵法。例如: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④动词。伤害,杀伤。例如:左右欲兵之。(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6.病
①疾病。例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穷困。例如: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③毛病,缺点。例如: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司马光《训俭示康》)
④担心,忧虑。例如: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⑤责备,羞辱。例如: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司马光《训俭示康》)
7.朝
读音一 cháo
①朝见。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②朝廷。例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朝代。例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读音二 zhāo11
④早晨。例如: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8.乘
读音一 chéng
①乘坐。例如:独与迈乘小舟。(苏轼《石钟山记》)
②登。例如: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
③趁着,凭借。例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贾谊《过秦论》)
④顺应,顺随。例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冒着,顶。例如:自京师乘风雪。(姚鼐《登泰山记》)
读音二 shèng
⑥用作量词,辆。例如: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贾谊《过秦论》)
9.除
①台阶。例如: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拜官,授予官职。例如:除臣洗(xiǎn)马。(李密《陈情表》)
③消除,除掉。例如: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④治,整理。例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张溥《五人墓碑记》)
⑤除了,除非。例如: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袁枚《祭妹文》)
10.辞
①言辞,文辞。例如:其辞微,其志洁。(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托词,借口。例如:动以朝廷为辞。(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告别,辞别。例如: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④古代的一种文体。例如: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⑤推托,推辞。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司马迁《鸿门宴》)
11.从
读音一 cóng
①跟随,跟从。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顺从,听从。例如:臣从其计。(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靠着,挨着。例如:樊哙从良坐。(司马迁《鸿门宴》)
④参加,参与。例如:弟走从军阿姨死。(白居易《琵琶行》)
⑤用作介词。由,自。例如:问所从来。(陶渊明《桃花源记》)
读音二 zòng12
⑥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例如: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
谊《过秦论》)
12.当
读音一 dāng
①把守。例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②应当,应该。例如: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掌握,主持。例如: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④任,充当。例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⑤判决,判罪。例如:当死,赎为庶人。(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⑥在(某处、某时)。例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司马迁《鸿门宴》)
⑦将。例如: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读音二 dàng
⑧抵押,相抵。例如: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
⑨合适,恰当。例如:甚善。名我固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13.道
①道路。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②主张,学说。例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③方法,策略。例如: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④取道。例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司马迁《鸿门宴》)
⑤说,讲,谈论。例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⑥道理,规律。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4.度
读音一 dù
①尺码。例如: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②量词。次,回。例如: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③制度,法度。例如:内立法度,务耕织。(贾谊《过秦论》)
④谱写,创作。例如: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⑤渡过,越过。例如: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⑥限度。例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读音二 duó13
⑦衡量。例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贾谊《过秦论》)
⑧推测,估计。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⑨考虑。例如:度义而后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5.负
①倚仗,凭借。例如:负其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使承担。例如:宁许以负秦曲。(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背。例如: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④背弃,违背。例如:决负约不偿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辜负,对不起。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失败。例如: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苏洵《六国论》)
16.盖
读音一 gài
①遮盖,掩盖。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②胜过,超过。例如:力拔山兮气盖世!(司马迁《项羽之死》)
③大概。例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伞。例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读音二 hé
⑤通“盍(hé)”,何,怎样。例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17.故
①原因,缘故。例如:何故而至此?(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交情。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
③旧的。例如: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苏洵《六国论》)
④所以。例如: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司马迁《鸿门宴》)
⑤故意,特地。例如: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⑥仍旧。例如: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18.顾
①还。例如:顾反,谏怀王曰。(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回头看,望见。例如:顾野有麦场。(蒲松龄《狼》)
③探望,拜访。例如:将军宜枉驾顾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照顾,关心。例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14
⑤只是,不过。例如: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9.固
①坚固,牢固。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贾谊《过秦论》)
②坚持,坚守。例如: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坚定,坚决。例如:蔺相如固止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顽固。例如: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杜牧《阿房宫赋》)
⑤本来。例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0.归
①女子出嫁。例如: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回来。例如:相如既归。(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归附,归向。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21.恨
①遗憾,悔恨。例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②愤恨。例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③怨恨,愁恨。例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2.疾
①疾病。例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痛苦。例如: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③强,指声音宏大。例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④痛恨,厌恶。例如:尝问天下所疾恶者。(范晔《张衡传》)
⑤通“嫉”,嫉妒,妒忌。例如: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⑥快。例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23.及
①赶上。例如:以故汉追及之。(司马迁《项羽之死》)
②比得上。例如:才能不及中人。(贾谊《过秦论》)
③至,到。例如:农人告余以春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④等到。例如: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王羲之《兰亭集序》)
⑤牵连到。例如: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班固《苏武传》)
⑥和,与。例如: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⑦趁,趁着。例如: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15
24.假
读音一 jiǎ
①借助,利用。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假的,假装。与“真”相对。例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蒲松龄《狼》)
③临时充任。例如: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班固《苏武传》)
读音二 jià
④名词,假期,休假。例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25.间
读音一 jiān
①中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例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杜牧《阿房宫赋》)
②一会儿(短暂的时间)。例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
③量词。用于计算房间。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读音二 jiàn
④参与。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⑤离间,挑拨。例如: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
⑥隔开。例如: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⑦从小路,小路。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
列传》)
⑧间隙,缝隙。例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⑨间或,断断续续地。例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26.见
读音一 jiàn
①拜见,求见,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例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接见,召见,用于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③见面。例如:移船相近邀相见。(白居易《琵琶行》)
④知道。例如: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⑤加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例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
列传》)
⑥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例如: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16
(《孔雀东南飞》)
读音二 xiàn
⑦通“现”,出现。例如: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27.就
①接近,靠近。例如: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受,接受(刑罚)。例如:臣请就汤镬。(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就职,赴任。例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李密《陈情表》)
28.举
①举起,抬起。例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司马迁《鸿门宴》)
②推举,提拔。例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③攻取,占领。例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贾谊《过秦论》)
④举出,提出。例如: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⑤拿,拿出来。例如: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⑥成功,像样子。例如: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⑦尽,全都。例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
29.堪
①忍受,经得起。例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②可以,能够。例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③胜任。例如: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30.怜
①怜悯,同情。例如: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喜爱,爱惜。例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与“可”连用,意为“可爱”。例如: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
④可惜。例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31.期
读音一 qī
①约定,约会。例如:与佳期兮夕张。(屈原《湘夫人》)
②期望,期求。例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规定的时日。例如:秋以为期。(《诗经·氓》)
读音二 jī17
④一周年。例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穿一周年孝服的人。例如: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32.劝
①勉励,鼓励。例如: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②劝说。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③坚决有力。例如:荆王大说,许救甚劝。(《战国策·宋卫策》)
33.若
①如同,像。例如: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周《逍遥游》)
②代词,你,你的。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③连词,假如,如果。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④代词,如此这样,这些,这个。例如: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⑤助词,相当于“然”,表示状态。例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34.善
①好,正确。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②通“缮”,修治,擦拭。例如: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③擅长,善于。例如:善假于物也。(《劝学》)
④友善,交好。例如:素善留侯张良。(司马迁《鸿门宴》)
⑤好好地。例如: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⑥喜好,羡慕。例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5.少
读音一 shǎo
①不多,数量少。例如: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缺少。例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副词,稍微,略微。例如: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④一会儿,不多时。例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蒲松龄《促织》)
⑤轻视,看不起。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⑥减少。例如: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
读音二 shào
⑦年轻人。例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⑧年幼。例如: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18
36.胜
读音一 shēng
①禁得起,能承受。例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
②表范围,尽,完。例如: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读音二 shèng
③战胜,取胜。例如: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苏洵《六国论》)
④超过,胜过。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⑤美好,(风景)优美。例如:胜地不常。(王勃《滕王阁序》)
37.胜
读音一 shí
①辨识,识别。例如: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认识。例如: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③体会,了解。例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读音二 zhì
④记,记住。例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8.属
读音一 shǔ
①隶属,归属。例如:名属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
②等辈,类。例如: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
读音二 zhǔ
③连接。例如: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司马迁《屈原列传》)
④随从。例如: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司马迁《项羽之死》)
⑤通“嘱”,嘱咐,委托。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连缀。例如:衡少善属文。(范晔《张衡传》)
⑦劝请,劝人饮酒。例如:举酒属客。(苏轼《赤壁赋》)
39.数
读音一 shǔ
①列举罪状。例如: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②查点,计算。例如: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司马光《赤壁之战》)
读音二 shù19
③数目,数量。例如: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
④命运,天数。例如: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⑤几,几个。例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蒲松龄《促织》)
⑥规律,道理,定数。例如: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读音三 shuò
⑦多次,屡次。例如:范增数目项王。(司马迁《鸿门宴》)
读音四 cù
⑧密,细密。例如: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40.率
①率领,带领。例如: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②副词,一概,全都。例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③轻率。例如: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通“帅”,军中统帅,主将。例如:将率不能则兵弱。(《荀子·富国》)
41.素
①白色的绢。例如:十三能织素。(《孔雀东南飞》)
②本来,向来。例如: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质朴,不加装饰。例如: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刘禹锡《陋室铭》)
42.谢
①道歉,谢罪。例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辞别。例如:乃令张良留谢。(司马迁《鸿门宴》)
③告诉,告诫。例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④拒绝。例如: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⑤感谢。例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司马迁《鸿门宴》)
⑥衰亡,凋落。例如:蔷薇花谢即归来。(杜牧《留赠》)
43.修
①身高。例如: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整治,施行。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③修理。例如: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归有光《项脊轩志》)
④修建。例如: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修饰,装饰。例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20
⑥长。例如: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⑦高,大。例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44.徐
①缓慢,慢慢地。例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②姓。例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安闲稳重的样子。例如: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越语下》)
45.遗
读音一 yí
①放弃。例如: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②遗留,留下。例如: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贾谊《过秦论》)
③排泄(大小便)。例如: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司马迁《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读音二 wèi
④给予,馈赠。例如: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
46.易
①换,交换。例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变,改变。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容易,轻易。例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47.知
读音一 zhī
①知道。例如: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主持,管理。例如:子产其将知政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读音二 zhì
③智慧。例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8.质
①人质。例如: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通“贽”,见面礼。例如: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古代杀人用的砧板。例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本质。例如: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⑤质地,底子。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说》)21
⑥质问。例如: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方苞《狱中杂记》)
49.治
①治理,管理。例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
②对付。例如: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医治。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④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例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徵《谏太宗十思
疏》)
50.坐
①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司马迁
《鸿门宴》)
②坐守,不动。例如: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③通“座”,座位。例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司马迁《鸿门宴》)
④因犯……罪。例如:坐法去官。(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因为。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多义性,是古代汉语中实词的一大特性,但具体到特定的句子中,任凭其词义再多,却只能取
其一。辨析一词多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
1.语境检验法。一个词语有再多的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它也只能有一个义项,所以对该词语
所处语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多个义项逐个代入句子,在实际语境
中检验每个义项是否符合上下文的意思,逻辑上是否讲得通,意义上能否做到前后连贯、上下贯通。
2.语法检验法。古代汉语同样符合一定的语法规范,因此,在特定的位置上一个词语的词性就
应该是固定的。我们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规律来判定词语的词性,从而对词语的义项做出准确的辨析
与选择。比如一个词语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当它处在宾语前时,就应该是动词,就只能选择它作为
动词时的那个义项。
3.相似比较法。将多义词所在的句子与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类似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通过
回忆与对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应该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样我们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
通。2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
黄宗羲
先生讳贞慧,字定生。父讳于廷,仕至左都御史,赠少保。先生幼而奇杰,侍少保宦游南北,
凡朝政之缺失,君子小人之消长,口谈笔记,皆出经生闻见之外。居家孝谨,庭闱之内,无疾言遽
色。念长兄之才,恐其遂至沦没,因梓行其书。
时周仲驭、沈眉生读书句曲,先生与吴次尾读书亳村,皆好佐王之学,独持清议,裁量公卿,
天下望之如镆铘出匣。当是时,乌程执政八年,以禁锢东林为事。东林虽时出弹射,有胜有不胜,
而终不能覆妖鸟之巢,以得志于时。漳海在狱,利害尤急,三吴君子间出奇计,谓不如援彼党一人
以为两家骑邮,庶放东林出一头地。佥谐故相,而故相所最暱者为阮大铖。先生与次尾因草《留都
防乱揭》。顾子方曰:“大铖者,吾祖之罪人也,吾当为揭首。”大铖杜门咋舌欲死。故相出山,大
铖犹不忘援手,故相曰:“南中议论与吴中驳异,未便可动。”大铖曰:“废籍马士英,某之化身
也,其可乎?”故相诺之而去。
崇祯己卯,金陵解试,先生、次尾举国门广业之社,大略揭中人也。士英定策,大铖暴起,国
狗之瘈,无不噬也,遂广揭中姓名以造《蝗蝻录》,思一网杀之。仲驭下狱死,眉生、次尾、昆铜皆
亡命。余与子方从徐署丞疏逮问,而先生亦为校尉缚至镇抚,事虽解,已滨十死矣。
国亡之后,残山剩水,无不戚戚可念。埋身土室,不入城市者十余年。先生即甚贫乎,而遗民
故老时时犹向阳羡山中一问生死,流连痛饮,惊离吊往,恍然如月泉吟社也。所著有《皇明语林》
《山阳录》《雪岑集》等若干卷。生于万历甲辰十二月九日,卒于顺治丙申五月十九日,年五十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出经生闻见之外 出:超出
B.皆好佐王之学 佐:辅佐
C.东林虽时出弹射 射:发射,射出
D.佥谐故相 佥:全,都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定生是国门广业社的成员,他少年时陪同父亲到各地做官,评价当朝政治的缺失,品评君23
子小人的变化,见解都很独到,专门研究经学的书生也比不上他。
B.陈定生和吴次尾在亳村读书时有相同的爱好,二人曾因撰写《留都防乱揭》而被阮大铖诬陷,
后陈定生被逮捕,吴次尾逃亡。
C.乌程执政时,就禁锢东林党人,后马士英当政,又起用阮大铖,阮大铖专门编造了一本《蝗
蝻录》,想把东林党人一网打尽。
D.陈定生在国家灭亡之后,回到乡下居住,他十多年没有进入城市,期间许多遗民故老常常来
探问他的生死,跟他痛快饮酒,追吊故人。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家孝谨,庭闱之内,无疾言遽色。念长兄之才,恐其遂至沦没,因梓行其书。
(2)余与子方从徐署丞疏逮问,而先生亦为校尉缚至镇抚,事虽解,已滨十死矣。
4.陈定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
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①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
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②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③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
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
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
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
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
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
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
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
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
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
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选自苏洵《辨奸论》,有删改)
【注】①疏阔:不切合实际。②山巨源:山涛,字巨源,西晋人,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少傅等。③24
郭汾阳:郭子仪,唐代名将,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汾阳郡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础润而雨 础:柱下石礅
B.然不忮不求 忮:忌恨
C.其祸岂可胜言哉 胜:超出
D.鲜不为大奸慝 慝:邪恶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天象比人事更难掌握,然后阐述人事受“好恶”和“利
害”的影响。
B.文章通过山涛对王衍和郭子仪对卢杞的评论,说明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为下文做了铺垫。
C.作者对“今有人”的种种表现的描写,一气呵成,笔锋之犀利,论证之严谨,情感之丰沛,
令人叹为观止。
D.在文章结尾处,作者提出了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使人感到作者的态度是公允的,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2)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4.根据文本中的论述,概括大奸之人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行人,擢御史。严嵩父子窃政,吏部尚书吴
鹏附之。定向疏鹏六罪,因言鹏婿学士董份总裁会试,私鹏子绍,宜并斥。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
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学政。隆庆初,擢大理右寺丞。高拱
执政,定向尝讥其褊浅无大臣度,拱嗛之。及拱掌吏部,以考察谪定向横州判官。拱罢,量移衡州
推官。
万历中,累官右副都御史。吏部侍郎陆光祖为御史周之翰所劾,光祖已留,定向复颂光祖贤,
诋之翰。给事中李以谦言定向挤言官,定向求去,帝不问。历刑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
御史王藩臣劾应天巡抚周继,疏发逾月不以白定向。定向怒,守故事力争,自劾求罢,且诋藩臣论
劾失当。因言故江西巡抚陈有年、四川巡抚徐元泰皆贤,为御史方万山、王麟趾劾罢,今宜召用,25
而量罚藩臣。藩臣坐停俸二月。于是给事中许弘纲、观政进士薛敷教、南京御史黄仁荣及麟趾连章
劾定向。执政方恶言者,勒敷教还籍省过,麟趾、仁荣亦停俸。时已除定向户部尚书督仓场,定向
因力辞求退。章屡上,乃许。卒,年七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
定向初立朝有时望。后历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四辅,皆能无龃龉。至居正夺情,寓
书友人誉为伊尹而贬言者,时议訾之。其学本王守仁。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
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
(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拱嗛之 嗛:怨恨
B.而量罚藩臣 量:衡量
C.其学本王守仁 本:本来
D.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 游:交游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
学政
B.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
学政
C.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
学政
D.嵩为营护/事竟寝/出按甘肃/举劾无所私/去任行笥/一肩有以石经/馈者留境上而去/还督南京
学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定向不畏权贵。严嵩父子专权时,他上奏章弹劾依附严嵩父子的吏部尚书吴鹏的六大罪状,
并弹劾吴鹏女婿学士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徇私。
B.耿定向仕途起伏。隆庆初年,他被提拔为大理右寺丞,后又因曾讥讽掌权的高拱狭隘浅薄没
有大臣气度而被贬为衡州推官。
C.耿定向爱憎分明。他在担任右副都御史时,吏部侍郎陆光祖被御史周之翰弹劾,而耿定向却
赞颂陆光祖贤能,指责周之翰。
D.耿定向有声望,但也受到一些非议。他经历四任首辅,能做到与他们意见相合;他给友人写
信赞誉张居正而贬斥言官,受到舆论的非议。26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定向怒,守故事力争,自劾求罢,且诋藩臣论劾失当。
(2)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
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射”在文中是“指责”的意思,“弹
射”指用言语指责。
2.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二人曾因撰写《留都防乱揭》而被阮
大铖诬陷”说法有误,阮大铖并没有诬陷二人,而是编造《蝗蝻录》,直接捕杀东林党人。
3.(1)先生在家里孝顺恭谨,对待父母,从不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心念长兄的文才,恐怕就这样
湮没了,就把他的书刻板发行。
(2)我和顾子方因跟从徐署丞上奏折而被逮捕审问,而先生也被校尉绑到镇抚司,后来案件虽
被撤销,人却已接近死亡十次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
中的“孝谨”“遽色”“梓行”,(2)中的“逮问”“缚”“滨”等。
4.①幼而聪慧,见识超群;②居家孝谨,友爱兄长;③喜爱佐王之学,议论公正;④坚持正义,不
惧奸邪。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应从文中人物的言行和对人物的
评价性语句入手,如从“先生幼而奇杰”“皆出经生闻见之外”可以看出陈定生是一个“幼而聪
慧,见识超群”的人;从“居家孝谨,庭闱之内,无疾言遽色。念长兄之才,恐其遂至沦没,因
梓行其书”可以看出陈定生是一个“居家孝谨,友爱兄长”的人;从“好佐王之学,独持清议”
可以看出陈定生是一个“喜爱佐王之学,议论公正”的人;从“先生与次尾因草《留都防乱
揭》”可以看出陈定生是一个“坚持正义,不惧奸邪”的人。
【参考译文】
先生名贞慧,字定生。父亲陈于廷,做官做到左都御史,被追赠为少保。先生少年时就才智杰
出,陪同少保到各地做官,大凡朝政的缺失,君子小人的变化,口谈笔录,都超出了研究经学的书27
生的见闻。先生在家里孝顺恭谨,对待父母,从不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心念长兄的文才,恐怕就
这样湮没了,就把他的书刻板发行。
当时周仲驭、沈眉生在句曲读书,先生和吴次尾在亳村读书,他们都喜爱辅佐帝王的学说,唯
独主张用公正的议论来评量公卿,天下人看他们如同镆铘出匣。在那时,乌程已经执政八年,把禁
锢东林党人作为重要事务。东林党人尽管时常用言语指责,有时获胜,有时失败,但终究不能捣毁
妖鸟的巢穴,从而在当时实现自己的志向。黄漳海被关进监狱,情况更加危急,三吴君子中有人献
出奇妙的计策,说不如请他们党中某个人给两家互通信息,或许可以让东林党人出人头地。(众人)
一致认可旧相,而旧相最亲近的人是阮大铖。先生与吴次尾因而写了《留都防乱揭》。顾子方说:“阮
大铖,是(杀害)我祖父的罪人,我应该在揭上第一个署名。”阮大铖关闭大门,怕得要死。旧相重
掌政权,阮大铖仍旧没有忘记要他帮忙,旧相说:“南中的议论和吴中绝不一样,不可以轻动。”
阮大铖说:“被罢了官的马士英,做我的替身,可以吗?”旧相答应后便离去了。
崇祯己卯年,金陵举行解试,先生、吴次尾兴办国门广业社,社中大多是在《留都防乱揭》中
署名的人。马士英拥立福王,阮大铖骤然被起用,犹如国中的狗发了疯一样,无人不咬,于是将《留
都防乱揭》中署名的名单加以扩增编造了《蝗蝻录》,想把他们一网打尽。周仲驭被关入监牢而死,
沈眉生、吴次尾、沈昆铜都逃亡。我和顾子方因跟从徐署丞上奏折而被逮捕审问,而先生也被校尉
绑到镇抚司,后来案件虽被撤销,人却已接近死亡十次了。
国家灭亡之后,残山剩水,无不使人哀痛怀念。先生住在土屋之中,不进入城市有十多年。先
生当时已经十分穷困了,而遗民故老还常常到阳羡山中来探问他的生死,跟他痛快饮酒不忍离去,
伤悼离别,怀念昔时,就像宋遗民的月泉吟社一般。先生的著作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岑集》
等若干卷。先生生于万历甲辰十二月九日,死于顺治丙申五月十九日,享年五十三岁。
二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胜:尽,完。
2.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天象比人事更难掌握”错误,应是“人
事比天象更难掌握”。
3.(1)假如晋朝不是惠帝当政,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哪里能够
祸乱天下呢?
(2)不这样的话,天下将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将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第(1)28
题中的“使”“中主”,第(2)题中的“不然”“被”“知言”等。
4.虚伪好名,(言行不一,)阴贼险狠,与人异趣,做事不近情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第一段是
一个总的议论,提出了人事的难知;第二段,作者提到了王衍和卢杞两个奸人,但认为他们不算
大奸;第三段论述了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人是大奸之人;最后一段对自己的言论进行总结评价。据
此可知此题答案可从第三段中得出。
【参考译文】
事情有它一定会达到的程度,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思清静的人,才能够
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显著的结果。月亮周围出现光环便预示着天要刮风了,房柱下的基石潮湿
了,便预示着天要下雨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和形势的因果关系,它简略
抽象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和天地阴阳的事情相比怎么样呢?即使是贤能的人也有不
了解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爱憎扰乱了他的心,而利害得失干扰了他的行动。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贻误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
“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从今天来说,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依我
看来,王衍的为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可以依靠它来欺骗世人、盗取名声的条件,然而
他不忌恨、不贪求,追随大流。假如晋朝不是惠帝当政,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
上千个王衍,又哪里能够祸乱天下呢?卢杞的奸邪,固然足以使国家败亡,然而此人没有学问没有
才能,容貌不足以打动别人,言谈不足以影响世人。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他又怎么能受到
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预判,也许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
如今有人,口中吟诵着孔子、老子的话,身体做着伯夷、叔齐做的事,召集了一批追求虚名的
士人和不得志的人,彼此吹捧制造舆论,私下里取了妄比圣贤的名字,自以为是颜回、孟子重新出
世,但实际上内心阴险凶狠,与一般人的志趣不同。这真是把王衍、卢杞两人合于一体了,这个人
制造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得完吗?脸上有污垢不忘洗脸,衣服上有污垢不忘洗衣,这是人之常情。如
今却不是这样,有人穿着奴隶的衣服,吃着猪狗的食物,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却大谈《诗
经》《尚书》,这难道合乎情理吗?凡是做事不合情理的,很少不是大奸大恶之徒的,竖刁、易牙、
开方就是这种人。这种人借助高出当代人的名声,来促成他还没有形成的祸患,虽然有愿意治理好
国家的君主,有敬重贤才的宰相,但还是会举荐并任用这种人的。那么这种人对天下的祸害,将必
定发生而毫无疑问,绝不是王衍、卢杞两人可比的。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功绩。”假如上面说的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
就算错了,而这个人就会发出不被知遇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祸患将会达到这种地步呢?不这样的29
话,天下将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将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
三
1.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 项,本:源自。
2.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通读句子及上下文内容可知,“留境上而去”的主语应是“耿定向”
而不是“馈者”,据此排除 B 项和 D 项,“寝”的主语是“事”,据此排除 A 项。
3.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 项,“被贬为衡州推官”错误,应该是“被
贬为横州判官”。
4.(1)耿定向十分生气,严守旧的制度据理力争,弹劾自己请求被罢免,且指责王藩臣议论弹劾不
恰当。
(2)曾经招募晋江李贽到黄安,后来渐渐厌恶李贽,李贽也多次诋毁耿定向。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是要注意重要实词的含义,如第(1)题
中的“劾”意为“弹劾”,“罢”意为“罢免”,“失当”意为“不恰当”,第(2)题中的“尝”
意为“曾经”,“恶”意为“厌恶、讨厌”,“短”意为“诋毁”等。
【参考译文】
耿定向,字在伦,黄安人。他是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受任行人之职,又被提拔为御史。严嵩
父子窃取了国家政权,吏部尚书吴鹏依附他们。耿定向上奏章弹劾吴鹏的六大罪状,趁机谈到吴鹏
女婿学士董份在总裁会试时偏私吴鹏的儿子吴绍,应该一起贬斥。严嵩竭力袒护吴鹏,这件事最终
不了了之。出京任甘肃按察史,推举和弹劾他人都不是出于私心。离任时,只在肩上背着一个箱笼,
有人赠给他一部石经,他将石经留在境上便离开了。回京后担任南京学政。隆庆初年,被提拔为大
理右寺丞。高拱掌权,耿定向曾经讥讽他狭隘浅薄没有大臣的气度,高拱怨恨他。等到高拱执掌吏
部,借考察的名义将耿定向贬谪为横州判官。高拱被罢免后,耿定向受恩赦改任衡州推官。
万历年间,不断升迁担任右副都御史。吏部侍郎陆光祖被御史周之翰弹劾,陆光祖留任之后,
耿定向又赞颂陆光祖贤能,指责周之翰。给事中李以谦弹劾耿定向排挤言官,耿定向请求离任,皇
帝没有过问这件事。历任刑部左、右侍郎,被提拔为南京右都御史。御史王藩臣弹劾应天巡抚周继,
奏章发出过了一个月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耿定向。耿定向十分生气,严守旧的制度据理力争,弹劾
自己请求被罢免,且指责王藩臣议论弹劾不恰当。趁机说以前的江西巡抚陈有年、四川巡抚徐元泰
都是贤者,被御史方万山、王麟趾弹劾罢免,现在应该召还任用,也要酌情处罚王藩臣。王藩臣因30
此被罚停俸两个月。因此给事中许弘纲、观政进士薛敷教、南京御史黄仁荣和王麟趾联名上奏章弹
劾耿定向。当时的执政者正对言官没有好感,勒令薛敷教回到原籍反思自己的过失,王麟趾、黄仁
荣也受到停俸的处罚。当时已经授予耿定向户部尚书的官职让他负责管理全国的粮仓,耿定向于是
竭力推辞请求退休。奏章不断呈上,皇帝才答应了他。死的时候,七十三岁。被追赠为太子少保,
谥号为恭简。
耿定向在朝廷刚刚建立时很有声望。后来经历了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王锡爵四任首辅,都
能做到意见相合。等到张居正守丧期末满而被强行任职,耿定向给友人写信赞誉张居正为商汤时的
伊尹而贬斥那些言官,当时的舆论都非议他。他的学问师承王守仁。曾经招募晋江李贽到黄安,后
来渐渐厌恶李贽,李贽也多次诋毁耿定向。那些喜欢理禅的士大夫往往与李贽交往。李贽小有才气,
机智善辩,耿定向不能超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