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阅读题必考题型攻克秘籍 通假字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9-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之阅读题必考题型攻克秘籍 通假字

ID:344677

大小:102.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13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看松庵记 宋 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 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 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 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 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 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 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 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 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②曰:“此 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 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 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 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 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 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 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 可不可乎?2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①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②唶(jiè):赞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答案】B 【解析】B 项,秀,呈现秀丽的景色。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人因号之为“匡山” 不如因善遇之 B.蛟龙潜于其中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可挈尊罍而饮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今乃以“看松”名庵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答案】D 【解析】A 项,因为/趁机;B 项,在/比;C 项,来/却;D 项,竟然。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 ) ①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②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③嘉树贴贴地上如荠 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⑤日歌吟万松间 ⑥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答案】C 【解析】②写松上薜萝;③写闽中数百里;⑤写章君。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美,引 人入胜。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 棋、喝酒。 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想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 命名为“看松庵”。3 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 样坚持操守。 【答案】D 【解析】B 项,章三益在环构中亭弹琴、下棋、喝酒。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答案】(1)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帜,磨砺兵器,率众 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2)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 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像是这样的吧。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帅”“见”,(2)中的“是故”“斯”和 判断句等。 【参考译文】 龙泉地区多是大山,它西南一百余里的那些大山尤其深邃,有一座山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 状如“箕筐”,人们因此取名为“匡山”。山上有很多髯松,远望去如同进入青云中,翠绿照人明净 秀丽。松上的薜荔和女萝散乱飘动,铺展开有数十寻,颜色嫩绿。松根的茯苓,大的像斗,夹杂着 黄精、前胡及牡鞠的苗木,才来可以吃。 我的朋友章三益喜欢这里,刚刚在这里筑造草舍。草舍的西南若干步,有两道深渊,蛟龙潜游 在渊中,云气升腾而上,一会儿就覆盖了山谷,颜色很白,像大海茫茫没有边际,大风从东边来, 立刻飘散了,章三益为此建造烟云万顷亭。草舍的东北若干步,山更加高,峰峦更加陡峭,气势想 要连接霄汉,向南望闽中数百里,好看的树木贴在地上如同荠菜一般,章三益又为此建造唯天在上 亭。草舍的正南面又若干步,地明净幽远清爽洁净,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展现秀美的情态,令 人喜欢赏玩忘记疲倦,加上可以弹琴、下棋,又可以携带酒器饮酒,没有不适宜的,章三益又为此 建造环中亭。 章三益写诗读书的空暇,披着鹤氅衣,拄着竹杖,游历三座亭子,回去后坐在草舍中,回看髯 松,像元夫、巨人在左右拱揖。章三益注视时间长了,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相合,达到物我两忘 的境界,恍然好像与古代的豪杰共语千年。章三益很高兴,起来穿上谢公屐,每天在万松间歌吟, 脚步声铿然合节,和歌吟声互为应答。髯松好像懂得章三益的心意,也微微发出笙箫声来相娱乐。 章三益赞叹说“这是我得到的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4 龙泉地区的一些人士听到后怀疑的说:“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 树起旗帜,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现在竟然用‘看松’命 名草屋,像隐居者的作为,躲避世俗的纠缠而不让人接近,难道是因为人不值得取得,而从松那里 获取吗?”金华人宋濂私下不这样认为。植物中表现出贞刚之气的,松最多。我曾经深深思考:一 气方伸,根蕴藏的、敛藏的,没有不振翅舒荣夸耀美丽于一时的;等到秋高气爽,霜露降落以后, 都发黄陨落没有剩下的。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 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像是这样的吧。章三益隐居,和松树为邻,能 够坚持自己的节操;等到他出来做官,也能刚贞自持,不会因为外人的议论而改变,最终能够建立 功业使百姓收到恩惠,也不与松柏的志趣相违背。有的人不了解,硬说章三益忘世,以至于怀疑他 隐居,可不可以呢? 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通“按”,审察,察看。 2.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 罢:通“疲”,疲劳。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颁:通“斑”,头发花白。 4.五万兵难卒合。(司马光《赤壁之战》) 卒:通“猝”,仓促。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司马迁《鸿门宴》) 倍:通“背”,背叛,忘记。 6.被明月兮佩宝璐。(屈原《涉江》) 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7.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辟:通“避”,躲避。 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5 9.直上载公子上坐。(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坐:通“座”,座位。 10.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王安石《伤仲永》) 扳:通“攀”,牵,引。 1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宾:通“傧”,引导,迎接客人的人。 12.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不:通“否”,不。 13.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材:通“才”,才能。 14.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蒲松龄《促织》) 裁:通“才”,刚刚。 15.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司马迁《鸿门宴》) 采:通“彩”,彩色,颜色。 16.天子览其对而异焉,用复册之。(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册:通“策”,策问。 1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藏:通“脏”,脏腑。 18.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纫:通“韧”,柔软而结实。 19.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通“嘱”,嘱托,托付。 2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生:通“性”,资质,禀赋。 21.屈平既绌。(司马迁《屈原列传》) 绌:通“黜”,罢免官职。 2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贾谊《过秦论》) 从:通“纵”,与“横”相对。“合纵”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厝:通“措”,放置。6 24.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司马光《赤壁之战》) 当:通“挡”,抵挡。 25.茅檐长扫静无苔。(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静:通“净”,干净。 26.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 道:通“导”,引导。 2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得:通“德”,恩惠,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28.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直:通“值”,价钱,价值。 29.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0.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殽之战》) 堕:通“隳”,毁弃。 3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屈原列传》) 指:通“旨”,意旨,意思。 3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司马迁《屈原列传》) 质:通“贽”,见面礼。 3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 振:通“震”。“振怖”即惧怕。 3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受:通“授”,传授。 3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知:通“智”,智慧。 3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反:通“返”,往返,返回。 37.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 奉:通“俸”,俸禄,薪俸。 38.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奉:通“捧”,两手捧着。7 39.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拂:通“弼”,辅佐。 40.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 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4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转:通“啭”,鸟叫声。 42.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曷:通“何”,什么。 43.植其杖而芸。(《论语·微子》) 芸:通“耘”,除草。 4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衡:通“横”,梗塞,不顺。 45.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 衡:通“横”,与“纵”相对。 46.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女:通“汝”,你。 47.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司马迁《鸿门宴》) 蚤:通“早”,早一点。 4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食:通“饲”,喂。 49.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已:通“矣”,相当于“了”。 50.澭水暴益。(《吕氏春秋·察今》) 益:通“溢”,河水突然上涨。 51.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尚书·牧誓》) 麾:通“挥”,指挥。 5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惠:通“慧”,聪明。 53.翼日进宰。(蒲松龄《促织》) 翼:通“翌”,次于当日的。8 54.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沈括《活板》) 板:通“版”,印版。 55.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礼记·明堂位》) 棘:通“戟”,古代兵器名。 56.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缙:通“搢”,插。 57.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荀子·劝学》) 纪:通“记”,记载。 58.如有营,予佐尔贾。(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贾:通“价”,钱。 59.才美不外见。(韩愈《马说》) 见:通“现”,显现。 6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61.值顾方集宾友酣燕。(刘义庆《世说新语》) 燕:通“宴”,以酒食待客。 6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错:通“措”。“错意”即置意。 6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要:通“邀”,邀请。 6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通“俱”,全,都。 65.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66.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 决:通“诀”,诀别,告别。 67.雷鼓大震,北军大坏。(司马光《赤壁之战》) 雷:通“擂”,敲击。 68.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庭:通“廷”,古代帝王接受朝拜和施政的地方。9 69.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70.故其畜积足恃。(贾谊《论积贮疏》) 畜:通“蓄”,积聚,储藏。 7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列:通“裂”,分裂。 72.顷之,烟炎张天。(司马光《赤壁之战》) 炎:通“焰”,火焰。 73.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苏轼《教战守策》) 陵:通“凌”,凌侮。 74.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司马迁《毛遂自荐》) 录:通“碌”,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75.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帖:通“贴”,黏附。 76.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关汉卿《窦娥冤》) 陌:通“佰”,古代计钱单位。 77.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苏轼《石钟山记》) 莫:通“暮”,日落的时候,晚上。 78.令将军与臣有郤。(司马迁《鸿门宴》) 郤:通“隙”,隔阂,嫌怨。 79.公输盘诎。(《墨子·公输》) 诎:通“屈”,理屈。 80.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乡:通“向”,对着,朝着。 81.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那:通“挪”,抽。 82.今殴民而归之农。(贾谊《论积贮疏》) 殴:通“驱”,驱逐。 8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畔:通“叛”,背叛,离开10 8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齐:通“剂”,药剂。 85.固以怪之矣。(司马迁《陈涉世家》) 以:通“已”,已经。 86.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耶:通“爷”,父亲。 87.将军禽操,宜在今日。(司马光《赤壁之战》) 禽:通“擒”,捕捉。 88.诎右臂支船。(魏学洢《核舟记》) 诎:通“屈”,弯曲。 89.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取:通“娶”,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90.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阙:通“缺”,缺点。 通假字属于文言实词中的一类。从近几年的高考考情来看,通假字有时作为文言实词题单独考 查,有时出现在文言文翻译中。又快又准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是正确解释通假字的前提条件。复 习时,考生一定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语境分析法。考生在解释某个通假字时要将其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以声 求义”,找出它的本字,而不能望文生义。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一句中,“蚤”字若按 其本义“跳蚤”来理解,句子就解释不通,若能弄明白“蚤”在这里是通假字,通“早”,那么句意 就豁然明朗了。 2.掌握古今音变规律法。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由于古今 语音变化较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代可能变得读音完全不同;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 能变得相同或相近。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这里的“趣”通“促”,意为“催促”,两 个字古代同音今天却不同音了。 3.例证认知法。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能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无”通 “毋”的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11 之于国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 太宗十思疏》)、“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鸡 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寡人之于国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 传序》、“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4.联系所学。一般考查的通假字,往往是以前曾经学过的。 5.训练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对通假 字的学习也是这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 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 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磩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 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 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 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 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堄,杂木异草,盖覆其上。 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 ,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 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 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 旁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 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尔见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 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间两柱,二室四牖 牖:窗子 B.台南有方池,倍平台 倍:通“背”,在……的背面12 C.又南抵石涧 南:向南走 D.千变万状,不可殚纪 殚:详尽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好事者见,可以永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C.以剖竹架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尚不免有骄稳之态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山草堂位于庐山北峰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是庐山最美的地方,草堂是由太原人白乐天修 建的。 B.庐山草堂在北边设有小门,可以使凉爽的风吹进来,避盛暑;它的屋脊盖得较高,可以让阳 光照射进来,防备严寒。 C.庐山草堂的建造用材十分朴实,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绘;墙涂泥就可,不用石灰 白粉之类粉刷。 D.庐山草堂的环境也十分优美,有平地、平台、池子,池子周围有山竹、野草,池中有白莲、 白鱼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 (2)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钟繇字元常,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是时,汉 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 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 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 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数听荀彧之称繇,又闻其说傕、祀,益虚心。后傕、汜胁 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 时关中诸将马腾、韩遂等,各拥强兵相与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 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 腾、遂备遣子人侍。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太祖与繇书曰:“得所送马, 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 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13 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仇?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 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 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语在《既传》。其后河东 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 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时司徒 华歆、司空王朗,并先世名臣。文帝罢朝,谓左右曰:“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 矣!”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临悼,谥曰成侯。子毓嗣。少子会,别有传。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 辟:征召 B.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 易:轻视 C.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 单:通“殚”,竭尽 D.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殆:几乎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孝廉是“孝顺亲 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在明朝、清朝也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B.关右是古代地区名。古人以东为右,亦称“关东”。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东汉 末年著名文学家王粲《从军》诗:“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 C.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因此有了 “崩”“薨”“不禄”“卒”“死”来表示人死的意思。 D.魏太傅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 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钟繇与王羲之并成为 “钟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繇未归附曹操前,就暗中与曹操有交情,劝李傕、郭汜等人为曹操的使者放行,不要 拒绝曹操的诚意。 B.李傕、郭汜等人作乱,钟繇和尚书郎韩斌共同商量谋划,使得被挟持的汉献帝得以逃出长安, 其中包含了钟繇的努力。 C.钟繇围攻匈奴单于,受到增援的郭援的军队的威胁。诸将劝其退兵,但他力排众议,巧妙安 排,终于大败敌军。14 D.曹氏父子对钟繇的政治、军事才能很欣赏,魏文帝称他为“一代伟人”,虽不免过誉,而在 曹魏时期颇受尊重是不争的事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 (2)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 一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倍:比……大一倍。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 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B 项,都是“……的人”。C 项,介词,用;连词,表并列。D 项,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3.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屋脊”应为“屋脊的南面”。 4.(1)把屋脊的南面盖得高些,让阳光照射进来,以防严寒。 (2)草堂东边有一条瀑布,清水悬挂三尺高,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从早到晚,就 像洁白的绸子,要是在夜间听起来就像珠玉琴筝的声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敞” “南甍”“纳”,(2)中的“隅”“练色”等。 【参考译文】 庐山的风景秀丽至极,简直是天下诸山的冠军。山的北峰叫作香炉峰,香炉峰的北面有一座遗 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那地方最美,又是庐山之最。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 一见就爱上它了,就像远行的游子路过故乡一样,恋恋不舍而不忍离去。于是面对香炉峰,下近遗 爱寺,盖了一座草堂。 第二年春天,草堂落成了。三间屋子两根楹柱,两个卧房四扇窗子,(屋子的)面积大小完全与 心意相合,与财力相称。打开北边的小门,使凉爽的风吹进来,以避盛暑;把屋脊的南面盖得高些, 让阳光照射进来,以防严寒。建造房屋的木材只用斧子砍削,不用油漆彩绘;墙涂泥就可,不用石 灰白粉之类粉刷。砌台阶用石头,糊窗户用纸,竹子做的帘子、麻布做的帐幕,一切全都和草堂的 简朴格局相称。屋子里设有木制椅榻四张,素色屏风两座,还有漆琴一张,以及儒、道、佛书籍各 三两卷。 这座草堂,前面有平地,面积约十丈;中间有平台,是平地面积的一半;平台的南边有方形的15 池子,池子的面积比平台大一倍。环绕着水池的多是山竹野草,池里生长着白莲、白鱼。再往南走 就到了一个石涧,石涧两旁有古松、老杉,树身粗大到需将近十人合抱,树的高度不知有几百尺。 长枝条上摩云霄,低垂的枝柯轻拂着潭水,像旌旗一样竖立,像车盖一样张开,盘曲伸展如龙蛇游 走。古松下多灌木丛,萝茑枝叶蔓生,互相纠结交织,互相承接遮盖,使得日光月华都无法照射到 地面,到了盛夏时的气候也仍像八九月的秋凉时节。地下铺着白石,作为出入的道路。草堂北边五 步远的地方,凭借高崖积石作为假山,中间嵌着小土堆,各种树木、奇花异草覆盖其上。绿荫浓密, 红色的果实繁多,也说不出它们的名字,四季都是这个样子。又有天上飞落的泉水,就地种植的茶 树,可以直接用来煮水泡茶,若被爱好风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快乐地度过一整天。草堂东边有一 条瀑布,清水悬挂三尺高,泻落在台阶角落,然后注入石渠中,从早到晚,就像洁白的绸子,要是 在夜间听起来就像珠玉琴筝的声音。草堂的西边靠近北面山崖的右侧山脚,用剖开的竹子架在空中, 接引北崖山上的泉水,这些竹管如脉管一样分出水流,细水从上流下,像细线一样悬挂空中,从屋 檐灌注到水池里,接连不断像成串的珍珠,细微的水点飘散的样子像雨露一般,水一点一点地往下 落,随风远去。那附近望得见、走得到的地方,春有锦绣山谷中的繁花,夏有石门涧里的皓云,秋 有虎溪的明月,冬有炉峰的白雪。阴晴明暗,黄昏早晨的烟云隐现,千变万化,不可详尽记述,细 细说来,所以我才说这里的景色是庐山第一! 唉!一般人只要建造一间高大的房屋,精制一张竹席,而生活在当中,尚且免不了有志得意满 之态,何况我现在已成了这些东西的主人,外物到了我跟前,求得我的感知,它们又按类别前来, 我又怎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乐,身体安宁、心情恬适! 二 1.B 【解析】B 项,秀,呈现秀丽的景色。 2.D 【解析】A 项,因为/趁机;B 项,在/比;C 项,来/却;D 项,竟然。 3.C 【解析】②写松上薜萝;③写闽中数百里;⑤写章君。 4.D 【解析】B 项,章三益在环构中亭弹琴、下棋、喝酒。 5.(1)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帜,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 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2)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 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像是这样的吧。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的“帅”“见”,(2)中的“是故”“斯”16 和判断句等。 【参考译文】 龙泉地区多是大山,它西南一百余里的那些大山尤其深邃,有一座山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 状如“箕筐”,人们因此取名为“匡山”。山上有很多髯松,远望去如同进入青云中,翠绿照人明净 秀丽。松上的薜荔和女萝散乱飘动,铺展开有数十寻,颜色嫩绿。松根的茯苓,大的像斗,夹杂着 黄精、前胡及牡鞠的苗木,才来可以吃。 我的朋友章三益喜欢这里,刚刚在这里筑造草舍。草舍的西南若干步,有两道深渊,蛟龙潜游 在渊中,云气升腾而上,一会儿就覆盖了山谷,颜色很白,像大海茫茫没有边际,大风从东边来, 立刻飘散了,章三益为此建造烟云万顷亭。草舍的东北若干步,山更加高,峰峦更加陡峭,气势想 要连接霄汉,向南望闽中数百里,好看的树木贴在地上如同荠菜一般,章三益又为此建造唯天在上 亭。草舍的正南面又若干步,地明净幽远清爽洁净,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展现秀美的情态,令 人喜欢赏玩忘记疲倦,加上可以弹琴、下棋,又可以携带酒器饮酒,没有不适宜的,章三益又为此 建造环中亭。 章三益写诗读书的空暇,披着鹤氅衣,拄着竹杖,游历三座亭子,回去后坐在草舍中,回看髯 松,像元夫、巨人在左右拱揖。章三益注视时间长了,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相合,达到物我两忘 的境界,恍然好像与古代的豪杰共语千年。章三益很高兴,起来穿上谢公屐,每天在万松间歌吟, 脚步声铿然合节,和歌吟声互为应答。髯松好像懂得章三益的心意,也微微发出笙箫声来相娱乐。 章三益赞叹说“这是我得到的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 龙泉地区的一些人士听到后怀疑的说:“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 曾经树起旗帜,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现在竟然用‘看松’ 命名草屋,像隐居者的作为,躲避世俗的纠缠而不让人接近,难道是因为人不值得取得,而从松那 里获取吗?”金华人宋濂私下不这样认为。植物中表现出贞刚之气的,松最多。我曾经深深思考: 一气方伸,根蕴藏的、敛藏的,没有不振翅舒荣夸耀美丽于一时的;等到秋高气爽,霜露降落以后, 都发黄陨落没有剩下的。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 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像是这样的吧。章三益隐居,和松树为邻,能 够坚持自己的节操;等到他出来做官,也能刚贞自持,不会因为外人的议论而改变,最终能够建立 功业使百姓收到恩惠,也不与松柏的志趣相违背。有的人不了解,硬说章三益忘世,以至于怀疑他 隐居,可不可以呢?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