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素材:最新时评文精选10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满分作文素材:最新时评文精选10篇

ID:344760

大小:33.8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满分作文素材:最新时评文精选 10 篇 1.将成功果实系于祖国大树(人民论坛)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在传感技术领域蜚声海内外,曾被聘任为世界精密仪器公司 首席科学家、高级副总裁。当祖国发起“千人计划”,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毅然放弃在美 国的事业“黄金期”。他说:“一个人的成功果实,要挂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这 句质朴的话语,既蕴含浓浓的爱国情怀,又充满深深的哲理。 的确,成功的果实只有挂结在祖国这棵参天大树上,才分外甜美。人的生命活动总是 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进行的,个人生活离不开民族群体的活动及其创建的环境、背景和 氛围。可以说,一个人、一个民族都是有“根”的,身上都打着无形的“烙印”。正因此, 无论走到哪里,那种归属感以及为国尽责的使命感,往往是天然的、难以割舍的;将自己 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时刻相连,把自己的奋斗成果归属祖国和同胞,也往往是一种 自觉。 回溯历史,当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至海外,华人华侨很快掀起归国热潮。一时间,从 印尼开往香港的船上,多数为归国华侨。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侨居国外的科学家约 5000 余人,而到 1956 年底,已有近 2000 名科学家回归祖国,其中不乏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 在给留美中国学生写的公开信中,华罗庚言辞恳切:“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 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老一辈科学家不远万里、以身许国,正因他们深深懂得:个 人的成就即使再耀眼,如果无助或无益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最终都将黯然失色。 其实,成功的果实只有挂结在祖国这棵大树上,才格外壮实。每个人都享有选择的自 由,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事实一再证明,个人奋斗只有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融合, 才更加深沉。科学家杜祥琬,曾将人生动力比喻为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国家需要,一个 轮子是个人兴趣,“两个轮子一起转动起来,才会有更强劲的力量”。当个人成长的溪流汇 集到国家命运的滔滔大江之中,一个人的前途自会更为广阔,成功之路也必定愈发宽广。 国是千万个家的集合,是无数个体的放大。当更多人把成功果实挂结在祖国这棵大树 上,这棵大树便会枝繁叶茂。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正因拥有大批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爱 国者、实干家,我们不断刷新纪录、创造奇迹,取得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航空母舰等诸多领域的重大突破。岁月为证,国家和每一个人, 构成了不能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有人说,祖国就像自己的父母,你是无法选择的;你爱自己的祖国,你为祖国要有所 承担,这也是一种义务。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 一个人何愁不能获得磅礴的精神力量,又何愁无法抵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2.用创新拓展可能性(评论员观察) 近日,水陆两栖大飞机“鲲龙”首飞成功,“大国之翼”再添新军;国内首段太阳能高 速公路正式投入运营,不仅能发电,还可化身电动汽车“充电宝”……带着创新的礼物, 我们敲开了 2018 年的大门。 聆听时间的回响,世界科技赛场不断传来“中国赢了”的喝彩,我们创新的“高原” 上耸立起一座座“高峰”。纳米科技、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FAST 发现多颗脉 冲星,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高铁上路……中国科技不断激发创 新潜能,令“三跑并存”中并跑、领跑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未来学家预言中国将“引领下 一次全球变革浪潮”。 科技创新,凸显创新活力;创新活力,来自制度支撑。正是国家在资金支持、人才培 养、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项目协同攻关等方面的统筹设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 配套设施的系统性建设,让科技创新的动力充沛、活力奔涌。有人统计,十八届中央深改 组总共 38 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制度”出现了 297 次,是仅次于“改革”的高频词。从 科技创新到扶贫攻坚,从管党治党到“三农”建设,从环境保护到司法改革,制度创新推 动实践创新,让各方面工作取得全方位进展,那些横亘在发展之路上的石头被移除了,那 些长期闯不过去的关口被攻克了,“中国号”巨轮驶入了一个新的水域。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有多少可能性,还要看创新活力有多强。在《爱丽丝漫游 奇境》中,红桃皇后有句话引人深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 原地。”当今世界,创新竞争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际治理 格局深刻变革,从占领科技制高点到赢得国际话语权,歇歇脚、松口气,就会错过抢占未 来的先机,甚至失去原有的优势。正如最高领导人所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 在这个激烈追逐创新的时代,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的速度更快、谁的创新更可持续。 揆诸国内,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多样化需求开始引领创新;基本商品供应充足,资 源环境约束却加剧,需要企业加快创新;新的时代场景下,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快创新, 社会治理同样也需要创新……其实,短板所系、困难所在,也正是创新的着力点、突破点。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正日益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结合起来,推动数字经 济占我国 GDP 三成;电子政务助力实现“最多跑一次”,看病网上预约挂号,远程教育惠 及边远山区的孩子,“互联网+”便利衣食住行。国家发展的新动能、未来生活的新可能、 社会治理的新动向,就蕴涵于创新的伟力之中,等待我们更主动、更充分地激活。 踏上新征程,时和势依然在我,创业精神需鼓而不泄,创新火炬要旺而不熄。其中最 基本的一条,还是继续用改革打破条条框框,拆除篱笆围栏,激发蕴藏于人民的创新活力、 创造伟力。回头看看 40 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是不断创新的历程。这么多年,从搞自由 市场、搞旅游开放,到引入股市、加入“世贸”,再到搞民办学校、私人医院,不少人都曾 对这些创新忧心忡忡,生怕酿出大事。但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有了好想法、好点子,就 可以大胆干、大胆试,新的制度、新的尝试总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束手束脚,怕这怕 那,只会扼杀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对创新最好的弘扬,就是投身创新的实践。继续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开放激发创 新精神,把 13 亿多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创新的大潮中来,努力解好创新驱动发展的 “时代考题”,就一定能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善于化短为长(思想纵横)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曾这样讲,“发现并用好一个人的优点,你只能得 60 分;如果你想 得 100 分的话,就必须容忍一个人的缺点,发现并合理利用他的缺点和不足。”这告诉我们: 选人用人不仅要用其所长,而且要看到尺短寸长,善于化短为长。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实,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不是绝对的,在 不同条件下,长处和短处可以互相转换,而这种长短互换的辩证关系,正是容易被人们忽 视的。比如,有的人性格倔强,但可能做事有主见,不会随波逐流;有的人办事缓慢,却 可能工作认真细致,不会出现大的纰漏。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科学选人用人的关键在于 尽量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促使其发挥最大潜能。化短为长是一种选人用人的胆识。唐朝的宰相韩滉有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个前来求职的 年轻人,此人看上去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还有些古怪。连一旁的介绍人都感到非常 尴尬,觉得他不会被看中。不料,韩滉却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因为韩滉从这个年轻人不通 人情世故的短处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为“监库门”。年轻 人上任后,果然不出其所料,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由此可见,韩滉用人的高明 之处就在于能从他人的短处中看到长处,并为其提供合适的岗位,实现化短为长、才尽其 用。古人尚能如此,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应懂得尺短寸长的道理,在干部 任用中既用其长,又善于化短为长。 现实生活中,化短为长的事例还有很多。美国一家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 在暗室中工作。可是,视力正常的人一旦进入暗室就会失去方向感,工作时常常手足无措。 因此,有人建议雇佣盲人来从事这项工作,因为在暗室中工作盲人往往会胜过常人。这家 公司的管理层接受了这一建议,将在暗室工作的人员全部调整为盲人,结果工作效率有了 明显提高。我国深圳的一家高新技术公司在对员工进行综合测评后,除了根据个人的专长 与优点分工,还按照每个人的缺点来编排岗位,使其短处在合适的岗位上变为长处。比如, 让吹毛求疵的人当产品质量管理员,让谨小慎微的人当安全生产监督员,让斤斤计较的人 参加财务管理,让性情急躁、争强好胜的年轻人当青年突击队长,等等。这样,大家各司 其职、各尽其能,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效益。 在选人用人中怎样才能做到化短为长?就领导干部而言,既要了解下属身上的优点和 缺点,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缺点如何才能转化为优点;又要精准掌握本单位的整体状况,清 楚哪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下属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使其身上 通常情况下的缺点在特定岗位上成为优点,实现化短为长。当然,化短为长的前提是不违 反党纪国法,如果发现下属的短处有可能触碰纪律红线,就必须及时批评与纠正。 唐朝政论家陆贽有言:“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 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身为领导干部善于用人所长固然值得 肯定,但如果能从人的短处中发现并挖掘长处,由善用人长发展到善用人短,做到化短为 长,更值得称赞。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有这样的自信与自觉。 4.人民论坛:成功岂能以名利衡量高中时获得奥赛金牌,被保送进入名校,又赴国外留学潜心研究物理。多年后和朋友 聚会,却被太太调侃挣得不多,家里买水果都得精打细算。最近,一篇记录与“天才师兄” 交往点滴的文章,引发网友热议。一些人认为,这位高材生从意气风发到遭遇“中年危机”, 人生“高开低走”,不如趁早转行。 科学研究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攀登科学的高峰,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得甘 于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现实中,让科研人员的待遇与贡献相匹配,帮助他们过上更体面、 更有尊严的生活,已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而时间也终将证明其工作价值。因此,如果仅 仅以一时收入的多寡来衡量人生选择、评判人生成败,显然有失偏颇。类似想法的背后, 隐藏着以职业性价比为导向的功利思维。有的人看待成功,似乎总离不开功名利禄。将成 功的定义局限于此,无疑窄化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成功并不是走“独木桥”。与就业选择一样,成功的标准也日益开放多元。宿舍管理员 袁苏妹,四十多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贵州 “80 后”女医生钟晶,毅然辞去城市工作,扎根农村做乡亲们的健康“守护神”。谁又能说, 她们的付出不算是一种成功呢?成功不仅仅指物质上的收获,还意味着精神上的成长,更 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尽职履责做好分内工作,立己达人热心回馈社会,都是对成功 的有力诠释。 人生路漫漫,不怕走得缓,就怕随波逐流、见异思迁。钟情物理研究也好,喜欢琢磨 调酒也罢,只要瞄准目标、静心沉潜、久久为功,必能积累日深,不断超越平台期、迎来 新突破。反之,如果一味推崇“出名要趁早”的“人生哲学”,凡事追求一劳永逸的“速 成”,稍有起色便沾沾自喜,遇到不顺则自暴自弃,难免会在焦虑中迷失自我。说到底,成 功是“热爱+坚持”,离不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信念。看待成功的心态越理性平 和,人生的步履就越容易迈得踏实。 对待成功的态度不同,抗击失败的能力也相异。事实上,一时一地的不如意,不代表 一辈子都留驻于失败的阴影。与其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莫如及时反思、总结得失,为了理 想和目标坚韧前行、务实奋斗。回溯科学史,要不是把失败看作成功的垫脚石,居里夫人 不可能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 0.1 克纯镭盐;屠呦呦课题组也难以历经 190 次试 错,终于发现抗疟效果为 100%的青蒿提取物。“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愿一生中,苦 痛快乐也体验。”哪里有完全顺风顺水的人生。在失败后奋进、于曲折中前行,才能抵达败而不退的精神境界,成就大写的人。 有人说,成功不只看头衔里的那一串“杰出”。社会仿若自然生态,有行业精英,也有 普通劳动者。对每位追求理想、不负生活的打拼者给予理解、致以敬意,应是一个社会葆 有的理性与温情。 5.人民论坛:弄清自己的“第一等事” 12 岁那年,读私塾的王阳明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很不寻常的问题:“何为第一等事?” 老师告诉他,第一等事无非就是科举及第。王阳明不以为然。他觉得真正的第一等事,应 当是“读书学圣贤”。“成圣”成了他毕生的志向和自觉追求,最终也得到了认可。 什么是“第一等事”?实际上就是人生的方向、目标。要想清楚、弄明白自己这一生 真正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到底朝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去奋斗。 叶向真在对父亲的回忆中,介绍了叶剑英是如何选择他自己的“第一等事”:抛弃荣 华富贵而走向革命。她说,父亲在黄埔军校时就跟蒋介石结下了非常好的友谊。别人都不 可以配剑和配枪进入蒋介石的卧室,只有他可以佩戴短剑和手枪进入蒋的卧室,后来还让 他做了 2 师师长兼着两广的盐务管理官员。尤其后者是一个肥缺,半年 100 万美金就有了。 他当师长,行军时不想骑马就坐轿子,还有一个士兵前边挑着丹麦进口的饼干和炼奶,后 头担着威士忌和白兰地。很多人都看中这个位置,希望能够有一天做到他这样的位置。但 是父亲还是毅然决然地脱掉皮鞋穿起草鞋,冒着生命的危险,奔向了革命。 实际上,古往今来,在何为“第一等事”上,没有一个统一和标准的答案。有的人看 得近,有的人看得远。有的人看得小,有的人看得大。虽然没有对错之分,但却有高下之 别。比如,王阳明看中的不是金榜题名而是成圣贤,叶帅选择的不是大把捞钱吃香的喝辣 的,而是带领穷人闹革命,看似不合时宜、难解其中味,其实却是真正参透了何为“第一 等事”。真正的“第一等事”,是一种更崇高的人生目标,超然于个人私利之上的精神追求。 诸如孔子的“天下大同”,王阳明的“成圣”,戊戌六君子的“血荐轩辕”,革命年代无数共 产党人不惜牺牲生命来换取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曾有人感叹:我现在车也有了,房也有了,人生还有什么好奋斗的啊。还有的人梦想 的“第一等事”就是荣华富贵、升官发财、名利双收。但钱有了,名出了,官当大了,却 内心空虚,活得并不幸福,甚至还抑郁。这样的“第一等事”因其境界太低、价值太小,对人生来说没有多少意义,追求起来也难以快乐。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 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 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很多人回味《雷锋日记》里这段话,心中便亮起盏盏明灯, 这也可说是对何为“第一等事”的最好回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像无数优秀共产党人那样,抛弃小 我,一心为国向民,这样的“第一等事”方为真正的“天下第一等事”。 一位常年在戈壁大沙漠跑车的司机说,人最恐惧的时候,不是没有钱的时候,不是没 有水的时候,不是没有车的时候,而是没有方向的时候。弄清自己的“第一等事”,有了方 向,其实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 6.共享经济需要美美与共 近日,刚推出的“共享床位”被叫停,问题出在绕过了酒店住宿身份登记管理,明显 不合法;而共享雨伞推出最后只收回了几把,好好的共享沦为了“藏伞于民”;安徽又推出 全球首家共享书店,但怎么看和小时候的租书租碟店没什么区别。 共享,无疑赢得了这个时代的美名。一位学者曾写下这样的点睛之笔:“分享原来属 于道德情操的范围。不过现在人们搞分享经济,明明是冲着致富去的。道德情操和国民财 富这两件事,单独来看都不奇怪。怪就怪在,分享经济要求通过道德情操,去实现国民财 富。相当于把斯密主张利他的《道德情操论》和主张利己的《国富论》,合并成一本书。” 国外的 Airbnb 实现了房屋分享,让闲置资源流动起来,走入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切切 实实提高了单车周转率、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成功走向世界。既能利己又能利他, 美美与共,借助科技的发展,“共享”自然能快速爆发了。 然而,第一个吃螃蟹者的伟大,并不妨碍跟风者可能因饥不择食而被噎死。从社会成 本角度看,未必一共享就必定“经济”;而从创业成功率看,共享领域已经倒下一大片。如 果共享只是创意匮乏下的“挂靠”,是资本病急乱投医的结果,难免陷入“非理性繁荣”, 造成资源浪费而不再经济。 具体而言,不同产品的创新空间和盈利点迥异。共享短租需要更好的诚信环境,同时 因为是低频场景,培养用户习惯过程长;网约车成长中与传统行业和规则的较劲也有目共睹;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单车这样的“标准化产品”,比起共享短租等个性化产品,更 容易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言下之意,并非有风就能起飞,如果不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 的事”,市场并不会因为你投之以桃,就一定报之以李。 共享经济被作为趋势受热捧,离不开这样一种假设:人们对于物品越来越没有占有欲, 而只要使用权。就像 Uber 创始人所设想的那样,最终所有人放弃了私家车。几天前,有地 产商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反房地产的”,因为在 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使用比拥有更重要,分享比使用更重要。这样的判断靠不靠谱另说, 但至少是对未来社会气质的一种猜测。 这样的时代气质最终要形成,恐怕还需时日,一旦过于乐观,就会误判市场规模,诱 发非理性投资。毕竟放眼望去,共享出去的雨伞已经所剩无几,共享单车上挂私锁也能见 到,私有产权观支配下的占有欲依然在隐隐作祟;而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无节制的发展趋势, 对道路资源的竞争性使用,何尝不是另一种产权竞争,同样会造成“公地悲剧”。这似乎也 意味着,共享是经济还是不经济,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享经济的长足发展,有赖理 性的商业判断,也需要全社会层面新产权观念的培育。 7.填平智能时代的亲子沟壑(域外听风) 使用手机会影响亲子关系吗?英国一项针对 2000 名 11—18 岁本国中学生的调查显示, 36%的孩子曾要求父母放下手机,多数孩子称父母过度使用手机“破坏了家庭生活”。童言 无忌,孩子们的心声不啻是警钟,值得家长深思。 不仅家长,沉溺网络和智能手机,在一些青少年中也屡见不鲜。美国有将近 50%的青 少年“非常依赖智能手机”,而在上述的英国调查中,72%的孩子表示一天上网 3—10 小时, 11%的孩子坦承自己节假日一天上网可达 15 小时。家长们担心“网络原住民”的生活状态, 生怕孩子受到“智能欺骗”,迷失自我,因此也在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多样化兴趣爱好。 这正是智能手机普及后的现实图景。为人们带来空前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家 庭生活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亲子关系是一种相互交流与融合的互动关系,作为长者和自 控力更强的一方,家长的自我约束意识需要不断强化。无论是为自己设电子产品禁用时间, 还是多带孩子散步、远足,出去看展览,有效、高质量地陪伴,显然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成长。语言学家研究发现,孩子终日埋首手机,使自己处于“与世隔绝”的孤独封闭状态, 变得不爱与他人沟通和交往,长期下去,会出现语言障碍。当移动设备已成为工作、生活 的组成部分,从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融入社会的能力等角度来考虑,正如肯特郡一所学 校校长所说,“家长、教师和学生需要重新制定移动设备的规则”。 美国儿科学会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父母应该让他们的孩子教他们数字媒体内 容,并与他们进行互动”。这里隐含的一层意思是,如果电子产品变成亲子互动的一部分, 不仅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情感建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成年人 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当我们无法控制网络对于生活的渗透,那么和孩子共同甄选优质 的学习、娱乐电子内容,多一点平等的探讨和交流,或许比简单、粗暴地禁止、斥责,更 能起到让网络为我所用的良好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在的孩子在信息获取能力上比父母更超前,也明白过度使用智 能手机的潜在危害,但他们的心智发展并不见得有明显的提速。就像给农作物蹲苗一样, 要使孩子的性格养成不偏离正轨,大人划界限、树榜样的示范不可或缺。在英国,教育部 门规定家长要陪孩童睡觉前念书读故事,而且故事要念得栩栩如生,不能敷衍塞责,否则 将受到惩罚。好故事听得多了,孩子自然会养成读书的兴趣和爱好。不管是读纸质书还是 电子书,将自己有限的时间过得更充实,其实也是对抗碎片化、浅层化网络阅读的有效方 式。 优秀的教育,源于用心的投入。父母对电子产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在网 络世界的自控水平。共同填平智能时代的亲子沟壑,才能陪伴子女度过一段青春好时光。 8.不要让家长的梦想毁了孩子的童年 山东泰安 9 岁的小学生李星泽顶着室外 35 度的高温,在 9 个培训班之间马不停蹄地赶 场。李星泽的妈妈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够成为“童星”,因此对其训练十分严格。游泳、 相声、模特、钢琴、作文、英语……每结束一个培训课程,就要立即赶往下一个。(7 月 18 日 大众网) 山东泰安的 9 岁小学生李星泽暑假里马不停蹄地在 9 个培训班之间赶场子,如果说李 星泽是山东“最拼小学生”,那站在他身后的李星泽的妈妈就是当之无愧的“最拼家长”。 将孩子培养成童星,就是李星泽妈妈的人生梦想,“最拼小学生”的名字里的“星”无疑就饱含着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殷切期望。用时下一句流行的话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 实现了呢? 当然,适当让孩子参加一两个培训班学习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 能由家长大包大揽,否则孩子不愿意学,学习效果也不会好。家长可以选择报一两个培训 班,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自己也愿意多学点知识,可分阶段多报几门,但一定要把握分寸, 像这样一下给孩子报 9 个培训班,显然用力过猛了。 9 岁孩子成“最拼小学生”,根还是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家长不愿让自 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寒暑假自然就成了中小学生的第三学期。社会上流传这么一句 话“不怕孩子是学霸,就怕遇到寒暑假”,说的就是家长让孩子在寒暑假报名参加这样那样 的培训班,或接受有偿家教,生怕孩子因为放松而耽误学业,“最拼小学生”李星泽只是千 千万万暑假上培训班学生中的一个而已。 其实,漫长的暑假是小学生最开心的时候,他们终于可以摆脱平时过重的课业负担放 松身心了。为了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约定每 天游玩和学习的时间,保证在开学前完成暑假作业,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诸如志愿 者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如为社区做环保小宣传员、看望孤残儿童等。还可以陪孩子去郊 外游玩,或陪孩子做一次长途旅行等。 不顾孩子的学习兴趣,只为实现家长设定的培养目标的各类培训,最终只会既浪费家 长钱财,又浪费孩子时间,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衷心地奉劝家长,把童年还 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不要让自己这样那样的梦想毁了孩子的童年。 文/维扬书生 9.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人民论坛) 一个“大仰角”拍了不下 10 遍,导演还是不满意。趴在地上的摄影师抱怨:“我趴得 够低了,你还想让我怎么样?”导演拿出工具,在摄影师趴过的地方往下挖了个坑说:“你 的拍摄水平没有问题,只是你刚才趴得还不够低。”最终,摄影师趴在坑里拍出了最佳镜头。 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择高处立”。实际上,如果趴下来,很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 世界。从太空俯瞰,地球晶莹透亮,还裹着一层水蓝色“纱衣”;从海底观察,地球内部存 在水循环和碳循环,既有海水渗入地壳,又有流体从海底溢出。如果说站位够高,有助于把握事物全局,那么趴得够低,常常能够避免被表象所惑,从而发现更多精彩,收获更多 启迪。 历史上,苏轼在湖州“革新除弊,施惠于民”,就得益于同民众站在一起、想到一块儿。 苏轼与种田能手蔡福见面时,蔡福紧张得如坐针毡,苏轼看上去也有些手足无措。蔡福壮 起胆子询问苏轼为何也会如此,苏轼回答:我只懂诗文,见到种田高手怎能不紧张?蔡福 于是放松下来,打开了话匣子。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原来的开头为:“滁州四面皆山也, 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老樵夫听欧阳修诵到此处,说: 太啰嗦了!我砍柴时站在琅琊山南天门看,四周都是山。欧阳修顿悟,于是改为“环滁皆 山也”。越是明白“洼则盈,敝则新”的道理,越容易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苏轼和欧阳修 正是凭这样的涵养修为,成就为名垂青史的大家。 现实中,视角陷阱并不鲜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站位出了问题。一些人居高临下、 唯我独尊,不能放低身架虚心善听,难免“兼听而失”;一些人把看见当看到,盲目自信、 主观臆断,即便到访实地也未必查访实情,难免以偏概全;一些人把相似当相同,生吞活 剥、不加辨析,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李保国教授生前每年深入太行山区 200 多天, 帮助 10 万农民脱贫致富。他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感染了无数人,正在于“从下出发”, 贴着大地飞行。干事创业没有捷径可走,奋力沉潜、卧薪尝胆是应有的状态。今天,无论 在什么样的改革领域,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之间的联系都日渐紧密。既胸有全局又脚踏实 地,我们才能让美好初衷与理想结果相向而行。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摆正心态和位置, 我们看到的将是非同寻常的视角,成就的将是意料之外的自我。 10.“讲究”与“将就”(人民论坛) 廖俊波生活上不讲究,在外出差,常常一碗面条就是午餐,有时叫来快餐,边吃边谈 工作。但他对待工作却从不将就,“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总是以冲刺的姿态干在前、创 一流。“俊才为民屡建功,品正德高志如松”,正是人们对这位“樵夫”的褒奖。 “讲究”与“将就”如同硬币的两面,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状态,也决定着 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成败得失。 著名作家汪曾祺对生活不讲究,一家人住在 50 平方米的两居室里,一间 7 平方米的小屋就是他的卧室兼书房。“白天,把堆在桌上的东西搬到床上,写作。晚上,把堆在床上的 东西搬到桌上,睡觉”。然而,正是在这个比鲁迅的小房“老虎尾巴”还挤的地方,他对创 作从不将就,“语不惊人死不休”,笔下流淌出的汉字之美,让人为之心颤。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生活不讲究,衣食简朴,居所陈旧,习惯于粗茶淡饭。然而,学 术中的吴老却容不得半点将就,始终严谨求实,探索不止,先后取得了“吴示嵌类”“吴公 式”“吴方法”等一系列开创性成果。 生活上不讲究,工作上不将就,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背后,是人生品位、人生格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在生活上过分讲究的人,必然会牵扯精力,耗费心思,导致对工 作马虎将就,难以凝心聚力干事业。恰如鲁迅所言,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工作向高标准看齐,生活向低标准看齐”,这句曾经为人们所熟知的话,在今天仍未 过时。因为其中所蕴含的真谛,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展示了共产党人忧先乐后的情怀, 是人格魅力的象征,有凝聚人心的力量。然而,在新的考验面前,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 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从焦裕禄、 谷文昌到廖俊波、黄大发,一代代共产党人都是这么做的,也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敬重。 刘亚楼将军曾说:“我最厌恶那种房子越住越宽敞,汽车越坐越讲究,家具越换越漂 亮,心思不用在工作上,而是专门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这种在生活上很在乎的 作风要不得!”时下,党政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拒腐蚀、永不沾的好 传统不能丢,在“享受待遇上打转的庸俗作风”不能沾,工作和生活的摆位不能颠倒。个 人生活不讲究,干事创业不将就,将心思与精力用在事业上,用在为人民谋福祉上,一辈 子坚守初心,一辈子艰苦奋斗,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追求。 “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既是历史的镜鉴,也是现实的印证。我们党反“四 风”,其中一条就是反对享乐主义。只有摈弃享乐主义,坚持与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过、 一块干,不比待遇比工作,不比享受比贡献,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服务百姓,才能像黄 大年那样“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