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速递:今天全国哀悼! 天安门广场下半旗! 这些知识高中生一定要知道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速递:今天全国哀悼! 天安门广场下半旗! 这些知识高中生一定要知道    今早(4 月 4 日),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后举行下半旗仪式,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深切哀悼。 截至目前,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半旗 50 次以上,其中 30 余次系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下半旗,17 次 为外国政治人物下半旗,1 次为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遇难记者,另外 3 次则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 曲泥石流的全国哀悼日。 关于下半旗,我们需要知道哪些知识?《国旗法》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为谁下半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 会主席;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四)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依照本条第 一款(三)(四)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定。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 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因此,《国旗法》的规定只明确了在任的国家领导人逝世时应下半旗。对于已卸任的国家领导人, 是否下半旗要由国务院另行决定。 如何下半旗? 下半旗,并不是将国旗降至旗杆的一半处,也不是直接把国旗升至旗杆的一半处。那么,如何下 半旗呢? 《国旗法》规定,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 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 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志哀”还是“致哀”? 从文字意义上看,“致”是送达的含义,“致哀”就是用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人某事的哀意, 传达的对象是确定的。而“志”是铭记、铭刻的含义,“志哀”就是以某种方式或活动来哀悼,哀悼对 象不确定,比“致哀”要严重,比如:下半旗志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致哀”是专指个别的某一次的哀悼行为,“志哀”则是集体的大型的表示 哀悼的方式。 下半旗的源起 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志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哀 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 1612 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 船长不幸逝世。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 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 的船长。到 17 世纪下半叶,这种志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 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 400 年的历史。 己亥岁末,庚子年初,荆楚大疫, 染者数万,八方驰援, 封城数地,设隘郡县,商业不彰, 众愕然,皆闭户,举国防。 1 月 25 日,大年初一,武汉还悬挂着精美的迎新春饰品,但街头已空无一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刚过去的冬天, 在每个中国人心上留下重重一笔。 以往,与“武汉”一起出现的, 是壮阔的长江, 是绚烂的樱花,是美味的热干面, 和车水马龙的街道 …… 而一切在这个冬天发生巨变, 那时候尚未命名的“新冠病毒” 悄然袭击了武汉,湖北,乃至中国。 81620,76571,3322, 这是属于这个“严冬”的“烙印”。 截至 4 月 2 日 24 时,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81620 例,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76571 例, 累计死亡病例 3322 例。 3322, 于历史洪荒, 或许只是一个“数字”, 但只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才知道, 这里的每一个数字, 都曾是这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名字。 为了改造病房觉都不敢睡的刘智明, 婚礼被永久推迟的彭银华, 永远定格在 29 岁的夏思思…… 还有王兵、冯效林、江学庆、 李文亮、张抗美、肖俊、 吴涌、柳帆、黄文军、 梅仲明、廖建军……他们或许就曾出现在你我的生活中, 也许是有些唠叨的医生, 也许是秉公执法的民警, 也许是和善的社区干部, 亦或只是一名普通的武汉市民, 他们甚至并不能引起他人注意, 但也是他们, 面对疫魔,不曾后退半分, 坚定地与武汉并肩作战。 而与他们共同战斗在一起的, 还有亿万中国人民, 和这个拼尽全力保护自己国民的国家。 1 月 23 日,武汉封城, 一座拥有千万人口, 被誉为“九省通衢”的城市, 一夜“停摆”, 壮士断腕,史无前例。 1 月 23 日, 武汉决定建设火神山医院。 1 月 25 日, 武汉决定建设雷神山医院。 2 月 3 日, 武汉决定建设“方舱医院”。 “中国速度”震惊世人的背后, 其实是国家对生命的珍视和敬重。图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1 月 24 日,一纸军令, 3 架军用飞机降落在武汉机场, 3 支医疗队,450 人, 解放军铸成守护武汉的第一道钢铁防御。 1 月下旬起,白衣执甲, 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逆行出征, “责无旁贷”成为他们共同的请战语。 截至 3 月 8 日, 共有 346 支医疗队,4.26 万人援鄂。 3 月 10 日,方舱医院“关门大吉”。 曾经最先开舱的武昌方舱医院, 成为最后一家休舱的方舱医院, 这或许是许多武汉人此生, 最愉快也最不舍的“告别”。 3 月 18 日 0 时至 24 时, 武汉首次实现“双零”—— 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疑似病例均为零。 3 月 25 日,湖北解封。 4 月 8 日,武汉也将重启。 曙光已现,胜利将至, 回首再看这场“战疫”的每一步, 无不惊心动魄。 冬去春来,荆楚重生,人们渐渐走出疾病的阴霾, 却有人,永远留在了这个冬日。 2020 年 4 月 4 日,清明节, 10:00-10:03, 这 3 分钟, 献给每一位牺牲在一线的英雄。 我们不会忘记逝者离去的痛楚, 也将牢牢铭记生者奋战的坚毅。 每一个英雄的名字, 每一段英雄的故事, 都将永远留在荆楚大地上, 也将永远刻在每个国人的心里。 今日, 送别留在这个“冬天”的人们, 欢迎重生于这个“冬天”的荆楚!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