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0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通过"内容升格"
升格作文·内容升格法
(一)评分标准
“内容充实”是基础等级中又一个重要评价标准,相应地也有四个等级:
一等:“内容充实”,要求文中材料充分、典型,符合题意要求,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
二等:“内容较充实”,要求文中材料基本充足,基本符合题意要求,能表现文章中心;
三等:“内容单薄”,所选材料只部分符合题意要求和表现文章中心,其他材料则偏离题意和文章
中心;
四等:则是“缺少材料”,或所用材料脱离题意和文章中心。
(二)分析
“内容充实”是对文章材料的要求,也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表现在议论文中就是要旁征博
引,论据典故真实,能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为中心论点服务;表现在记叙文和散文中就是要有曲
折动人的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要能用精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有丰富思想的艺术画面。
近两年,高考作文评分在“内容充实”这一点上还强调考生多关注当今社会,多引用鲜活的作文
材料,并将其作为优秀作文的必备条件。
(三)内容升格的主要类型
1.选用材料求实效
具体方法:材料的实效首先表现为构思时选择材料,要力求准确、真实、典型、充分、鲜活。典
型表现为材料真实,有感染力和代表性,能有效地表现作文的中心。鲜活的材料表现为不陈旧,作文
“不靠死人吃饭”(即写作中只用名“死人”的例子,甚至永远是几个固定的名“死人”),而是让材料
充满时代感,融入考生自己的真实感受。
其次表现为使用材料时也要追求实效,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粗则细之
常见错误: 事例论据过于粗疏,内容空洞,简而不明,难以证明论点。
升格要领:细化空洞的、干瘪的、缺乏表现力的材料,使之丰富起来,饱满起来。请看下面习作
片段的修改。原文: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
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都犯过很大的错误。这就说明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择友的时
候,不应过分求全责备。
改稿: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伟人的牛顿,晚年
埋头编写神学题材著作,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一事无成;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晚
年思想保守,坚持输直流电,反对输交流电,结果一败涂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
致力于统一场的工作,犯了形而上的错误,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因
此,那种要求十全十美、过于求全责备的择友方法,是不正确的。
评议:原稿写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所犯的错误,没有作必要的
交代,语言粗疏,论据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因此,论点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撑。修改稿交代了三位科
学家在晚年时期的错误,读者对“人无完人”的观点就信服了,从而由“人无完人”的观点推出“择
友不宜过于求全责备”的观点,也就更具有说服力了。
1.2 繁则简之
常见错误:所列事例记叙得非常详细,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读者看后一头雾
水,不能有效论证论点。
升格要领:简化累赘多余的、次要的、不能表现主旨或缺乏表现力的记叙成分,使繁杂的材料变
得精干、简明扼要。下面是一个议论段前后修改的对比。
原文:
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良
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
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
据 5 月 27 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 月 17 日 18 时 15 分,河南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在什
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综合大楼废墟下,经过 70 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营救出一
名被困 124 小时的 31 岁茶楼女工卞刚芬。
一个半小时后,与记者同驻某师师部的武汉一家报纸的摄影记者气冲冲地说:“简直太乱了,
我都被推倒在地了,有的记者真是太过分了!”通过他的描述得知,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
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眼
睛蒙的布太薄,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
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
现场有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这两名记者都是特大灾难报道的“老手”,经历过印度
洋海啸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他们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
那不是抢新闻的时候。”试问这些记者们,心中的良知哪里去了?
改稿:
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良
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
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
汶川大地震,当救援人员在一座大楼废墟下,艰难救出一名被困 124 小时的茶楼女工卞刚芬
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
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照相机的强光对伤者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现场医护人
员也很不满。
一心想拍到独特的有价值的照片,这无可厚非,但“抢新闻”重于“抢生命”,缺乏了悲悯之
心,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职业的冷漠。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允许丢失心中的良知。
原稿总共不足 600 字,而记者抢新闻的材料竟有 400 多字,显然处置不当,必须大刀阔斧,
加工取舍。文章用记者抢新闻这一特定情景,表现记者缺少悲悯之心,从而突出切莫丢弃心中的良知
的主题。所以可以把次要材料——消息的来源、摄影记者的描述、外国记者的情况统统删去,把救援
的经过压缩,把医务人员的话改叙,保留第一段,其后集中概述抢拍事件即可。
1.3 离则合之
常见错误:材料引述的倾向和指向偏离论点,甚至游离于论点之外。
升格要领: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即分析论点中限定的要素,按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使材
料与论点相吻合。
举例:《压力与奋斗》一文中有一个议论段:
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
可连连败北,以致债台高筑。后来转写小说,便得心应手。他善于寻找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经商
不通转向文坛,扬长避短,从商界的失败者成为大文豪。评价:这则材料虽然讲到巴尔扎克“债台高筑”,有“压力”之意,但材料的侧重点是写巴尔扎克的
“扬长避短”,用来作为论据论证“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这一论点,不典型,不得力,不能有
效地为论点服务。根据文章题目和段中论点,引述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①要有“压力”;②要
有“奋斗”;③经过奋斗后取得成功。
可依照论点改变材料的引述角度: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惨遭失败,负债累累,他遭遇了强大的压力。为了还债,他不得不
夜以继日地发奋写作,用版税来打发债主。终于奇迹般地写出了《人间喜剧》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从
巴尔扎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奋斗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生中,压力是无
法避免的。然而,压力并不是阻力。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它作为人生的催化剂。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没有动力就没有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
2.议论分析不可少
具体方法:在议论类文体中不堆砌事例,在事例前后围绕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
守望(原作)
总有人让我们翘首以待,当我们去寻找时,我们会因害怕看不到希望的身影而黯然神伤,于是
只好默默伫立,将目光传递到远方,即使化作怨石,也心不变。
守望,是对情谊的最大考验。经过守望的情谊才是真正的情谊。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守望者,创造出许
多凄美绝伦的神话。
牛郎织女是相互守望的一对怨侣。苦苦相守,望眼欲穿,等待七夕的鹊桥相会。
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终于在君山上找到了丈夫舜的尸体,情深处,泪洒斑竹,化为两重山,
守护着一代帝王舜的墓地——君山。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焦仲卿和刘兰芝,相守不成便赴死
化作相思鸟。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着远方守望自己的目光,又怎舍得离开?
他们因情谊而守望,因守望而被世人传颂。他们的守望饱含辛酸,又同时拥有着幸福。一个人
若能牵挂着几个人,同时又被这几个人牵挂,那他就永远不会孤单。若能做到“情通四海,心系天下”,
愿意为天下的苍生赴险,那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守望者。
我们每次上路前,也应该感谢一下那些孜孜不倦的守望者,是他们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懂得
为天下守望一生。
原文评价:原文首段导引太平常,应该形象导入,引出中心论点。其次原文把三则材料放在一起笼统分析,有堆砌素材之嫌,应对每一则材料进行简洁的分析。最后,文章未展开论述便草草收场,显得
仓促,缺少回环曲折之致。拟将原文修改如下:
守望(改作)
天山的雪莲,以千年的深情凝望着蓝天白云;蓬莱的青峰,以永恒的姿势聆听着碧海涛声;栖
霞的丹枫,以含情脉脉的目光翘首企盼着归巢的鸟鹊。总有人让我们翘首以待,当我们去寻找时,我
们会因害怕看不到希望的身影而黯然神伤,于是只好默默伫立,将目光传递到远方,即使化作怨石,
也心不变。
也许世界上本就充满守望的目光,也许守望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目光。
守望,是对情谊的最大考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时间守望的情谊才是真正的情
谊。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守望者,创造了许多凄美绝伦的神话。
牛郎织女是相互守望的一对怨侣。苦苦相守,望眼欲穿,等待七夕的鹊桥相会。因为守望,他
们拥有了比云霞更灿烂的美丽。
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终于在君山上找到了丈夫舜的尸体,情深处,泪洒斑竹,化为两重山,
守护着一代帝王舜的墓地——君山。因为守望,爱情超越了时空而显得更加崇高。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焦仲卿和刘兰芝,相守不成便赴死
化作相思鸟。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着远方守望自己的目光,又怎舍得离开?于是,在比翼鸟
的鸣叫声中,世界便多了一缕温馨。
他们因情谊而守望,因守望而被世人传颂。他们的守望饱含辛酸,又同时拥有着幸福。一个人
若能牵挂着几个人,同时又被这几个人牵挂,那他永远不会孤单。若能做到“情通四海,心系天下”,
愿意为天下的苍生着想,那他无疑就是一个伟大的守望者。王顺有、黄伯荣守望着祖国和人民,他们
不就是神州大地上最动人的守望者吗?
当人生失意时,我们是否能感受到远方那些支持和鼓励的目光?或是父母的,或是朋友的,或
是二者兼而有之的。我们每次上路前,也应该感谢一下那些孜孜不倦的守望者,是他们给了我们前进
的动力,同时也让我们懂得守望天下苍生。有了守望,幽暗的小径上便会投来希望的曙光,生活中的
雨雪便不会再寒冷。
3.叙述描写要具体
具体方法:叙述具体表现为在叙述类文体中,不仅有较为生动的情节,还要注重细节描写,塑造较为丰满的人物形象,做到真情感人。主要方法有:
3.1 化虚为实
具体方法:把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某种特征状态等“写”(用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出来,而不是“说”(用
概念化的词语“贴标签”)出来,这就是“化虚为实”!比方说:遇到一个拥挤的场面。一般的表达是:
“挤极了”、“挤得要命”、“特挤”,稍微好一点的说“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其实还不够,不妨
描绘出一个形象来,让别人看,别人看完了,让别人得出这个“挤”的结论。如下面的文字:
范例:
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
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
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
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
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没有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
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
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
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评议:文段中没有一个“挤”字,也没有人说“挤”,但却让人觉得“挤”得不得了!
3.2 化平为奇
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人、事、物、景,若能化平淡为神奇,就能使文章引人注目得高分。“奇”
的含义有二:
第一,避免平铺直叙。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波澜起伏才吸引人。
第二,使结尾逆转,出人意料。别让人一看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动笔前要做通盘考虑,要
用哪些材料、什么材料放在最后让人感到意外。教材中《项链》、《我的叔叔于勒》、《警察与赞美诗》
等都是值得揣摩借鉴的优秀作品。
3.3 化情为物
具体方法:记叙文以情感人。这个“情”怎样才能感人?许多同学习惯的做法是议论跟抒情相结合。
比如文章写到一定的地方要表达对妈妈的爱:“妈妈我爱你,一千倍一万倍地爱你,假如有下辈子的
话,我还做你的儿子(女儿)。”这种写法未尝不可,但在文中只能是点睛之笔,不宜多用,更多的时候,需要把真情融入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如下面的例子:
范例:
爸爸,春天又到了!窗外那片竹,那样挺拔,那样秀颀,那样生机盎然。六年来,黄昏走来又
走去,可我只能看到那片竹……
爸爸,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初春时还飘着零落的雪花,当冻土还未化尽时,您带回来
了几株瘦竹,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虽无生气,却有壮实的根。您种下了绿的希望,给我留下了窗
外那片竹。就在当年暮春,你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爸爸,那片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活得很旺盛,我整个的思念都系在了那片竹上,在那里,可以
拾起您遗落的脚印,可以掬起您爽朗的笑声。
夏天裹着燥热姗姗走来,昏黄的夕照中,我倚窗凝望那疲惫的竹,连日暴晒,叶面上蒙着厚厚
的灰尘,叶片向下耷拉着,竹干微微倾斜,竹林似乎疏朗了许多,显得那样疲惫不堪。爸爸,这神情
多像您!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
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就这样,您还忙着为那片竹浇水!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涌动着阵阵酸
楚。我觉得您很可怜,也恨自己无能。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使您幸福。而今,我这唯一的心愿
也未曾兑现,您就走了,永远地走了!窗外的那片竹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哀思有多深!
评议:写竹实际上也是写爸爸。作者把对爸爸的思念之情融在对竹的描写上,这就是化情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