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在我的书橱里添了本新书——《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这是青年作家师北宸的著作,是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12月出版的。前段时间,师北宸的父亲师重先先生赠送了一本给我。一盏照亮人们前行的明灯(读后感)我和师北宸没有会过面。但我知道他是一位80后,是桂东人,在异地考的大学,学的是理科。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家喻户晓。师北宸也学鲁迅的样子,来了一个弃理从文,写字玩弄起写作的苦差事来。十余年的奋斗,成为了长江商学院品牌顾问,凤凰网科技频道前主编,《纽约时报》中文版专栏作家。他创办的“师北宸写作训练营”,付费写作课学员超过了6万名。一盏照亮人们前行的明灯(读后感)这,让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起来,青年师北宸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我没有问他的父亲。前段时间,我窝居在家里,捧读起他的书来。《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一书近100个写作真实案列,分五章,第一章: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学会写作;第二章:写作,高质量社交的利器;第三章:用一支笔,把自己“卖”出去;第四章:笔是你的利刃,纸是你的战袍;第五章:写作:打造个人品牌的武器。每一章都有好几篇文章。读着,读着,不难发现,是写作,让师北宸获得了事业的成功。《让写作成为自我精进的武器》这部书,是一部鼓舞人励志写作的书籍。这,为当下职场上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交流不善,沟通不力的人提供了良策秘方,让内向的人也能通过写作获得高质量社交。虽说该书的文学味少,但“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要想学会游泳,最好的办法是跳入水中游几圈。写作也一样,学习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善于写作的人不会被时代忽略。”“在信息洪流里,让写作帮自己喊出声来。”这是师北宸书中的文字。这部书告诉人们,当下社会,是一个全民写作的年代,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写作。写作是一种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写作,可以提高影响力,广结人缘,拓展人脉,改变人的命运。师北宸这本书告诉人们,“酒好也怕巷子深。”人也如同商品一样,是要推销的。如何推销呢?师北宸说,人可以通过文字媒体,把自己“卖”出去。这样一来,别人就会因为你的写作或者说文字而主动找上门来,从而改变你的被动地位,你就有了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师北宸在书中讲述了他是如何爱上写作的。他说:“2007年,他正在读大三,当时竞选社团会长,社团的指导老师希望他能交出一份让他满意的工作总结,以此来证明他的能力。”老师的要求,对于他来说犯难了——他学的是理科,毫无写作经验。一个工作总结,他差点放弃了竞选社团会长的机会。后来,他静下心思来想了想,工作总结写作贯穿整个人生,逃避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他一边思考一边敲着键盘,几番修改之后,他将这份工作总结交了上去,最后他如愿当上了会长。一份工作总结,实现了他自己的愿望。一份工作总结,点燃了师北宸写作的火花。从此,他对写作重视起来,并且刻意地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大学没有毕业,他就关注互联网。毕业之后,师北宸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在译言网上翻译《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英国金融时报》、《彭博商业周刊》等国际知名媒体的科技文章,翻译了 100 多篇。2011年初,师北宸对互联网和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他毅然辞掉了工作,他花了两年时间来读书写作。第一年他完全不工作,一心一意读书、写作。第二年虽然工作,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与写作。他通过系统性地阅读,把读到的东西再写出来。他一周写一篇书评或读书笔记,投稿到报纸上。师北宸的科技写作,陆续在报纸副刊发表,引起了网易科技主编的关注,并邀请他前来当主编和开设专栏。这让他无不兴奋,他失眠了——他成为了当时凤凰科技最年轻的主编,他在科技专栏上发表的稿费从100元一篇猛涨到了1000元一篇。为了写好一篇1000字的科技专栏文章,他宵衣旰食地投入阅读的时间超过了40小时。师北宸以桂东大山里的人的倔劲和霸蛮肯干的精神,用短短几年时间就达到了大多数人很难达到的高度,成为了纽约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等知名媒体平台的特约专栏作家。师北宸讲述的是他走过的人生历程,说的句句是心语,流露出的是一片真情。一盏照亮人们前行的明灯(读后感)我是一个喜欢驱文遣字的写作人,联想到写作,师北宸书中的许多观念我认同:“写作这件事情,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尤其当你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经历后去写作,反而能写得更好。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有积累,而生活阅历就是最好的积累”“写作,可以是把读到的东西再写出来,可以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情的倾发,刻骨铭心的记忆……”“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写作被退稿或被人批评那是人之常情的事。”师北宸在写作,在教育工作上取得了成功。我想,如果他不弃工从文,沿着他自己的理工专业干下去,那么,就少了一个作家,多了一个科技理工专家。这,应验了一句老话:“是金子放到哪都发光。”我真心祝愿他选择的路越走越宽,他兴办的写作训练营,越办越兴旺,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去写作,去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真诚希望他能写出更多对大家有帮助的著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