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素养提升:美文选粹五篇
目录:
1、 读柳永
2、 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
3、 这一站到那一站
4、 无所谓输在起跑线,而在乎孩子是否一直奔跑!
5、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读柳永
寄语:
飞黄腾达、平步青云是多少人的梦想,名落孙山、寒酸落魄让多少人沉沦。挫折可以打垮一个人,
也可以造就一个人。苏轼被贬谪,于是有了流传千古的《赤壁赋》;唐寅从未考中功名,却成为一代书
画名士。柳永,落榜没有击倒他,他只将“钦定落榜”拿来自嘲。越过山重水复,自有柳暗花明,柳
永半生流落市井瓦肆,但在后人心中他不愧为“白衣卿相”。
我们惊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体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
感动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缱绻。我们一同来品味一下韵味悠长的诗句背后作者柳永的
波折人生。
披文入情
读柳永
“读”的是柳词,更是柳永的精神世界。
①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
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
成事的道理。
“并不大的人物”“身不由己的经历”“歪打正着的成就”,几个词牢牢抓住读者。
②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确切的生卒年月。那年到闽北去,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但一川绿风,山水寂寂,
没有一点音讯。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 30 岁时便告别家乡,到京城求功名去了。柳永像封建时代的
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一世谁不想让
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接着写柳永是“不大的人物”,寻常人物、寻常思维而已。
③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多元化成就,可
以当企业家,当作家,当歌星、球星,当富翁,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
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
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
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
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
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写封建时代文人道路选择普遍无奈的特性,突出柳永的人生道路在普遍性当中有特殊性。
④柳永大约在公元 101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
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就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
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 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
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⑤他说我考不上官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有才,也一样被社会承认,我就是一个没有穿官服的官。
要那些虚名有什么用,还不如把它换来吃酒唱歌。这本是一个在背处发的小牢骚,但是他也没有想一
想你怎么敢用你最拿手的歌词来发牢骚呢,他这时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歌词的分量。它那美丽的词句和
优美的音律已经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覆盖了所有的官家的和民间的歌舞晚会,“凡有井水处都唱柳词”。
这使我想起“文化革命”中大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被打成“黑帮”,被逼写检查。但是他写出去的检查大
字报,总是浆糊未干就被人偷去,这检查总是交代不了。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
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被通过了,
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
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详写柳永仕途遇阻的个中缘由,字里行间写出柳永的辛酸。
⑥终日出入歌馆妓楼,交了许多歌妓朋友,许多歌妓因他的词而走红。她们真诚地爱护他,给他
吃,给他住,还给他发稿费。你想他一介穷书生流落京城有什么生活来源?只有卖词为生。这种生活
的压力,生活的体味,还有皇家的冷淡,倒使他一心去从事民间创作。他是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
这种扎根坊间的创作生活一直持续了 17 年,直到他终于在 47 岁那年才算通过考试,得了一个小官。
歌馆妓楼是什么地方啊,是提供享乐,制造消沉,拉你堕落,教你挥霍,引人轻浮,教人浪荡的地方。
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消魂烁骨,化作一团烂泥。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
这里派上了用场。(几个短句写出环境的特殊性,在这样的环境中柳永没有被削魂烁骨,实为难能可
贵。)成语言:脱颖而出。锥子装在衣袋里总要露出尖来。宋仁宗嫌柳永这把锥子不好,“啪”的一声
从皇宫大殿上扔到了市井底层,不想俗衣破袍仍然裹不住他闪亮的锥尖,这真应了柳永自己的那句话: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寒酸的衣服裹着闪光的才华。有才还得有志,多少人进了红粉堆里也就
把才沤了粪。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
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
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
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
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
有才有志有成就,市民文化巨人应运而生。
⑦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
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官词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
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
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超声波探测,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
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
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比如这首已传唱 900 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
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
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盛赞柳永对词的贡献。
⑧一读到这些句子,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
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现在你对着这词,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这种功夫,
古今词坛能有几人。
九寨沟之美美不胜收,柳永词之美俯拾皆是。
⑨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身
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
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
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
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
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
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命运弄人,但人亦可拨弄命运。
⑩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
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
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
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
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
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
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
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
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创造
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
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
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
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
这四次共取士 916 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
柳永的后世留名与当年成功人士的湮没形成鲜明对比,启示读者思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启示
人们要辩证地看待逆境。
⑪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
分。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
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与秦皇汉武并提,可见柳永的成就与地位。卒章显志,总括由柳永得到的启示,语言整齐、节奏
铿锵。
作者:梁衡
文章珠玑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
拨着算珠的手。
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
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
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
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
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
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
思考探究
1.文章开头说读柳永读出了“做人成事的道理”。结合全文简述,作者读出了哪些“做人成事的道
理”。
2.文中第⑩段对黄山松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结合文意谈谈其有何作用。
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
寄语:
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冲他笑,他冲你笑;人生是一串由无数苦难组成的念珠,豁达乐观的人拨动
它时会苦中寻乐,苦中有乐。天空不是每天都灿烂,生活也不是每天都精彩,但向日葵依然会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如期绽放。我们没办法选择出生,没办法逃避压力,没办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
好的心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凡事往好处想,我们终将跨越人生的障碍,活出大气饱满的境界来。
披文入情
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
①减少压力,简称“减压”。
②压力的敌对头,是好玩,什么东西都把它变成好玩,压力自然减少。
“好玩”就是应对“压力”时的心态,深入浅出地教给我们生存的法则。
③说得容易,你说:做起来难。
④这话也对,但是如果不做,永远没有改变。我不知道说过多少次:做,机会是五十对五十;不
做,等于零。
⑤比方说看到一个漂亮的女人,你和她谈话,她可能不睬你,50%失败;或者她答应了你一句,
成功机会也是 50%。眼巴巴地看她走过,一句话也不敢讲,那永远只是走过,你咒骂自己三千回,也
没用。好,开始做吧。
举例论证怎样把“压力”变得“好玩”,即怎样得到好心态。
⑥从何做起呢?
⑦我们一生之中,经过无数的风波,起起伏伏,但现在还不是好好地活着吗?昨日的压力,已是
今天的笑话了。
⑧举例来说,我们担忧暑假家庭作业没有做好,死了,死了,一定给老师骂死。好,骂了几句,
没有死。
⑨我们担忧考试不合格,死了,死了,一定给家长骂死。好,骂了几句,也没死。
⑩初恋时,非对方不娶不嫁,但有多少个人成功呢?爱得要死要活,失败之后,现在又还不是好
端端地活着吗?现在想起来不是好笑吗?
⑪出来到社会上做事,一时疏忽,做错了,死了,死了,一定会被炒鱿鱼。忽然,柳暗花明又一
村,上司根本忘记有这么一回事儿,或者轻轻讲了几句算了,当时的压力,不是多余的吗?
⑫那么多的风浪都经过。目前谈起来,还摇摇头,说一句:“当时真傻。”
⑬好了,既然知道当时傻,那为什么不现在学精一点?目前所受压力,也一定会过的。
⑭“人,只要生存下去,总会过的。”你也开始明白地向自己说:过了就变成好笑。⑮好,等以后再笑,不如马上笑。
⑯想那么多干什么?忘了它吧。
“我们担忧暑假家庭作业没有作好……想那么多干什么?忘了它吧。”这部分举例论证人生不同阶
段的压力都在担忧发愁的生活中一个个结束,担忧发愁不仅显得多余,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所以,
当处其中时我们要学会从容乐观,不要杞人忧天;当置身事外时我们要学会忘记,其实忘记就是好心
态,也是处事哲学。
⑰不过,一般人还没学到家。说忘,哪里那么容易?回头一转,那恐怖的压力又来干扰你。
⑱我们最好能够用幻想的手把一切烦恼事搓成一团,扔进一个保险箱里面去。锁一锁,再把锁匙
丢到海里,看着它沉下去。
⑲但是,但是,又回来了。
⑳今早被人家偷荷包,扒掉 3000 块,拼命想忘,但一下子那不愉快的感觉又回来了。昨夜被人遗
弃,拼命想忘,但那痛苦还是缠绕着你。
㉑过,一定会过,你开始那么想,你开始去做,机会是五十对五十。记得吗?
㉒佛学所说:“境由心生。”
㉓一切,都是你想出来的。你想好,就好;想坏,就坏。不相信吗,多举一个例。
㉔八号风球台风,一个人在街上走,忽然间从天上掉下一块瓦片,打中前额,流血了。
㉕啊!我为什么那么背?为什么这块瓦片不掉在别人头上,偏偏是打中了我?我真是倒霉!这是
一种想法。
㉖八号风球台风,另一个人在街上走,忽然间从天上掉下同一块瓦片,同样打中了前额,同样流
血了。
㉗啊!我真幸运!要是这块瓦略为偏差,打中了脑中央,我不是死定了吗?啊!我真幸运!这也
是一种想法。
㉘要选哪一个,不必我告诉你,你也应该知道。
㉙这是阿 Q 精神!你说,自己骗自己。
㉚阿 Q 精神有什么不好?阿 Q 精神万岁!往好处想,人生观会变豁达,别给鲁迅骗去。鲁迅满肚
子牢骚,别听他的,听了之后就会变得和他一样愤世嫉俗,钻牛角尖去了。
举例论证烦恼压力会接踵而至,甚至时常缠绕你,让你摆脱不了它。这里用台风刮起的瓦片砸到
人头的不同心理反应,在对比中论证了好心态会让你赢得人生的灿烂,会让你变得开心。㉛生老病死,为必经过程。
㉜然知道有这么四件事,还不快点去玩?
㉝玩,不需要有什么条件,看蚂蚁搬家也可以看个老半天。养条便宜金鱼、种盆不值钱的花,都
可以玩个够。
㉞虽说生命是脆弱的,但一个长者曾经告诉我,他被日本人关在牢里,整整 8 天,不给饭吃不给
水喝,也没死掉。看周围,活到七八十岁的人渐多,要是你是例外,那也就认命吧。自己是少数的分
子之一。要有我们这种人,大多数的别人才会活老一点。不如这么去想。
㉟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是年轻人的愚蠢,我们哪会有那么多空闲去记愁?记点开心的吧。
㊱为了避免成为不幸的少数,那么珍惜每一刻应得的享受,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它。有了万一,
也已够本。
文章从减压—要好玩—要善忘—要阿 Q—要会玩—要开心等方面来写,思路清晰,在论述中强调
了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的观点。
作者:蔡澜
文章珠玑
境由心生。
压力的敌对头,是好玩,什么东西都把它变成好玩,压力自然减少。
我们最好能够用幻想的手把一切烦恼事搓成一团,扔进一个保险箱里面去。锁一锁,再把锁匙丢
到海里,看着它沉下去。
一切,都是你想出来的。你想好,就好;想坏,就坏。
思考探究
1.如何理解“我们最好能够用幻想的手把一切烦恼事搓成一团,扔进一个保险箱里面去。锁一锁,
再把锁匙丢到海里,看着它沉下去”这句话?
2.本文是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便会豁达”的观点的?
人生,一场单程的旅途
寄语:人生如乘车,从这一站到那一站,没有返程。旅途中,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大大小小的
事。人们向着共同的终点站——死亡,走走停停,看风景,也揽镜自照,做事情,也不断思考。得到,
拥有,失去,舍弃……有没有值得坚守的永恒?时间、空间的流动、转换大多由不得你,唯有你的本
心可自守。本心在哪?是什么?是赤子般的纤尘不染,还是阳光似的热烈、温暖?是青春的激昂,中
年的深沉,还是老者的恬淡?是佛家的空净,道家的无为,还是儒家的悲悯和济世?
从这一站到那一站,时光的逆旅中,且行且思。
披文入情
这一站到那一站
①最近在搬家,这已经是住在台北的第十次搬家了。每次搬家就像在乱阵中要杀出重围一样,弄
得筋疲力竭,好不容易出得重围,回头一看则已尸横遍野,而杀出重围也不是真的解脱,是进入一个
新的围城清理战场了。
搬家,劳累、混乱。以惨烈的突围战作比,生动可感。
②搬家,真是人生里无可如何的事,在清理杂物时总是面临舍与不舍、丢或不丢的困境,尤其是
很多跟随自己许多年的书,今生可能再也不会翻阅;很多信件是少年时代保存至今,却已是时光流转,
情境不再;许多从创刊号保留的杂志,早已是尘灰满布,永远不会去看了;还有一大堆旧笔记、旧剪
贴、旧资料、旧卡片,以及一些写了一半不可能完成的稿件……每打开一个柜子,都是许多次的彷徨、
犹豫、反复再三。
对于杂物,在舍与不舍之间,彷徨、犹豫、反复再三。断舍离,是人生的困境。
③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不可能再用的东西舍弃,光是纸类就有二百多公斤,卖给收旧货的人,
一公斤一元,合起来正是买一本新书的钱。
④还舍弃一些旧家具,送给需要的朋友。
大量不可能再用的纸类,只能换回一本书,尽管其承载着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东西。家具,似乎有
了新的归宿。
⑤由于想到人生里没有多少次像搬家,可以让我们痛快的舍弃,使我丢掉了许多从前十分钟爱的
东西,都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一些成长的纪念。拢拢总总,舍掉的东西恐怕有一部货车那么多。
搬家,让人不得不痛快地舍弃。议论,小结以上四段。
⑥即使是这样,这次搬家还是动用了四部货车才连载完毕,使我想起从前刚到台北,行李加起来只有一只旅行袋,后来搬家,是一个旅行袋加一个帆布袋,学校毕业时搬家竟动用了一部小发财车。
当时已觉得是颇大的背负。
过渡段。承接上文的最近一次搬家,开启下文对青春往事的追忆。
⑦幸好去服了兵役,第二次回台北,又是一只旅行袋,然后路愈走愈远,背的东西也日渐增加,
虽然经常搬迁、舍弃,增加的东西却总是快过丢的速度,有时想起一只旅行袋走天下的年轻时的身影,
心中不免感慨,那时身无长物,只有满腔的热血和志气,每天清晨在旅行途中的窗口看见朝日初升,
总觉得自己像那一轮太阳。现在放眼四顾,周围堆满了东西,自己青年时代的热血与斗志是不是还在
呢?
作者的思考:外物与心性,是什么关系?设问。
⑧在时光的变迁中,有些事物在增长,有些东西在消失,最可担忧的恐怕是青春不再吧!许多事
物我们可以决定取舍,唯有青春不行,不管用什么方法,它都是自顾自行走。
时光一去不返,青春不会再来,不由人取舍。
⑨记得十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住在屏东市一家长满臭虫的旅店,为了想看内埔乡清晨稻田的
日出,凌晨四点就从旅店出发,赶到内埔乡天色还是昏暗的,我就躺在田埂边的草地等候,没想竟昏
沉沉地睡去了,醒来的时候日头已近中天。
插叙,回忆看稻田日出的经历。
⑩我捶胸顿足,想起走了一个小时的夜路,难过得眼泪差一点落了下来。正在这时,我看到田中
的秧苗反映阳光,田地因干旱而显出的裂纹,连绵到天去。有非常之美,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象,立即
转悲为喜,感觉到如果能不执着,心境就会美好得多。
心理变化:为错过愧悔——放下执念,转悲为喜。
⑪那时一位农夫走来,好意地请我喝水,当他知道我来看日出的美景时,抬头望着天空出神地说:
“如果能下雨,就比日出更美了。”我问他下雨有什么美?他说:“这里闹干旱已经两个月了,没有下
过一滴雨,日出有什么好呢?”我听了一惊,非常惭愧,以一种悔罪的心情看着天空的烈日,很能感
受到农夫的忧伤。
情节再转,农夫的忧伤又引起“我”的惊异和惭愧。
⑫后来,我和农夫一起向天空祈求下雨,深切地知觉到:离开了真实的生活,世间一切的美都会
显得虚幻不实。
议论,小结以上四段。深入生活,使认识再次提升,精神得以成长。⑬假若知道有阳光或者没有阳光,人都能观照的角度,就知道了舍与不舍,都是在一念之间。
多一种角度,较全面、辩证地看问题,有助于理性地取舍。
⑭不只是搬家,每个人新的一天,都是从这一站到那一站,在流动与迁徙之中,只在不忘失自我,
保有热血与志气,到哪里不都是一样的吗?
照应开头的话题“搬家”,强调在生命的历程中守住本心最重要。文章主旨段。
⑮我们现在搬家还能自己做主,到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身体的搬家,如果不及早准备,步步为营
地向光明与良善前进,到时候措手不及,作不了主,很可能就会再度走进迷茫的世界,忘记自己的来
处了。
再次呼应开头,升华文章主旨。
在今生的精神旅行中,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牢牢把握人生方向,踏踏实实努力,把日常言行举
止当作追求光明与善良的功课,时时处处认认真真地擦拭心灵,修养美德,当到达生命的终点时,即
使不能彻悟,也会如溪流般澄澈。
作者:林清玄
文章珠玑
我们现在搬家还能自己做主,到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身体的搬家,如果不及早准备,步步为营地
向光明与良善前进,到时候措手不及,作不了主,很可能就会再度走进迷茫的世界,忘记自己的来处
了。
思考探究
1.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标题的丰富意蕴。
2.试析插叙部分的作用。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寄语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的期望,可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很多时候开始跑在前
面的人,终点未必也会领先。在人生这场长长的赛程中,我们需要在行囊中加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
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唯有如此,才能跑得更远,不输在终点。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绝望长着手指,但它只能抓住死去的蝴蝶”,学生时代成绩优秀固然好,如果不够优秀,也请记住:只要心存希望,努力践行,你的未来就不是梦!余生很长,努力是活着最
好的状态。
披文入情
无所谓输在起跑线,而在乎孩子是否一直奔跑!
本文为林清玄在杭州天长小学的演讲稿,后加的题目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演讲的主题。
①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 60 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超过 60 分,很
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
哥哥姐姐的“奇怪”也是读者的好奇,开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
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
前两段以自己的经历引入演讲话题——可能一个契机,孩子就会开始努力。
③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
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 7 名到第 17 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
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
④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拿到第 7 名到 17 名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孩子
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 17 名里面吧。为什么提到第 17 名呢?那是我自己成功的秘密——小
时候我们那班只有 17 个人。
最后一句看似调侃,其实想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最后一名的人生也有机会逆袭。
⑤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吃的是饺子,我很开心。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
泪都掉下来了。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我教书 50 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证,你将来一定
会成功。”哇!我更感动了,眼泪掉在饺子上。从来没人了解我,用生命向我保证。过了两个星期,我
的希望破灭了,因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吃饺子。他对每个同学都用生命保证过。
演讲稿情节也有波澜,老师的保证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虽然当时识破了真相,但多年之后依然
念念不忘。
⑥考大学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大学录取分数是 361,我考
361.5,回到家我用红纸写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题名”贴在大门上。上了大学,我琢磨起谁是考 361 分
的幸运儿。一番调查后,我发现是张毅。后来他成为“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世界五百强企业。
复读生成为散文大师,最后一名逆袭成为五百强企业的老板,这两个事例告诉我们:起点重要,但持续的努力更重要。
⑦所以说,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
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
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
如果我们现在不够优秀,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而不是停止成长。
⑧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的小孩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样的样子,这是个
大问题。
这一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指出教育存在的弊端;引出下文,给出教育孩子的建议:要根据孩
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要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
⑨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
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
⑩我算是唤醒了内心种子的人,从小学三年级就立志做作家,小学开始每天写 500 字,中学写 1000
字,高中写 2000 字,大学写 3000 字,我一直坚持下来,现在已经出了 131 本书。
我们可以暂时不优秀,但不可以没目标,不努力。
⑪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学习,孩子更应该掌握这几方面的能力:
⑫面对挫折的能力。除了读书,劳动也能锻炼这个能力。
⑬爱的能力。我学生做过个实验,回家抱自己爱的人,100 斤都抱得起来还转一圈,抱 100 斤石
头肯定不行。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对人生。
⑭认识生命多元价值的能力。台湾有个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因为要鉴定凤梨的甜分,每
个凤梨敲 3 下,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学生很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三
下鉴定凤梨甜度的机器,后来得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孩子不一定要成绩好,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
⑮拓展视野的能力。现在很多孩子去国外念书,家长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世界观。这是好想法。认
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如果我们没有经济实力走出去了解世界,读书是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⑯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内向封闭的孩子。
有个男孩喜欢一个女生,想约她,结果靠近女生就紧张,脸通红地吓跑了。
⑰我经常教大家一个“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们
都是人”,看见位高权重的人不敢说话也念“我们都是人”。这样克服内心紧张,我们才不惧于表达自己。
除了学习能力,还需要培养孩子多种其他的能力。⑫-⑰段作者采用并举的形式,给出教育孩子的
方向。
⑱我大儿子上大学的时候,我送了他一个锦囊,里面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
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远大的理想给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坚强的意志助我们跨过路上的坑坑洼洼;谦逊的态度让我们
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温柔的气质让我们可以好好地和这个世界相处。这是林清玄送给儿子的话,我们
读来也受益。
——选自林清玄在杭州天长小学的演讲稿,有删改
作者:林清玄
文章珠玑
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
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对人生。
认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
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思考探究
1.作为一篇优秀的演讲稿,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至少概括出两条,并结合文章分析。
2.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谈到送给儿子的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联系实际
谈一谈你对这四句话的理解。
托尔斯泰:忘记自己爱别人
寄语:
作家余秋雨曾说:“阅读最大的理由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
份平庸的困扰。”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书里有各种知识、有人生智慧,更主要的是书中有高尚灵魂的
引领,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个高尚影响另一个高尚。文学的功能便是以各种方式教育人,教育的目的亦是以德树人。请静下来读读这篇文章吧,让我
们跟随一个大师去拜谒另一个大师,在“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去向托翁高贵的灵魂致敬!因
为那明媚的阳光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纯粹的光彩!
披文入情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富有诗意的文题,让读者的心跟着明媚起来,能不吸引读者吗?
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
到俄罗斯一周了,走到哪里都是蔚蓝的天空和鲜亮的阳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阳光又有雨,当是感
受俄罗斯大地自然天象变幻的一个难得的完满。
交代天气特点,一名旅者不因天气不好而懊恼,反而觉得“完满”,起笔新颖,别具一格。
②冒雨去图拉,拜谒托尔斯泰。(交代行踪与目的,引出游记散文的写作对象——托翁。)车经过
图拉城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
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
故居了。
照应标题,原来题目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庄园的名字,有恍然大悟之感,心情明媚。
③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
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泰的居室和写作间。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
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
间长满杂草,俨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
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泼势。(“泼姿”一词有摹形绘色之效,活泼生动,妙!)
此段写托翁庄园故居的环境,成排稠密的树林,茂盛自由的花草,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氛围。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
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
突写一棵枯死的大树,引发读者疑问:为什么?
⑤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
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以作者的切身感受,写看到这棵枯死的树前后两种不同的心境,再次吸引读者:一棵死树何来震
撼?
⑥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
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
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
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
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
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交代内心被震撼的原因: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竟然愿意帮扶救助遭遇困境的贫苦人!穷人贫民的
一系列动词,三个“然后”让人感受到那些排队的穷苦人得到帮助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⑧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
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
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
托翁去了。
在议论抒情中感慨树何以枯死,树为托翁所感竟跟随而去,托翁因救助贫民而精神永存!
⑨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
(“竟然”“而且”再次写作者内心的震撼!)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
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
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歪了已
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腻歪”“背离”“转向”三个动词使一
个追求平等的高尚灵魂跃然纸上了 。)
由最初的惊讶到赞美再到由衷的敬意,托翁的形象在读者面前真实而高大起来!
⑩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
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泰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
第十三卷作品。
细写朋友对皮靴的态度和评价,侧面突出托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⑪这是俄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⑫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作者的幸运更是读者的幸运,跟随作者的行踪,我们同样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⑬雨在我专注于黄色小楼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照片一页手稿的时候,完全结束了。头顶是
一片蓝色的天空和自在悬浮着的又白又亮的云。林子顶梢墨绿的叶子也清亮柔媚起来。阳光从枝叶的
空隙投到林子里的硬质土路上,洒在小小的聚蓄着雨水的坑洼里,更显一种明媚。
照应开头,雨过天晴,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情感:因托翁阳光明媚的精神而明媚,更是对托翁
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陈忠实
文章珠玑
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
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
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
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歪了已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
种背离,一种转向。
思考探究
1.文中第⑤段说“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请分析作者内心
震撼的原因。
2.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