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映潮讲语文》系列文章有感 下乡知青,非科班出身,种过地养过鸡,先教英语、音乐、甚至物理,后改行教语文。后来做教研员,50岁后又上讲台。数十年读书,卡片堆积如山;几万里送教,高足蔚然成林……论文成体系,篇篇显真知;课堂有特色,节节展风采!名师余映潮,大器晚成;板块教学论,一鸣惊人!——这是我初读《余映潮讲语文》,了解他大致“语文人生”后的感慨。 余老师的理论自成一家,实践独具特色。他被视为“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代表。下面从理念、操作、效果三方面谈一下自己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的认识和学习心得。 理念:追求创意,崇尚美感;形式简约,内容厚实;训练语言,启迪思维;引导活动,注重积累。 余老师的每一份教案都有自己的独特创意,都是用教材教,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另外还要追求板块之间的统一协调,做到板块名称的生动、准确并保持基本的对仗。如《七颗钻石》的板块安排: 让我们来到演播厅。 让我们畅游智慧泉。 让我们进入创作室。 再如《我愿意是激流》的教学构想: 美美地听 美美地读 美美地品 美美地说 从这个构想上来看,形式的确简约,但活动充分,听读品说逐层推进,内容厚实。 余老师的教学中常见有这样的说话兼写作练习。如要求学生用“从(情节、人物……)看,这一部分写了……”这个句式说话。用“本文妙在……”的句式说话。这样的形式简单易行,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碰撞交流。 课堂活跃是余老师的一大亮点。其原因之一就是指导活动,注重积累。如《狼》一课所设计的赛读环节。环节如下: 1.三分钟自由朗读,要求不漏字,不加字,不倒字。 2.四分钟竞读比赛。或分组,或对手赛,要求读得顺畅,读出叙、议的层次。 3.三分钟演读比赛。要求读出情景,读出故事的气氛。 大家看,这个读至少得十分钟,要求上由低到高,全员参与,气氛活跃,对学生熟悉课文,积累背诵的帮助很大。 理念正确新颖固然重要,而操作性够不够强才是决定一种理论能走多远的金标准。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恰恰胜在操作性强上。 “板块式模式”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板块式教学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要因课文的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思路。 如《紫藤萝瀑布》是精短的散文。可对其设计“整体感知一一整体理解一一整体赏析”的教学思路。《桃花源记》是奇美的文言散文,可设计“景美一一人美一一人情美一一故事美”的教学思路。《春》是优美细腻的散文,可设计“理解一篇一一突破一点一一记诵一段”的设计思路。 第二是可尝试对一篇课文设计几种不同的思路。 如《生物入侵者》的一课多案。 方案一: 组合要言一一提取全文信息 理由论说一一理解说明顺序 再下定义一一明确事物特征 欣赏发现一一品味语言特色 方案二: 课堂活动一整体感受课文,积累课中语汇 课堂活动二实践阅读方法,认识说明对象。 课堂活动三品味课文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方案三: 积累一组具有特色的词语 实践一种提取信息的方法 了解一点表达效果的知识 因为教师对课文做了符合自己理解的处理,对教学环节做了精心而有序的设计,所以备课是创造性的劳动,自然劳神费力,但一旦完成便了然于心,轻车熟路,便于操作。 板块式教学一经推出即广受好评,其特点或者说优点主要是: 1.课堂流程表现为清晰的“一步一步向前走”的状态。如常见的“读——品——悟”三板块设计。 2.一个板块解决一个问题,或训练一种能力,每个板块相当于一节“小课”或“微课”,老师要精雕细刻,细细打磨。 3.板块与板块间分工不同,必然为学生留下充分活动的空间,这就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方面有所提升。 4.板块之间相互协调、补充,能使课堂疏密相间,动静相衬,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 掩卷沉思,感奋异常!嚼得了菜根,百事可为!守得住寂寞,终成巨擘!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余映潮先生的经历、成就就是这些纸上道理的现实范例,鲜活注解!不管我们是几零后,无论我们聪明与否,余映潮老师的传奇语文人生都在启示我们: 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奋斗,现在开始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