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有温暖的教育》带来的温暖 一个人的认知有四种状态: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这是认知的四种状态,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而我,自认为没有自以为是,对未知深感敬畏。参加工作半年,遇见了很多的问题,迷茫又自卑,想要丰富自己的认知。前面还有那么多的不知道,《做有温暖的教育》这本书,就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未知,带来了温暖。让我感受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走过的路,前辈们自然是走过的;我所遇见的,前辈们自然是遇见过的。 01 原文:教育就是育人。到底是做“十八岁的教育”,还是做“八十岁的教育”? ......我的教育情怀和理想让我选择了为孩子的八十岁服务的教育,也就是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来思考、践行教育。 学生吵,我也躁,有时候恨不得以暴制暴,让他们学学书本上的知识对付一下考试算了。但是冷静下来,还是一点一点地授之于渔,各方各面。是我修行还不够,面对问题不够冷静和理性。看,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思考过了,而且方华前辈选择了后者,践行了后者。我,我们应该顺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前进啊。 02 原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平衡。 让我想到吉姆·崔利斯说的那句:“所有孩子出生时都是平等的,但是在他们进入幼儿园时进入小学以后,就变得不平等了。差异的原因在于:有些父母是在尽力培养他们,而有些父母是在看着他们长大。仅此而已。”有点伤感。好像,也有希望。 03 原文:我深信教育只能给人以启迪,而不能让每个人都成功,但它会像种子一样埋在人的心里,等到温度、湿度、养分等条件都适宜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段文字的前面论述了很多,终于出场了这句话。这句话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写得真好。有时候我也会想,读书真的会改变命运吗,那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走上了人生巅峰呢;读书如果没有用,那为什么有的人真的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一出生带来的人生轨迹呢。方华前辈的信仰也让我通透了一点,原来是这样。所以说,这才是教育的魅力啊。 04 原文:教育的功德是小路上的杂草,就该让它肆意生长,只要它不影响行人走路;教育的功德是小桥头的灌木丛,就该让它自由生长,只要它不影响行走和桥梁安全;教育的功德是门前小院留一块能长出小草的泥地,门前屋后留一些能积蓄雨水的小坑;教育的功德是村头还有百年香樟,村边还有高低不平的坡地;教育的功德是考虑自己舒服的同时,也想想身边的“朋友”和未来的需求与可能;教育的功德是让孩子经历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成长中的失败、悲伤、无奈与担忧,成长中的骄傲、自豪、痛快与希望,因为这是真实的成长、自然的成长、自我的成长。只有实现“让孩子成长”这样的功德,教育的功劳才是真正的功劳。因为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孩子阶段性成长的需要(包括考试、升学的实际需要),也要关注孩子成年后组建家庭、进人社会的需要。当前路面需要浇灌混凝土的,还是要浇,但不必全部浇灌上,可以留些小草、小花、小树。总之,不要为了眼前的便捷而毁掉所有看似没用的东西。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看过一副漫画。大意就是“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都是原创,可是,总有人活着活着就变成了盗版。”那时候学校对我们的要求甚为严格,用方华前辈的话说,那就是把我们的小草、小花、小树都摧毁。可是,我还是没有弄明白,高中还是只要单纯的学习,还是要一点鲜活?或许,要因人而异?或许,根本就没有唯一答案。 05 原文:对“不合格者”,教育是要有底线的,这是教育的“德”。 我承认,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震惊了。很庆幸,我读到了这一句。班上存在着闻名遐迩的四大天王(这是之前的老师告诉我的)。这半年来,四大天王也没有摆出很出格的天王架子,但确实很扎心。好吧,算他们运气好,让我遇见了这本书这句话。 06 原文:他们说,大家都想来看我,只是觉得自己做得不成功,不好意思。这句话让我久久不敢面对自己,我已经记不清20多年前到底给学生灌输了什么样的成人、成才、成功的观念,让他们对我有这样的感觉。师生原本应该亦师亦友,学生对老师应该既尊敬又感觉亲近,而非感到内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与成就。 我也很想联系我的小学老师,一直都很感谢他。但是因为种种顾虑,一直没有联系。 07 原文: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成绩不一定好,课后认真自学的学生成绩一定好。 刚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真心认同这个观点。 08 原文:即使孩子在学校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在社会上也可能打拼出一片天地。 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听说,当年班里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现在已经奔驰宝马的开着了。反观当年我们这些痴傻地学习的同学,反而是一穷二白。 09 原文:松绑是为了激活更多的教育活力 看着那些神出鬼没的各种表格各种任务,我只想弱弱地问一下,什么时候松绑啊 10 原文:去推一堵坚固的墙,或许我们永远推不倒这堵墙,但我们却在一次又一次推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 这大概就是走出舒适区带来的磨练和果实。 书中涉及的教育让我好生羡慕,好生向往。 此时此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愿会现 2020年2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买到纸质版的书,只得其电子版。 不动笔墨不读书,遂摘录如下句子: 使本地全体师生能攘外安内,进退自如。攘外,即拓宽走出去的渠道,使师生们敢于走出去;安内,即修炼自己的内功,壮大自己的精神品格。这样就能养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教学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学生喜欢老师开始。 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学生喜欢学校开始。 教育就应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导向,顺势而为,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有不同的景色,明白完成今天的选择后还要接受未来的结果,明白要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教育的价值是让每个受教育者寻找和发现更好的“我”,是为他们寻找和发现更好的“我”提供帮助和平台。 我认为成功和成功人士,无非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能自食其力,对父母、对儿女承担起责任;二是遵纪守法,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三是能让亲友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叫成功,就是成功人士。 我们相信路很远,但只要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一些,离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不同层次的老师心态不一样。心态不一样的老师有着不同的行动和思维,而不同的行动和思维又造就出不一样的老师。 培训的目的是给想改变自己的人一次反思和修正的机会。 我们可以不成为优秀的“他”,但不可以不变成优秀的自已 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建立互学、互帮、互促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出学习要求。 有闹未必真互动 不需要整齐的掌声和笔直的坐姿 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早和多”就是对孩子的优质教育。其实,孩子在形、色、远、近、语言、数字等方面都有“最佳发展区”,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多优同样,不是好的、有用的东西都必须学,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不-一样。 造成掠夺式教育的根源是把教育当成渡船,坐船人想又快又省事地到达“成功”的彼岸,而开船人则希望降低成本、增加利益。掠夺式教育普遍存在,人人都十分痛恨,但又不知不觉陷人其中。面对现状,大多数人除了指责与抱怨外,没有多少办法,只能挣扎着生存。其实,只要坐船人别太着急,少些攀比,多给自己准备几个上岸的码头,最终人就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彼岸;开船人则要做到不超载、不抢道、不超速,无论客人远近,都不拒载。走自己的航道,拉自己的“客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不要求“乘客”都到同一个“码头”,这样,教育就不会有这么多“掠夺”,就能回归平静,真正帮助他人。 爱是教育的起点,慢是教育的规律,欲是教育的条件。教育者只有拥有爱才会有育人之心。教育只有慢下来,对人才会有真正的帮助。教育只有点燃孩子心中对未知的欲望,才会真正有效。 管理过度而教育不足——李希贵校长 教育需要管理,但管理是为了教育。 每一分都有同样的价值,其价值在于学生为此努力过、迷茫过、高兴过。愿我们能平等地尊重每一分。 “家长与学校在孩子教育上如同开--家股份公司,家长是公司的董事长、终生持股人,学校是公司的CE0、阶段持股人,他们是合伙人。”这是我们对家校关系的定位。学校与家长只有像合伙人一样,才会有你我同心、同力、同向的合作。 其中最让人闹心的是每年暑假老师招考进城,偏远地方的调往次偏远的地方,次偏远地方的去了城市近郊,城市好似一块万能磁铁,把一切都吸纳进去。每次人事变动都是一次波动。“留不下人,留住心”,这是弋阳县另一所偏远的中学——烈桥中学的钟高峰校长常说和常做的。他说:“别人有难处,要走,是留不住的,不如让别人高高兴兴地走,这样也让人家心里舒服一点儿。正是他这种“不顾学校发展”(有人向我反映时说的)的做法,导致了些“奇怪”的现象出现一学校强烈要求外调的人少了,有人愿意分进去或调进去了,外界对学校的评价和认可度高了,学生外流的现象少了,甚至还有学生“回流倒灌”的现象。 要给予乡村教育更多关爱,应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教育认识与现状的研究;其次,要综合考量对乡村教育的投人,而且投入要有持续性,不能靠单一资金支持;再次,乡村教育要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相结合;最后,乡村教育更应关注乡村教师发展和乡村学校内涵建设。 乡村教育如同默默生长在路边、河边的小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如今,我们发现了这些小草,就不能再让它们孤独,要共同行动起来关爱它们,温暖它们,让它们生长得更好。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与我们在一起。 能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老师是好老师 教育是一杯茶。刚冲泡的一杯茶,远远看去冒着丝丝热气,走近闻到阵阵清香,但始终不端起茶杯,这如同社会对教育的认识。端起茶杯,既闻到清香,又感到茶热,但并未张口喝一口茶,这如同有些政府部门对教育的认识。双手捧起茶杯,吹开茶叶和飘香的雾气,轻轻地抿了一口,这如同学校对教育的认识。茶凉了,人渴了,大口地去喝茶,这如同家长和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只有茶杯,从放茶叶、洗茶、泡茶到品尝茶香、茶味,以及茶热、茶温、茶凉、茶冷的全过程,都体验到,这如同学生对教育的体会。可又有谁听过茶杯说茶呢? 学习是一种生活状态。年轻人应该怎么样学习? 随性、随真、随缘 只要拿起书,就是成功。 乡村新教师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要解决他们的困难,还需要从制度、待遇、环境几个方面来思考。如果大家持有这样的观念——拥有乡村新教师就拥有乡村教育的新希望,那么乡村新教师的困难就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