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我读完了《静悄悄的革命》这里有前沿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互动观;这里有根植于教室的课堂革命、教学革命、课程革命、学校革命。变革从思想开始。倾听的教室。教学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从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师”转向“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或“润泽的教室”。在这里大家心安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每个孩子即便拿不出自己的意见也能体会到大家的尊重和承认。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不加反思的语言表达总显的肤浅和苍白。而通过倾听,通过对教师,对其它同学发言而总结反思出内心被唤醒的东西再被转换成自己的言语,这才是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经过“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而产生出来的,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要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关键是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产生共鸣。也许这对于本节课并无帮助,但却能保持孩子学习的成就感,愉悦感,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主轴,学习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教师能做的就是要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教室里就是要构筑这样一种关系: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教师是这种关系的构建者,引导者。这种关系下学生的学习将实现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即教学的中心。教师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收获有展示有共享有欣赏的学习,实现学习由个体出发,经由同伴的合作又返回到个体的学习。“允许课堂中的异响”我们已经习惯了按教师自己的思路来听学生的意见,然而一旦“异响”被忽略,我们很可能扼杀了即将燃起的学习热情,也就破坏了交往的可能。所以,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