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情况视察报告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年6月中旬,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在县政府分管领导的陪同下,通过实地查看文化企事业单位、听取相关方面情况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县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发展文化事业的部署和要求,高度重视、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全县文化风尚健康向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得到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时代风尚。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泛开展“奋力争先晋位”、“抢抓机遇谋发展”等主题大讨论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平安县城,以及学习吕国友、刘修斌、赵树新等先进人物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激发了全县广大干群自觉发扬“佛坪精神”、保持“县小不失志、人少不示弱”的昂扬斗志,为培育特色产业、建设人均强县、构建和谐佛坪、打造熊猫家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得到保障。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和广电基础设施建设,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工会、妇联、共青团和“夕阳红”艺术团、摄影协会、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等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组织依托文化中心、标准化体育运动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达到每村每月一场。各种形式健康向上文化活动的开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极大地丰富和满足。 (三)地方特色文化日渐兴起。“茱萸花海踏春游”、“秦岭清凉帐篷节”、“大熊猫旅游节”和“秦岭音乐节”活动中地方特色文化不断得到挖掘整理,为旅游产业发展加油助力;由本土作家著作的旅游散文集《佛坪等你来》编辑出版,其中《药子梁“羚牛村”》在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为推进“旅游强县”战略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引导作用;县文化馆主编的《绿野报》定期刊发,为展示本土文艺作品提供了有利平台;积极申报“非遗”项目6个,“非遗”保护工作在体制上取得突破,推动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四)文化市场发展健康有序。通过各方努力,银川东方运输设备公司、西安德明文化传媒公司、凯信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陕西广电网络集团等一批文化经营企业相继来佛签约投资,为我县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文化市场稽查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与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经营管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措施;定期组织经营业主学习培训,在全县所有网吧安装了“净网先锋”和身份证识别软件管理系统。全县文化市场发展呈现出健康向上、管理有序、运行平稳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我县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镇和部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抓文化事业力度不够,有的镇把文化站改作他用,文化专干兼职较多;对文化产业发展意识淡薄,缺乏全局性规划和开拓性思维。 (二)公共文化产品和阵地与服务相对薄弱。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覆盖面有限;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未能普遍开展;文化精品创作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民间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掘、保护和利用;县、镇、村文化阵地宣传、教育、辅导、娱乐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事业历史欠账较大,县级“两馆”和广电节目采、编、播等方面设施陈旧落后,文化活动经费缺乏,严重制约了全县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文化人才严重匮乏。全县没有专业文艺组织,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文广从业人员中,专业院校毕业的基本没有,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难。 (五)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个别音像和图书内容有待严查,禁止租售;有的网吧经营业主违反规定接纳学生上网游戏、聊天,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对策建议 根据我县文化事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正确规划,不断提高文化建设工作地位。由于我县建县时间短,历史不是太厚重,建议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在大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战略目标进程中,找准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合理规划,研究制定出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佛坪文化的潜在优势和特色变为现实优势。同时,引导各镇、各部门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像重视经济工作那样重视文化,像重视提高经济硬实力那样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得力的措施,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 (二)整合资源,大力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立文联、作协等组织,加强和丰富文艺、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创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作计划和评比奖惩机制,扩大和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积极性,推出一批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重视文化继承和创新,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精品演艺节目和特色文化品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防止和杜绝公共文化设施闲置现象,用足用好现有的文化设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创新形式,逐步建立文化投入的长效机制。建议政府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项目争跑和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和改善硬件设施建设,保障全县文化活动正常开展;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引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长效机制。 (四)强基固本,不断加强文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政府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组建一支专门的文艺演出队伍;积极扶持已成立的公益性文化组织,引导热心文化事业的群众组建民间文化艺术团体,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公共文化、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基层文化、广播电视人才队伍建设,在解决专业人才需求上大力支持,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熟练、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五)强化监管,推动文化市场和谐健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用足用好政策,精心策划包装一批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宣传推介、招商引资,为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行业行为,重点抓好网吧治理和查堵非法出版物工作,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