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 :
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由于年龄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多组织活动,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学具准备:三本课外书、4张动物卡片、每个学生一张有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练习纸、每小组一盒有3种味道的饼干 、一张大的统计图(集体完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做个调查,你们在老师手里有的课外书里想看哪本书?
生:童话书、漫画书、科技书、。
师:你们叽叽喳喳地说,我都听不清楚了,该怎么办才能知道喜欢每种书的人数呢?
生:数出喜欢每种课外书的人数来比较……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
学生讨论,引出课题
开始提出:“同学们,你们想看哪本书?分别有多少人喜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吧?我们 以前统计过几种大家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师逐个板贴:小猫、小乌龟、小狗、小兔)。
出示例题图:这是二(4)班同学的统计情况,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现在老师想了解这4种小动物中,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我们可以怎样做?
1、统计时,我们要记录数据,记录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
下面就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谁想到黑板上来记录?请其他同学在书本上记录。
汇报交流:
你们统计的结果与黑板上同学的一样吗?
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统计的,结果是多少。
我们一起把统计结果填写在统计表中吧!(教师出示统计表,生说,师板书)
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能给大家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
引导学生说说记录的方法,认识条形统计图的一格表示2个单位数。
学生交流自己准备采用的记录方法。
学生按要求开始活动。
学生汇报自己的统计方法和结果。
学生根据记录结果说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一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决。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统计出来,加深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体现统计方式的开放性。
通过观察统计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小结:当统计比较多的数字时,我们可以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数或更多的单位数,这样更方便记录和观察。
三、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春节快到了,某食品商店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味道的饼干,老板请我们班同学先试一试,再统计一下喜欢的情况,大家愿意吗?请拿着饼干的同学把饼干准备好,大家用30 秒的时间把5个味道都吃一吃。
开火车汇报、整理、共同完成统计图。
师:根据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话想对商店的老板说吗?
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看看课本;谈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自由说。
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