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余数,理解余数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等分和包含)。 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平均分物并能用除法算式熟练计算。学会确定有余数的除法中商与余数的名数。 基本思想:经历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从中感悟出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等分和包含),渗透对比的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分草莓,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更好的理解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积累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能目标:(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结合教材中例1的分草莓,帮助学生发现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理解余数的含义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看,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你们想参加这个活动吗? 齐读要求:用11根小棒摆出下面的图形各能摆几个?小组合作,摆一摆。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 三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 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为什么剩下的不一样呢?这些剩下的数在数学上怎样表示呢?学完这节课的知识你就可以解决了。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情景导入:小白兔买了一些草莓,请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吃,你能帮它吗? (2)出示: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学生前面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教师:摆完了吗?(生:摆完了) 对,正好摆完。 教师: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教师: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我们一起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能够加强记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草莓学具来摆一摆。同桌合作。 学生汇报: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不能 教师:为什么? 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在数学上规定这样表示(板书如下) 7÷2=3(盘)……1(个)(为了分清商和余数,我们在商和余数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表示剩余。 ) 读作: 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强调单位名称的不同)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表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 现在我们就能解决刚开始这个问题,剩下的部分在数学上如何表示? 2(个)……3(根) 3(个)……2(根) 2(个)……1(根) (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今天我们摆了两次草莓,观察一下这两次摆草莓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把这样还有剩余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思考: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部分。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1 2、做一做2 讲述“余数的来历”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