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教材分析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数量不同,引起认知冲突,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在厘米和米的安排上,有许多活动使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及用途。3.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讲述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一厘米和一米的长度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2.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一:会在生活中找出1米和1厘米的事物任务二:会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 任务三:能用手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复习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厘米)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一量?①用刻度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宽约是几厘米,桌子的长、宽约是几厘米。②量一量黑板的长是多少。(找两名同学测量)(2)导入课题刚才,这两名同学测量了黑板的长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这样量太麻烦了)对!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来量(出示课题),如测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宽,桌子的高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米的知识。
环节二
【进行新课】认识米(1)谈话:我们通常用“米尺”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出示米尺或米尺图(下面是米尺的缩小图),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2)提问: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你还能在米尺上找出其它的10厘米吗?(3)交流: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看看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高?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4)学生活动:①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卷尺,找出1米的长度。②同桌互相用米尺测量身高。看1米到哪儿。③两臂伸平,同桌互相用米尺测量。看1米到什么地方。④闭上双眼,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长度,睁眼再看一看,手势是否正确。(5)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6)学生活动:两人一组,用准备好的绳子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认识“1米=100厘米”(1)师:请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量一量它是多少厘米。(2)学生活动:测量1米长的绳子有多少厘米。(3)交流汇报。(4)提问: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米和厘米之间是什么关系?(5)小结: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也就是1米等于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环节三
填一填。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4米=( )厘米 300厘米=( )米答案:100 1 400 3用米作单位量(1)出示卷尺和皮尺,告诉学生这是皮尺和卷尺。(2)学生分组活动:用皮尺或卷尺实际测量。①测量教室的长、宽,也可以到室外测量。②测量黑板的长。③测量各人立定跳远的长度。(3)讨论:尺子如果不够长,应该怎么办?学生汇报。(4)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直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尺子不够长,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再用尺子接着量,然后把量的结果加在一起,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所以量的时候一定要几个同学合作,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环节四
【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和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
教学板书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