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套(共70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套(共70页)

ID:103350

大小:1.08 MB

页数:71页

时间:2020-03-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套(共 70 页) 第一课 形的魅力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形的魅力 课 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 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 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 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 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 2.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形的魅力 第 2 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将各种形组合 成一幅美丽的画,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感受不同形组合在一起的美感,培 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形式,将几何 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表现,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过程: 一、启发引导 1、 请全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剪出或画出自己熟知的形状。 2、 启发学生将这些平面的形状进行分类, 3、 并说出自己对这些形状的感受。 几何形:指轮廓线呈现规则的形状。 几何直线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特点:安定而有秩序。 几何曲线形:鸡心形、圆形、椭圆形等。特点:自由、整齐有序。 不规则形:指轮廓线呈现自由形式的形状。 自由直线形:指不安定有动感的形状。 自由曲线形:指优美而自由的各种形状。 二. 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形状。 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是构成 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 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形状组成画面(小组讨论)。 师小结:首先要创造出各种形状(剪出形状)2.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幅画。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 3. 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用各种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或运用装饰像框等方面。 教学反思: 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形体的组合 课 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 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 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是立体的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 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 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三. 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形体的组合 第二课时 教与学的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出示范品实物投影) 提问:这些高楼与上次我们做的高楼有什么不同? 小节:这些高楼要比我们上节课做的高楼复杂的多,大也是我们平时见到 的小盒子作成的。 二、教师与学生同步制作 (1)构思 提问:你都见过哪些漂亮的高楼,谁能具体描述一下? 小结:这些高楼通常比较复杂,形象各异。 提问: 这些高楼漂亮吗?它们是由哪些形状组成? (2) 制作简单形 这些高楼有三角形,有锥形等形体,这些形状都不太好找,这就是学要我 们动手去做。 示范三角形做法和锥形做法。 (3)选形:你手中的小盒子适合做什么样的大房子呢?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加以制作。不能照搬照用。(4)装饰 提问:你想怎样装饰你的大房子? 生:可以用色纸剪出窗框进行粘贴,也可以粘贴各种砖块图案。 三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准备好的包装盒,将几个盒子组合成一幢大房子。 四 小结:(出示泡沫板平地) 看看谁的高楼最先盖起来,谁的高楼最漂亮!教学反思: 第三课 抽象雕塑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抽象雕塑 课 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 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 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 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 (学生讨论)生答:略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 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抽象雕塑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书 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 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点: 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 欣赏抽象雕塑 师问: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 生答:略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 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 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 (学生讨论) 生答:略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 拓展阶段: 1. 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 示范)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 1. 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 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 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 教学延伸与拓展: 思考: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那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厦门市有那 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学反思: 第 4 课 学构图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赏析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法则,发 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 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形式与法规进行构图训练,发展学生的想 象力,创造了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 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验构 图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师:课件、优秀作品、绘画工具等 生:勾线笔、彩色笔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和认识构图的知识,学会利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难点: 如何巧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 引导阶段: 1、 解读课题,认识构图。 思考:什么是构图?小结: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 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这称为构图。那么,如何把物体组织在画面上才会 有美感呢? 2、 拼拼摆摆,探究差异。 (图略)图 1 画面零散有变化, 图 2 画面统一无变化, 图 3 画面统一有变 化。 小结:在组织画面时要遵循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原 则。 二、 发展阶段 1、 欣赏作品,感知理解。 思考:画家是怎样组织画面的?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1) 法国塞尚的《苹果与橙子》(油画) (2) 中国冷军的《桃》(油画) (3) 意大利莫兰迪的《静物》(油画) (4) 中国胡善余的《桃与壶》(油画) 小结: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1) 三角形:稳定感。 (2) 井字形: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 (3) 圆形:饱满有张力。 (4) 十字形:安全、和平、庄严。 (5) S 形:优雅有动感。 2、 课堂实践。提升内化。 作业内容: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为一组静物组织画面。 3、 点评分析,示范矫正。 作业出现的问题:教师点评矫正:(1)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2)齐——调整重心求得变化。 (3)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 (4)板——打破对称求得均衡。 (5)闷——调整大小求得灵动。4、交流评价,分享成果。 评价的标准:是否运用构图的形式与法则组织画面。 三、 拓展阶段 不同构图给人怎样的感受。 四、 课堂小结: 五、 课后反思: 六、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画面效果良好,优秀率百分之九十以上,多数同学对经营构图还是不能够理 解。 教学反思 学生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 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 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第五课 静物写生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静物写生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及重 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 的能 力。体会写生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写生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写生的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用线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生答: 略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 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 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 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 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 上, 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师问:哪一幅好看,为什么?生答:略 3、学生实践:派学生代表(小组组长)选择静物 4、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高、低、大、小 前、后、左、右等(学生讨 论)三. 拓展阶段: 1. 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 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师示范) 3.制作步骤: (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 和宽) (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 学生作业: 1. 作业要求: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 学生练习 3. 教师巡回辅导。 五. 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六. 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静物写生 第二课时:继续进行静物写生,并巩固静物写生知识 第 6 课《喜怒哀乐》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喜怒哀乐》 教学理念: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 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 “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 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 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 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 并唤醒。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 现创作。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本课的学习 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 文关怀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 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准备:师:教具、影象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 生: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⒈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⒉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 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 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⒈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⒉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状在上 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 ⒊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设计意图: 用直观教具能更符合低中年级学生的欣赏兴趣、更易于观察形象特点、更易 于形成情趣性记忆。描述表情的成语交流能使语文与美术学科进行有机溶合、既 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又强化了对表情特征的掌握。 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 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出示课件:人类乱砍 乱伐之后大自然电闪雷鸣、水土流失、进而山洪爆发,揭示大自然的表情。从而 引申表情的丰富内涵。 ⒉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设计意图: 从单纯的人物表情延伸到大自然的表情,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四、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⒈作业要求: ⑴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⑵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 ⑶题目自拟。 ⒉教师引领:时刻用轻松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进 行创作。 五、作品展评,体会成功 ⒈作业展评: ⑴互评⑵自评(说明创意或讲述自编故事)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喜怒哀乐》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 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准备:师:教具、影象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 生: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⒈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⒉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 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 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⒈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⒉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状在上 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 ⒊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设计意图: 用直观教具能更符合低中年级学生的欣赏兴趣、更易于观察形象特点、更易 于形成情趣性记忆。描述表情的成语交流能使语文与美术学科进行有机溶合、既 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又强化了对表情特征的掌握。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 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 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设计意图: 从单纯的人物表情延伸到大自然的表情,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人文关 怀精神。 【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⒈作业要求: ⑴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⑵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 ⑶题目自拟。 ⒉教师引领:时刻用轻松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进 行创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驾驭的造型表现语言,不拘泥于技法尽情创作,从 而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作品展评,体会成功】 ⒈作业展评: ⑴互评⑵自评(说明创意或讲述自编故事)⑶教师讲评 ⒉作业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七课 夸张的脸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 脸谱的变化特点。 2、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 3、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 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毕加索大师的作品,和相关的京剧脸谱的资料,制作课 件供学生欣赏。 学生准备 1、收集身边各种现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现之中,并带好相关的绘画 工具。 教学目标 一、 导入游戏;(形状的改变) 1、 大家已经看到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她呀还会变了!(电脑多媒体课件)如果你在这些(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小按纽上面点击一 下,她就会变成另外一幅模样,你想玩一玩吗?看她是怎么变的? 2、 学生玩游戏,分别点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感受造型的变化。 (两个同学玩) 3、 她什么变了?(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她是怎么变的?(五官 的造型变了) 揭题:变(贴) 二、新授 (一)造型变 (替代) 1、看陈老师又给同学们变了(欣赏) (1)你喜欢这张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趣,用人物来替代的) (2)这张作品你喜欢它的哪儿啊?(眼睛是用人来表示的,鼻子是用温度 计来表示的,头上还有云彩呢) (3) 这张人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仔细观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头 发?他的眼睛?这是什么地方?(用房间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了一张人脸,作者的 想法可真大胆,有创意。) (4)这张作者用什么来拼摆人物的。(用蔬菜来拼摆表示的) 可真是一些有趣的变了形的人物脸部形象。 2、陈老师这儿也有两张变了形的脸型,(贴在黑板上)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 些材料,有谁愿意上来也给大家来拼摆不一样的人物头像吗? 学生拼摆。(你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材料来拼贴,如果没有你想要的物品 或形状,你也可以画一画。) (1)看,他们创作的人物多有新意,真棒!(奖励) (2)如果是你,你会跟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会把它贴在哪儿呢?(同学说 自己的想法)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来人物形象可以变幻无穷。 揭题:变幻无穷 3、引申:(实物投影仪)衣夹子在这儿是 除了 ,a.它还可以联想 到什么,像什么?b.变化角度呢?c.通过添加还可以是什么?d.与其它物品组合?变化他们的位置,方向?它还可以是什么?不同的组合,不一样的添加,不一样 的想象,除了人物头像,他们还可以变出变幻无穷的形象。 (了解脸谱,添加) 1、这是什么呀?京剧脸谱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张,仔细观 察一下,这与我们拼贴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样之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脸部线条很多,曲线,弧线,各式各样的线条组成一些块面来装饰脸部。 板书:线条-----块面 2、看,老师也来模仿脸谱来给我们任务的脸部添加线条,形成块面,使它 更有变化又想给它变一变了!(水彩笔示范)在眼睛、鼻子、嘴的四周添加线条 组成块面。 3、我再给它加个发型就更有趣了。 (二)色彩变: 1、(脸谱)这两张脸谱有什么不同吧?与刚才那一张有什么不同?(多了 色彩)京剧脸谱的色彩大都鲜艳、明快。有了色彩,脸部更加漂亮,可见色彩的 作用不可忽略。 2、看我们同学加上了颜色,作品多么漂亮呀!(欣赏学生作品) (三)正面侧面结合变 1、同学们还想不想看一些形象更加奇特的人,赶快做好思想准备,屏住呼 吸(欣赏照片) a) 奇特在哪儿?学生说 b) 真有点儿像个连体婴儿,一只脑袋下长出两张脸,一个正面,一个侧面。 2、我们有一位大画家,他笔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3、学生讨论,交流,想象,评价夸张的脸。(上面有 ,脸有侧面的, 眼睛是正面的。脸正面侧面相结合。 4、他的作品不仅头像变了,连身体也变形了(怎么变的呢?) (四)表现形式变 1、老师这儿也有一张变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头,铅丝扭的身体的 人物)它的头(生说)是用乒乓球做的;身体很瘦很夸张,用铅丝扭的。 2、看这位同学用什么表现的?3、你们能不能也用身边的物品来表现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三、作业: 1、布置作业: (1)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小组合作),可以 拼贴和画相结合。(课件展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2、评价。 (1)送星星。 (2)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夸张的脸 1.玩泥游戏,导入新课。 (1)教师准备一盆偏湿些的小泥球,椭圆形的纸板。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比赛,看哪组能快速把小泥球压成泥饼,以填满椭圆形纸板为胜。 (2)请同学上台,做快乐的表情,看谁的表情最强烈。导入新课。 2.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张表现 方法。 (1)观察教师演示:微笑表情的人物简笔画,提问:怎样让开心的表情更 显开心? (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请学生 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简笔漫画人物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 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讨论:夸张变形的艺术手 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3.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 (1)轻松一下,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 变化特征。 (2)课件出示:各种表情夸张的人脸。进一步开阔视野,选择自己喜爱的 夸张表情,进行创作。 4.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 实物)。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 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挖等等。 (3)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教师根据简笔画开心的人,用学 生制作的椭圆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头发。 (4)讨论:两块陶土用水衔接会更容易牢固。讨论多种组合泥塑成型方法, 如泥球和泥条组合成眼睛。 (5)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5.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完成创作。 6.展示学生作品,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 7.做一个轻松夸张的表情下课。 教学反思: 第 8 课《神奇的肥皂粉》教学设计 课时:2 课时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 P14——P15 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 生对绘画领域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 饰画。 3.通过尝试体验肥皂粉撒点作画,体验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 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 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准备 8K 素描纸(或白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笔刷、笔 洗肥皂粉等工具。 2.教师准备:课件,示范用具、肥皂粉、8K 素描纸、水粉颜料、调色盘、 笔刷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悬念 1.教师快速用水粉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 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 么? 3.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出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1.教师:像这些运用特殊的材料或者特殊的表现方式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 都具有特殊的肌理效果。比如三年级上册《天然的斑纹》和五年级上册《无笔 画》,就是运用了拓印和对印的方法表现了独特的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 2.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很多自然形成的肌理,例如土地、木材、水波纹、玻 璃等。(课件出示几张自然形成的肌理图) 3.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的肌理效果) 三、制作底版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问:为什么肥皂粉会使画面形成这种斑驳 的肌理效果呢?我们试验一下吧,先来看看彩色底板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彩 色底板制作步骤图) 2、回忆老师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板的步骤 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 问题。  水分控制  色彩浓度的把握 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板。 (1)学生边做边思考:肥皂粉撒在色画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 神奇的效果? (2)小结:干肥皂粉在吸收周边水和色彩时,肥皂粉和水、色彩的多少不一,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聚变,平淡无奇的肥皂粉竟然变成了绘画媒材,是不是非 常神奇呀! 四、创意制作 1.教师展示《用彩色底板剪出的花瓶》、《小松鼠的世界》。 (1)教师:如何把制作好的彩色底板变成一幅有趣的具有肌理效果的抽象 画?请同学们欣赏一组作品,看看作品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的。 (2)《用彩色底板剪出的花瓶》这幅作品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 学生:直接利用制作好的彩色底板剪出花瓶的造型。 (3)《小松鼠的世界》又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呢?(教 师出示制作步骤图。) 2.引导学生欣赏大师作品。了解用抽象艺术形式表现有肌理效果的艺术作品 的方法。(出示临摹的马蒂斯作品和米罗作品) 3.学生根据制作的彩色底板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4 人合作。(第一课时完成 不完,第二课时继续完成。) 五、交流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 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了解一下,小技法的运用,除了肥皂粉外还有那些材料和方法?  蜡笔法  撒盐法  喷水法  刀刮法  对印法  油渍法  吸洗法 七、教师小结 八、板书设计 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 内容 第六课 喜怒哀乐 教 学 课时 总第 9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 重点 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 难点 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 准备 师:教具、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 生: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⒈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⒉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 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很多同学早已按捺 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教师范作 教师范作 学生作品学生作品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1、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2、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 状在上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 3、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 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出示课件: 人类乱砍乱伐之后大自然电闪雷鸣、水土流失、进而山洪爆发,揭示大自 然的表情。2、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四、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1、作业要求: ⑴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 ⑵展开丰富想象,根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 ⑶题目自拟。 2、教师引领:时刻用轻松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鲜明的个性,丰富的 想象力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评,体会成功 板书 设计 第六课 喜怒哀乐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第 7 课 夸张的脸 教 学 课时 总第 10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 像立体造型。 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 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 力。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 重点 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 难点 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教学 准备 (学生)陶泥两块,大小根据条件任意,一块做脸,一块做五官头发。盘 一个,放少量水(沾土衔接之用)。泥刀一把,木板一块(或报纸、布),以 袖套围裙一套。 (教师)陶泥若干,椭圆形纸板(表面打毛)两块,工作服,实物投影仪 等多媒体,课件(漫画、泥塑作品欣赏),阿福、社火等作品若干。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一、玩泥游戏,导入新课。 (1)教师准备一盆偏湿些的小泥球,椭圆形的纸板。让学生分组进 行游戏比赛,看哪组能快速把小泥球压成泥饼,以填满椭圆形纸板为胜。 (2)请同学上台,做快乐的表情,看谁的表情最强烈。导入新课。 二、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 张表现方法。 (1)观察教师演示:微笑表情的人物简笔画,提问:怎样让开心的 表情更显开心? (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 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 (3)欣赏。简笔漫画人物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 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 的更曲。 (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讨论:夸张变形的 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三、感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 (1)轻松一下,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 部形的变化特征。 (2)课件出示:各种表情夸张的人脸。进一步开阔视野,选择自己 喜爱的夸张表情,进行创作。 四、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 本或实物)。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 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 压、挖等等。 (3)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教师根据简笔画开心的人, 用学生制作的椭圆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头发。 (4)讨论:两块陶土用水衔接会更容易牢固。讨论多种组合泥塑成型方法,如泥球和泥条组合成眼睛。 (5)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 化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五、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完成创作。 六、展示学生作品,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 七、做一个轻松夸张的表情下课。 板书 设计 第 7 课 夸张的脸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第 8 课 神奇的肥皂粉 教 学 课时 总第 11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生尝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体验运用小技法所产生的 特殊画面效果。 2、 能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以神秘和新鲜感,学生通过尝试运用小技法,体验小技 法带给画面的美感,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并自由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 感。 教学 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 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 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 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等涂色工具。 教师准备:教师用演示软件,示范用具、肥皂粉、盐等材料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 设置悬念 说明:悬念,是触发学生激情与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置在课头, 目的在于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 的感觉。在老师故弄玄虚的表演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成 了主动的探索者。 1、 教师快速用水彩颜料涂抹在纸上,然后在盒子中故作神秘地拿出 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 2、 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底版,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 是什么? 3、 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4、 出示课题《小技法——神奇的肥皂粉》。 二、欣赏启思 说明:通过欣赏运用各种小技法创作的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运用小 技法在画面中所产生自然美状态,自然似无修饰,变化万千,层次丰富。 体验小技法运用所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 展示用盐、肥皂粉等材料制作出特殊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2、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三、制作底版 说明:教师展示漂亮的彩色底版,可以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帮助学 生更好的把握画面的色彩效果。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谈谈制作彩色底版的注 意点,让学生自主提出运用肥皂粉制作特殊效果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 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彩色底版,复习一些配色知识。  复习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调和色等配色方法。 2、回忆老师之前的演示步骤,说说制作彩色底版的步骤  选择你喜欢的色彩和配色方法,将水彩涂抹在纸上。  在未干时用手指细撒肥皂粉 3、教师组织学生谈谈制作注意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所产生 的一些问题。  水分控制  色彩浓度的把握  肥皂粉的撒法 4、学生尝试制作彩色底版 四、创意制作 说明:可以运用裁剪和添加的方法,请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上 发挥想象,可以根据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出各种想象的形状。或添加亭子、 房屋、车辆、人物等,增加画面意境和透视空间,制作成一幅装饰画。并 为自己的作品添加题目。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享受创 造的乐趣,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 1、 教师展示两幅用彩色底版制作的图案和装饰画。 2、 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彩色底版的特点进行创意制作。 五、交流评价 说明: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教师适当总评。展示评价,在评价中要善于挖掘每幅作品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评价作品时,可 以从创意设计、肥皂粉的运用、色彩搭配,画面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讲述创意。 2、交流互评、自评 3、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了解一下,小技法的运用,除了肥皂粉外还有那些材料和 方法?  蜡笔法  撒盐法  喷水法  刀刮法  对印法  油渍法  吸洗法 板书 设计 第 8 课 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 反思教学 内容 第 9 课 写意蔬果 教 学 课时 总第 12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写意蔬果的笔墨技法及画面构图知识。 2、能熟练的运用金山画王软件并进行创作。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 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画面构图及写意画笔墨韵味知识的学习。 教学 难点 画面的构成性和完整性 教学 准备 笔、墨、水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1、欣赏评述 我们来看看第一个环节的录象(放录象),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 课件欣赏齐白石画的蔬果作品。让学生感受写意花鸟画造型概括、笔墨简 练的艺术特点,学习齐白石作品中善用的大小、颜色、动静对比等构图手 法,为下面学生自主学习做铺垫。 2、自主探究学习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网站资源,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我设计了两个部分一是引导学生上网学习蔬果的构图知识及绘画技 法。这是引导学生上网学习的一段录象。在网站的学习与创作这一栏,有 很多用电脑绘画软件画写意蔬果的步骤图和范例,一目了然,方便学生学 习。(放教学片段)学生网上自学的情况怎样呢?接下来,我用一组范例检 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组范例作品,进一步强调画面的构图及笔墨技 法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3、学生学习体验,自主创作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跃跃欲试用,老师及时提出创作的具体要求,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尝试用金山画王创作一幅有写意风格的蔬果作品。(放录 象片段) 教师巡回辅导,辅导要点: ①、启发学生构思,如何处理画面上蔬果的主次关系和疏密变化。 ②、指导学生用绘画软件表现写意蔬果的笔墨韵味。(如墨的浓淡, 行笔中锋侧锋等变化。) 4、作业展示评价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种作业展示评价的方式。 ①、学生将完成的作品传到专题学习网作业栏,互相学习评价。 在专题学习网我的作品栏,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自我评价作品, 给作品打分,也可以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这一段录象是学生在上传并 评价作品) ②、师生点评部分学生作品。(通过点评,展示优秀的作业供学生学 习同时也找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不足的问题。例如本节课,通过点评,学 生就发现了很多作品的题款写的过大。 ③、汇集学生作品,欣赏交流。(欣赏作品录象片段)我将学生作品 做成 PPt 文档,让学生通过欣赏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的喜悦。 此外,在本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明确指出在电脑上学习国画,只是一种学习了解国画的方式,要真正体验中国画笔墨趣味,还是要拿起毛笔。 板书 设计 第 9 课 写意蔬果 教学 反思 教学 内容 第 10 课 写意动物 教 学 课时 总第 13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初步掌握树熊、猴子(或其他动物)的基本画法。 2、能够体验用水墨形式表现树熊、猴子的过程,掌握初步的水墨技法。 3、培养对走兽动物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大胆表现的行为习惯。 教学 重点 掌握树熊的写意画法。 教学 难点 1、表现动物绒物的特殊技法。 2、用笔、用墨、用水的和谐与统一 教学 准备 笔、墨、水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欣赏方楚雄的《夏日》和《嬉戏》。《夏日》以斗方幅面、满构图 为表现形式。画面画了三只树熊,左边两只稍小的,右边一只稍大的,画 面外围花繁叶茂,表现了树熊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画面色彩对比强烈, 树熊以墨色为主,略染花青;鲜花大红、鲜黄,并以染了花青的叶子衬托。 整个画面生机勃勃,形态生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另一幅以猴子为题 材的《嬉戏》,猴子的形象一正一反、一俯一卧,活灵活现地表达了“嬉 戏”这一题材。猴子的绒手表现笔法细腻,用笔的方向与线条的长短、粗 细、浓淡、疏密富于变化。 二、探讨树熊的画法。教师参考课文中列举的画法步骤,作出说明并 在课堂上演示。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按实际情况加以变通。 三、介绍猴子的画法。有部分学生喜欢画猴子,则重点学习猴子的表 现技法。表现猴子的作品很多,风格差异很大,宜选取大写意的、易于表 现的为好。画家韩美林画的猴子,笔墨简练,装饰味很浓,值得学生学习。 四、学生在堂上临摹或创作树熊、猴子,教师辅导。 五、展示与点评。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评价。 板书 设计 第 10 课 写意动物 教学 反思教学 内容 第 11 课 学画松树 教 学 课时 总第 14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 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 松树。 2、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如何用笔墨表现松树的枝干、 松针等特点,尝试运用笔墨表现松树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3、 学生能够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出的松树的 没。 教学 重点 运用墨色变化、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树皮、枝干形态和松针组合特点。 教学 难点 巧妙的运用墨色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教学 准备 毛笔、调色盘、墨汁等工具。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引导阶段) 树身:画树身首先要建立圆柱体概念,在写意画中圆柱体概念很重要, 概念就是难点,难点既要重视又可以突破,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 可以自由想象。画皮要清楚光源和概念,龙鳞可以画在正中,也可以画在 一边,主要根据光源的变化而确定,也可以不太规则,浓淡结合,鳞与点 墨结合,这样不呆板。 松针:松针的形态有全开,有半开,有小半开,有扇形。可以由内往外画,也可以由外往内画,画一朵松针比较容易,画一组松针就比较 难,初学者注意避免交汇黑点,尽量画得自然一些。 出枝:出枝首先是把握枝条向上长的规律,先向上,即使被大量 的松针压弯下来,它的小枝还是向上翘着的,但是像马尾松可以是下垂的。 松树出枝与画竹出枝是一样的,只是竹子出枝是直线三角,而松树出枝是 带有弧度的三角。 树根:注意不要对称,树根不是向左就是向右长,不要两边变成 等距离,否则画出来的根就很呆板,姿态就不优美。 一、 严谨的教学态度。 龚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 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 课堂结构合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知识性错误,说明龚老师在课 前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哪些 范画更适用于教学,并绘制出许多范画供学生分析,下足了功夫。 二、 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 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改变美术课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1、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固有的知识,龚老师根据教学需要, 绘制更能体现山石技法的范画,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提高视觉感觉能 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时,邀请学生根据自己对技法的理解,也上前 去展现一番,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 氛围,同时在演示过程中,有技法表现方面的失误时也可以及时指出。这样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 1、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 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生回忆并讲盘古开天的故事, 理解国画山石是“天地之骨,流云之根”,从精神领域让学生自主联想, 知道中国画的神韵,意境。 2、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 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引导学 生结合地理知识解释山,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山石的本来面貌延伸到 山石的表现技法“皴法”。 3、学习尽量照顾了学生的志趣,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获得内心的快乐。 在示范时让学生大展身手,使学生的自主表现欲望得到满足。 4、及时展示已经完成的学生作品,促进学生积极完成的兴趣。让学 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大大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能表达自 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而肯 定的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板书 设计 第 11 课 学画松树 教学 反思教学 内容 第 12 课 十二生肖 教 学 课时 总第 15 课时 第 1 课时 学习 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 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练习)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 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练习、接受) 教学 重点 是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教学 难点 是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教学 准备 示范作品,硬底板,铅画纸,色卡纸,小刀,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 学 过 程 修注栏 一、课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二、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三、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 猴、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 四、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 ,欣赏、讲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 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 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 ③粘贴。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 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 时间后,再松手。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 若不够长则应接一段上去。 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 (3)注意的问题。 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 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黑、蓝、红等, 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 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 上一块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 牢固。 五、学生作业。 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用自己的生肖图形,制作一幅纸条生 肖图。 6、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 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好能够凑齐十二只生肖。 同时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 8、组织教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 美化自己的居室。板书 设计 第 12 课 十二生肖 教学 反思 第 12 课《十二生肖》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十二生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彩色、纸剪、刀胶棒 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 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 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 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 2 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 3 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 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 4 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 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 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 课的绘画要领。) 5 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 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的背面,特别 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 1 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 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 用剪刀剪下外形,内轮廓可稍做变化,如团花的剪法 3 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 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五)、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 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 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十二生肖》 第二堂课:改变教法——剪纸真有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 2.学习纸条造型的方法。(练习)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 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练习、接受) 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 造型。 难点是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 课前准备 示范作品,硬底板,铅画纸,色卡纸,小刀,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五年级美术《十二生肖》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提醒:注意小刀、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 2.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3.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如: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 鸡、狗、猪”;今年是猴年,明年就是鸡年;我属猪,我属狗……4.讲授做纸条生肖图形的方法。 (1)出示示范作品 ,欣赏、讲解。 (2)制作一只“老鼠”作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①从书中选一个自己属相或自己喜欢的生肖图,在底板纸上画稿, 最后用肯定的线条将生肖图画准。 ②截取纸条(已让学生事先准备好)。 ③粘贴。先按轮廓线涂上适量的胶水或贴上双面胶;然后将纸条的 断面沿轮廓线细心地粘,要让贴上去的纸条竖立着并不歪斜,等稳定一段时间后, 再松手。如贴上去的纸条长于轮廓线,应将多余的部分纸条剪去,若不够长则应 接一段上去。 粘是制作的关键,要细心。 (3)注意的问题。 ①截取的纸条应直,宽度一样。 ②用白色纸条时,底板应选颜色比较深的卡纸,如:黑、蓝、红等, 以使对比强烈,立体效果好。 ③当生肖纸条图形全部粘住后,在胶水未完全干时,上面可以轻轻放上一块 书写垫板(美术课本也可以),压一段时间,这样帖成的图形平整牢固。 5.学生作业。 从书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或用自己的生肖图形,制作一幅纸条生肖图。 6.学生制作期间,教师作示范并巡回指导。 7.展示学生作品。 选取完成得较好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最好能够凑齐十二只生肖。同时 让学生们进行自我点评。 8.组织教学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再制作几幅生肖图,把它们挂在家里,美化 自己的居室。 教学反思:第 13 课《风筝的魅力》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风筝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风能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风能玩具(或 简易的风筝)。 三、教学难点: 玩具的构思(风筝的做法) 四、教学准备: 风筝欣赏图片数张,风筝的简史介绍,风筝的简单玩法。 五、学具准备: 查找风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风筝的图片,制作风筝的各种纸张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 (三)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风能发 电,风车的利用----) (四)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 风筝简史 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 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 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 史至少有 2000 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 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 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 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 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 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 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 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 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风的魅力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 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 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 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 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五)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 玩法: 中国风筝的玩法: 《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 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 1.斗风筝: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 广东、西藏几处尚存。 2.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 3.“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 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 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 4.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十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 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十分安全。 5.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 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 (六)欣赏风筝的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 (七)引导学生说说人类是怎样利用风能及其原理为人类造福。(风能发电 机、滑翔机、降落伞…… (八)引导学生在了解生活中风能运用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交流自己对 风能纸玩具的设想……(纸蜻蜓、风车、飞机……) (九)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技法点击: a. 先将竹条绑扎成“十”字形。 b. 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骨架上。 c. 用一根线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栓在下端。 (十)学生动手制作风能玩具或风筝,师巡视指导。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 通过材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 (十一)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设计、 美化的某个亮点进行评价和交流。 (十二)收拾整理:收拾整理自己的桌面和垃圾。 课后延伸:利用放学或活动的时间进行风筝、玩具的放飞和比赛。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风筝的魅力》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 引导学生发挥详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风能,制作风能玩具。教学难点:如何将风能的运用和纸玩具完美结合。 教具:书本、图片资料、竹条 学具:竹条,薄纸、绘画工具 课前准备: 1、 学生通过看书、上网、向家长或老师请教等方法,了解风能在我们生活 中的运用。 2、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纸和其他材料,用来制作和美化风能玩具。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观看风筝的录象,提出问题;风筝为什么会飞?师简介有关风能知识。风筝 的历史。 请学生交流风能在生活中的运用,并说出看到过哪些利用风能制作的玩具如: 风车、风筝等 二、发展阶段 1、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在了解生活中风能运用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 交流自己对风能纸玩具的初步设想,谈谈如何结合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与众不同 的风能玩具。 2、 教师结合范图讲述制作风筝的最简易的步骤 技法一:先将竹条绑成十字形,然后用两根竹条做斜杆,用薄纸蒙在纸架上, 再用一根线拴在横杆与竖杆的交点上,另一根拴在下面。 欣赏不同造型的风筝图片,从风筝的骨架、结构上鼓励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来 解决如何将风能的运用和纸玩具的完美结合这一重点和难点,制作出更多不同造 型的风筝。 3、 作品美化阶段”:在学生解决了重难点以后,要求他们对风能玩具通过 材料颜色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 三、布置作业: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风能玩具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要点:“扎”要左右对称,使风筝左右两侧受风面积相当。:“糊”要整体 平整,干净利落。讲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强化两种作品,一种是在设 计、制作、美化上有某个亮点的作品;一种上整体奇思妙想、设计精巧的作品。 第 14 课 微 观 世 界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复备人:张文杰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微 观 世 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 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 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学准备 :显微镜、放大镜、CAI 微观动植物活动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 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 质感 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所晰。 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 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 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 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 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 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五、教学廷伸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 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复备人:张文杰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微 观 世 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 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 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微观世界的表现。教学准备 :显微镜、放大镜、CAI 微观动植物活动课件。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1)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 物的 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 色和质感。 (2) 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1、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 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 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所晰。 C、 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2、剖面观察法 A、 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 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B、 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 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 A、 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 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 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 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 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 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五、教学廷伸与拓展 1、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 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教学反思: 第 15 课 会亮的玩具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复备人:张文杰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会亮的玩具 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2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 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 玩具。 1.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看书、上网、向家长或科学老师等请教,了解交流灯泡发光 的电路原理。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用来制作发光的材料及玩具外观的废旧材料,如饮 料瓶、塑料盒、电池、电线、胶布、弹簧、绳子、铁丝线等等。 第 1 课时 (电路、光源制作阶段)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实验器材,(出示:一节干 电池,一小节电线,一个小灯泡,胶布);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 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吗?(师生共同探讨,并进行尝试,也可以请学生现场演示,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备注:结合科学课的知识,将电线的一端绕在小灯泡的线圈上固定好, 另一端则用胶布固定在干电池的负极,这时只要将小灯泡接触到干电池的正极, 小灯泡即会发亮。 二 课堂教学 a ) 引导阶段 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做了这一组实验,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一幅电路图(展 示电路图),有没有同学知道灯泡、电线、开关等的工作原理呢?(可做小组讨 论,师生交流,一起探究得出灯泡发亮的相关工作原理)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灯泡发亮的工作原理,现在请你们采用小组合 作的方式,为接下来将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做好内芯。(小组合作操作,教 师巡回指导) b ) 发展阶段 好的,现在同学们都能完成内芯的制作,但只有光源材料能称得上是 玩具吗?当然不能。要知道我们要“发明”的可是会亮的“玩具”啊!而且制作 光源难道只有通过制作“内芯”这种方法吗?(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 多种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构思,如何设想 会亮的玩具。)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完成了“会亮的玩具”的光源制作,下一节我们 将在现有“光源”的基础上,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希望你们能收集更多的材料, 结合“光源”,设计出有创意的科学小玩具。 第 2 课时 (设计构思,设计稿制作阶段) 一)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光源”制作知识 二)发展阶段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身边已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 2)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探究。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设计图稿(实物图、原理图、拟出设计方案、材料分析 等) (备注:参考方案,见学生用书图例) 3)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典型设计稿展示,学生互评,请小发明家进行介绍,教师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并结合下节课的实际操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设计稿,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设计稿”在 整个 制作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备注:在现代设计中,设计稿是设计方案的书面体现,它结合了图象、文 字,包含了构思、原理、材料分析等,是整个设计环节中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 一步;也为下一步的实物模型制作做好了铺垫。) 1)教师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出示实物。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稿(小组合作),结合第一节课已经制作好的“光 源”部件,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造,制作出一个与众不同发亮的玩 具。 3)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探讨,适当给以示范,并鼓励学 生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实际组装中遇到的困难,如玩具的美观实用与电路、光源 正常工作的关系等。) 4)学生典型作品展示,并进行作品互评,小发明家们的讲解、答疑,老师 加以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以鼓励。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真正尝试了一次设计、创作的完整体 验,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浪潮中,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现代发明给我们带 来的便利;然而,这也是一个变革与优胜劣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使我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走向世界!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复备人:张文杰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会亮的玩具 一)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光源”制作知识 二) 发展阶段 1)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身边已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 案。 2) 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探究。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设计图稿(实物图、原理图、拟出设计方案、材料分析 等) (备注:参考方案,见学生用书图例) 3) 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典型设计稿展示,学生互评,请小发明家进行介绍,教师肯定优 点,指出不足,并结合下节课的实际操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完成了设计稿,也就是说我们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 已 初具模型了,下一节课我们将根据设计稿进行实物组装,请同学们准 备好相应的工具、材料。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3 课时 复备人:张文杰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会亮的玩具 教学设计 (模型组装阶段)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完成了设计稿,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设计 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备注:在现代设计中,设计稿是设计方案的书面体现,它结合了图象、文 字,包含了构思、原理、材料分析等,是整个设计环节中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 一步;也为下一步的实物模型制作做好了铺垫。) 二) 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出示实物。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稿(小组合作),结合第一节课已经制作好的“光 源”部件,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造,制作出一个与众不同发亮的玩 具。 3)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探讨,适当给以示范,并鼓励 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实际组装中遇到的困难,如玩具的美观实用与电路、光 源正常工作的关系等。) 4)学生典型作品展示,并进行作品互评,小发明家们的讲解、答疑,老师 加以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以鼓励。 三) 课堂小结 第 16 课 小布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小偶人,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 2、尝试运用废旧布料,利用贴、扎、编、粘等制作方法,巧妙搭配布料的 色彩、图案的质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3、感受亲手制作的小布偶的质感与拙朴,体验用小布偶进行表演的乐趣。 教学准备: 师:课件、收集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偶人资料图片等。 生:乒乓球、纸杯、纸筒、各种废旧材料、毛线、剪刀等工具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身边所能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可以站立的小布偶。 难点:小布偶站立的稳定性和肢体的灵活性,布料色彩和图案的搭配。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师生欣赏各种手工艺小偶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展示制作好的小布偶,提出本课学习要求,运用所带材料制作小布偶。 二、发展阶段 1、探讨如何制作小布偶的支架。了解小布偶外形,观察制作的材料。拓展 如何用废旧材料对小偶人进行装饰。交流不同的布料搭配。(色彩的搭配、质感 的搭配、纹样的搭配等)认真观察,拓展思路,发挥想象,增强审美能力。 2、讨论把废旧布料经裁剪后能够“穿”在小偶人身上,选择已有的材料表 现出漂亮的小布偶。 3、师演示讲解制作布偶步骤: (1)制作支架:将卷好的纸筒(身体、胳膊、脖子)和乒乓球一起粘和好。 (2)设计外衣 将带来的花布进行合理安排裁剪装饰在支架上。 (3)添加局部 五官、发饰等进行装饰。 4、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拼装组合、透叠带来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教师 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课件出示制作要求:(1).做一个布偶;(2).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设计, 注意布料色彩和图案的搭配。(3).注意卫生,把剪掉的纸和碎布放在口袋里。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学生简述制作心得和创作感受。 小组交流,可否给小布偶们配上合适的布景,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让学 生课后思考。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五、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大家也都开动了自己的脑筋。你们今天学得 开心吗?(开心)老师希望你们带着今天所学的知识,走出课堂,制作出更多更美更有趣的东西,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第 17 课《电脑美术》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复备人:张文杰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 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和理解设计艺术的一般法则。锻炼和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地运用电脑图形处理的功能与自己设计所需 要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 教学难点:对图形处理软件中的“矢量”概念的认识及对矢量图形素材合理 的使用。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卡通形象吧?课前大家也收集过各种各样的卡 通形象,下面让我们就一同欣赏一下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吧?(学生分小组展示 并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形象。) 师:美丽迷人的卡通形象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和活力,不仅儿童 喜欢,就连大人们也很喜欢它们。看!这是老师利用可爱的卡通形象设计制作的 电子贺卡、日历和课程表。(课件展示请学生欣赏) 师:你们喜欢这些作品吗? 你最喜欢作品的那些地方?(生:有可爱的卡通形象,艳丽的色彩... ...)师: 你想不想也亲手来制作一张呢?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借助电脑美术手段将喜欢的卡通形象巧妙地运用 到设计的作品上。(出示课题: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2、讲授新课 设计制作步骤: 师:打开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请同学们看课本第 26 页的制作过程,然后 小组讨论研究一下如何进行设计制作。 教师在电脑上来演示:打开 PowerPoint 演示文稿——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灵活运用卡通形象)——改变大小和位置——设计选择字体,输入所需的文字内 容(也可以导入声音)——完成作品 学生简要交流制作步骤。 3、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参考本课同学们提供的方法和卡通图案,用电脑创作自己满意的 作品。不要忘了打印作品。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分组展示,以学生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自评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 地评价作品。 5、课堂小结 第 18 课 旅游节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旅游节 课时: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准备:1、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用速写、照相、收集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再 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2、教师收集各地旅游节海报,旅游地图等参考资料。 三、教学重点: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四、教学难点: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五、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 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 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 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 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 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图、文资料介绍〉。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 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5)学生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6)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旅游节第二课时: 学生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 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师生评析作业。 构图、画面表现旅游景点突出、色彩搭配合理。 1、引导阶段: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 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 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 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 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 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图、文资料介 绍〉。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 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5)学生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6)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3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旅游节学生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 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师生评析作业。 构图、画面表现旅游景点突出、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反思: 第 19 课 舞台上的布景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舞台上的布景 课前准备 (学生)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师)教学课件(包括经过剪接的舞台演出片段、不同类型的舞台美术图 片,舞台场景设计的草图、舞台表演幕后情况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入:同学们,随着我们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 提高,每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你们看过什么舞台 演出?哪一场演出你印象深刻?(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小结: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都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我们一般把它称为舞 台美术。 (2)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2.感受了解。(1)为什么说舞台美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哪些艺术手段与形式 呢?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享受?下面,我先播放一段精美的舞台演出,请 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教师播放课件:舞台演出片段) (2)交流讨论,教师概括、小结舞台美术的特点与需要设计的内容,并以 《报童》的舞台美术设计做进一步的图示说明。 3.学习舞台美术布景的设计。 (1)通过课件展示布景设计的有关图片,如西博会晚会、舞剧《大梦敦煌》 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为舞台的主要形象的? 为什么?在整体的设计上还考虑了哪些因素?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主题形象在整体舞台美术设计中的 意义及其他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如灯光、道具、天幕等。 (3)欣赏几幅舞台场景的设计草图,强调草图的基本设计要点,如要突出 演出主题、选择主题表达的形象、注意舞台欣赏的视觉效果、说明性地大概画出 舞台设计的基本效果等。 4.布置作业,鼓励设计。 自己选定一个课本剧或童话剧,然后用草图的方式画出舞台美术的整体设计。 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一位同学画出集体讨论的大概设计意图。 5.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6.交流设计意图,展示评价。 请学生上讲台把自己小组的设计草图通过投影仪放大,然后讲解自己的设计 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如创意是否新颖,主题形象如何、设计是否会得 到较好的舞台效果等。 7.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①通过教学课件播放舞台演出的幕后画面,如化装、做道具、搭舞台等,教 师进行课堂小结。 ②布置学生为下一节课的设计制作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结束学习活 动。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2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舞台上的布景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制作工具,彩色纸、毛线等材料。 (教师)彩色卡纸、水粉画工具、几件做好的服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几件演出的道具,如课本剧《龟兔赛跑》中的头饰、服装等, 请两位学生上讲台进行角色装扮,并简单地按设计的台词与动作表演一个片段。 (可以在课前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表演辅导) (2)揭示新课的学习要求:设计制作舞台剧表演的服饰与道具等,然后进 行表演。 2.研究角色与道具。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研究与讨论:从上一节课的舞台场景 设计中评选出几个优胜的方案,作为小组的舞台剧目,并对剧目中的角色进行设 计与讨论,如服装、头饰、道具等的制作方案。 (2)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好的方案与创意进行积极的肯定。 (3)欣赏童话剧《大树妈妈》、课本剧《龟梯赛跑》的服装造型、布置设 计、道具制作等。 3.指导制作。 (1)教师出示几件设计制作的实物,如头饰、服饰、道具等,请学生观察、 研究是运用了什么材质,用哪些方法制作出来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要演示一些立体制作的要点与方法,为了节 省时间,有些局部先做成半成品。上课时,教师将最关键的部分以及细小的地方, 通过实物展示台进行放大演示,也可以结合一些过程图、方法示意图来说明,帮 助学生掌握立体制作与局部美化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与创造。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以小组为单位,为本组选定剧目的角色设计制作头饰和道具等,并由组内同 学担任角色,自己设计台词与动作,进行化装与彩排。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适当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共同合理使用,开展积极的分工 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6.展示表演,交流评价。 各小组的角色化好装后上讲台前面的空地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 评价与奖励,如最佳服装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道具奖、最佳表演 奖等,肯定学生积极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7.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在班队活动等机会继续更好地 开展艺术表演活动。 教学反思: 第 20 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元总第 1 课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 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 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 ——古代的青铜艺术。2、 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 关内容) 3、 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 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 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 明。 2、 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 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 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 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 夏: 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 1、兽面纹方鼎。 2、四羊方尊 3、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 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 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 铜奔马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 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 青铜。 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反思:关注和推荐梅语文,获取更多免费好资源 您的支持,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