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1】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估算飞镖板面积、动手操作、讨论等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可行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感受转化和无限分2/ 21
割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借助剪拼飞镖板了解转化的方法,能发现圆剪拼成的长方
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以前我们哪几种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我学过____图形,它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
2、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任选一图形,
说一说)3/ 21
设计意图:通过炫我两分钟,既帮助学生回忆、复习所有学过的平面
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又引出“转化”这一数学方法,为开始
本节课用“转化”的方法来探究“圆的面积”做好准备。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一)以前我们学过哪几种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我学过____图形,它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
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任选一图形,说一
说)
(二)估算飞镖板的面积
仔细观察教材 47 页的飞镖板,你发现了什么?4/ 21
估算一下:这块飞镖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估算
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课前尝试通过把飞镖板看成近似
的小三角形或者把飞镖板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估算面积,激
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兴趣,为课上探索圆的面积打好基础。
课上尝试小研究
1、在硬纸上面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沿半径剪开
拉直,再拼一拼。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如果分的
分数越(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 )。
2、我来推导: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 ),宽相当于圆的( )。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圆的面积等于( )。如果用 S 表示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5/ 21
比较剪拼前后的图形,发现( )变了,( )没变。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
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三、小组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合作学习建议的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研究方案。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选出代表,确定好组员的发言
顺序。
2、要求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针对其中的一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其他
组员要认真倾听,及时进行评价、补充、质疑,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在交流过程组内选出最完美的研究方案。6/ 21
4、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小组活动时,要求同学无论
好与坏,做到人人发言,让小组成员真正动起来。交流大约 5 分钟)
教学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所收获。
通过组内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知识呈现会更全面、更精练,
知识梳理更有条理、更科学化。
四、班级展示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案。一
会儿对他们的研究方案提出疑问或进行评价和补充。
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7/ 21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1、小组六人汇报讨论结果,尝试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2、师生一起总结圆的面积的字母公式,验证猜想。
3、小结:可见要求圆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就行?(半径 r)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
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
拨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五、挑战自我8/ 21
课本 p49 练一练
1 题,独立完成,互相检查,指出问题,及时更正。
2、3 题学生自己完成后,全班交流,完成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巩固
当堂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六、盘点收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
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
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9/ 21
七、课外延伸
自己确定半径,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分别计算这两个圆
的面积,这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 ):( ),面积的比是( ):
( )。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2】
教学目标:
1.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10/ 21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
感受极限的思想。
教学重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与推导。
教学难点: 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圆形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 “三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11/ 21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转化)↓ ↓ ↓
圆的面积=圆周长一半×半径
= πr × r
= πr²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C=2πr,知道
圆的周长与π、r 存在一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圆的
面积是不是也与π、r 有关呢?12/ 21
猜想圆面积计算公式:
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圆的面积大于 2 r²,且小于 4r²。猜想,得出:S
≈3r².对于圆来讲,我们可以由 3 联想到什么呢?(π),猜想圆的面
积计算公式—S=πr²。
明确目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板书:圆的面积)。这节
课就让我们来通过验证这个算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学会
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
(一)任务呈现:
(1)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总结图形面
积计算公式的一般思路:将新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13/ 21
(2)思考:在探索圆的面积计算过程中,我们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
学过的图形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
(二)自主学习:
1.实验探究:
选择教材附页 1 中的一个圆剪下来,再沿等分线剪开,用剪下的纸片
拼一拼,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汇报,投影演示:
(1) 操作:用剪下的近似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 比较: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14/ 21
2.推导公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了。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何关系?(长方形的长与圆的什么有关?
长方形的宽与圆的什么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推导圆
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三)展示交流:
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 转化) ↓ ↓ ↓15/ 21
圆的面积=圆周长一半×半径
= πr × r
= πr²
结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²,验证猜想正确。
任务二: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努力,我们得到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²
下面,让我们用公式试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任务呈现:16/ 21
1.一个圆的半径是 2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 20 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小刚量的一棵树干的周长是 125.6 厘米,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约是
多少?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交流:教师出示答案,同桌互查互评。
小结: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或先求出圆的半径。
三、检测导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的所有内容,老师发现大家学得都
很认真,能不能达到开始制定的学习目标呢?让我们来进行一下目标17/ 21
检测吧。
1.目标检测:
(1)今天我学习了圆的面积。我知道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
然后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近似( )。长方形的宽是圆的( ),长
是圆的( ),求圆面积用公式表示( )。
(2)一个圆形半径是 4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圆形茶几桌面的直径是 1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要求学生在 5 分钟内独立完成。
2.反馈结果:
5 分钟后,停止答题,并利用投影出示参考答案,同时要求同桌互相
订正和作出评价,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检测情况。18/ 21
3.反思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检测已经有了结果,你对自己的成绩还满意吗?请想
一想: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应该怎样改进?
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反思:《圆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及圆的周长的基础上学习
的,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知道了圆是曲
线图形以及圆的半径直径等,在圆周长的学习中对曲线图形的基本研
究方法——化曲为直的方法学生有了初步的体验,但对于圆的面积推
导的这种极限思想学生却是首次接触,一节课的时间,要让学生从抽
象的几何图形中得出结论,并加以运用,并非易事。因此,教学中,
我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拼一拼,比一比,看一
看,想一想,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老师
恰当点拨,适时引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
悦,同时也从课堂中暴露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
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19/ 21
判断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是以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恰当,学生的学
习活动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
标设计上,而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
考虑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内在的能力情感等等应出现的变化,
为促使学生发生这些变化应该让学生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在《圆的
面积》这一课中,我是这样为学生设计目标的:(1)让学生通过自己
相互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切拼等方法研究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2)在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后能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适时引导,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
2、时间的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体。
在《圆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
学生的能动性上下工夫。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多给学生学习的
思考时间,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比如,在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中,
学生只知道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但对于圆这样的曲线图形面积的推
导,这是摆在学生面前的现实的问题。此时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也
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所以在设计时我由学生已经知道的平面图形的
面积公式的推导做引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利用知识20/ 21
的迁移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推
导公式的最后阶段,我也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研究拼成的长方形的
边与圆中的线段的关系,这一点正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自己
动手操作比教师的直接演示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这样才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把重心由"教"转到"学"的方面,从教
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才能使学生能获得独立自主地去
探求和掌握新知识的本领,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式
教学的转变,以记忆为主的机械学习向深刻理解的意义学习的转变。
3、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能有自由学习、自由讨
论的组织形式,这种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
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学生的座位形式,
变化为"圆桌型",由全班划一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读读、圈
圈、做做,同桌议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存在的不足:21/ 21
1、分组不够合理。在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交流、合作中,我发觉有
两个小组的同学每个思维都比较活跃,讨论也有声有色,很激烈,对
老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完成得井井有条,而另有三个组的同学可能是基
础较差一些,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单位时间内很难完成,导致他们
在单位时间内的收获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在
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习能力强、中、弱的学生进行搭配,充分
发挥出自己的优点,让每位学生在一节课中都有所收获,学习能力得
到加强。
2、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在教学最后一个练习时,我设计的
是学生利用所学的圆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激
发学生的思维,从多种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问题的多种解
决方法,讨论出多种求圆形花坛的占地面积的方法,是对本节课所学
知识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但由于我对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导致这个
练习只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思考,显得本节课不够完美,没有上
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