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远近的奥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 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引导阶段。
结合课本中的文字描述,分组欣赏、讨论课本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什么是透视现象。
二、发展阶段。
1.小结透视现象所产生的规律。
2.什么是视平线和消失点。(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
3.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结合图片分小组讨论)教师用几何形体示范什么是平行透视
与成角透视。
4.课堂作业根据学习要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注意体会物体的透视变化规律。
三、课后整理。
1.回家收集相关的一些建筑、风景等图片,巩固知识。
2.准备好第二节课的工具材料。2
第二节课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2.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