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跟踪检测(五) 荆轲刺秦王
(时间:40分钟 满分:55分)
一、基础巩固(2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3分)(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秦王方还柱走
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偏袒扼腕而进
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秦王必说见臣
解析:选CE A项, 反→返。B项,还→环。D项,振→震。F项,卒→猝。G项,说→悦。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见:看见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眼泪
C.乃遂私见樊於期 私:私自、私下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
解析:选A “见”在此表被动,可解释为“被”。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今行而无信
②图穷而匕首见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
④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解析:选A 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承接;③连词,表原因;④介词,用。
4.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函封之
A.又前而为歌曰 B.其人居远未来
C.太子迟之 D.箕踞以骂曰
解析:选D D项与例句同,都为名词作状语。A项,名词作动词,上前。B项,形容词作名词,远方。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
解析:选C A项,走投无路,陷入困境。B项,没有信物。D项,宽容、原谅。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样就可以报将军的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消除了。
(2)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盟约来回报太子呀!
二、阅读鉴赏(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①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陇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愍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改)
[注] ①锢:用金属溶液填塞空隙。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离:遭受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迫卒:急促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物故:死亡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
解析:选D “顾”在句中作副词用,译作“反而”“却”。
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B.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C.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D.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解析:选D 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B.吴王阖闾违背礼制,实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坟高耸,陪葬丰厚。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的陵墓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坏,可悲可叹。
C.文、武、周公、秦穆公,为长久计,实行薄葬,他们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实际上都是无德寡知者。
D.王侯丧葬之事,关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俭则吉,奢则凶。因此,作者在文末劝说成帝弘扬古帝先人的美德,简俭薄葬,不要效法暴秦乱君。
解析:选A A项,“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实行厚葬,王陵就会被人觊觎,不管修建得如何坚实,但终会被人盗挖开。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古代安葬,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盖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坟堆,不栽树木(作标记),后来的圣人改用棺椁。
(2)后来,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墓穴,牧人手持火把找羊,失火烧了里面的葬椁。
(3)孝文皇帝不起坟堆,实行薄葬,因为节俭而使灵魂安息,可以作为榜样。
三、表达交流(11分)
11.对于荆轲刺秦王这桩历史公案,历来见仁见智。请从下列六段文字中归纳出古人对这桩历史公案最基本的态度并就其中一种态度做分析。(5分)
①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刺客列传》)
②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左思《咏荆轲》)
③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陶渊明《咏荆轲》)
④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西汉辞赋家扬雄)论之,荆轲……不可谓之义。(《资治通鉴·卷七》)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⑥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朱熹)
古人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人的态度:有赞赏(肯定)、批评(否定)两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赞赏——荆轲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英勇气概,不畏强暴、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学习。
批评——荆轲看重义气,有血气之勇,但缺少政治眼光,不懂得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想依靠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借助恐怖手段,刺杀秦王,保全燕国,这在政治上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在行动上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12.请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6分)
(1)上联:赤胆忠心,挽狂澜于既倒(《烛之武退秦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弃(《荆轲刺秦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雄才伟略,扶大厦之将倾
(2)心存燕国,寒风易水古今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