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检测试题(湘教版24份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检测试题(湘教版24份附答案)》 共有 2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一、选择题 ‎(2016·宁德高一检测)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2.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B.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生产量 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性质保持固定不变 D.平衡功能是静态平衡 解析: 第1题,地貌、岩石等亦属于地理环境要素,A项中不只是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四部分组成,C项中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D项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整体性,而不是形成了地域差异。第2题,B项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提供叶绿素,C项是保持相对不变而不是固定不变,D项平衡功能是相对的,是动态平衡不是静态平衡。‎ 答案: 1.B 2.A 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4.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下列选项与其相符的是(  )‎ A.风力大 B.沙漠广布 C.光照强烈 D.植被茂盛 解析: 第3题,图中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第4题,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的总体特征协调一致。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湿润,其植被茂盛。‎ 答案: 3.C 4.D 图中A是绿色植物。读图回答5~6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5.图中所示的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化合作用 D.分解作用 ‎6.图中所示过程参与的物质循环是(  )‎ A.水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生物循环 解析: 第5题,A是绿色植物,且有氧气放出,表示光合作用。第6题,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绿色植物参与的生物循环过程。‎ 答案: 5.B 6.B 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A—氮气 B.B—氧气 C.C—二氧化碳 D.D—碳酸盐 ‎8.从A到Ⅰ整个过程都属于(  )‎ A.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动物的呼吸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解析: 第7题,A和B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放出的氧气,C和D分别表示动物呼吸作用中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第8题,从A到Ⅰ整个过程都属于化学元素在各个圈层的迁移过程。‎ 答案: 7.B 8.A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现了富营养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据此回答9~10题。‎ ‎9.材料显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生产性 B.平衡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10.材料中所说的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 A.气候 B.土壤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水文 D.生物 解析: 第9题,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第10题,水位的抬升引起了其他要素的变化,而水位属于水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答案: 9.D 10.C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是指(  )‎ A.海平面的上升 B.城市数量增多 C.动物数量减少 D.冰雪覆盖扩大 ‎1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解析: 第11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又会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现象。第12题,自然环境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1.A 12.C ‎ 二、综合题 ‎1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 甲、乙两幅区域图。‎ ‎(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面框图中。‎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 解析: 第(1)题,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能够净化水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如湖泊面积减小,部分湖泊变为陆地,气候的大陆性则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弱,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则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的趋势。‎ 答案: (1)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 ‎(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1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铁路沿线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相映成趣。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该地区“沙漠、雪山、碧水、草原”景观形成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R河上游来水量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3)分析图示地区气候的形成原因并从气候对地貌、水文、植被等要素的影响,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解析: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1)题,沙漠景观的形成主要从海陆位置分析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雪山景观主要从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分布分析;碧水主要从湖泊的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草原主要在水源丰富的地区有分布。第(2)题,从对气候、对生物、对地表环境等方面分析水资源减少带来的影响。第(3)题,结合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联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响。‎ 答案: (1)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有众多海拔超过5 000 m的高山,夏季气温低于0 ℃,有冰川分布,形成雪山景观;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发育成河流湖泊,河流沿线绿洲(草原)广布。‎ ‎(2)导致气候更加干旱,风沙危害频发;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化面积扩大。‎ ‎(3)位于中纬度大陆内部,深居内陆,距海远,形成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使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强烈,形成大片沙漠和砾漠;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很少,多季节性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植被稀少,多耐旱植物,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