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 溶液
【典型】{(2017·北京中考)}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 16~19 题。
25℃时,向下列 4 只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 KCl 固体,充分溶解。
16(2017·北京中考)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10g B.90g C.100g D.110g
【解析】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100g 水中加入 10gKCl 未达到饱和,可以完全溶解,
所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10g=110g,D 项正确。
17(2017·北京中考)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解析】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 KCl 的溶解度约为 35g,所以加入 40gKCl 不能完全溶
解,已达到饱和状态,故选 D。
18(2017·北京中考)能将不饱和 KCl 溶液变为饱和 KCl 溶液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 KCl 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解析】结合溶解度曲线图,K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不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
转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故选 C。
19(2017·北京中考)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26% B.29% C.35% D.40%
【解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结合溶解度曲线,25℃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的 KCl 质量约为 35g,由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计算可得质量分数约为 26%。
8(2017·天水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30g 甲物质能溶解于 50g 水中形成 80g 的溶液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 A 正
确;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B 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 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乙
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 C 错误;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 30g 甲物质能溶解于 50g 水中形成 75g 的溶液,
故 D 错误.
故选:A.
28(2017·兰州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 乙(填“<”“>“或
“=”);
(2)P 点的含义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3)t2℃时,把 20g 固体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2.5 g;
(4)欲将 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增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
(5)如采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 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
【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甲<乙,故填:<;
(2)据图可以看出,P 点表示在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3℃时甲乙两物3
质的溶解度相等;
(3)t 2℃时,甲的溶解度为 25g,故把 20g 固体甲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
12.5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62.5g,故填:62.5;
(4)要将 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或蒸发溶
剂的方法,故填: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5)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很大,故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
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降温结晶.
13(2017·庆阳中考)(8 分)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
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将 25 g 丙加入到 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g。
(2)t2 ℃ 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 (2) 70 (3) AC; B
19(2017·齐齐哈尔中考)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0
(2)在 30℃时,向 30 克甲物质中加入 50 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
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
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9、(1)20℃时,曱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饱和
(3)蒸发结晶
(4)丙
25(2017·龙东地区中考)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P 点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⑵t2℃时,将 15g 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g;
⑶若 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 B 物质,提纯 A 物质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
发结晶”)
(4) t3℃时,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5、⑴t1℃时,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0 ⑶降温结晶 (4) B>A>C(或 B A C)
13(2017·哈尔滨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
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所得溶液都是
饱和溶液
B.t1℃时,向 50g 水中加入甲可得 80g 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
溶解度为 60g
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 0℃,甲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2017·上海中考)某物质的容解度曲线如图,40℃时将 60g 该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
搅拌溶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40℃时形成 160g 溶液
B.若降温至 20℃,溶质质量减少
C.若升温至 6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若升温至 80℃,溶液是饱和溶液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 60g,所以不能
形成 160g 溶液,故 A 错误;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至 20℃,溶质质量增大,故 B 错误;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升温至 60℃,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 C 错误;
D、8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 60g,所以升温至 80℃,溶液是饱和溶液,故 D 正确.
故选:D.
18(2017·河南中考)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 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_(先填“X”或“Y”);甲和乙的溶12
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3℃时,将 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10%的溶
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18.Y t2℃ 70
9(2017·三明中考)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休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25g 甲充分溶解于 100g 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 t2℃ 降温到 t1℃,可析出晶体
17(2017·玉林中考)右图是 KNO3 和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KNO3 的溶解度是 30
B.当 KNO3 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C.当 KNO3 中含有少量 NaCl 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KNO3
D.将 30℃时 KNO3 的饱和溶液和 NaCl 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24℃,此时所得溶液中13
NaCl 的质量分数大于 KNO3 的质量分数
15(2017·自贡中考)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 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63.9 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 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 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解答】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 100 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不是
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 A 错误;
B、40℃时,163.9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63.9 克.故 B 错误;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 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说明水的质
量,故 C 错误;
D、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比 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小,因此 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
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 D 正确.
故选 D.
10(2017·遂宁中考)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
‘‘>”、‘‘X=Z ⑶20% ⑷Z
(2017·成都中考)
20(2017·娄底中考)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
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20 40 60 80
NaCl 36.0 36.6 37.3 38.4溶解度/g
KNO3 31.6 63.9 110 169
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仔细阅读图表后回到下列问题:
(1)A 曲线表示的是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填“NaCl”或“KNO3”)18
(2)P 点的含义是 在 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
(3)t2℃时,将等质量的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A =
B.(填“<”、“>”或“=”)
【解答】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A 曲线表示的是 KNO3 的溶解度曲线;故答案为:KNO3;
(2)P 点的含义是:在 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
点;故答案为:在 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将等质量的 A 和 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 A 等
于 B,因为降温 后 A、B 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
6(2017·孝感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 t3℃降温 到 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 t3℃时,50g 水中加入 40g 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 90g 甲的饱和溶液
4(2017·随州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30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C.40℃时,将 50g 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 150g 乙的饱和溶液
D.将 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 20g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30g,故 A 错误;
B、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3.3%,故 B 错误;
C、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将 50g 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 140g 乙
的饱和溶液,故 C 错误;
D、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将 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40℃,最多还能
溶解甲物质 20g,故 D 正确.
故选:D.
39.(2017·鄂州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 1 ) 25℃时,将 50g 甲固体加入到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
的质量为_____g。20
(2)要使 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
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将35℃时甲的饱和的溶液降温到变成 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39. (1)130 (2)加入丙物质(或蒸发溶剂) (3)ADCB (4)B
(2017·黄石中考)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乳浊液 ;
(3)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 ①③ (填序号,多选);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②工业废水在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 > 乙 > 丙 (选填“甲”、21
“乙”“丙”);
② T2 (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丙 (选填“甲”或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