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金属
第1课时 金属材料及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夯基提能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成都中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
熔点
2 500 ℃
密度
3 g/cm3
强度
与钢相似
导电性
良好
导热性
良好
抗腐蚀性
优异
12
/ 12
A.用于焊接金属 B.制造航天飞机
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信设备
2.(2018广东广州中考)生产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汽车轮胎 B.台灯塑料底座
C.不锈钢水龙头 D.有机玻璃标牌
3.(2018福建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铁
干冰
小苏打
盐酸
性质
导热性
升华吸热
能与酸反应
能与活泼
金属反应
用途
制作铁锅
人工降雨
治疗胃酸过多
除铁锈
4.(2018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12
/ 12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5.(2018云南昆明中考)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AgNO3
②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Zn、Fe
③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可能有Zn
④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Zn、Fe、Cu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6.(2018陕西中考)“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
12
/ 12
B.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用明矾净水——明矾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D.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7.在如图台灯所标识的各部件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18四川巴中中考)用“W”形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9.(2018广西玉林中考)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不包括下列的( )
A.合理开采矿物 B.寻找金属替代品
C.回收利用金属 D.禁止使用铁制品
12
/ 12
二、填空题
10.(2018山西中考)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大家对矿石选取、冶铁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1)用赤铁矿石冶铁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 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
(4)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
11.(2018河南中考)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 性;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硫酸除去,该反应的生成物为H2O和 ;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2.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2
/ 12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2018浙江杭州中考)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 mL 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12
/ 12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 。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
14.(2018重庆中考)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 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 。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 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12
/ 12
答案精解精析
第1课时 金属材料及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1.A 该金属的熔点(2500℃)高,不能用来焊接金属,A错误;该金属密度小、抗腐蚀性好、强度与钢相似,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制外科手术刀,导电性良好,可用于通信设备,故B、C、D正确。
2.C 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台灯塑料底座的主要材料是塑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C符合题意;有机玻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3.D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盐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D错误。
4.C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产生氢气,A错误;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中硫酸质量不相等,与等质量且足量的锌反应时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20%硫酸产生的氢气多,B
12
/ 12
错误;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反应速率快,C正确;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不相等,镁产生氢气多,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反应速率快,D错误。
5.C 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铜均比银活泼,均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先与硝酸银反应,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当加入的混合粉末较少,硝酸银不能完全反应时,滤液中有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故①正确;②当滤液为蓝色时,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滤渣中一定没有能与硝酸铜反应的锌、铁,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故②错误;③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有锌,因为铁有剩余,故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还有铜、银,③正确;④向滤液中加入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锌、铁、铜中锌最活泼,锌先与硝酸银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若锌的量较少,铁、铜参加反应,则滤液中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若锌的量足够多,锌有剩余,则滤渣中有锌、铁、铜,故④正确。
6.D 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主要是因为隔绝了氧气和水,并没有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故A错误。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无法改变,故B错误。明矾净水是因为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质可吸附悬浮杂质,但无法去除可溶性的钙、镁离子,故C错误。氧气液化属于物理变化,其本质是分子间间隔改变,D正确。
7.C 塑料灯座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
8.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正确。a处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以防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故B错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C正确。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正确。
12
/ 12
9.D 禁止使用铁制品不现实,故选D。
10.答案 (1)3CO+Fe2O32Fe+3CO2
(2)S+O2SO2(或4P+5O22P2O5/Si+O2SiO2)(本题的反应条件写成“加热”“高温”“点燃”都得分,未写反应条件扣1分)
(3)玻璃棒
(4)做保护气(或隔绝氧气)(合理即可)
解析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2)三脱装置中硫、磷、硅都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O2SO2、4P+5O22P2O5、Si+O2SiO2。(3)精炼炉中吹氩气的目的是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化学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也起类似的作用。(4)高温条件下铁能与氧气反应,在加工过程中充入氮气做保护气,可隔绝氧气,防止铁与氧气反应。
11.答案 导电 Fe2(SO4)3 4Al+3O22Al2O3
解析 铜丝作导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硫酸和铁锈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O4)3;铝在常温下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继续被氧化,书写方程式时不用标注反应条件。
12.答案 (1)氧气、水蒸气 BC
(2)下降 CO2+2NaOHNa2CO3+H2O
12
/ 12
解析 (1)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质量增加,故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生石灰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2)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边的乒乓球上升,右边乒乓球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杠杆重新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13.答案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U形管内已充满O2
(2)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或注射器内O2体积减少)
(3)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
解析 (1)因为是从a 口通入氧气,若想知道U形管内是否充满氧气,可在b口处放一带火星的木条;(2)注射器中有氧气,铁生锈需要氧气参与,故注射器内的压强会减小,现象是活塞向左移动;(3)对比①②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水分;对比②③的现象可知铁制品锈蚀与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关。
14.答案 (1)原子 SO3 (2)氧气和水 (3)AB
解析 (1)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2X中有 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X 的化学式为SO3。(2)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易生锈,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氧气和水接触而锈蚀。(3)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能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再加铜粉,无明显变化,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最后加入锌粉,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可得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因此A能达到目的。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锌弱,再加入CuCl2
12
/ 12
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得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因此B能达到目的。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锌弱,再加入铁粉,无明显变化,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锌弱,此实验无法比较铜、铁的活动性强弱,因此C不能达到目的。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