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1-13讲随堂演练(共13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济宁市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第1-13讲随堂演练(共13套)》 共有 1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八讲 随堂演练 ‎1.(2017·台州中考)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2.(原创)下列有关CO2和C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说明它具有可燃性 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3.(2017·潍坊中考)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4.(2017·泰安中考)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③可用来制取氮肥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碳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足量的稀盐酸 C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足量的水 D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5‎ ‎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7.(2017·东营中考)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8.(2017·湖州中考)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a接c B.a接d C.b接c D.b接d ‎9.(2017·德州中考)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 ‎10.(2017·青岛校级模拟)用对比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对比A瓶与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 ‎ 。‎ ‎11.(2017·泰安中考)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250 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 NaOH溶液5 mL;倒转饮料瓶,轻轻振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50 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5‎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394 g。‎ 资料: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 g/mL。‎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 。‎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装置D的目的是 。‎ ‎(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 ‎ ‎ 。‎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 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1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是大理石和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验证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的性质,需要将发生装置与装置 D 相连,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其装置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若用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可用 装置收集,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 。‎ ‎13.(2017·枣庄中考节选)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O2H2O+CO↑,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5‎ ‎(1)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2)装置E是用来检验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写出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 ‎(3)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和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 → →e。‎ ‎14.(2017·青岛即墨一模)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把一块从山下捡来的石灰石做纯度分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准确称取‎30 g石灰石放入甲图A装置中,同时加入足量稀盐酸;②测量C装置中吸收到的由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据此绘成乙图中的曲线;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该石灰石的纯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装置B的作用是 。‎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忽略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盐酸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你认为由C装置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与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吗? (填“相等”或“不相等”),试分析原因: 。‎ 5‎ ‎ ‎ 参考答案 ‎ 1.D 2.C 3.A 4.D 5.D 6.D 7.D 8.A ‎9.(1)B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2NaCl+H2O+CO2↑‎ ‎10.(1)C (2)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红,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1.(1)有白色沉淀生成 (2)2NaOH+CO2===Na2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 ‎(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4)把反应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装置C中,使之完全被吸收 (5)1.76‎ ‎12.(1)分液漏斗 集气瓶 ‎(2)稀盐酸 2HCl+CaCO3===CaCl2+CO2↑+H2O D 溶液变浑浊 BCF ‎(3)2H2O22H2O+O2↑ E(或F) 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或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13.(1)烧杯 干燥CO气体 ‎(2)不能 CO2+2NaOH===Na2CO3+H2O (3)d b ‎14.(1)吸水(干燥)‎ ‎(2)解: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 100             44‎ ‎ x             ‎‎6.6 g =,x=‎‎15 g 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100%=50%‎ 答: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50%。‎ ‎(3)不相等 因为A和B等容器中有CO2残余(或测量有误差)‎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