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起步
课后提升训练
1.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事(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中庆新生
2.到1957年底,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
A.已经迈进工业国家行例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除经济阶段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已经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3.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4.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21世纪初
5.“它贯穿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民法通则》
6.国家统计局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制造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A.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开始实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6
C.实行“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
8.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
(1)有人说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你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也不怎么样!请根据上述材料予以反驳。
(2)1952年到1956年短短4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分析原因至少写出两条。
(3)从1956年到1978年22年间,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试分析原因。
(4)从1978到2001年20多年间经济发展与1956年到1978年间的速度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12.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材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材料一、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政策?
(3)这项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这项政策的制定有什么意义?
6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春联中的“食堂”“公社”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现象;B项春联中的“改革开放”出现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C项春联中的“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三路”是指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一桥”、“三路”都是“一五”计划成就,故C符合题意;D项万里山河归农民,五亿群众请新生,可能在1949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出现,“新生”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7年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状态,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由此可知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C。
3.答案:B
解析:此题材料选择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背景,抓住关键词“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说明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故答案是B。
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抓住关键词“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故答案是B。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以立法的形式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制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到1957年,中国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选项BCD在时间上都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A
6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抓住关键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故答案是A。
8.答案:B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故B项图二符合题意;图一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成就;图三体现了1970年科技成就;图四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成就。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答案是B。
11.答案:(1)从1952年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飞跃式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以更高的热情投稿到生产中去;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中国彻底改变了工业一穷二白的状况;当时苏联的援助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3)缓慢。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更加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明显加快了速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在城市,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加快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城市改革取得成功;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以科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952年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飞跃式的
6
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到1956年短短4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➀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以更高的热情投稿到生产中去;➁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中国彻底改变了工业一穷二白的状况;当时苏联的援助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6年到1978年22年间,经济发展状况缓慢;因为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更加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明显加快了速度。因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以科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等。
12.答案:(1)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2)制定一五计划。
(3)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4)开始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向工业化迈进。
解析:(1)此题考查我国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抓住关键词“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再结合材料二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2)此题考查的制定一五计划的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工业落后的状况,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制定了一五计划。
(3)此题考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
(4)此题考查的是制定一五计划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开始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向工业化迈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