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学案作业(共12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学案作业(共12套新人教版)》 共有 1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后作业 ‎1.如下图为纪念邮票,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实行公私合营 D.工业化起步 ‎2.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 “大跃进”运动 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随着工业化起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子,这次改造的主要行业有( )‎ ‎①农业②手工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官僚资本⑤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4.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5‎ 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5.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经济的性质是( )‎ A.个体经济 B.私有经济 C.私人经济 D.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6.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B.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南京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7.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8.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0.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 5‎ 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 观察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1953年)问题是从工业化引起的。工业的发展,城镇和工矿区的发展,种植工业原料作物的农业地区和农户的增加,急剧扩大了对商品粮食的需求量。解决粮食紧张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粮食生产,而粮食增产,当时认为靠小农经济潜力太小,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内必须依靠合作化并在合作化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改革。‎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社为主要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结合所学, 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农民的个体私有制” 在哪一年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 (3)材料三表格中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分析小岗村变化的原因。‎ 5‎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工商界庆祝全行业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是在 1953——1956 年所开展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过程正式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当然也就是走向社会主义之路。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是采取的方式吧,故选B。‎ 点睛:关于三大改造的内容,需要掌握三大改造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和特点,掌握三大改造的意义等知识。‎ ‎3.A 解析: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是A。‎ ‎4.C 解析:此题考查国家对手工业改造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用排除法,选项A不符合题意,应是农业合作化推动手工业合作化运动;选项B应是在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应排除;选项D说的不全面,应排除,故答案是D。‎ ‎5.D ‎6.C 解析:A项抗战胜利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故A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B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C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C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正确;D项南京解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故D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7.B 解析: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可用排除法,选项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不符 5‎ 合题意,应排除,故答案是B。‎ ‎8.D ‎9.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实现了社会主义私有制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甲同学表述的是一五计划的意义;乙同学表述的是中共八大的内容;丁同学表述的是改革开放的内容。故选C。‎ ‎10.(1)恢复经济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或消灭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政权。‎ ‎(2)原因:提高农业产量或提高农业生产力,解决农业发展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1956年。‎ ‎(3)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或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或包产到户或大包干)。‎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或消灭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政权。‎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在于,提高农业产量或提高农业生产力,解决农业发展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所以“农民的个体私有制” 在1956年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3)根据材料三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或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小岗村变化的原因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