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考题训练练习(鲁教版16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考题训练练习(鲁教版16套含答案)》 共有 1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考题训练(十一)__溶液的酸碱性及中和反应 夯 实 基 础 ‎1.图K11-1为某些物品对应的pH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  )‎ 图K11-1‎ A.小苏打 B.杨梅 C.栗子 D.菠萝 ‎2.【2016·淮安】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体液 血液 胃液 唾液 胆汁 pH范围 ‎7.35~7.45‎ ‎0.8~1.5‎ ‎6.6~7.1‎ ‎6.8~7.4‎ A.血液 B.胃液 C.唾液 D.胆汁 ‎3.【2017·黔东南】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K1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 图K11-2‎ ‎    图K11-3‎ ‎4.【2017·北京】如图K11-3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 ‎(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常德】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将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 溶液 名称 ‎ 白醋 稀盐酸 ‎ 氯化钠 溶液 ‎ 蒸馏水 ‎ 石灰水 ‎ 氢氧化 钾溶液 ‎ X汁液 ‎ 红色 红色 紫色 ‎ 紫色 ‎ 绿色 ‎ 绿色 ‎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pH______(填“>”“<”或“=”)7。‎ ‎(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________(填“>”“<”或“=”)7。‎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到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 s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7.【2017·哈尔滨】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根据下列碱的用途所体现出物质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分类,并参照实例完成空白处内容。(填一条即可)‎ 图K11-4‎ ‎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 ‎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 ‎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 ‎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 ‎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变化的角度,将图K11-5所示实验中的A与________(填“B”或“C”)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K11-5‎ 能 力 提 升 ‎1.【2017·重庆】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2.【2017·内江】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K1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图K11-6‎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3.【2017·临沂】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 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有CaC1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 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 溶液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 结论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溶液中含有 Ca(OH)2‎ ‎[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 ‎4.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pH为0.8~1.5,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2%~0.4%,胃液中HCl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9%(胃液密度约为1 g/cm3)。‎ ‎(1)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显________性。‎ ‎(2)人的胃液总量为100 mL,正常人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是________g。‎ ‎(3)医生给患者开的药品为胃舒平[有效成分是Al(OH)3],每片胃舒平含Al(OH)3的质量为0.39 g。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患者至少服用多少片胃舒平,胃液才能恢复正常?(请写出计算过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C [解析] 杨梅、菠萝的pH7,呈碱性;栗子的pH更接近于7,碱性较弱,显弱碱性。‎ ‎2.B ‎3.D [解析] 由图可知,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氢氧化钾过量,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KOH;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由b点到c点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的过程,此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4.(1)碱性 (2)2、5 (3)3‎ ‎(4)2NaOH+H2SO4===Na2SO4+2H2O ‎[解析] (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物质变蓝,说明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所以2号稀盐酸和5号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3号孔穴中是水,呈中性,可作为空白对照实验。‎ ‎(4)孔穴4中原来是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H2O。‎ ‎5.(1)能 (2)碱 > (3)pH试纸 ‎6.(1)< (2)ACE ‎[解析] (1)碳酸类饮料中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pH小于7。(2)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用水预先将试纸润湿,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7.(1)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或能与盐反应) ②⑤(或③④)‎ ‎(2)C 两者都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合理即可)‎ ‎[解析] (1)碱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可溶性碱能和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①用氢氧化铝作胃药是利用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⑥工厂化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是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②用石灰浆粉刷墙壁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⑤用碱溶液吸收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③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火碱是利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④用熟石灰制波尔多液是利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硫酸铜和纯碱都属于盐。(2)A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是利用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的现象来证明反应发生的;B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借助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呈无色的颜色变化来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C实验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的产生证明化学反应发生,所以A和C都是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 ‎|能力提升|‎ ‎1.D [解析] 白醋和纯碱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是酸和盐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C [解析] 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的H+和OH-结合生成水,使溶液呈中性;反应后阴、阳离子的总数会减少,溶液的溶剂量会增加,但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3.[演示实验] 2HCl+Ca(OH)2===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 CaCl2和HCl HCl和Ca(OH)2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石蕊试液变蓝 溶液变浑浊 ‎[评价反思] (1)CaCl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 ‎(2)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 [演示实验] 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猜想与假设] 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当其中一种物质有剩余时,溶质可能为CaCl2和HCl或CaCl2和Ca(OH)2,不可能为CaCl2、HCl和Ca(OH)2,因为HCl和Ca(OH)2不能共存。[实验探究] 溶液中含有Ca(OH)2显碱性,石蕊试液遇碱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评价反思] (1)CaCl2与Na2CO3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Ca(OH)2存在。(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4.(1)酸 ‎(2)0.2~0.4‎ ‎(3)该患者胃酸中至少多出HCl的质量为100 mL×1 g/cm3×1.49%-0.4 g=1.09 g,‎ 设要使该患者恢复正常,至少需要消耗Al(OH)3的质量为x。‎ ‎3HCl + Al(OH)3===AlCl3+3H2O ‎109.5 78‎ ‎1.09 g x = x=0.78 g 至少服用胃舒平的片数为0.78 g÷0.39 g/片=2(片)。‎ 答:该患者至少服用2片胃舒平,胃液才能恢复正常。‎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