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考题训练练习(鲁教版16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版中考化学复习考题训练练习(鲁教版16套含答案)》 共有 1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考题训练(七)__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夯 实 基 础 ‎1.【2017·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图K7-1‎ ‎2. 【2016·北京】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3.【2016·张家界】农业生产中有一种氮肥,若运输过程中受到猛烈撞击,会发生爆炸性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X===2N2↑+O2↑+4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H4NO3 B.NH4HCO3‎ C.NH3·H2O D.NH3‎ ‎4.【2016·泰安】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m的数值为32‎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5.【2016·泰安】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如图K7-2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7-2‎ 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粒子的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6.某同学写了以下化学方程式:‎ A.Mg + O2MgO2‎ B.KClO3KCl + O2↑ ‎ C.2H2O22H2O+O2↑‎ D.2H2↑+O2↑2H2O ‎ E.3Fe+2O2===Fe3O4‎ 根据化学方程式错误的不同,将其序号填入以下相应的空白处。‎ ‎(1)未配平的是________。‎ ‎(2)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 ‎(3)“↑”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 ‎(4)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__。‎ ‎(5)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 ‎7.【2017·黄石】向133.4 g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K7-3所示。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 ‎(2)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图K7-3‎ 能 力 提 升 ‎1.【2017·眉山】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4∶1 D.5∶1‎ ‎2.【2017·眉山】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H2O===H2SO4‎ B.2Ag+H2SO4===Ag2SO4+H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NaHCO3+HCl===NaCl+CO2↑+H2O D.Ca(OH)2+2NaNO3===Ca(NO3)2+2NaOH ‎3.【2017·湘潭】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5‎ ‎15‎ ‎25‎ ‎2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 x y A.x的取值范围是:0≤x≤45‎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3∶1‎ C.当y≤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x+y=65‎ ‎4.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K7-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7-4‎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D.甲一定属于单质 ‎5.【2017·北京】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 ‎(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K7-5所示:‎ 图K7-5‎ ‎①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图乙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6.【2017·随州】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 ‎ 图K7-6‎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K7-6:‎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再将气球中的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__________。‎ ‎7.【2017·娄底】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小苏打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做了如下测定:将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已知杂质只含NaCl)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104.4 g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K7-7所示。‎ 试计算:‎ ‎(1)m的值为________。‎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求原小苏打样品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且最后结果须为最简整数比)‎ ‎ 图K7-7‎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C [解析] A实验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参加,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不能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实验;B实验红磷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装置中的玻璃管与外界空气相通,无法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实验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无法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B 3.A ‎4.D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8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 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Z的质量为30 g-8 g=22 g;W是生成物,生成W的质量为25 g-7 g=18‎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应为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 g+18 g-8 g=32 g,故m的数值为32+3=35,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 8 g∶32 g=1∶4。‎ ‎5.B [解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4NH32N2+3CH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Y两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W为甲烷,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6.(1)B (2)A (3)D (4)E (5)C ‎7.(1)0.4 ‎ ‎(2)解:设原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 73 2‎ ‎ x 0.4 g = x=14.6 g 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9%。‎ 答: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9%。‎ ‎|能力提升|‎ ‎1.D [解析] 10 g 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 g+4 g-10 g=2 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0 g∶2 g=5∶1。‎ ‎2.C [解析]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之后,银不能和硫酸反应;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硝酸钠交换成分后无气体、水或者沉淀生成,因此二者不能发生反应。‎ ‎3.A [解析] x的取值范围应当是0≤x≤65,假设丙为最终产物,甲+乙+丁→丙,甲完全反应,丁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最大为25 g+15 g+20 g+5 g=65 g,再假设丁为最终产物,丙完全反应,那么反应后丙的最小质量为0 g,所以x的取值范围应当是0≤x≤65;由表格可知,甲物质15 g完全反应,乙物质反应了5 g,二者参加反应的质量之比是15 g∶5 g=3∶1;当y≤20时,说明丁物质为反应物或者为催化剂或者不反应,由图可知反应后甲、乙物质质量均减少,那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丙反应后的质量会增加,此时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总质量为15 g+15 g+25 g+20 g=75 g,已知反应后乙的质量为10 g,甲的质量为0 g,那么x+y=75-10=65。‎ ‎4.C ‎5.(1)CH4+2O2CO2+2H2O ‎(2)①CH4+H2OCO+3H2 ‎ ‎②‎ ‎[解析] (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图甲表示的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图乙表示的是一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及种类不变,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 ‎6.(1)CD ‎ ‎(2)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0.88 ×100%‎ ‎[解析] (1)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就是验证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同,故实验中要称量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球鼓起,则气球受到的浮力增大,故可以观察到天平指针向右倾斜。‎ ‎(3)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 g,设生成的CO2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2 g y x = x=0.88 g = y=2.22 g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表示为×100%。‎ ‎7.(1)4.4 ‎ ‎(2)解:设参加反应的NaH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4.4 g = x=8.4 g = y=5.85 g 设原溶液中含有的NaCl质量为z,反应后溶液总质量为104.4 g+100 g-4.4 g=200 g,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有:‎ ×100%=3% z=0.15 g 原样品中NaHCO3和NaCl的质量比为8.4 g∶0.15 g=56∶1。‎ 答:原样品中NaHCO3和NaCl的质量比为56∶1。‎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