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题解析(含解析共7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突破 ‎  1 (2018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 45‎ 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  解析▶ 根据原文第4段“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可知,“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45‎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  解析▶ 根据原文第2段“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重在表明“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应具有同样的内在品格,而不是突出二者的差异。‎ 答案▶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  解析▶ A根据原文第2段“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可知,“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错误。C原文中说“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而选项直接说成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把可能的情况说成了绝对的情况,因而错误。D根据原文第4段“‘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可知,“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 答案▶ B ‎  2 (2018年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45‎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  解析▶ B由文章最后一段中的第一句可知,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大数据技术起到了加速作用,但与第1段所说的“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并无关系。而选项在“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与“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之间强加了因果关系,因此错误。C扩大了表意的范围,“‘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错,由文章最后一句“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可知,对抗大数据的是“适度的、合理的遗忘”。可见选项不正确。D不符合文意,由文章最后一段“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并塑造我们的认同”可知,如果我们“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那么我们也就支配、压抑了他人,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记忆霸权”,而非“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可见选项不正确。‎ 答案▶ A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45‎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 ‎  解析▶ 仔细审读原文,数字化记忆“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可见,数字化记忆已经给数据主体(人)带来了问题,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此,本项混淆了时态。‎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  解析▶ 扩大了表意的范围,根据原文第3段“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可知,“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内容的缺失使文意范围明显扩大了,可见选项错误。‎ 答案▶ B ‎  3 (2018年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 45‎ 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  解析▶ A原文说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选项说成了“是缺乏有机统一”;原文说“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而选项说成了“这(即‘缺乏有机统一’)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可见,选项两次偷换概念,因而错误。C相对应的信息为“城市的意义弹性……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这里有“具体”二字,因此不是抽象的。D相对应的信息为“启蒙主义的片面化……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可知根本原因应是各种主义的片面化,而不是“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45‎ ‎  解析▶ 分析不正确,文中“空间弹性”是从反面来论述的,“制度弹性”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的,“意义弹性”只是从反面来论述的,所以并非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述的;而“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文中没有体现,于文无据。‎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  解析▶ 说法不正确,文中并没有谈到空间弹性、制度弹性与意义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能说“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答案▶ A ‎2016~2018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体裁 考查内容 命题特点 ‎2018年 全国Ⅰ卷 学术 论文 杨国荣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  综观近三年的全国卷,我们发现,高考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从选材来看,前几年,全国卷全部选用了社会科学类文本,其中以学术论文为主。文本选择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文化传统、注重人文精神为主要原则,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美学等多个方面,篇幅精短,文字浅易,观点鲜明,手法多样。即便是节选的文章,也能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与2017年相比,2018年选文字数有所增加。‎ ‎②从考查角度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面相当 45‎ 广泛。《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能力层级(理解B、分析综合C)、六个考点在试题中都有所体现。其中,又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考查重点。由于本大题只有三道小题,无法对六个考点一一考查,因而考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值得重视的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的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在2017年、2018年的三套试卷中都单独设题考查。‎ ‎③从题型设置来看,几年来均设置三道四选一式的单选题,要求考生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选项的构成,不是对原文句子的简单摘取,而是经过高度浓缩和加工改造,且融入了命题人的理解和思考。‎ ‎2018年 全国Ⅱ卷 学术 论文 袁梦倩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2018年 全国Ⅲ卷 学术 论文 陈忠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2017年 全国Ⅰ卷 学术 论文 曹明德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 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2017年 全国Ⅱ卷 学术 论文 万明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2017年 全国Ⅲ卷 时评 陆邵明 ‎《留住乡愁》‎ ‎2016年 全国Ⅰ卷 学术 论文 朱凤瀚 ‎《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2016年 全国Ⅱ卷 学术 论文 格非 ‎《塞壬的歌声》‎ ‎2016年 全国Ⅲ卷 学术 论文 周振鹤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一、考什么——了解选材,明确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全国卷的必考内容,前几年对其的考查比较稳定,但2017年的《考试大纲》对它的要求有了较大变动。之前的《考试大纲》只简单地表述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而修改后的《考试大纲》表述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由此可见,2017年的《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中外论述类文本”,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选文突出“说理性和逻辑性”。如2017年全国卷中,Ⅰ卷、Ⅱ卷的选文是学术论文,而Ⅲ卷的选文则是时评。三套试卷的选文字数略有减少,选项长度也缩短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全国卷的三篇选文都是中国作品,以后不排除会选取外国作品,这可能会给考生带来更大的挑战。‎ 从考点来看,2018年的《考试大纲》沿袭了2017年的要求,将原来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层级中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合并为“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删掉了“把握文章思路”。此外,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2018年《考试大纲》论述类文本阅读仍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能力层级,六个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 45‎ 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阅读只设置三道选择题,因此对这六个考点的考查呈现出轮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一道题往往会涉及“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多个考点,且这些考点常常有机融合在一起,很难分清。其中,又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为考查重点,因为其他几个考点都以它为基础,都离不开它。近年三套全国卷的第1、3题均体现了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的三套全国卷都单独设题考查新增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增加这一考点,消除了从前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只关心局部,不注重整体,甚至肢解文本的弊端。这一考点应该会成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一个常考考点。‎ 二、怎么考——掌握规律,识别陷阱 一直以来,高考全国卷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都是以四选一的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设题3道,分值为9分,每道均要求考生选出四项中“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考试时,考生务必看清题干要求。在每道题中,命题人都会设置似是而非的错误选项来迷惑考生。因此,只有掌握了命题人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具体说来,命题人设置错误选项用以干扰考生的常见方式有:‎ ‎  1.以偏概全 命题人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来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1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B项:‎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对应原文▶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  原文中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选项将其概括为“遗忘”,这没有问题;但原文中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而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而不正确。‎ ‎  2.混淆时态 45‎ 主要包括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混淆。“已然”指已经成为事实,“未然”指还没有成为事实;“或然”指有可能而不一定,“必然”指事理上确定不移。在高考命题中,命题人往往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可能的说成是必然的;或者把此时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时发生的事情。当然,命题人也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2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题D项:‎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 对应原文▶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  仔细审读原文,数字化记忆“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由此可见,数字化记忆已经给数据主体(人)带来了问题,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此,本项混淆了时态。‎ ‎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二是强加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3 2018年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B项:‎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对应原文▶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45‎ ‎  由原文可知,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大数据技术起到了加速作用,但与原文所说的“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并无关系。而选项在“人的主体身份被数据化”与“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之间强加了因果关系,因而错误。‎ ‎  4.偷换概念 这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以迷惑考生,使考生选中错误选项。如命题人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或改变,考生乍一看会认为与原文的说法相同或相近,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4 2018年全国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A项:‎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对应原文▶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  原文说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选项说成了“是缺乏有机统一”;原文说“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而选项说成了“这(即‘缺乏有机统一’)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可见,选项两次偷换概念,因而错误。‎ ‎  5.无中生有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5 2018年全国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A项:‎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对应原文▶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 45‎ 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  通览原文可知,全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其中,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为分述,三者是并列关系,所以不存在选项中所说的“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故A项无中生有,因而错误。‎ ‎  6.说法绝对 命题人设置选项时,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的地位、功能、范围、效果等,以致不符合文意或客观事实。‎ ‎6 2018年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C项:‎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对应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45‎ ‎  原文中说“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而选项直接说成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把可能的情况说成了绝对的情况,因而错误。‎ ‎  三、怎么答——精读深思,细比明辨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意 要正确而高效地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必须建立在准确而深入地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因此,答题之前,要集中注意力通读全文,有时甚至需要读上两三遍,才能真正读懂。阅读文本之前,不妨先浏览文后的题目,带着题目阅读,有助于迅速把握文章要点。阅读时,最好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数,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画出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修饰语、限制语,表达作者见解、观点的语句,表现论述对象特点的语句,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等等。总之,要尽可能地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对文本的主要内容、整体结构、写作思路、重要概念、中心意思、观点态度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  2.审读试题,锁定信息区间 在对阅读材料有了总体把握之后,就要审准题意,弄清题目要求。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出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符合原文意思的”还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不仅如此,还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含的信息,揣摩命题意图,因为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阅读,不是鉴赏。因此,一般来说,所有选项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即“答案来自原文”。这是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一个基本原则。答题时,要结合题干要求,将题中的各个选项“代入”原文,在原文中找准、找全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段落或语句,从而快速锁定答题的有效信息区间,避免盲目无绪。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  3.对比辨析,筛选正确答案 确定了答题信息区间后,我们就要将题目的题干以及各个选项与原文中相对应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对比,认真辨析两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述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从原文中找出依据,以排除错误选项,确认正确选项。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摘抄原文词句多、与原文句子的结构形式类似、在原文中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对于那些改换了说法或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对应词句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特别是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对比,容易出错。因此,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符合逻辑等方面去思考判断。如果某个选项 45‎ 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则该选项正确;如果不相符,则不正确。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符合”或“不符合”的一项,该选项便是此题的答案。‎ ‎  4.识别陷阱,自觉远离误区 针对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常用方式,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八个对应关系,看看其中有没有问题。①部分与整体,即在事物的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②主观与客观,即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功能和效果。③原因与结果,或是因果颠倒,或是强加因果。④主要与次要,即将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倒置。⑤肯定与否定,即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⑥未然与已然,即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⑦偶然、或然与必然,即故意把偶然发生、可能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必然发生的。⑧有与无,即无中生有。考生抓住这几组关系,有助于迅速而准确地识破选项中的陷阱,从而保持头脑清醒,自觉远离错误选项,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的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观念。《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强。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剌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45‎ 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 ‎(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不仅空间地理位置不同,在与人的关系上也是不一致的。‎ B.草原文化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C.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 D.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剔除了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催生了个体的行为力量。‎ ‎  解析▶ “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错误,文中有“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因此它并不是自发性、独立性的。‎ ‎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 B.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 C.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 D.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 ‎  解析▶ “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分析有误,论证的应是“草原文化具有开放、积极、主动的特点”。‎ ‎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 45‎ B.如果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劣多变,该民族就会具备“动态”与“变化”的生存特点,就会使人产生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 C.从《蒙古秘史》中可以看出,草原民族崇拜英雄,强调人拥有战胜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力量、智慧、意志力。‎ 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 ‎  解析▶ B说法太绝对。并不是所有生存环境恶劣多变的民族都会具备“动态”与“变化”的生存特点。C“人拥有战胜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不正确。原文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D“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错。文章只在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上与农业文化做了比较,并未写到农业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没有必然性。‎ ‎  答案▶ 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地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对立的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还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45‎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23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B.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不少人对其将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表示出忧虑。‎ C.人工智能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从属于人类,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是其发展的前提。‎ D.“人机对战”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 ‎  解析▶ “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对立起来”曲解文意,原文是“人为地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对立的气氛”。‎ ‎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其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 B.文章既肯定了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 C.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优势。‎ D.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  解析▶ 文章并没有深入地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而是谈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忧虑,以及如何构建未来人机关系格局的问题。‎ ‎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45‎ A.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深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可能会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我们的社会共识。‎ B.“人机关系”是人工智能时代最令普通人关注的问题,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 C.我们应深入探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D.只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对人工智能予以规范,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就能避免未来人工智能失控的风险。‎ ‎  解析▶ A扩大范围,原文“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是韩少功的假设,并不是“社会共识”。B“或然”改成了“必然”,原文是“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D“只要……就……”说法绝对,充分条件不成立。‎ ‎  答案▶ C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 45‎ 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扬弃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扩大,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来民族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了外来少数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通过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优势。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摘编自葛剑雄《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无条件地、尽可能地把传统文化原样保存下来。‎ B.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不管它的好坏以及积极、正确与否。‎ C.所谓“承”,就是继承、发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 D.在“承”的时候要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  解析▶ “还要尽可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说法不正确,应是“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 ‎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针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观点,总领全文。‎ B.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是先阐释其内涵,再进一步论述具体的做法。‎ C.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先谈“传”而后谈“承”,从主到次,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  解析▶ “从主到次”“层层深入”的说法不正确。从结构上看,文中“传”和“承”应为并列关系。‎ ‎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把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就能通过它感受历史,认识人性。‎ 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比如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 C.对于古建筑而言,“传”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承”是将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 D.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得到发展、扩大,是因为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 45‎ ‎  解析▶ A说法绝对,充分条件不成立。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于文无据,“因建不起新房而被迫保存所住的古建筑”与“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去建新房”一样,都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作者强调的是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D“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不正确。在语言方面,“该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 ‎  答案▶ 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的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的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国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对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山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给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但是,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后印象派的画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中国。‎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45‎ ‎(摘编自桂小虎《东方的启迪——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绘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对世界文化艺术影响巨大,因此,被西方艺术史论家公认为世界艺术的高峰。‎ B.早在14世纪,随着中国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在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中国传统艺术就影响到欧洲了。‎ C.发明于19世纪中叶的摄影术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冲击很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 D.中国传统艺术特色鲜明,技巧高超,体系完整,地位不可替代,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最大。‎ ‎  解析▶ A“公认为”不正确。原文为“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C“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促使其寻找新路”不正确。根据原文,在此前艺术家就已经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了,中国传统艺术只是“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D“因而为世界艺术发展做出的贡献也最大”不正确,原文说“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强加因果关系。‎ ‎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总述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艺术尤其是西方传统写实绘画的影响,点明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 B.第2、3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论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巨大影响,紧密照应第1段的相关内容。‎ C.结尾一段重申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地位及贡献,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并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D.在论述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过程中,文章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  解析▶ “在段末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不正确。段末点明写作意图而非提出中心论点。‎ ‎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国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其中的风景以及画法与中国宋代的风景画非常相似。‎ B.“罗可可”艺术被认为应称作“中国—法国式”,安格尔被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足见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影响之大。‎ C.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杰出画家之所以能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艺术杰作,与他们善于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分不开。‎ D.有人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影响。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因为日本浮世绘画法也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形成的。‎ 45‎ ‎  解析▶ “作者对这一观点不以为然”不正确。根据原文,作者对这一观点并非不以为然,只是强调日本浮世绘的画法也是源于中国。‎ ‎  答案▶ D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生命艺术。书法以笔势、筋骨、血肉、神采等创造出充满生命情趣的动态之美,从而成为一种古典的生命的艺术。林语堂说:“书法不但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而且代表了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则。”这种“万物有灵”的原则就是生命的原则,书法的艺术本质是东方的生命艺术。‎ 当代书法家叶秀山说:“书法是一种活动的线条的舞路,那么,很自然地就会以草书作为它的范本。”中国书法由甲骨文、金文到篆隶体,至汉代出现了草书,由章草到狂草,发展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由此从实用与艺术兼备发展为纯粹的艺术。只是到了草书阶段,线才具有更多的自由的灵动性,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生命张力。可以说,草书集中地体现了书法之生命艺术的本质特征,成为鲜活而灵动的笔之舞蹈。唐人张旭以善草书著称,在当时被尊为“草圣”。但纵观中国书法史,并未有“隶圣”“楷圣”之类的说法。这可以说明草书的艺术含量与特殊地位。张旭的草书与唐代盛行的剑舞有深刻的艺术渊源。剑舞的龙腾虎跃的生命动态之美,对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发作用。张旭的草书成就,还是激情澎湃的生命感悟的写照。李颀的《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句,形象地描绘了张旭在素壁前笔走如流星般狂写草书的状态,他的草书创作完全成为充满生命力的舞蹈。因此,以张旭为代表的草书,以草书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可以说是笔的生命之舞。‎ 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生命力,主要源于天地自然。中国哲学对天地自然的理解就是《周易》所说的“生生”,即认为从天地万物到人类社会,其生成、存在与发展就是一种生命运动的过程,是生机洋溢的世界。而促使生命运动的根源则是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感、消长、变化。书法作为线的艺术,是通过笔墨之迟速、浓淡、粗细等的对比,表现出一种阴阳对立与和合的生命之力。东汉蔡邕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书法源于自然,阴阳相生则是“自然”的根本法则,书法的“形势”源于阴阳之气的相生。笔势的“藏头”与“护尾”,通过藏与收、逆与顺的对立与中和,从而显露出根源于阴阳相生之道的生命力量与艺术光彩。书法“来不可止”“去不可遏”之势是由“笔软”展现出来的。战国以后,以毛笔书写逐渐代替以刀刻写的写字方式,毛笔的软性赋予了书法家发挥无限的创造力的空间,更能展现书法的线性特征,创造出富有无限生命力的笔之舞蹈。因此,毛笔是使书法成为笔之生命之舞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曾繁仁《笔的生命之舞:书法美学概论·书法的生命艺术之本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林语堂认为书法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代表了万物有灵魂。‎ 45‎ B.叶秀山认为草书自然而然地就会使书法成为一种活动的线条的舞蹈范本。‎ C.《赠张旭》中“如流星”的比喻,赞美了张旭的草书就是充满生命力的舞蹈。‎ D.“生生”指万物至人类社会的生成、存在与发展就是一种生命运动的过程,生机洋溢。‎ ‎  解析▶ A偷换概念。“代表了万物有灵魂”分析错误,“灵魂”与原文中“‘万物有灵’的原则”“生命的原则”的概念内涵不相同。B曲解文意。“草书……会使书法成为……范本”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书法”以“草书”作为它的范本。C错在“赞美了张旭的草书”。从“挥笔”可以看出,该比喻是在写张旭书写时的动作。‎ ‎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运用了引证法,林语堂之语的第二句与上文所说“充满生命情趣的动态之美”形成了内容上的呼应。‎ B.第2段运用张旭的事例来论证草书集中地体现了书法作为生命艺术的本质特征,成为鲜活而灵动的笔之舞蹈。‎ C.第3段结合说理和引用论证的方法,主要论述了毛笔书写逐渐代替以刀刻写,创造出富有无限生命力的笔之舞蹈。‎ D.对于书法美学,文章先阐述其艺术的本质,接着分析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字体,最后梳理其艺术生命力的源泉。‎ ‎  解析▶ 阐述的论证观点错误,第3段主要论述了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生命力主要源于天地自然的观点。‎ ‎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从甲骨文、金文到篆隶体、草书,从章草到狂草,最终发展为一种纯粹的艺术。‎ B.如果没有剑舞的龙腾虎跃的生命动态之美,就无法激发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 C.阴阳相生可谓“自然”的根本法则,并且书法的“形势”源于阴阳之气的相生。‎ D.毛笔之所以是使书法成为笔之生命之舞的重要工具,是因为毛笔具有软性的特点。‎ ‎  解析▶ “无法激发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分析错误,原文观点是“剑舞的龙腾虎跃的生命动态之美,对张旭草书的‘豪荡感激’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发作用”,相反的假设前提不一定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  答案▶ B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法律法规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具体规则,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 45‎ 策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这里的法律法规当然包括各个部门法,其中,商法也不例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商事法律制度,首要一点是找到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首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商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部门法律,与其他法律一道肩负着构筑社会主义法治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相一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法治。同时,商法作为直接以保障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对于促进社会成员创造财富和推动国家繁荣昌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法中调整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保护与企业治理的诸多制度安排,对于增进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经济民主、推动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提升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均具有重大意义。这使得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性。‎ 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商法的本质是市场规则。商法不仅规定了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设立、经营、变更、终止的法律规则,还规定了法人财产权、股权、职工参与权等各类市场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利;不仅规定了为公司提供融资渠道的证券法律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风险防范和保障的保险法律机制、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支付工具的票据法律机制等一系列市场交易机制,还规定了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权利与商法目标实现的法律责任机制。这些规则,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就此言之,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自由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否真正体现自由是我们审视商法制度是否为良法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要实现市场主体的自治,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 ‎(摘编自郝磊《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找到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才能将二者互相融合在一起。‎ B.商法也要与时俱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商事法律制度是时代的要求。‎ C.商法是直接以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 D.商法能够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规则并保障与之相关者的利益及基本权利。‎ ‎  解析▶ A应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商事法律制度”而非“互相融合”。C“商法是直接以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错,应是“以保障营利为宗旨的部门法”。D“并保障与之相关者的利益及基本权利”错,应是“规定了”“各类市场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利”,并不代表能“保障”。‎ ‎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5‎ A.文章从时代的大背景出发,阐述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彰显了论题的现实意义。‎ B.文章从两方面阐述商法的性质内涵,并都指向了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性。‎ C.文章阐述了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内在契合性,没有涉及个人层面。‎ D.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结构全文。第1段是总括段;第2、3段是论述的主体;第4段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  解析▶ 文章按照“总—分”的思路结构全文,第4段不是总结全文,而是对第3段的总结。‎ ‎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商法建设的目的是借此在经济领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B.如果商法无法推动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也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C.商法的主要功能是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基本法律依据,而弘扬价值观是更高的要求。‎ D.如果商法制度为良法,就能体现自由,实现市场主体的自治,尊重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 ‎  解析▶ 在程度上有误。商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存在着诸多内在契合性,即使推动不了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也只是在“文明”这一点上有不足,还达不到背道而驰的程度。‎ ‎  答案▶ B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岱年先生主编了《中华的智慧》一书,“智慧”一词,是张岱年先生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原义“爱智”而提出的,体现出自觉的对话意识和民族意识。他说:“西方哲学所取得的成果可谓之‘西方的智慧’。中国古代哲人志在‘问道’,‘道’即真理,亦是最高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亦可谓之‘中华的智慧’。”张岱年先生将“道”具体概括为“人生之道”“自然之道”“致知之道”,涉及宇宙观、伦理观、方法论等内容。‎ 若想真正触及中华智慧,个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精当的个案研究是这本书的特点,区别于大而化之地讨论中国文化的数以千计的著作。比如在讨论老子时就阐释了“道为万物之索”“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等问题,立论相当准确地概括了老子思想中尚柔、尚自然、反造物主的精神特质。“如果说孔子仅对鬼神、上帝有所怀疑的话,那么老子的‘道’则彻底推倒了上帝的宝座,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这个论断是有理据的。在老子的“道”出现之前,上帝有着无上的荣光,它派生出的文化也充斥着权力与等级关系,老子独特的“道”论正是时代的产物,他将人类从上帝的威权统治下解放出来。老子的有些著作中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与意志,而他所肯定的价值和意志毫无上帝的影子,他彻底地与威权决裂。关于儒、道之区别,作者说:“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之上增加一个自然而然的价值取向,并非简单否定儒家伦理。儒家希望通过每个人,特别是君王的个人道德修 45‎ 养达到天下太平、万民幸福;老子希望社会的治理者约束强制的手段,追求实现自然而然的理想秩序。”这样通透中肯的见解在书中比比皆是。‎ 张岱年先生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文化研究。他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他一生致力于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先生没有将中国文化当作西方文化的注脚,也没有将中国文化当作人类文化中的异类,而是努力将中国文化融入人类文明的历史洪流之中。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中国哲人,在一定意义上,富于探索精神……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彼此立说不同,但都肯定‘穷理’的必要,都肯定世界是有理的,学问在于认识此理,生活在于体现此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可以说富于理性精神。但是,这种‘穷理’的传统却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以致没有孕育出近代实证科学。”此种高屋建瓴的中国文化观,成为这本书重要的纲领与血脉。这本书一方面寻绎着“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又试图以历史唯物论的理论视野观照先秦诸子、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家们,超越他们的旧哲学。他在书中还提出任何文化形式都不是教条地、理念性地存在着的,它往往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阐释中。中华文化的复兴与时代性存在,依赖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现代的解读和实践。‎ ‎(摘编自李瑞卿《建构中华智慧谱系——评张岱年主编》)‎ ‎1.下列对于《中华的智慧》一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中“中华的智慧”是指中国历代哲学家所提出的创造性见解,是有别于西方智慧的最高智慧。‎ B.张先生在书中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最早可以从老子的“道”的理论中找到依据。‎ C.书中关于老子的研究认为,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是老子著作的显著特征。‎ D.张岱年先生提到的“道”不同于西方的“爱智”,与老庄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道”相同。‎ ‎  解析▶ A“是有别于西方智慧的最高智慧”张冠李戴,张岱年先生认为“道”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C“摆脱了神灵崇拜、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与意志是老子著作的显著特征”以偏概全,原文是“老子的有些著作中”。D曲解原意,原文是说张岱年将“道”具体概括为“人生之道”“自然之道”“致知之道”,涉及宇宙观、伦理观、方法论等内容,与老庄思想中“道法自然”的“道”不同。‎ ‎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分析,最后提出要古为今用,树立民族文化复兴观念的观点。‎ B.在分析的过程中,文章大量引用了张岱年先生作品的原文,具体地展示了《中华的智慧》的哲学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5‎ C.张岱年先生认为建构中华智慧谱系的方法就是加强个案研究和建立唯物史观,这也是本文展开充分论述的两个重要角度。‎ D.文章第3段引用《序言》的原文,证明了中国哲人是富于探索精神的,中国哲学是富于理性精神的。‎ ‎  解析▶ 文章是从个案研究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两个方面展开的,但并不代表这是张岱年先生建构中华智慧谱系的方法。‎ ‎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岱年先生的这本书之所以能真正触及中华的智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进行了精当的个案研究。‎ B.因为作者认为道家思想是在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上增加了一个价值取向,所以说道家思想其实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 C.中国近代之所以没有孕育出实证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穷理”的传统没有和重视实证的态度结合起来。‎ D.张岱年先生既认为中国文化是独立于西方智慧的另一种人类文明,又主张必须综合中西文化之长才能创造新型的中国文化。‎ ‎  解析▶ 强加因果,且“道家思想其实是儒家思想的有益补充”的说法也不正确。‎ ‎  答案▶ B ‎(45分钟 4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 45‎ 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易经》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 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 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 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黄帝内经》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著作,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 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 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 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 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45‎ ‎  解析▶ “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不正确。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 ‎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 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 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 ‎  解析▶ “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分析不正确。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 ‎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有机结合。‎ 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两者存在根本分歧。‎ 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生态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 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 ‎  解析▶ 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不正确。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易经》,且在商朝《易经》尚未问世。B“两者存在根本分歧”不正确。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D“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 ‎  答案▶ 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鱼儿 冰心 十二年前的一个黄昏,我坐在海边的一块礁石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竿儿,绕着丝儿,挂着饵儿,直垂到水里去。微微的浪花,漾着钓丝。‎ 礁石上倒也平稳,那边炮台围墙的影儿,正压着我们。过了半天,这丝儿只是静静地垂着。我觉得有些不耐烦,便嗔道:“到底这鱼儿要吃什么?怎么这半天还不肯来!”奶娘笑道:“它在海里什么都吃,等着罢,一会儿它就来了!”‎ 45‎ 我实在有些倦了,便将竿子递给奶娘,两手叉着,抱着膝。一层一层的浪儿,慢慢地卷了来,好像要没过这礁石;退去的时候,又好像要连这礁石也带了去。我一声儿不响,我想着——我想我要是能随着这浪儿,直到水的尽头,掀起天的边角来看一看,那多么好呵!那么一定是亮极了,月亮的家,不也在那里么?不过掀起天来的时候,要把海水漏了过去,把月亮濯湿了。不要紧的!天下还有比海水还洁净的么?它是清明的……‎ ‎“是的,这会儿凉快得多了,我是陪着姑娘出来玩来了。”奶娘这句话,将我从幻想中唤醒了来;抬头看时,一个很高的兵丁,站在礁石的旁边,正和奶娘说着话儿呢。他右边的袖子,似乎是空的,从肩上直垂了下来。‎ ‎“他是谁?他的手臂怎……?”奶娘笑着拍我说:“不要紧的,他是我的乡亲。”‎ 他也笑着说:“怎么了,姑娘怕我么?”奶娘说:“不是,姑娘问你的手怎么了!”他低头看了一看袖子,说:“我的手么?我的手让大炮给轰去了!”我这时不禁抬头看看他,又回头看看那炮台上,隐隐约约露出的炮口。‎ 我望着他说:“你的手是让这炮台上的大炮给轰去的么?”他说:“不是,是那一年打仗的时候受了伤的。”我想了一会儿,便说:“你们多会儿打仗来着?怎么我没有听见炮声。”他不觉笑了,指着海上,——就是我刚才所想的清洁光明的海上——说:“姑娘,那时还没有你呢!我们就在那边,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打仗来着。”我说:“他们必是开炮打你们了。”‎ 他说:“是的,在这炮火连天的时候,我的手就没有了,掉在海里了。”这时他的面色,渐渐地泛白起来。‎ 我呆呆地望着蔚蓝的海,——望了半天。‎ 奶娘说:“那一次你们似乎死了不少的人,我记得……”他说:“可不是么,我还是逃命出来的,我们同队几百人,船破了以后,都沉在海里了。只有我,和我的两个同伴,上了这炮台了。现在因着这一点劳苦,饷银比他们多些,也没有什么吃力的事情做。”‎ 我说:“他们那边也一样的死伤么?”他说:“那是自然的,我们也开炮打他们了,他们也死了不少的人,也都沉在海里了。”我凝望着他说:“既是两边都受苦,你们为什么还要打仗?”他微微地叹息,过了一会说:“哪里是我们?……是我们两边的舰长下的命令,我们不能不打,不能不开炮呵!”‎ 炮台上的喇叭,呜呜地吹起来。他回头望了一望,便对我们点了点头说:“他们练习炮术的时候到了,我也得去看着他们,再见罢!”‎ ‎“他自己受了伤了,尝了痛苦了,还要听从那不知所谓的命令,去开炮,也教给后来的人,怎样开炮;要叫敌人受伤,叫敌人受痛苦,死了,沉在海里了!——那边呢,也是这样。他们彼此遵守着那不知所谓的命令,做这样的工作!”‎ 海水推着金赤朗耀的月儿,从天边上来。‎ 45‎ ‎“海水里满了人的血,它听凭飘在它上面的人类,彼此涌下血来,沾染了它自己。它仍旧没事人似的,带着血水,喷起雪白的浪花。”‎ ‎“月儿是受了这血水的洗礼,被这血水浸透了,他带着血红的光,停在天上,微笑着,看他们做这样的工作。”‎ ‎“清洁!光明!原来就是如此……”‎ 奶娘拊着我的肩说:“姑娘,晚了,我们也走罢。”‎ 我慢慢地站了起来,从奶娘手里,接过竿子,把它提出水面来,——钩上忽然挂着一条金赤的鱼!‎ ‎“‘它在水里什么都吃’,它吃了那兵丁的手臂,它饮了从那兵丁伤处流下来的血,它是在血水里养大了的!”我挑起竿子,摘下那鱼儿来,仍旧抛在水里。‎ 奶娘却不理会,扶着我下了礁石,一手拄着竿子,一手拉着无精打采的我,走回家去。‎ 月光之下,看见炮台上有些白衣的人,围着一架明亮夺目的东西,——原来是那些兵丁们,正练习开炮呢!‎ ‎(本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0年12月21日,后收入小说集《去国》,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钓鱼时,“我”遇到了一个独臂的老炮兵,知道了战争的残酷,丧失了好心情,以至于连钓上的一条金赤鱼也被“我”抛回了海里。‎ B.文中“月”的形象多次出现,既展现了客观环境的变化,又是老炮兵故事的见证者,也伴随和映衬了“我”内心情感的发展和变化。‎ C.奶娘的形象串联起了“去海边钓鱼—偶遇老炮兵—领‘我’收竿回家”的情节,她对“我”的关心与老炮兵对生命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D.文本从儿童视角出发,先展现了“我”眼中澄澈明亮的童话般的世界,但与老炮兵交谈之后,“我”心中的童话世界坍塌了。‎ ‎  解析▶ “老炮兵对生命的冷漠”理解不准确,文中并没有写老炮兵漠视生命,只是揭示当时“老炮兵”等人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只能在战争中充当炮灰的社会现实。‎ ‎  答案▶ C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老炮兵”的形象。(6分)‎ 答: ‎ ‎ ‎ ‎ ‎ ‎ ‎ 45‎ ‎  答案▶ ①老炮兵是个独臂的兵丁;②他在战争中服从命令,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而不自知;③战争结束后他安于现状,忠于本职工作。‎ ‎6.“清洁!光明!原来就是如此……”含意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 ‎ ‎ ‎ ‎ ‎ ‎ ‎ ‎ ‎ ‎ ‎  答案▶ ①“我”认为海水只是看起来“清洁”,里面有战火、鲜血、人们的恐惧,“清洁”只存在于海水的表面;②月儿被血浸透,却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周而复始的战争,这浸了血的“光明”不再光明;③“如此”一词含有对“海水”与“月儿”的思考,对“清洁”与“光明”的感叹:比战争更可怕的是人的麻木与机械。‎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祠堂是宗族祭祖联宗、议决宗族事务、办理红白喜事、上灯修谱、表彰功德、惩戒罪恶等精神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它集祭祖、管理、行使族权于一身,神圣而庄严,集中体现着人们的精神要求。祠堂的建筑以宗族观念为基石,全部承载着一个宗族的历史情感和生活理想。所以,祠堂建筑本身也就被人们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雷鸣镇后俑村委会仙坡村的胡氏宗祠就是一个典型。‎ 胡氏宗祠坐南朝北,布局完整,    ,在199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梁柱上的雕刻极尽    ,祠中驼峰之木雕、窗花、壁画    ,极具艺术价值。全祠有设计造型各异之础石二十六对,工艺精巧,造型优美。前殿、正殿共有驼峰浮雕三十八块,这些浮雕    。胡氏族规家训在宗祠中都有体现,(  )。 ‎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祠堂的建筑以宗族观念为基石,全部承载着一个宗族的生活理想和历史情感。‎ B.祠堂的建筑以宗族观念为基石,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和生活理想。‎ C.以宗族观念为基石的祠堂建筑,全部承载着一个宗族的生活理想和历史情感。‎ D.以宗族观念为基石的祠堂建筑,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和生活理想。‎ ‎  解析▶ 文本先讲祠堂,再讲祠堂的建筑,所以应将“祠堂的建筑”放在前面,可排除C、D;“全部”应该作“历史情感和生活理想”的定语,可排除A、C。‎ 45‎ ‎  答案▶ B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冠冕堂皇 繁缛华丽 鬼斧神工 栩栩如生 B.美轮美奂 繁文缛节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C.美轮美奂 繁缛华丽 巧夺天工 栩栩如生 D.冠冕堂皇 繁文缛节 鬼斧神工 惟妙惟肖 ‎  解析▶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贬义。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与语境不合。繁缛华丽:采饰富丽,也指文辞华丽。用在此处合适。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此处用“巧夺天工”更合适。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更切合语境。‎ ‎  答案▶ C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重要的日子,在族长带领下全族男丁都要祭祖 B.全族男丁都要在重要的日子在族长带领下祭祖 C.在重要的日子,全族男丁都要在族长带领下祭祖 D.全族男丁都要在族长带领下在重要的日子祭祖 ‎  解析▶ 表明时间的状语放在最前面,突出族规中的“重要时间点”,排除B、D,强调参加祭祖仪式的主体是“全族男丁”,“全族男丁”放在时间状语后,句式也与前句一致,自然流畅,排除A。‎ ‎  答案▶ C ‎10.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六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6分)‎ 招聘通知 敝校因教学需要,现面向全国招聘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美术、书法课程专职教师四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持有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书,有2年以上教学经验当然更好。年薪不低于12万元左右(不含“五险一金”)。有想法的可将个人材料发送至邮箱12345@189.com。‎ 腾飞中学 ‎20××年10月10日 ‎①将“       ”改为“       ”; ‎ ‎②将“       ”改为“       ”; ‎ ‎③将“       ”改为“       ”; ‎ 45‎ ‎④将“       ”改为“       ”; ‎ ‎⑤将“       ”改为“       ”; ‎ ‎⑥将“       ”改为“       ”。 ‎ ‎  答案▶ ①将“招聘通知”改为“招聘启事”;②将“敝校”改为“本校”;③将“四名”改为“各一名”或“共四名”;④将“当然更好”改为“更佳”;⑤将“不低于12万元左右”改为“不低于12万元”或“12万元左右”;⑥将“有想法的”改为“有意者”。‎ ‎11.下面是排污许可证的办理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 答: ‎ ‎ ‎ ‎ ‎ ‎ ‎ ‎ ‎ ‎ ‎ ‎ ‎ ‎ ‎ ‎  答案▶ 示例:申请人向环保局提出申请,若申请材料不全,环保局须一次性告知补交,若不属于许可范围的,则将材料退还给申请人;材料当日受理后,须进行审查,决定许可与否;许可的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开,不许可的则不发证。‎ 45‎ ‎ 01 文化自信 ‎  中华文明,是全球唯一没有断裂、消失的古文明。它历经5000年历史的风雨,依然以鲜活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不仅因为它博大精深,凝结了先贤的智慧,还因为它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仁爱而和乐天下的情怀、通变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中华文化的优质基因显现了强大的软实力,决定了我们应该保持文化的定力与自信!毋庸置疑,西方的工业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的月亮就一定比中国圆。于儒道释交融的东方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文明曾经长期领先西方,同样给人类进步以巨大的推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尚义、天人协调等基本精神,铸就了无数健伟的灵魂。我们切不可将晚清政治腐败等带来的积弱残局归因于文化,不可因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而妄自菲薄,也不可因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先生的文化冲突论等奇谈而失去了理性的权衡。在西方将充满惊疑、敬意的目光投向东方的今天,在华夏民族渐渐走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今天,我们理应拥有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我们的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坚如磐石的自主意识,无论碰到什么风浪,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挫折,我们都不会动摇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意志。——自信的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坚实稳健的发展现实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中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得以确证、彰显和巩固。——自信的成就根基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着稳定的制度性保证,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说明,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深厚基础。——自信的制度根基 ‎①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散发着无尽魅力,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②中华民族独特而悠久的传统文化,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5‎ ‎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华文化润物无声,绽放光彩。‎ ‎④中国文化成果丰硕,气韵悠长,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⑤“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力量贯穿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之魂。‎ ‎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灵魂,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国家屹立不倒的根基所在。‎ ‎⑦自觉坚守“本我”,开放面对“他者”,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文化始终焕发光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与学弟、学妹进行交流。听说子思正在跟研究生导师学习儒家文化,有些同学表示担心:“我对儒家文化有些了解,比如‘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我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原因挖掘:儒家文化知易行难,在于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上的内核是基于“仁”的“礼”,是一种道德层面要求,指向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往往呈现为利人利己。而今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身处逐利的潮流中,其行为往往多是基于利己思想甚至丛林法则。这既同儒家文化相悖,也与现代文明相离。‎ ‎(2)解决方案:①传承儒家文化,要深层次地认识到在人际关系层面的儒家文化是真正利人利己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文明和道德约束。‎ ‎②传承儒家文化,要创新传承的方式,除了传统的书本、课堂学习,还可以将儒家文化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③要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挤公交”之类的行为本身不仅仅不符合儒家文化,也不符合今天的价值取向——这是丛林法则的具体表现,不能指引我们走向文明,只能让我们退向野蛮。‎ ‎④在传承儒家文化的过程中,还要看到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礼”,需要我们去粗取精,与时俱进。当然,题中所说的三条思想“‘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都是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 ‎⑤如果个人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文明,提升自己的人生道德境界,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自己认可的优秀的儒家之礼,远离野蛮的自私的丛林法则。譬如应对“挤公交”的问题,我们到了公交站台,应自觉排队,并有理有礼地告诉大家排队候车有序上车,这正是君子所为。排队上车不仅有序,而且高效。须知,点文明之星火,倡众行以燎原。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儒家文化之于现实生活就不是矛盾的,而是有益的。‎ 45‎ 当儒家文化遇上了“挤公交”‎ 如果说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等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那么挤公交则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当我们带着理想化的境界,走入拥挤的人群,有没有可能遭遇挤不上公交的尴尬?我想,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但反过来,你心中没有了境界,没有了信仰,没有了崇高,你是不是就一定能挤上公交呢?所以,当儒家文化遇上了“挤公交”如此无奈的现实,我们所想的,不该是摒弃传统文化,摒弃我们的理想化境界去迁就我们的现实,甚至是姑息我们的现实。我们要做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我们的现实生活,使二者之间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 赫连尼科夫曾经说过:“没有文化就没有国家,有文化才有国家。”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史。几千年来,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早已渗入我们的血脉,融入我们的骨髓,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 试想,为了能挤上公交而砍掉我们的“根”,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能翻身。”由此可见,丢掉文化信仰,像野蛮人一样横冲直撞地挤公交,实在不可取!‎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追崇儒家文化中美好的东西与挤不上公交之间,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如果人人都能尊崇礼仪,讲求谦让,有序快速地坐上公交,是不是就变得不那么困难呢?‎ 不可否认,我们的现实中确实有一些让人不忍触摸的痛:谦虚礼让者上不了公交,好心扶人者反遭诬陷……凡此总总,似乎显得我们这些尊崇礼仪、崇尚文化的人有些傻气。‎ 狄更斯曾经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在这个社会,如果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没有身为主人翁的自觉,没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情怀,一味地自私自利而罔顾他人,最后,这个社会只会落得罪恶横生、人心惶惶的境地。由此可见,我们尊崇文化,气定神闲,轻松坐上公交车的日子不会遥远。‎ 文化是根,行为是果。当儒家文化遇上“挤公交”,愚以为从根本做起,才能收获更好的果!‎ ‎【名师点评】‎ ‎①从生活现象谈起,引出自己的观点。材料作文具有明确的任务指向性,本文作者善于从生活现象中,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传统文化如何引领我们的生活?‎ ‎②善于假设论证,“试想,为了能挤上公交而砍掉我们的‘根’,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发人深思。“如果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没有身为主人翁的自觉,没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情怀”从反面切入,引人思考。‎ ‎③最后再一次亮剑,点明主旨。“文化是根,行为是果”,让优秀文化引领我们的生活。‎ 45‎ 答同学问 ‎——致“仁和有礼”的你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很高兴你能将我刚才宣讲的内容听进心里,并提出了一个很有思辨性的问题:“生活中如若遵行儒家文化倡导的‘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我在母校学习期间就非常喜欢儒家文化,并且现在还在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儒家文化提倡的“仁”“义”“礼”“和”等思想,与挤不上公交并不是对立关系,恰恰是一剂治愈这个社会人人“抢为先”思想弊病的良药。‎ 首先,同学们必须明白当下“坐公交要挤”“上公交要抢座位”等现象存在的根源,不仅仅是规章制度执行不力,还有人们缺乏道德自律。人不自律,便是“无礼”。人们总以为上公交是先抢先得,越抢越占便宜,为了抢先一步,不顾形象,不顾他人。我们可以设想,如若人人为一己私利,“无礼”横行,那社会将乱象横生,何来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何来幸福指数的提升?‎ 其次,同学们还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约之以礼”是一种道德自律,“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而是缺少这一道德自律前提产生的后果。同学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核心为“仁”。“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提出“仁者爱人”。那如何“爱”人呢?答:言行有“礼”。“礼”是为了“节”,“节”是为了“和”,而“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只有人人讲“礼”,社会才能安定有序,人民幸福指数才会提升。那时候,你再去等公交,人人都排队,不用“挤”都能上。‎ 同学们,你们觉得强国的定义是什么呢?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我想,强国不仅要强物质文明,还需强精神文明。因此我们要提倡儒家文化,继承发扬儒家优秀的思想传统,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一刚一柔,刚柔并济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之策。‎ 讲到这里,我想你们应该可以理解儒家文化与“挤公交”的关系了吧。当然,儒家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继承形式还在发展变化中,如《经典咏流传》中对古典诗歌的改编传唱,《中国诗词大会》中对古诗的解读。但是,“仁”“礼”永远不过时,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先来后到、推己及人、以德服人等儒家思想在改造与传承中永不过时。‎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热爱儒学,推广“仁”“礼”,做“仁爱有礼”的高中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不“挤”公交做起吧!‎ 45‎ 此致 敬礼!‎ 你的校友:子思 ‎20××年4月19日 ‎【名师点评】‎ 本文很好地完成了这道“问答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规定的指令任务。采用书信格式,算是完成了第一个“规定动作”;正文完整的说理逻辑链,避虚就实,既巧妙地回答了那位同学提出的两难问题,指出人们“应该理清这样一种逻辑关系……‘抢不到座位’一类现象并不是对‘约之以礼’的道德自觉的否定”,相反说明对这种不文明行为更应该“约之以礼”,又提出了传承儒家文化,以德服人,推己及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措施。至此“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二条指令任务也就完成了。‎ 全文构思巧妙,写法上避虚就实,不纠缠一隅,化难为易,逻辑严谨。作者能写出此作文,其功力可见深厚。‎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3.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而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中国七大传统文化,你了解多少?‎ 一、儒家思想文化 45‎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中国历史上活跃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学派。多年来,儒家学派作为中国学说的主流学派,在中华大地上大放异彩,独领风骚。‎ 儒家思想讲求“和”,讲求“天人合一”,讲求“中庸”,讲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己内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益的借鉴。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值得我们向全世界推荐。‎ 二、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讲求礼、苦、超越。礼:练武的人首先得知礼,练武是为了制止打人,而不是为了打人。苦:练武之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练武要吃苦,而且在工作、生活中,都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超越:练武之人不应该是一介武夫,要有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对自身的肢体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极具价值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华武术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 三、瓷器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地影响了各国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了“瓷器之国”的盛誉,也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瓷器的发明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更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瓷器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艺的高超,也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瓷”作为展现中国文化的代表被推向世界当之无愧。‎ 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出来的。十大古曲、各种传统乐器、各具特色的民族歌曲等等,显示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庞大的体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岁月的积淀和总结中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特色。中国许多古曲不仅旋律优美,背后还有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例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我们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应重点推荐民族音乐所独具的中华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内涵。‎ 五、茶道精神 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除了舌尖的诱惑,饮茶所浓缩的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追求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中国茶道集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 45‎ 一两好茶、一壶沸水、一套古色古香又契合茶叶特性的茶具,一个洒落阳光的午后,煮一壶好茶,看茶叶在沸水间上下翻腾,最后静静沉落,凝练成最适宜的颜色,清香溢满心间。就像是看人生起伏,繁华过后见真淳。掬一杯好茶,满足味蕾,更体会中国人的智慧。如此之魅力,如此之精神,怎能不向全世界展示?‎ 六、饮食 智慧的中国人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以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风味鲜明,有“舌头菜”之誉;烹调方式灵活变通;进食畅神怡情、寓教于食……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讲究用餐氛围所产生的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七、昆曲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代表作”之名确实当之无愧。‎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昆曲音乐属于曲牌体,运用的曲牌有两千多种,行腔优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昆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和谐。‎ ‎①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张静江 ‎②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 ‎③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④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谚语 ‎⑤文化不应该是贵族的象牙塔里的一种玩赏,它应该是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式。——于丹 ‎⑥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余秋雨 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钟声 讲述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分享国家间“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相处理念,细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习近平主席的欧洲之行,举止言谈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和文化自信。‎ 45‎ 这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不同文化频繁交流,观念激荡。超越国界的有形限制,让文化交流互鉴为人类进步提供精神助力,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顺应时代潮流,睁开眼睛看世界,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沟通交流,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5000多年,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为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同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所看到的,“中国最强的软实力根植于自身文化之中,后者曾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 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以自身的实践告诉世界,只有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念,坚守全社会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一个国家才能持续发展、不断进步。‎ 一位法国知名人士在参观中国文物展览时曾说:“我现在明白了,你们改革开放搞得这么好不是偶然的,你们3000年前就很杰出啊!”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精气神的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文化之美所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华文化润物无声,绽放光彩。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让偏见和误解消于无形。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课程备受追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大洋彼岸的先哲寻找人生的答案。全球470多家孔子学院为中外文化交流搭起一座座汉语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外国民众立体感知当代中国敞开一扇扇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散发着无尽魅力,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 文化成果丰硕,文化气韵悠长,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梦的盛放,让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呈现更加绚丽的光彩。‎ 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三种根基(节选)‎ 韩震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早在商周之际,我们的前辈就有了礼制的创设,随后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的百家争鸣,随后而来的是秦朝统一、两汉雄风、大唐盛世,再到两宋时期的文化繁荣……正是这种文化自信,保证了中华文明穿越历史的风风雨雨,数千年绵延不绝;正是这种文化自信,给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总是能够在困难中保持光复旧物的勇气;正是这种文化自信,给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恢宏气度,勇于在文化交流互鉴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拓新自己的文化内涵。‎ 45‎ 与美国文化相比,我们有历史的厚度;与许多小国家的文化相比,我们的文化有空间的广度;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洪水般的冲击下仍然从容发展,说明了我们文化的深度。就文化形态而言,中国文化自主性之“我”,就不仅是能够保持为“我”,而且是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有内在深度的“我”。‎ 美国企业战略家库恩·劳伦斯·罗伯特就告诉世人:中国“经济上的变化只是我所看到的第二个最大变化;中国真正最大的变化是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他们的看法和见解、开放性的思维、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自信,他们走上世界舞台时所表现的那种热情,还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个人自由”。‎ 美国2008年5月号的《亚洲研究》中指出:“中国在改革起步阶段就致力于通过市场开放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没有像其他东亚国家那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敢于在开放中交流互鉴,敢于在竞争中一试身手,敢于在对抗中壮大自己,敢于大胆地改,敢于大胆地试,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以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这是因为中国的天下观本身就是开放的,其理想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影响和平共处,这就是“和为贵”的初衷、“和而不同”的途径、“协和万邦”的追求。可以说,“天下为公”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公允性。这种文化发展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就演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成为中国“坚持主权平等、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包容互鉴、公平正义”的外交政策。正是基于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中国才能够为自己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英国学者罗思义(JohnRoss)也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优于资本主义模式,理由:一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并非遵循‘华盛顿共识’发展,反而是仿效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或深受其影响”;二是“仿效中国的发展战略或深受其影响的国家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是85%,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贡献率仅为15%”。是的,中国不仅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让几亿人得以脱贫。联合国的报告指出,近30年全球减贫成果的70%是由中国贡献的。中国人民有资格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人民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实践,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保证了我们能够一方面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让“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规范我们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而言,这两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消灭贫穷”,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又需要经济发展作为支撑,这就是为什么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2017年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45‎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丝路驼铃 驶向和平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的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21世纪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倡议,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的,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倡议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快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高铁列车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条条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备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一碗一筷诠中华 45‎ 白落梅曾写道:“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旷远,地的辽阔。尝难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句“民以食为天”,令无数文人骚客、权贵宠臣、普通百姓竞折腰,不妨拿起一双木筷,从胃开始,读懂中华。‎ 古来便有七俗: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如今的“蒸煮炒焖炖”,火的使用,让中国人的餐桌走向多元化。而这,恰好体现了古人的创新精神。倘若没有创新思维,又怎会有火苗的出现?又怎会有火种的保留?“食色,性也。”儒家先哲早已道出国人性格真谛。‎ 食物承载的还有人们的性情。广东人好喝汤,正如广东人的性格,温润谦和;四川人爱吃辣,也恰恰体现了川妹子、川哥哥的豪爽直率;京城烤鸭色泽金黄,制作讲究,不正是京城“老炮儿”们谨慎机智的最好表现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五味构成一桌满汉全席,菜式多样,人也多样,中国人就是如此多元。‎ 和食物密切相关的不乏中华传统习俗:春节吃饺子,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食物名称的谐音也被用来传递美好愿景——年年有“鱼”,阖家团“圆”……这些都体现了先人卓越的智慧和美好的祝愿。‎ 然而,正如《月亮和六便士》中所言:“任何硬币都有正反面。”在食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不知从何时起,三鹿奶粉“代言”了三聚氰胺;红心鸭蛋成为苏丹红浆液的代名词;虾不只是虾,而是注胶虾……渐渐地,人们谈“食”色变。浮云蔽目,食物难辨好恶,这正折射出今日中国个别商家唯利是图、罔顾他人安全的丑陋心理,实在是“利欲驱人万火牛”,悲哉!‎ 所幸中华民族没有放弃抵抗。食品监管力度逐渐加大,相关法律陆续出台,执法程序日趋严格……均在扼杀着不良商家的坏念头。蔽目浮云终将被吹散,我们也不再会因为“不见长安”而发愁了。‎ 装盛中华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细致的纹路,碗身描绘艳丽的花朵,这是中华民族千年手艺的传承、历史的沉淀;夹食中华美食所用的木筷,竹香仍溢,挺直坚韧,恰如中华儿女的性格,刚直正义,不阿不谀。‎ 中华美食折射的,除了文化还有人性。烹饪方式的改进源于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精益求精的追求。捧起碗,执起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华美食中,歆享中国特色中国味吧!‎ 4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