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
追溯背景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介绍精美工艺品的说明文。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结构图示
重难解读
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生动,请结合具体语段进行分析。
示例:①文字少,传播信息量大。如第二段用70多个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物。②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如船尾与船头关联、照应;“楫”与“居右者”“居左者”照应,“左手倚……”与“右手攀……”关联,“右手执蒲葵扇”与“左手抚炉”关联。③有些段落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特点,把无生命的核舟描绘得生动、传神。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写出了东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写出了舟子的姿态特征。
1.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矫 首 椎 髻 袒 露 篆 章
轩 敞 峨 冠 箬 篷 衣 褶
5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器皿(mǐn) 箬篷(ruò) 衣褶(zhě) 髯(rán)
B.罔不(wǎng) 峨冠(guàn) 虞山(yú) 糁(sǎn)
C.壬戌(xū) 矫首(jiǎo) 弥勒(lè) 贻(yí)
D.椎髻(jì) 篆章(zhuàn) 一楫(jí) 黍(shǔ)
3.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类弥勒(绝对)
B.珠可历历数也(分明的样子)
C.如有所语(比如)
D.钩画了了(线条简单)
4.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①能以径寸之木
②箬篷覆之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④石青糁之
⑤左臂挂念珠倚之
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A.①③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④⑥
5.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苏、黄在一起读一横幅的书。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这是挑选了桃核中修长的刻成的。
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他们的膝盖互相靠近着,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7.“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__》,右边的刻字出自《___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以说明为主,辅之以描写,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各具情态。
B.课文第二至四段写核舟的正面,其写作顺序是先写船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C.课文第三段详细描写的人物是苏东坡,他戴着高高的帽子坐在佛印、鲁直两人中间,右手“抚鲁直背”,左手“执卷端”。
D
5
.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文中写了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被刻而成舟,其主题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掌故——“大苏泛赤壁”。
◆课内精读
阅读《核舟记》选段,完成题目。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窗而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所选文段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谈谈你的发现。
材料一 核雕工艺,盛于明清。明熹宗朱由校自幼不喜读书,好木工手艺,他亲自操刀刻核,所作的“五鬼闹判”,属上乘之作。上行下效,明核雕技艺风靡一时。
材料二 核雕的难度非同寻常,果核质地坚硬,表面纹理凹凸不平,天然形成的纹路变化无常,而且果核的横截面有很多不规则的空眼。所以在果核上施展技艺颇为不易。
材料三 据调查了解,目前国内从事核雕技艺的人很少,原因有二:一是难度大,短期内不易出效果;二是经济价值不高。一件好的作品,光是选材就不容易,大量创作就更不容易。花时长创作难,制成后贱卖舍不得,高价无人买,这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核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教 师 详 解 详 析
1.略。
2.[解析] B “冠”应读“guān”。
3.[解析] B A项,“绝”为“极、十分”的意思;C项,“如”为“好像”的意思;D项,“了了”为“清楚明白”的意思。
4.[解析] B ①句中的“之”是助词,译为“的”;其他均为代词。
5.[解析] D 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6.D
7.大苏泛赤壁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赤壁赋 后赤壁赋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技亦灵怪矣哉
8.[解析] C 苏东坡是左手“抚鲁直背”,右手“执卷端”。
9.(1)大约。(2)打开。(3)像。(4)同“屈”,弯曲。
10.(1)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2)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腹,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
11.这十六个字是《后赤壁赋》《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的主题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的赤壁景色。
12.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13.示例:核雕技艺在明代曾经风靡一时,但是由于核雕的难度大、经济价值不高等原因,目前国内从事核雕技艺的人非常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