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共12套江西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十 说明类文章阅读 一、(2018·南昌调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的玉石结 ‎①中国是美玉之国,玉器是华夏民族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玉,因其坚硬的质地,清晰细密的纹理,温润的光泽,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又因其稀有,得之不易,而更加珍贵;加之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文人墨客对其文化内涵的赋予,使其作为中华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作为中国人权力的象征、身份的标志和财富的体现而源远流长。‎ ‎②玉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人类文明尚处于酝酿中的原始社会,玉首先就作为权力的象征而存在。在原始的宗教祭献活动中,人们在巫师的带领下,簇拥在象征上天意志的玉器面前,走向神圣的祭坛,祈求神灵把福祉降临到他们身上。《周礼》中记录了六种被称为“瑞”的玉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统治者用它们来祭拜四方天地。此时,玉是代表与天对话的法器,代表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对玉器的膜拜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安定。‎ ‎③在封建社会,玉对于权力的表现越来越系统化和制度化。中国古代社会是阶级意识很浓厚的社会,各阶级各守本分,而不僭越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在玉文化上有很明显的体现。玉器的颜色、大小、造型都象征着不同的等级,至高无上的天子用权力获得最上层的宝玉,不同品级的官员也因为权力大小而获得不同品质的玉器,不同官衔的人佩戴不同的玉佩,行走时根据玉佩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官员的等级,闻其声,知其人就是如此而来!战国时代的和氏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价值十五座城池,为了争夺它,秦国和赵国险些发生战争。君主拥有最宝责的玉器,就代表着他拥有至高的权力,所以他们不惜发动战争来争夺玉器。‎ ‎④同时,玉文化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我们的民族历来有一种很坚固的文化信仰,叫“执身如玉”。人们以玉的品质作为自身德行的标准。玉,由于其自然属性,加之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历来受到士大夫、文人雅士的厚受。他们常以玉喻身,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不同身份的人,佩戴不同质地的玉来寻找同类;一个人的修养和身份,也通过他所佩戴的玉器来直观的表现。中国古代的君子在佩戴玉时,他们的行为要更加的庄重和恭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姿态不能太过倨傲,走路的步幅也不能太大,而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相互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律的声音,仿佛这种清脆的声音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主旋律,能净化人的灵魂。‎ ‎⑤生成了亿万年的玉,遇到了中国人之后,才变成了通灵宝玉。而具有人类所有的美好品性的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的精魂。因为玉也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人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露。中国人活着,像玉一样,去世了,最神圣的悼念,也是“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19‎ ‎。玉最让人称道的品质还在于玉永远不折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玉最让中国人感动的品性。玉碎了,碎了还是玉!中国人把玉看作了民族魂。‎ ‎ (选自《中华文本库》,有删改)‎ ‎1.文章主要从哪两方面说明了中国人的玉石情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章分析中国人喜爱玉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中画线语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南昌二次调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的历程 方陵生 机器能思考吗?能够模仿人类智慧的计算机曾经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人工智能研究几经跌宕起伏,最终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如今,人工智能已神奇地进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却是以与当年预言者所想象不到的方式……‎ ‎1956年的夏天,一群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聚集一堂,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家马文·明斯基、信息理论家克劳德·香农及后来的两位诺贝尔得主赫伯特·西蒙和约翰·纳什。他们聚在一起的任务是创建一个被称为“人工智能(AI)”的新的科学领域。‎ 这群科学家不乏雄心壮志,但他们花了远远不止一个夏天的时间。‎ 19‎ 在当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及随后召开的各种会议上,明确提出的“人工智能”这一领域的未来目标是机器翻译、计算机视觉、文本理解、语音识别、机器人控制和机器人学习。虽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并没有达到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1956年那群科学家预言的人工智能研究才开始有了转机,人工智能的种种神奇才纷纷开始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 今天,虽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当年的预期目标,但创造人工智能的方法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早期的工程师设计人工智能的办法是从头到尾为机器全程编程,他们创建的人工智能行为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途径:首先创建一个如何处理语音、文本或图像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这个模型中预想的功能。这听起来是一个很合理的设想,但结果证明是错的。他们还预测,人工智能的任何突破都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类自身的智慧,但结果也错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机器通过相似的“自下而上”的捷径来模仿其他形式的人类智能行为呢?‎ 到了2005年左右,人工智能已有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在走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中,人工智能的研究获得了一个强大的经验教训:数据比理论模型更强大。人工智能的语言不再是通过逻辑表达,而是通过数据比对算法。人工智能领域在经历了一次思考模式的转变后,进入了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时代,新的核心技术是机器学习,其语言不再是逻辑语言,而是统计数据语言。‎ 那么,机器会学习吗?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器人学习指的是机器建立在其经验分析基础上的改变其行为的学习能力。这听起来有如变魔术般神奇,但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械的过程。‎ 虽然具体到个别的每一种机械行为都相对简单,但当我们在复杂的软件中同时部署了许多这样的杌械行为,并为其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数据实例后,其产生的效果就是,这种高度自动适配的行为,使得机器看起来就像真正拥有人类一样的“聪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只是简单的统计学计算结果,机器并不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它只是“知其然”,而并“不知其所以然”。‎ 如今,研究者的注意力正集中于点燃人工智能机器“发动机的燃料”——数据。人工智能从哪里获取数据,并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数据资源呢?‎ ‎ 有价值的数据可以免费在“自然环境中”找到。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生成的副产品,如在博客上共享的一个推特,或用户添加的一个笑脸符号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网络行为都是人工智能的数据来源。‎ 工程师和企业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吸引和收集各种额外的数据,如记录用户上网行为的cookie,标记朋友圈,评价某件商品,等等。这些数据都会成为新的庞大数据流中的一部分。‎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找对了自己的发展方向,研究人员已开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数据网,每当你上网看新闻、搜索信息资料、网购、玩游戏、查看你的电子邮件或银行存款余额时,你都在与这个庞大的数据网展开交互活动。这个数据网的基础设施不只是实体形式的计算机和电线网络,还包括社交网和微博网站等在内的由诸多软件构成的一个大网络。‎ ‎(节选自《科技日报》‎2018年3月10日,‎ 题目系编者所加,有删改)‎ 19‎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人工智能的研究经历了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转变。‎ ‎②目前,人工智能的语言是________语言。‎ ‎③大量的人工智能能在一些领域付诸实际应用,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点。‎ ‎2.人工智能获取数据的途径有哪些?请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完本文,你一定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多的了解,你认为终极的人工智能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央电视台的《机智过人》栏目中,有“少女诗人”之称的“小冰”(一款智能机器人)师从自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的中国519位现代诗人,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汪国真等,它经过了6 000分钟、10 000次的迭代学习。在“小冰”学习到第10次时,它的作品几乎是不可读的;当学习到500次时,诗句的通顺度已经大大提高;而当学习次数达到1万次,你就看到了这本诗集。‎ ‎ 读了这一材料,谈谈你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宜春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如何找回“偷”走的睡眠?‎ 王 宾 临睡前刷微博聊微信打游戏,结果一宿翻来覆去睡不着;晚上“夜梦连篇”,第二天脑袋昏昏沉沉……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多让不少人睡不好、睡不着。‎ ‎3月21日是第18个世界睡眠日,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多位专家呼吁,要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调节睡眠节律,提升学习、工作效率。若出现睡眠障碍等疾病,应及时就医、科学对症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日前公布全球睡眠状况及睡眠认知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中超六成存在某种影响睡眠的医学问题,1/4的成年人有失眠问题,1/5的人打鼾。‎ 睡不够、睡得浅,如今“90后”等年轻人群渐成睡眠“特困户”。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京英指出,我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均值为66.26,普遍睡眠不佳;其睡眠时间平均值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自媒体人、程序员、电商从业者等群体睡眠质量尤差。‎ 19‎ ‎“睡眠有助于保护脑神经细胞功能,帮助体力、脑力恢复,这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叶京英说,神经细胞不可再生,没有高质量的睡眠就没有充足的氧供应神经细胞,甚至会导致神经细胞衰老、变性。“尽管年轻人的身体各主要器官处于代偿期,熬夜后自己不觉得有多大影响,但长期下去对于健康的隐患是巨大的。”‎ 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长期失眠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免疫系统衰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风险增加等。‎ 睡眠是精力恢复、免疫调节、记忆整合、内分泌调控的必需要素,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睡眠呢?‎ 为业绩考核冲刺、考试前“刷夜”……现代人面临着学习、就业、职场等多重“大山”,心理焦虑、紧张、抑郁让入睡“纠结”。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调查显示,3/4的“90后”群体因为情绪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的人达到36.3%。‎ ‎“为了保证学习时间晚上舍不得早睡,上床时间一拖再拖。但第二天常常困得不行,学习效率不高。”现在北京市海淀区某高中就读的学生小李对记者说。‎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陆林指出,超三成的“90后”属于“晚睡晚起”作息,能保持“早睡早起”习惯的仅占17.5%。他表示,强制性睡眠推后会导致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 猛跑一气希望累得倒头就着、“借酒消愁”盼着醉后沉睡……助眠误区反映出不少人健康睡眠意识淡薄。专家表示,殊不知,这些“偏方”反而会扰乱夜间睡眠结构,导致早醒或夜间觉醒。此外,营养过剩或肥胖也是睡眠障碍的可能因素。‎ ‎“枕边”的睡眠“小偷”不容忽视。陆林指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刺激视神经,导致原本可让大脑产生“困意”的褪黑素大量减少,“辗转反侧”也就在所难免了。‎ 睡眠已经成为一个从自我睡眠管理到心理健康以及睡眠环境适应等在内的健康综合性管理问题。健康睡眠怎样“高枕无忧”?‎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高健康睡眠意识与科学认知是关键。陆林建议,睡觉前一个小时要离开电子产品,入睡前两小时不要再大量进食,青少年每天睡眠时间要保持在7至9小时。‎ 针对睡眠障碍的不同发病机理,临床治疗一般会选择无创呼吸机、上呼吸道拓宽手术、佩戴口腔矫正器等。“发生在睡眠期的疾病有90多种,具体是哪种疾病还需专业诊断。”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李树华建议,要到医院进行个性化评估、确认预期疗效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方案。‎ 如何科学选择药物治疗?专家表示,不要一味依赖药物,也不要盲目排斥用药。“用药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体建立起规律的睡眠节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说,由于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多为处方药,建议先到正规医院就医,用药剂量和方式谨遵医嘱,并且及时复诊,根据医生建议换药、减药或停药。‎ 19‎ 此外,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卧位睡眠习惯、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都会有助于预防、减轻睡眠障碍症状。如果确因工作需要熬夜,也要保证休息时睡眠时长充足。‎ ‎1.本文围绕“睡眠”是怎样进行介绍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处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以第四自然段为例,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说明文用语准确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超三成的“90后”属于“晚睡晚起”作息,能保持“早睡早起”习惯的仅占1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给身边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8·吉安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 王红蕊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是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通过睡眠才能生长,睡眠能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能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的内容。清代李渔的《笠翁文集》中说:“养生之决,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昏脑涨。‎ 19‎ ‎《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时至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行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其次是采用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有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还有就是要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对炉火。‎ 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休整,促使身体各部分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之称。‎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6月17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话给它下了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进行说明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8·甘肃白银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古代的私塾教育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19‎ ‎⑦看来在古代私塾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B.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C.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 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墨之韵 筱 陈 ‎①墨,“文房四宝”之一。对于墨,总是心怀崇敬之心。‎ 19‎ ‎②墨,之所以能够在“文房四宝”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经过历史的淘洗而确立的。论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中没有墨色,红、黄、蓝、白中也见不着墨色这一字眼,然而,人们最终选择了它作为书写和创作的颜料。我以为,除了这颜料易得,还与墨色所具有的性情有关。墨色是诸色中最沉稳、最朴素、最具中和性和包容性的一个色调。这看似简单的墨色,却可以表现出其他颜色所没有的意境。在中国的书画艺术领域里,可以少了其他色彩,但不能少了墨。倘若少了墨,起码少了两个艺术种类,这便是书法和中国山水画。书法就不用论证,我们至今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几乎都是用墨书写的,就是流传至今的山水画名作,要么只见墨之一色,要么以墨为主,其他颜色辅之。墨色,是表现中国画不可缺少的颜色,也是其他任何一种颜色所不可替代的颜色。‎ ‎③墨是黑的,但不要将之与黑色相提并论。我感佩先人,将“文房四宝”之一定义为墨,既表现出了墨所具有的“黑”色的基本特点,又表现了“墨”的韵致,墨更添了黑所不能够表现的神韵,也比“黑”更具有文气,雅气。墨有墨趣,这趣味可以陶冶性情,洗去浮心。黑作为一种颜色,是单调的,枯燥的,而墨却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墨有五色:“焦、浓、重、淡、清”,墨还因笔中含水墨量的差异,有干、湿、浓、淡之变化。墨还因磨研的时间不同,又有新墨与宿墨之区别。墨,看似简单,但调理好“五色”,运用了干、湿、浓、淡却是不简单的。我们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读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读林觉民的《与妻书》,通过点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可以体会到书者的愉悦、悲愤和赤诚大爱的心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书画同源,在中国山水画中,就有水墨山水画,用淡墨画山水,体现山水画的那样灵动、那样雄浑。之后,我们又创新出了焦墨画,创造出了“皴”“披麻皴”“卷云皴”等方法,对墨进行各种处理和运用。倘若从阴阳关系上看,墨在色彩中不属于冷色彩,它可以表现出暖色彩具有的效果,可以表现出气吞山河、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可以表现出山的险峻、田园之静谧,可以描绘出马的奔腾、虎之雄威、鱼虾之灵动,可以表现出晨阳的蓬勃,夕阳的辉煌。用墨作出的画,没有红色,却可以红得恰如其分,几笔传神勾勒,把“意”表达得那样传神。‎ ‎④墨是有生命的。作书画讲究者,每日书画毕,都要洗笔洗砚。新墨色彩透着光亮,用之书画,字也灵动,富有生气;而宿墨,在空气的作用下墨也“老”了,岁月不只是催人老啊,岁月也催墨老。但是,有人将宿墨弃之不用,有人却喜用宿墨作画。据说,焦墨画便是用宿墨创作出来的。所以说,世上无墨不可用,只看你会用不会用,用得对路不对路。‎ ‎⑤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文化魅力。研墨应当成为书画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很享受研墨的那种状态:将清水倒入砚池,手拈着墨条,轻轻地顺势推研,推研中,可以感受到墨条与砚池接触时的那种细腻,在推研中,酝酿书写时的状态。研墨是静的,在这静中,酝酿着书画创作的情感,这让我想起音乐,音乐有过门,这过门把听者带入了音乐状态。研墨,可以把书画者带入书画的状态。‎ ‎⑥墨,是最简单的一个色调,但调理这种色调却要高超的艺术水平;墨,是最简单的一种色彩,却能表现出最丰富的意境,表达最复杂的情感世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墨之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分析文中第③段画线语句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来放在哪一段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喝茶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喝茶,而是把茶作为了一种文化来看待,让人体会茶中的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笺 张 震 ‎①笺,对习惯坐在电脑前的人而言,这个字有点陌生了。现代人有了QQ,有了微信,还要笺干吗?笺,说白了就是信纸,只不过这种纸用宣纸制成。按种类分,可分为素笺和花笺。素笺即是单色笺,如白色、黄色、粉红的笺,以及八行格、十行格的笺。花笺,又叫彩笺、精笺,是用淡墨或淡彩在笺上画上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等干透后再用重墨书写。花笺从古到今都十分受欢迎,捧在手里,就像捧着一块秀丽的绢一样,既是很好的文玩,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②笺,最早始于唐代女校书薛涛,她侨寓成都百花潭,亲手制作深红小彩笺,用以录写诗篇,当时世人称之为薛涛笺,非常出名,求者甚众。薛涛之前,肯定也有花笺,只是失了记载,没有入史。所以,这项发明就被后人“注册”在薛涛的头上。‎ ‎③宋、元、明、清,笺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书牍载体,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重要载体。据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宋代大画家刘松年就喜欢自制雪松笺,经常用这种笺给朋友写信。元代的曹知白、王冕,清代的金农、汪士慎,以及清末民初的吴南愚,皆是制笺一行的圣手,尤其是吴南愚绘制的艳景笺,更是让人争相睹阅。他将秦淮河畔的几位名艳——董小宛、马湘兰、‎李香 19‎ 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卞五京绘成仕女笺,或执拂,或展卷,或拈花,或凭几,并给每人题诗一首,这种艳景笺美得让人不忍心往上写字。这种笺收集起来,雅致至极。‎ ‎④民国以后,制笺从翻译《茶花女》的林琴南始,他手绘山水笺谱,通过水印技术由十竹斋、荣宝斋批量发行。稍后,鲁迅与西谛(郑振铎)联手,收罗各地有名笺谱藏本进行翻印,一时间他俩的合作占据了笺的消费市场,这也使他俩在这个领域成了那一代的带头人。整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制笺业的最辉煌的时期,在那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绘制笺谱的大家,他们的笺谱被刻制成木版,沿用至今。像齐白石的花鸟人物,陈师曾的花卉蔬菜,张大千的灵芝兰草,都是上乘之作,至今无人可以同他们比肩。‎ ‎⑤笺是最小的文学形式,不到百字便可以将人情冷暖、陈情抒怀隐含其中,据史料记载,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最早就是以笺的形式,到达阅读者手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笺上作书,与作家著书全然不同,作家著书吸引眼球是越多越好,而笺上作书是给特定对象阅读的,是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的文字,很少有“饰”的成分。笺上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相对而言,它比公开的著作更真实,也更具个性。渔樵闲话是史诗,凡人亦有非常言,这里面有天下计。‎ ‎⑥现在,很少有人能收到别人寄赠的花笺了。时代变了,大量的新思想、新内容进入了我们的头脑,现在的人太忙了,还有几人贪恋松下悟道、雨中吟诗?笺不知不觉地也成了传统的东西。‎ ‎1.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笺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②~④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第③④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⑤段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对“笺”渐行渐远的惋惜之情。为弘扬传统文化,让“笺”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长安兴教寺 19‎ ‎①终南山下,少陵原畔,有一座寺院。院内古柏苍郁,翠竹掩映,唐代高僧、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就长眠在这里。因塔建寺,唐肃宗李亨至寺参谒,题塔额“兴教”二字,自此这座寺院就被称为兴教寺。‎ ‎②兴教寺塔实际包括玄奘塔、窥基塔和圆测塔三座古塔。三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间最高一塔为玄奘法师灵骨舍利塔,底层北壁嵌唐开成四年“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一方,记述了玄奘诞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过程。‎ ‎③玄奘法师著名的弟子窥基、圆测不仅生前协助玄奘译经,二人在圆寂后,还陪伴在玄奘法师灵塔左右。窥基和圆测的灵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形制相同但规模较小。窥基为玄奘法师嫡传弟子,精通教义,是玄奘译经的得力助手,并为玄奘所译经文大量作注解;而圆测是新罗王孙,其佛教思想在朝鲜半岛影响深远。‎ ‎④兴教寺塔虽不很高,但庄严壮观,驰名中外。在我国建筑艺术史上,是现存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兴教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唐代及其以前的建筑遗存非常稀少。玄奘塔和窥基塔都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 300多年的历史。圆测塔虽迁建于北宋,也有900年的历史,同样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⑤玄奘法师前往印度求取佛经,往返长达17年,沿途经过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上最有成就的佛学家、旅行家、翻译家,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⑥与《西游记》所叙不同的是,公元629年,20多岁的玄奘请允西行求法,并未获唐太宗批准,但决心已定的玄奘“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玄奘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历时17年,行程5万里,最终玄奘从包括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在内的五天竺,带回了数百件经像舍利,包括150粒佛舍利和“真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⑦公元645年,玄奘取经返回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比今天的大牌明星还受欢迎。归来后的玄奘,呕心沥血、翻译佛经,为唐太宗、唐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公元664年,玄奘去世,初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后被迁葬于兴教寺。‎ ‎⑧兴教寺塔展现了佛教沿丝绸之路传至长安后的发展及其对朝鲜半岛的影响。而兴教寺则为佛教唯识宗重镇,兴教寺三塔是唯识宗的三位祖师墓塔,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兴教寺塔作为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的墓塔,与他沿丝绸之路西行至印度求取佛经的这一佛教传播史和东西交通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也佐证了玄奘师徒共同翻译阐释佛经、在东亚地区发展弘扬佛教的历史。‎ ‎⑨根据规划,在2018年年底之前,将深化兴教寺三塔院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开展科技考古,明确寺庙历史格局。同时,继续兴教寺塔本体日常维护工作,遗产本体砖石质文物保护技术实现突破。加强兴教寺塔周边黄土山原的护坡加固,保障遗产安全。远期管理任务中,将进一步落实遗产区、缓冲区的全面监测,确保遗产价值、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并最 19‎ 终确立长效机制;在近中期运行的基础上,实现遗产管理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围绕兴教寺塔、法相宗、丝绸之路等专题和主题,形成研究成果。‎ ‎1.结合文章,简要概述兴教寺塔的布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 兴教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杨 凡 ‎①毫无疑问,电脑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但它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大脑。‎ ‎②科学家们在“神经塑性”的课题研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成年人的大脑并非是因遗传就确定了个性和智力。相反的,神经是可塑的。‎ ‎③脑科学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大脑扫描。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总共5天的互联网使用就重塑了他们的大脑回路。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减少深度思考的频率。‎ ‎④现在很多人不喜欢阅读书籍或长篇文章了,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伦敦大学用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19‎ ‎⑤网络的环境促使我们匆忙地阅读,草率并浅层次地进行思考。即使我们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虽然扫描和浏览的能力与认真阅读和思考同样重要,但是问题在于,一目十行的略读正在成为我们阅读的主导模式。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⑥电脑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记忆方式。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阅读一些信息,他们告诉一半受试者,过一会儿可以在电脑文件夹里找到这些信息,同时告诉另一半受试者,这些信息将会被删除。接着,研究人员让受试者记住这些信息。研究人员发现,那些以为信息会遭删除的受试者记得更牢,以为信息会存储在电脑中的受试者对储存信息的文件夹名记得更清楚。实验表明,受试者不是记住信息本身,而是更倾向于记住信息的存储地。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有了问题就“百度”或“谷歌”一下,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 ‎⑦互联网为个人记忆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补充,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⑧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适应新的文化现象,包括使用一个新的媒介,最后我们就会有个不同的大脑。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也许有一天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互联网正从哪几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大脑?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第④⑤段的画线句,指出第④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 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同下面哪一个人物的做法?结合本文介绍的知识谈谈理由。‎ A.文俊在长时间、反复地玩游戏后,高兴地喊道:“我终于摸清了这个电脑游戏的规律啦!”‎ B.自从在姐姐家接触了“百度”之后,安琪一有问题就求助于网络。‎ C.子云喜欢阅读网络小说,但他更喜欢阅读纸质小说。‎ D.为培养自己深入思考的习惯,郑康决定每天花一定时间上网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①玉是一种权力与地位的象征;②玉文化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 ‎2.①玉美丽润泽,审美价值极高;②玉稀有,得之不易,十分珍贵;③玉是权力的象征、身份的标志和财富的体现;④玉具备了人类所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⑤玉是中华民族精魂的象征。‎ ‎3.运用了举例子(或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举了原始宗教祭献活动的例子(或引用《周礼》中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了玉象征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君子比德于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古语的引用使得本文语言古朴典雅;“一见倾心”“最让人称道的品质”“最让中国人感动的品行”等语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玉以灵性,生动形象地体现中国人对玉的无比热爱与推崇,使文章语言在庄重中不失生动。‎ 二、‎ ‎1.①数学模型 数据驱动 ②统计数据 ③机器人强大的学习能力 庞大的可用数据集 ‎2.①从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生成的副产品中获得;②已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吸引和收集各种额外的数据;③开发了全球数据网。‎ ‎3.示例:终极的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过程的再现,即一部具有人类智能的人造机器。‎ ‎4.示例:人工智能就是在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的高度自动适配行为。人工智能“知其然”,而并“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小冰”能写出诗,但它不能理解自己写的诗。‎ 19‎ 三、‎ ‎1.文章以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开篇,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睡眠质量;然后说明成年人尤其是“90后”睡眠现状及睡眠不好的危害;接着说明造成睡眠不好的原因;最后介绍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2.第四自然段中“‎66.26”‎“‎7.5”‎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如今“90后”等年轻人群渐成睡眠“特困户”,他们的睡眠质量不佳,更具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密性。‎ ‎3.“仅”意思是只有,这里表示“90后”能保持“早睡早起”习惯的只有17.5%,强调突出保持良好习惯的“90后”很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4.建议:(1)提高健康睡眠意识与科学认知,睡觉前一个小时要离开电子产品,入睡前两小时不要再大量进食;(2)针对睡眠障碍的不同发病机理,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3)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选择药物治疗;(4)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卧位睡眠习惯、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四、‎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的睡眠。‎ 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 ‎2.①睡眠是“自然康复剂”;②人和动物只有通过睡眠才能生长,睡眠能帮助脾胃消化食物;③睡眠能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④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 ‎3.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睡眠对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的重要性。‎ ‎4.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文章首先由古往今来人们重视睡眠养生,引出睡眠;其次介绍什么是睡眠,睡眠的重要性;再次,说明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睡眠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最后强调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是“天然的补药”。‎ 五、‎ ‎1.从学习内容及考试、分班、体罚及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注重德育等方面进行介绍。‎ ‎2.本文主要运用举例子和引资料(引用)的说明方法。‎ 示例:第④段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第⑤段引用《论衡·自纪篇》《泰泉乡礼·乡校》中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古代私塾盛行体罚。‎ ‎3.它印证了本文第⑤段的内容。第⑤段讲古代私塾盛行体罚,而这一片段说到“戒尺”和“罚跪”,说明也有体罚。‎ 19‎ ‎4.B 【解析】 根据第②段中的“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可知B选项说法错误。‎ 六、‎ ‎1.①具有文气,雅气,可以陶冶性情。②墨是多样的、丰富的、温润的。③能表现出生命的语境,把“意”表达得很传神。‎ ‎2.举例子,通过列举《兰亭集序》《祭侄文稿》《与妻书》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点画线条的变化和动感,构成的形体、结构和意境,从而体会到作品表现出的生命语境,突出墨的韵致的特点。‎ ‎3.不能。“几乎”表范围,意思是接近于全部,用于句中是说我们至今看到的各种前人书帖接近于全部是用墨书写的,但也存在不是用墨书写的个别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示例一:可以。放在第⑤段合适,因为这个例子是说喝茶不仅仅是喝茶,而是品茶,是品一种文化,一种高雅的艺术。这与第⑤段中的“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文化魅力”表述的意思相符。‎ 示例二:不可以。研墨是书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工具和载体。而喝茶只是一个人们的具体生活习惯,与第⑤段中“一种承载文化的工具”无关。‎ 七、‎ ‎1.①笺是用宣纸制成的;②分为素笺和花笺;③是用来写信、题诗的书牍载体;④是最小的文学形式。‎ ‎2.时间顺序。第③段说明宋、元、明、清时期,笺是文人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重要载体;第④段说明民国以后制笺业的情况。‎ ‎3.作比较。把笺上作书与作家著书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笺上作书更真实、更具个性的特点。‎ ‎4.示例:①开展“学习笺文化”知识讲座;②制作手抄报或办黑板报,宣传有关笺的知识;③向上级反映创办“笺文化”历史博物馆;④组织学生开展制作花笺、寄赠花笺的活动。‎ 八、‎ ‎1.兴教寺塔包括玄奘塔、窥基塔和圆测塔三座古塔。三塔呈“品”字形排列。中间最高一塔为玄奘法师灵骨舍利塔,窥基塔和圆测塔分别位于玄奘塔的西侧和东侧。‎ ‎2.列数字。“历时17年,行程5万里”说明了玄奘西行求法的时间之长,路途之遥远。“150粒佛舍利和‘真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说明玄奘对中国佛教发展的贡献之大。这些具体数字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 ‎3.“现存”是在时间上的限制,指直到目前还存在的塔,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最”是程度副词,修饰“古老”,说明了兴教寺塔作为阁楼式塔有着悠久的历史。‎ 九、‎ ‎1.①改变了思维方式;②改变了阅读方式;③改变了记忆方式。‎ 19‎ ‎2.作比较,把传统方式的深度阅读与网络海量浏览的浅阅读进行比较,充分说明网络正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 ‎3.不能删。“几乎”表示接近之意,表明新手经过短期互联网的训练对大脑活跃程度的影响之大,如去掉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我赞同C项中子云的做法,网络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而纸质阅读是一种深阅读,有利于形成理解力和丰富的联想。 ‎ 19‎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