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组句成段
说明性语段
1.(2019·原创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
②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盛水冲洗。造字本意就是在盆里洗手。
③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
④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
⑤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则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
⑥“盥”字甲骨文,是一上下结构的会意字。
⑦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
A.③④⑥①②⑤⑦ B.③⑦④⑥②①⑤
C.⑥⑤①③⑦④② D.⑥②⑤①⑦③④
2.(2019·原创)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燕的貌态和习性,不仅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灵感,更在思想与伦理上刺激和提携着人心,成为一支重要的人文资源。
②尤其它翅尖尾叉,开合似剪,欧洲“燕尾服”就汲此灵感。
③古诗文中,燕几乎是被歌咏最多的,“燕”字被召入名氏的频率也最高。
④师从物性,向自然学习,乃古人惯常的精神功课。
⑤唐人李峤,淋漓刻画了其形神:“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颃舞春风。”
⑥燕身俊长,背羽蓝黑,故称玄鸟
A.①⑤④③②⑥ B.①⑤②③④⑥
C.⑥②⑤③④① D.⑥②①③⑤④
3.(2019·原创)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
12
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之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4.(2018·南昌调研)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②如果有人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③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
④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化学物质。
⑤多巴胺是一种传导神经兴奋的化学物质,当它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⑥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作“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
A.③①⑤⑥②④ B.④③①⑤⑥②
C.③①⑤④⑥② D.④⑥②③①⑤
5.(2018·江西一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图画。
②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
③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
④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
⑤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
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⑤①④
6.(2017·赣州联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被称作“云锦”。
②南京云锦至今已有近1 600年历史,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③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④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
⑤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是南京工艺“三宝”之首。
A.③①④②⑤ B.⑤③①④②
C.②⑤①③④ D.⑤①③④②
12
7.(2017·景德镇模拟)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②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花。
③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来了。
④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中的水汽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
⑤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
A.①②⑤③④ B.②⑤④③①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④③⑤
8.(2018·湖南长沙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
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
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
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
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④①② D.④①⑤③②
9.(2018·湖北咸宁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正粒子和一个反粒子,一个携带正能量,一个携带负能量。
②因为他们存在的时间极短而无法被检测到,所以将它们称为“虚粒子”。
③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时空是分散的。
④这些虚粒子会凭空出现,存在极小的一段时间,然后因相互碰撞、结合而湮灭。
⑤在真空中,随时会凭空出现一对虚粒子对:
A.③⑤①④② B.④⑤①③②
C.⑤④①③② D.②③⑤④①
1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此善于飞行的昆虫的幼虫(水虿chài),却只能在水中成长。
②此后,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③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
④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
12
⑤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A.⑤②①③④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②⑤① D.⑤①④③②
1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许多旧社会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1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外形上看,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浅灰色的冰雪晶体。
②可燃冰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已探明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③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
④可燃冰具有储量巨大、高效清洁、燃烧值高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最具商业开发前景的绿色清洁战略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开发的热点。
⑤它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点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A.②①④③⑤ B.①⑤④③②
C.③①⑤②④ D.③④⑤②①
议论性语段
13.(2018·南昌第二次调研)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对公众而言,一事当前,应当先问真假,再断是非,而不能仅凭印象和直觉做出判断。
②当然,囿于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阅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认知盲区,不可能独立判断所有信息的真伪。
③而要努力用科学方法来求证、用理性思维来辨明。
④当此之时,人们应该划一条底线,即未经验证的信息不要轻易转发。
12
⑤要让“科学”谣言止于“智”,给予事实更多的关注,就意味着理性的回归。
⑥只要人们尊重理性、尊重科学,许多有关科学的现象和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但决不能忽略事实、夸张渲染。
A.②④⑥③⑤①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①⑥③②④
14.(2018·九江一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
②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③自然与艺术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起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④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⑤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
⑥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
A.④③②⑤⑥① B.②①⑤⑥④③
C.④②⑤①③⑥ D.②⑤⑥①④③
15.(2018·赣州教研)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以作家不只能写自己,也能写别人。
②我们闻过玫瑰花的香味,这是经验,凭我们闻过花香,可以描写一切闻见花香的人。
③这两件事是一件,先经验后体会,能经验始能体会。
④文章题材的来源是体验:体会和经验。
⑤经验是亲自尝受,体会是因为自己尝受过,知道别人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⑤①③② D.④③⑤②①
16.(2018·宜春一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哪有什么天降好运,不过是通过努力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②虽然并非所有的努力都会收获好运,但所有垂青于你的好运气,却一定是因为你足够努力。
③世间的美好都是相互的。
④人们总善于为自己找借口,将生活中一切不如意都归结为“运气”不够。
⑤一定记住,妤运气是努力出来的,机遇就在眼前,希望你努力向前跑,抓住它。
⑥其实,你认为有好运气的那些人,其好运都是用努力、用奋斗去换取的。
A.④⑥③①②⑤ B.④①③⑥②⑤
12
C.③④⑥①⑤② D.③①②④⑤⑥
17.(2018·吉安一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常生活中,镜子不足为奇,但真正学会照镜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②北宋时的神童方仲永,五岁就可以舞文弄墨,提笔作诗,但长大以后竟一事无成,这大概就是错用镜子的结果。
③早在古代,平面镜的运用就已被重视。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④如果他的父亲能选用平面镜来真实地照出仲永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加以教育,又如何会导致“泯然众人”的悲剧!
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中得到教益。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①③⑤②④
18.(2017·南昌调研)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论辩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②在辩士们语锋毕露时,我们可以领略语言的力量,把握历史的脉络,感受人格的魅力。
③它能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以及不同立场等方面认识问题。
④论辩是一门语言艺术。
⑤作为辩士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⑥它不仅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也是语言与技巧的比试。
A.④⑥⑤①③② B.①⑥⑤③④②
C.⑤②④①⑥③ D.⑤②④①③⑥
19.(2017·抚州联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们喜欢拆别人的台,喜欢看别人在自己的阴损面前露出窘迫的神情,从而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或者达到某种发泄的目的。
②所以,如果你不能拿捏好毒舌与玩笑的分寸,就别自以为是自我陶醉了吧。
③自以为幽默风趣的自我陶醉者,永远不知道自己伤害过多少人。
④要知道真正的幽默是需要大智慧的,绝不是他们所理解的那种人身攻击式的彼此刺伤。
⑤他们喜欢毒舌,更多时候是因为自身的偏见,把毒舌当成了有趣,把嘲弄当成了幽默。
A.③①⑤②④ B.②④③①⑤
C.③①⑤④② D.④②③①⑤
20.(2017·宜春模拟)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的,所以我们还不至于绝望。
12
②但有人会提出异议,我们不是有所谓的新诗吗?
③相反,迄今为止的尝试实在不尽人意。
④但远大的前途并未导致我们的批评才能沉睡,误以为我们确实有了真正的诗歌。
⑤今天的打油诗人仍然众多,可过去了几个世纪,真正的诗人尚未出现。
A.②①⑤③④ B.⑤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⑤④ D.⑤③①④②
2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家长们也认为学好课本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②但最核心的是培养一批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阅读指导的专业队伍。
③在中国,儿童阅读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切才刚刚开始,阅读的氛围还不浓郁。
④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呼吁阅读、全力倡导阅读等都很重要。
⑤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多数教师还是比较简单地把阅读看作课内语文学习的补充。
⑥而培养这样的队伍既需要理论的学习、实践的磨炼,也需要成功经验的借鉴。
A.①⑥④③⑤② B.③⑤①④②⑥
C.①⑤④②③⑥ D.③①⑤⑥②④
2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试想,倘若他当初连续被拒两次就打道回府,可能就没有后来诸葛亮匡扶蜀汉的历史传奇了。
②始终不渝、持之以恒,为心中的一团火不断添柴,才能蓄积韧劲,用实际行动深挖一眼泉,播撒青春的光和热。
③又如“光盘行动”,唯有驰而不息地倡导、一以贯之地践行,才能显其价值与意义。
④不甘平庸、追求卓越,需要砥砺“再坚持一下”的意志。
⑤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⑥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故事,众所周知。
A.⑤②⑥①③④ B.④⑥①③⑤②
C.②⑤⑥①③④ D.④⑤③⑥①②
2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与人工智能相比最大的优越感是人有情感,有丰富的表情,可以用复杂微妙的表情等非语言体系进行传情达意。
②只要在科学范畴之内,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③只要你相信人不是神的创造物,那么,剩下的无非就是科学范畴之内的材料与软件问题。
④曾经,有谁会相信机器能上天,有谁会相信机器会说话,有谁会相信机器比人更会下棋!
12
⑤将来,人工智能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是有可能的。
⑥如今,这一切都成了现实。
A.④⑥①⑤③② B.④⑥③②①⑤
C.①⑤④⑥③② D.①⑤③②④⑥
2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①④②⑤⑥ D.③⑥⑤①④②
记叙性语段
25.(2018·萍乡一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们之前看到的是一个安静的王维,好像已经修行到一尘不染,古井无波。
②但他的热情像一块烧红的铁,后来忽然被放到水里去,一激之后,完全冷掉了。
③大家会不会觉得,这哪里像我们刚才看到的王维?
④他经历过两极的状态,如果没有燃烧,也就不会有灰烬。
⑤可是写《观猎》的王维如此年轻,意气风发,对生命有很大的征服欲,是一个对生命怀抱着巨大热情的王维。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②④
C.③④⑤②① D.④①②③⑤
26.(2018·上饶模拟)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黑沉沉的夜空,星光稀缀。
②时而有游船从身边掠过。
③湖面上,灯影、船影交辉,桨声、水声和弦,如同无数条金蛇狂舞,闪烁着粼粼波光,就像一个天然的舞台。
④也有的只是一对情侣依偎在船舱之中或是船头轻轻细语。
⑤船上,有的琴音笙歌不绝于耳。
A.②④①③⑤ B.①⑤④③②
12
C.②①③④⑤ D.①③②⑤④
27.(2017·临川一中月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将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程。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28.(2017·临川二中月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聪明的祖先,在寂寞的冬天里树起一座界碑,纪念时间流逝,慎终追远,祭祖驱邪。
②从除夕到上元,中国人的春节相当漫长。
③“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以屠苏制酒祛病,以桃符当户避鬼。
④除旧布新之后,就是欣欣向荣的春天了。
⑤春节,原就是一个反思生命、享受生命的节日。
A.②①③④⑤ B.③④⑤②①
C.③④②①⑤ D.②③④⑤①
29.(2017·吉安模拟)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必和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去纠结。
②不必假装喜欢别人,也无须强迫别人喜欢自己,坦坦荡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喜欢自己喜欢的人。
③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你。
④就像两根永不交错的轨道一样,各自伸向远方,互不干扰,各有各的方向。
⑤或者像两条平行线那样,互不影响,没有交集,无限延长。
⑥对待不喜欢你的人,不必刻意去跟人家计较。
A.①③②④⑥⑤ B.④⑤⑥①②③
C.⑥①③②⑤④ D.③⑥④⑤②①
3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②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③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12
④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⑤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A.①④②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⑤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
1.B 【解析】 ③句写“盥洗”一词与今天的使用词义相同的地方,⑦句写盥洗用具在古代有相应的礼仪性质,④句中的“这一点”承接上文“古人把盥洗用具归在礼器一类”。①②⑤⑥句是对“盥”字甲骨文、金文的解释,其中②句承接⑥句是“盥”字的甲骨文分析,⑤句承接①句是“盥”字的金文分析。所以正确的语序应是③⑦④⑥②①⑤。
2.C 【解析】 本语段介绍燕子,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先写燕子的外貌特征,再介绍古诗文中关于燕子的诗句,最后写燕子对人们的影响。
3.B 【解析】 通读五个句子可知,此语段是按照空间顺序展开的。首先是③,先写沿着马路行走。然后是①,走到了马路的尽头,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接着是⑤,写雨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紧接着是④,写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上的诗歌墙。最后是②,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它就像是一行诗。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①⑤④②。
4.D
5.B 【解析】 关键理解①句承接上文又连接下文的位置作用。
6.B 【解析】 句⑤对南京云锦进行整体介绍,应放在段首,排除A、C两项;句③具体写南京云锦富丽典雅、金碧辉煌的特点,句①写因其图案色彩富丽典雅,所以被称作“云锦”,故句①应在句③之后,排除D项。故选B。
7.B 【解析】 ②句引出说明对象——一种奇特的花,是第一句;⑤④句具体说这种花的特点,③句由此引出这种花与天气的关系,①句得出结论——这种花叫作“晴雨花”,可作为结尾句。
8.A 【解析】 此题文句内容是叙述“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所以④为首句,紧接着①进一步解释,②中的“这”指代①的内容,所以②应在①后,⑤讲述“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应在②后,③是对⑤的总结,如此正确的语序就为④①②⑤③。
9.A 【解析】
12
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的是“时空”。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③句首先明确指出说明对象“时空是分散的”,故此置于首位。⑤句紧跟③句,举例说明如何分散,注意句子中的“:”,具有引出下文的作用。①④句具体说明“一对虚粒子”,承接⑤句。②句对句子进行总结,阐述什么是“虚粒子”。
10.D 【解析】 通读片段,可以分析出,⑤句应在①前面,因为⑤句里有“擅长旅行”一词,而①句里有“如此善于飞行”这样一句话,构成了前后句子;而①句中的“只能在水中成长”,对于③④句(主要写蜻蜓的幼虫在水里生活)又构成了引起下文的作用;④句讲的是水虿的生长时期,③讲的是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的时期,所以④排在③前面;②句讲的是“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应该排在写蜻蜓幼虫在水里生活的④③之后。故选D。
11.B 【解析】 通读所给语句,可知文段是围绕着“说话的方式”展开的。②句介绍说话的两种方式“直言”和“婉言”,是领起句。下文应先介绍“直言”再介绍“婉言”,据此,③⑦句应紧承②句,而③句介绍什么是直言,故③句在⑦句前。①句是由直言到婉言的过渡句,故应紧承⑦句。④⑤⑥句中,④句介绍婉言的适用场合,⑤句是对如何看待说话方式的总结,是整段文字的总结句,⑥句介绍什么是婉言,故这三句的先后顺序为⑥④⑤。故选B。
12.C 【解析】 通读材料可以发现,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可燃冰”。③句引出说明对象“可燃冰”,应放在段首,由此可排除A、B两项。引出说明对象后,要对其进行基本的介绍,①⑤句介绍了可燃冰的外形及得名原因;④句是对可燃冰的特点、应用前景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故选C。
13.D 【解析】 ⑤句提出总论,即要让“科学”谣言止于“智”,引领了话题,是第一句;①句提出对公众而言应如何做,是第二句;⑥③句进一步阐述,③句是⑥句的转折句;②④句补充人有认知盲区的时候该怎么做,是最后两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⑤①⑥③②④。
14.D 15.D
16.A 【解析】 首先提出人们在生活中的错误认识,接着进行更正,再具体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得出观点。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④⑥③①②⑤。
17.D
18.A 【解析】 分析所给的六句话,可知①②③句是一层意思,讲“论辩是一种思维方式”,④⑤⑥句是一层意思,讲“论辩是门语言艺术”。故选A。
19.C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作答。④句,“他们”一词应该指代前文出现过的内容,故不能放在首句,排除D项。②句,“所以”一词表示该句是总结性的句子,也不能放在首句,只能放在结尾,排除A、B项。故选C。
20.B 【解析】 由②句开头的关联词可知,该句不应放在段首,可排除A、C两项。此外该句中的“异议”是指⑤句中提到的“真正的诗人尚未出现”,故②句应紧承⑤句。故选B。
21.B 【解析】
12
作答时应认真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③句总体交代中国儿童阅读的氛围“还不浓郁”这一现状,应放在段首,④句说“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该句之前的内容应是关于儿童阅读现状的;而①⑤两句正是对现状的介绍,由①句中“也”字可以判断④句应紧跟①句,①句应紧跟⑤句。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选B。
22.B 【解析】 该语段重在论述“不甘平庸、追求卓越,需要砥砺‘再坚持一下’的意志”,因此④句是语段的论点,应位于段首;然后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论述,⑥①句是一个例子,③句是一个例子,从“又如”一词来看,③句应放在⑥①句之后;⑤②句是结论。故选B。
23.D 【解析】 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主要论证了人工智能以后也能用复杂微妙的表情等非语言体系进行传情达意的观点。句①用来引出观点句句⑤,句②承接句③来阐述实现的可能性,而句④和句⑥是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的。故选D。
24.D 【解析】作答时,寻找各句间有内在联系的词语,如由⑥句“表面上”与⑤句“实际上”,④句“不仅”与②句“也”,可知⑥⑤相连,④②相连。故选D。
25.B 【解析】 此语段排序,一是注意①中的“之前”,应该紧承③,再是注意⑤②中的“热情”,有前后顺序。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①⑤②④。
26.D
27.C 【解析】 首先句⑥中的“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程”是一个具有总领性的句子,故句⑥应放在段首。排除A、D两项。然后依据句⑥中的“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可知下文应具体阐述如何“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故应接句③和句②。据此,可知答案选C。
28.A 【解析】 作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句②总写中国人的春节相当漫长,应放在段首,据此排除B、C两项。句⑤为总结句,应放在最后,排除D项。故选A。
29.D 【解析】 作答时,应梳理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句③是作者的观点,为总起句。句⑥紧承句③,从“对待不喜欢你的人”的态度来谈,句④和句⑤用比喻的说法说明如何对待不喜欢你的人,句②和句①进一步阐述。故选D。
30.B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