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要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
【解析】 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可用卫星遥感定期拍摄,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图片就可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发展状况,而人工科考费用大,效率低,并且这也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
下面是某次地震前后某区域的对比照片,左图是地震前拍摄的图像,右图是地震后拍摄的图像。读图回答2~4题。
2.获得此组照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3.政府对此次灾害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C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抗震救灾期间某运输公司的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救灾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D )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解析】 第2题,遥感技术具有速度快、范围大、限制少等优势,可以快速地获取地理事物的信息。第3题,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指导人们进行抗灾活动,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第4题,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需要用GPS技术;运输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运输车队的位置信息还需要采用GIS技术。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下表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材料回答5~6题。
步骤(时间)
系统名称
服务范围
1994年
北斗一号系统
5°N~55°N,70°E~140°E
2012年
北斗二号系统
55°S~55°N,55°E~180°
2020年
北斗全球系统
全球
5.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C )
①人口普查 ②应急搜救 ③水文监测 ④海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6.由上表可知( A )
A.北斗一号系统服务范围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
B.北斗二号系统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亚洲和欧洲
C.目前北斗系统服务范围覆盖太平洋和大西洋
D.目前西半球区域暂时无法接收北斗系统服务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北斗导航系统主要用于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人口普查、水产品加工不在此列。第6题,根据表格信息,目前北斗导航虽未覆盖全球,但已经覆盖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到亚洲、大洋洲及欧洲的部分地区,涉及东西半球,超过2000万平方千米。
7.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A )
①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进行监控
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对西部大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④可以直接对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遥感能够在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但不能对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直接的治理。
8.在对西部进行科考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A )
A.能为科学家提供准确精密的三维坐标数据信息
B.可以对陆地、天空和地下提供直接拍摄图片
5
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
D.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
【解析】 全球定位系统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保存绘制各种地图,综合分析比较各种地图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
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对顾客)的缩写,是近年来依赖于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新型销售模式。如众多年轻人购物首选的淘宝网即属此类经营模式。读“B2C交易流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9.B2C模式( B )
①宜将商业网点布局在中心商务区
②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③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④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成本高、利润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在B2C模式中,物流公司可以随时了解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所处位置,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D )
①GIS ②数字地球
③RS ④GP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9题,据题干可知,该模式依赖于现代物流业不断的发展,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第10题,对运输车辆进行精确定位要运用GPS技术,及时查询了解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要应用GIS技术。
(2018·华师附中质测)读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11~12题。
5
1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C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12.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B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解析】 第11题,RS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第12题,该图的绘制需要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因而需要运用GIS。
二、综合题
13.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GIS在灾害监测评估应用中的空白处所代表的作用分别是预报预警、动态监测。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过程中的优势分别是什么?两者结合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如何?
【答案】 (2)遥感技术在灾害前兆与灾情监测过程中的
信息获取方面有优势,而地理信息系统借助于其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在灾害空间分布分析方面有优势。
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评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工作。
5
【解析】 GIS在灾害监测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管理、查询和分析功能,可为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线路,以及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进行灾情统计与评估,为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遥感技术重在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重在信息的分析处理。
14.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为中国第五座科考站选址。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中国第五座科考站选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和GIS;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C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答案】 (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任举两例即可)
【解析】 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用到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