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练习(共33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春高中地理必修3精品练习(共33套新人教版)》 共有 3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基 础 测 试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国家林业局防治沙漠化管理中心透露,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北,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据此回答1~2题。‎ ‎1.近些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所致 B.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所致 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所致 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解析】 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植被破坏。‎ ‎2.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C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D.恢复自然环境 ‎【解析】 我国荒漠化整治目标是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3~4题。‎ ‎3.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D )‎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②③   ‎ C.②④   D.①④‎ 10‎ ‎4.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B )‎ A.水旱灾害加剧 B.湖泊淤积 C.土壤盐碱化加重 D.河床抬升 ‎【解析】 第3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产生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②错误;本地区主要是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容易流失,④正确。第4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盐碱化。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5.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禁止超载过牧,退牧还草 ‎【解析】 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①大小兴安岭地区,大力植树造林;②三江平原改善湿地;③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④黄土高原植树种草,涵养水源。‎ 读下图,回答6~9题。‎ ‎6.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D )‎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 ‎7.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B )‎ 10‎ A.兴建小水电站 B.利用风力发电 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8.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B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农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9.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C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解析】 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到蒙古包、牛羊等典型草原特征,应该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缺乏,小水电站、薪炭林、核电站建设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地风力较大,适合风力发电。当地主要生产活动是放牧,过度放牧能造成草场荒漠化。荒漠化的最有效治理措施是恢复其地表自然植被。‎ ‎(2018·九江十校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一次火山喷发时的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单位:小时)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 A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1.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少数地区依然有烧荒种植作物现象,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 B )‎ A.气温 B.降水 C.风向 D.光照 ‎12.下图为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土壤肥力变化图,土壤肥力由b到c的变化说明了( C )‎ A.雨林土壤的贫瘠性 B.烧荒后肥力下降 C.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D.作物生长需肥多 ‎【解析】 ‎ 10‎ 第10题,读图,根据右图中火山灰扩散等时线形态,相同时间间隔,扩散得越远,说明该方向上的风力越强。图中火山灰主要飘向东南方,说明该地盛行风是西北风。图示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冬季,来自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北风,所以该火山喷发的月份最可能是1月份,A正确。第11题,该岛屿分布着大量的雨林,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气温不是烧荒考虑的主要因素,A错误。农民择时烧荒主要考虑降水因素,降水较少时,便于进行烧荒,B正确。风向、光照不是影响烧荒的主要因素,C、D错误。第12题,图中曲线说明该地土壤肥力的变化状况,由b到c的变化表示土壤肥力下降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持续时间长,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缓慢恢复,说明雨林环境的脆弱性,C正确。‎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过度垦殖、放牧,使植被破坏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三北”防护林工程。‎ ‎(3)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B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解析】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分布较广,不同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不同,西北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主要是夏季多暴雨,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破坏。‎ ‎14.下图阴影部分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规律是 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 。‎ ‎(2)A、B、C、D四地热带雨林区降水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0‎ ‎(3)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在下列方框中填序号,说明它们的关系。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加;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海平面上升;④森林面积减少;⑤两极冰川融化;⑥淹没沿海低地。‎ →→→→→ ‎(4)F所在区域是目前地球上保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试分析该区域能保存大面积热带雨林的原因。并说明当前造成F地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2)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或岛屿);受暖流影响,信风变湿润;湿润的信风在沿海形成地形雨。‎ ‎(4)亚马孙河流域周围全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均不高,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其中的印第安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人口很少,对自然索取不多。‎ 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业牧场。‎ ‎【解析】 (1)由图示知全球雨林的分布规律。(2)四地均位于大陆东岸,受暖流及信风影响,在迎风坡降水多。(3)结合各要素间联系填写。(4)雨林的保护是全人类应共同参与的活动,也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知 能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吉林调研)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B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0‎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A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1题,注意阅读图例,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2018·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 )‎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 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 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4.据图可判断( B )‎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解析】 第3题,一般在相同降水量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地表径流量越小,则依据选项中的三类土地利用类型,可判断③为林草地。运用排除法,选A项。第4题,图中显示植被覆盖度最高的林草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小,表明下渗量最多;而植被覆盖度最低的撂荒地的地表径流量最大,表明下渗量最小。即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5~7题。‎ ‎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B )‎ 10‎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是其不利条件。‎ ‎6.雨林群落高大茂密的原因是( A )‎ ‎①热量充足 ②水分丰沛 ③生长季节连续 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热带雨林由于光热水资源充足,并且常夏无冬,生长季节连续,所以林木高大茂密。‎ ‎7.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A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由于热带雨林所在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所以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很容易带走土壤中的养分。‎ ‎ (2018·阳泉调研)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D )‎ A.侧蚀 B.下蚀 ‎ C.沟头崩塌 D.溯源侵蚀 ‎9.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B )‎ A.A点 B.B点 ‎ C.C点 D.D点 ‎【解析】 ‎ 10‎ 第8题,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阻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侧蚀、下蚀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防护工程的目的不是防止沟头崩塌,主要是防止溯源侵蚀。第9题,防护埂可用来拦蓄水流,使得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在B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10~11题。‎ ‎10.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C )‎ A.6月 B.7月 ‎ C.8月 D.9月 ‎11.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D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利用。第10题,塔里木河的补给为冰雪融水,7月该地区温度最高,但冰雪融水转化为径流要有一个过程,因而最大径流量出现在8月。第11题,开发利用塔里木河要兼顾全局利益,注意生态保护。‎ ‎(2018·湛江调研)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2~14题。‎ ‎12.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13.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C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14.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 A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10‎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解析】 第12题,“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则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第13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第14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二、综合题 ‎15.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的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四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沙拐枣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的树种,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1)图中有一座新城,判断新城最可能位于图中A、B的何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选址在该处的区位优势。‎ ‎(2)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 ‎(3)A、B两处附近地区为该地主要的农牧业区。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调研发现,该地农牧业区范围近年来大幅缩减。如果你是该地理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你该对当地农牧民的农牧业生产给予哪些科学指导,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 ‎【答案】 (1)B处。 B处为两条河流交汇处,且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 ‎(2)有利影响:柠条抗旱性强,固沙效果好。‎ 不利影响: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柠条这种树种耗水高,生态效益低。‎ ‎(3)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生态退耕;合理放牧,控制牲畜数量,保护草场,发展适应当地干旱环境的特色农业。‎ 10‎ ‎【解析】 第(1)题,B处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水资源相对丰富,且位于公路沿线,交通便利。第(2)题,柠条作为绿化树种其生态意义的评价要注意从利与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注意从农牧业生产角度考虑荒漠化防治措施。‎ ‎16.读“拉丁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植被类型还广泛分布于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该植被类型对全球环境有何影响?‎ ‎(2)该大陆在C(B或C)地还分布着与A处相同的植被类型,分析该处能形成此植被类型的原因。‎ ‎(3)人类的开发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答案】 (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生物资源丰富,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2)C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因而有热带雨林的分布。‎ ‎(3)对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措施有: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等。(答对三条即可)‎ ‎【解析】 本题以“拉丁美洲示意图”为背景,侧重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全球性环境效应、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解题关键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第(1)题,属记忆性的内容。第(2)题,考查自然带的非地带性及形成原因。C地热带雨林的出现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的共同影响。第(3)题,巴西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其保护措施根据教材从防、治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