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先秦、秦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言论
出处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左丘明《左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孔子整理《诗经》
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
欧阳修《新五代史》
A. 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B.古代文献可靠性不足
C.西周时实行了分封制 D.中国建立了小农经济
解析:夏商周三代都有统一的政权,不是处于分裂状态,故A项错误;古代文献是当时人的文字记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体现的都是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以拱卫王室的制度,故C项正确;小农经济是指在土地私有制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形态,与材料中土地国有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8·黄冈四校联考)据《左传》载:“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礼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这两则材料反映了“礼”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
A.端正民心的工具 B.凝聚家族的手段
C.维系等级的套路 D.齐家治国的方式
解析:据材料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可知是有利于“齐家”,材料中“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可知是“治国”,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8·湖北咸宁联考)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 )
8
A.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解析:文化下移是指下层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力,与材料中朝廷官员逐级向地方乡民讲授法律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朝廷官员向地方讲授法律,与诸侯争霸割据无关,故B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有自治权,不受王室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朝廷的法律可以通过乡大夫传达给乡民,可知是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答案:D
4.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
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
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
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
解析:由材料“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可知学者认为井田制瓦解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
答案:B
5.管仲认为:五谷食米,民之司命(决定民众生死)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通货)也。故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这体现了( )
A.重农抑商的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C.以农促商的理念 D.“工商皆本”的主张
解析:题目中体现的是在农业与商业中,国家扮演的角色,根据“善者执(掌握)其通施以御(控制)其司命”主张国家掌握通货,故B项正确。
答案:B
8
6.《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解析:孔子在当时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反映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故A项错误;《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随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春秋》的伦理教育的功能越来越明显,故B项正确;《春秋》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功能是保存史料而非维护贵族社会,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7.《诗经》《楚辞》既是中华文学宝库的瑰宝,也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第一手材料。《诗经》中出现了135种植物,《楚辞》中出现了100种植物。其中“稻”“黍”等作物两者都有记录。由此可以推论出 ( )
A.经济重心已移至长江流域
B.“稻”“黍”等作物已经广泛种植
C.外来高产农作物大量引入
D.《楚辞》成书时间略早于《诗经》
解析: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项错误;《诗经》《楚辞》都提及“稻”“黍”,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作物广泛种植,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外来作物,故C项错误;《诗经》成书于春秋,《楚辞》成书于战国,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8·石家庄质检)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 )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8
解析: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A项正确。
答案:A
9.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宗法纲常的束缚
C.专制制度的强化 D.科举制度的僵化
解析: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在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故导致士大夫丧失了独立人格,故C项正确。
答案:C
10.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这反映出( )
A.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
D.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商业政策,不能说明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业税的问题,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可以得出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偷税漏税,故D项错误。
答案:C
11.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统制经济”的实施 B.诸侯势力的削弱
C.“独尊儒术”的提出 D.察举制度的实行
解析:“独尊儒术”的提出,建立起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儒生政治地位上升,故C项正确。
8
答案:C
12.有学者认为,从汉代起,先秦儒家高标入世的姿态及对世界冷静理性的思考始有缺失。这种缺失( )
A.导致儒家逐步脱离社会实际
B.使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C.与儒学政治地位的变化有关
D.表明儒家亟须重建信仰理论
解析:汉代儒家学说成为正统学说并直接影响官员的选拔标准说明儒家思想未脱离实际,故A项错误;汉代始,儒家学说处于统治地位,体现了儒家政治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由于汉代儒学为政治服务致使其对先秦儒学思想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如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实际就是对冷静思考世界的某种背离,故C项正确;汉代儒学是在先秦儒家学说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湖北武汉模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当具备的博大胸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般通史的写法偏重于政治史,但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文明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文明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不平衡,在综合考察的同时还必须有重点,重点就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和奴性。这实在是政治大格局使然。
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而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思想家在时代所提供的有限舞台上,依然演出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孙家洲《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时期的标志性文明成果。(9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以董仲舒为例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6分)
解析:(1)材料强调文明不仅包括政治文明,还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故列举春秋战国时期标志性文明成果须从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三个角度作答。
8
(2)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和奴性”可概括为:秦汉士人在面对政治权势时,流露出一定的怯懦和奴性;据材料“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而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可概括为:但也不能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因为该思想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第二小问论证,此问应该结合上述观点从两方面论证,一方面用董仲舒相关史实论证“秦汉士人的怯懦和奴性”(如汉武帝文化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便提出“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主张以文化的“一统”巩固政治的“一统”),另一方面用董仲舒的相关史实论证“秦汉思想体现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
答案:(1)物质文明: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精神文明:百家争鸣,私学出现,《诗经》、楚辞的出现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建立。(必须从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三个角度作答)
(2)观点:秦汉士人在面对政治权势时,虽然流露出一定的怯懦和奴性,但其思想依然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
论证:汉武帝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并主张以文化的“一统”巩固政治的“一统”。这些思想和主张,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其限制君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主观努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8
解析:材料核心强调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提取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概括。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过程中分朝代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总结。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示例二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中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且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
示例三 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
8
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经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