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试题(共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试题(共6套新人教版)》 共有 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山东聊城)“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解析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南拒孙刘”并结合所学知识,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下,与孙刘联军展开赤壁之战。由“南拒孙刘”,可知A、B两项不符合题意;诸葛亮曾经辅佐刘备,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三项,选D项。‎ 答案D ‎2.(2018·山东青岛)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解析涿鹿之战发生于五六千年前,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赤壁之战发生于公元208年。故选A项。‎ 答案A ‎3.(2018·广东)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人口减少的情况,时间为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A项正确;“人口南迁土地荒芜”“北方自然条件恶劣”与全国人口大量减少没有直接联系,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 ‎4.(2018·山东青岛)“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5‎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方长期战乱,南方比较安定;大批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①②④符合题意,③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项。‎ 答案A ‎5.〔2018·山东德州(改编)〕下图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一次著名改革,这次改革(  )‎ A.使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B.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D.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民族大交融。‎ 答案C 模拟预测 ‎1.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展开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场决战是(  )‎ A.桂陵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解析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的军队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绍军队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答案C ‎2.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人物。下列事件中,与曹操相关的是(  )‎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建立魏国 解析公元208年,曹军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败。‎ 答案B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下列关于三国建立顺序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刘备—蜀—成都 ②曹丕—魏—洛阳 ③孙权—吴—建业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5‎ 解析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 答案C ‎4.“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解析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答案C ‎5.“西晋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交融加强 解析西晋末年以来,爆发了八王之乱,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故出现北方地区人口减少,南方地区人口增加的现象。‎ 答案B ‎6.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北方人民南迁江南的情况。西晋末年以来,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解析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在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答案D ‎7.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尉迟 尉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 C.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D.促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5‎ 解析表格反映的内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鲜卑姓为汉姓”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 答案B ‎8.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解析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D ‎9.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 A.最早提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C.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编写的《缀术》成为唐朝的算学教材 解析祖冲之最大的成就是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答案B ‎10.歌曲《兰亭序》中唱道:“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曲赞扬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 A.雕塑艺术 B.书法艺术 C.绘画艺术 D.石窟艺术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兰亭序”“兰亭临帖”“行书”,可知称赞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答案B ‎11.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A.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B.《史记》与体育运动 C.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 D.《论语》与佛教文化 解析云冈石窟里面的佛像属于雕塑艺术,因此A项正确。‎ 答案A ‎12.下列不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政权更迭频繁 B.江南经济开发 C.北方民族大交融 D.国家实现统一 解析A、B、C三项分别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特点;这一时期只有西晋曾经实现短暂统一,其余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因此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5‎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从西晋永嘉(西晋怀帝年号,307—313年)年间到刘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形成北方人民纷纷南下的浪潮……江南成为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在西汉时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在南朝时的发展状况。‎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江南地区从材料一发展到材料三状况的原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1)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 ‎(2)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以对外供应。‎ ‎(3)为躲避北方战乱,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南迁人民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 表现: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④南方的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⑤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