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山东聊城)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解析题干材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思是所有行业都是低贱的,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这反映了宋朝重文,重读书;题干材料“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意思是好男儿不当兵,好铁不做针,这反映出当时人们重文轻武,不以从军为荣,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8·山东德州)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北宋,下列情景有可能遇到的是( )
A.占城稻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
B.辛弃疾的词作传唱大江南北
C.人们可以在瓦子中观看京剧
D.四川地区已开始使用“交子”
解析北宋时,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因此A项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因此B项错误;京剧出现于清朝,因此C项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3.(2018·山东烟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可知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北宋东京。
答案C
4.(2018·湖南衡阳)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解析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故选A项。
答案A
5
5.(2018·山东烟台)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在科技方面,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B
模拟预测
1.某历史老师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哪一副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载舟覆舟吸隋训,贞观之治留美名
B.开通运河创科举,历史功过后人说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溺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解析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他就是宋太祖,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治理国家,防止武将专权。故选D项。
答案D
2.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杜绝了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导致政府轻视军队建设
解析宋朝政府的重文轻武政策,目的是防止武将专权,但并不是轻视军队建设,相反政府对军队是极为重视的。
答案D
3.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的一些地区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戌”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陈桥驿兵变 B.澶渊之盟
C.宋金议和 D.郾城大捷
解析题干涉及的是北宋与契丹政权之间的内容,所以排除C、D两项。改名之前的“威虏”“静戌”“破虏”体现出明显的战争对抗色彩,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处于战争状态;而改名之后的地名则出现和缓、希望安宁的特点,这种现象只有在宋辽议和之后才会出现,所以是在澶渊之盟后。
答案B
4.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5
解析辽是由契丹族建立的,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金是由女真族建立的。
答案B
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素签沙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出宋代( )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
解析题干材料“夜市”“饮食品种繁多”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C
6.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按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解析秦朝、西晋、隋朝、元朝分别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公元266年、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答案A
7.“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逮焉”。这描述的是我国哪一朝代的疆域( )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元朝的疆域。
答案D
8.下列图1、图2、图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故选D项。
答案D
9.《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瓦中”,很显然是指瓦子,瓦子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答案B
10.苏轼作品与辛弃疾作品的共同之处有( )
5
①都具有豪迈奔放的写作特点 ②都是宋朝著名的词人 ③都具有委婉细腻的写作特点 ④都描写南宋政权的不思进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南宋的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因此①②说法正确。内容委婉细腻是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而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因此③④说法不正确。故选A项。
答案A
11.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期的是( )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对于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故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B项。
答案B
1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元朝史实的是( )
A.设立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B.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C.设立的10个行省中包括吐蕃、畏兀儿地区
D.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事务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的10个行省不包括吐蕃、畏兀儿地区。
答案C
13.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经济重心,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经济重心南移过程中,南北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请结合下列相关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 宋朝时出现了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相对清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现象,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1)宋代儒学得到复兴与宋朝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宋朝时“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现象,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许多中原人民流入江南,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北方人纷纷迁往南方,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农业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南方的经济情况都是北方所不能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摘编自《如何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唐朝中期至北宋末年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说出宋代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的表现。(每个方面举出一例史实即可)
参考答案(1)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宋太祖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5
(3)农业: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手工业:①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②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③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商业: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②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